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82|回复: 2

[转载] 从“牛溲马勃、败鼓之皮”说开去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9-2-6 16: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倪项根


牛溲马勃、败鼓之皮,这两个词语出自韩愈的名篇《进学解》,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能把一些在别人看来没有用的东西化腐朽为神奇。

这多少和中医取类比像的思维方式联系到一起了。

这种取类比像的思维让中医有了许多天才一般的发明创造,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被人诟病的不足和缺陷。

自古以来,儒者通医。很多无聊的文人参与到中医里来,把一门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学变成了什么都讲“文化气息”、“文化特质”的四不像。

有一本书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说叶天士看到梧桐叶落,便联系到它有秋之萧杀之气,于是就拿来治难产。本来当作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也就罢了,但作者却大言不惭地说这就是中医思维,现在的太多的中医师就是缺少这种思维,所以临床疗效不好。因此要大力加强中医思维的培养。结论是对的,但推导结论的过程恐怕是大有问题,难道有秋之萧杀之气的树叶能治难产就是中医思维。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作者的某位女性亲属得了难产,他敢这样用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医学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这样信口胡说的。

我想问的是,秋天绝大多数的树叶都会落叶,梧桐叶能治疗难产,那其他的树叶能不能治疗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有一位老师经常举这样的例子,中医说垂柳枝能治四肢关节的风湿痹痛,解释其机理是说,垂柳枝形同人的四肢,取类比像,所以就有这个作用。

这样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

但这不能否认垂柳枝确确实实有治疗风湿痹痛的功效。因为中医学的发展实际告诉我们,中医学绝不是先有了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然后才有了各种药物和方剂包括针灸、推拿的技术等。而恰恰相反,是有了这些药物和技术在治疗疾病上应用和积累的经验以后,才慢慢找到这样一种取像比类的解释方法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历代本草著作的传承中,有不少药物的功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或者说是不断得到修正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药物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的先人不断观察到一些新的东西,而对于原来记载的一些疗效无法得到验证,就是这样不断否定之否定,慢慢地,大部分药物的功效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说砒霜有大毒,那是因为在不慎接触或者有意使用的过程中,砒霜确实让一些人丢了性命。而决不是根据砒霜这个药物本身形态特征来阐发的。

一些有这种牵强附会的解释的,我们也要验之于临床。而不要从理论到理论,从文化到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也就不难发现“提壶揭盖”法的发明创造到理论总结上升的过程。如果不是在临床上确实有不止一个两个这样实际治愈的病例,你就是把这种理论说得天花乱坠,对中医的发展又有什么用。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明白:这里面,有一个最关键的前提条件是,一定要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对的,就继承,错的,就抛弃。尽管有的时候,个案不一定能代表全体,但许多个案的积累,它总是能无限趋近事物本身的规律。

我以为,千万不要过于强调中医的文化性。把中医文化当成了一个破箩筐,只要愿意,想怎么装就怎么装。什么东西都能强拉硬扯地胡乱解释一番,然后说这就是中医特色。其实就是一派胡言。

前段时间,各派的力量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对传承千年的中医存废进行了一场大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所提到的中医一些负面的东西恐怕也确实值得我们这些中医人反思。




上一篇:医门十三典
下一篇:为什么中医越传统越好 - 一家之言

17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2-6 21: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传承对的,否决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0

积分

2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开源节流

Rank: 2

积分
420
发表于 2009-2-7 08: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8:33 , Processed in 0.18753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