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阳和汤 表里俱寒而血虚证治剂,是中医外科治疗阴疽的有名方剂,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功效。 【方证要点】表里俱寒、津血虚损而致阴疽者。 【方证细辨】㈠主证:疮疡不红不热,色苍白,或紫暗,漫肿无头。㈡或然证:头痛、腰脊空痛、痛经、关节肿痛、哮喘、阳痿。㈢审证:畏寒喜温、口不渴,小便清长;疮疡处按之或坚硬如石,或空软如絮,自觉不甚疼痛或不痛、或酸痛、或麻木。㈣体征:枯瘦贫血,面无血色,指甲、唇口苍白,皮肤干燥松弛憔悴,精神萎靡;质淡嫩、舌苔白,脉沉迟细。 【组成用法】麻黄3g,肉桂5g,炮干姜3g,生甘草3g,熟地黄30g,白芥子6g,鹿角胶10g。水煎两次,鹿角胶另烊兑入,分两次温服。 【方药巧记】姜麻子炒熟鹿肉。联想:姜麻子草熟鹿肉。 【方义大意】方中熟地、鹿角胶,温阳养血;麻黄、白芥子辛温散滞而消痰结;炮姜、肉桂、甘草温中健胃而调和营卫,故本方治营血虚寒,寒凝痰滞的阴疽证。 【适证加减】心下痞硬,食欲不振明显者,加人参10g;恶风特甚者,加黄芪20g。 【适用疾病】骨结核、慢性骨髓炎、慢性淋巴结炎、无菌性肌肉深部脓肿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痛经、冻疮等。 【注意事项】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日久者,不宜使用本方。注意方中熟地黄与麻黄的比例为10比1,麻黄用量宜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