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15|回复: 0

[原创]《伤寒论》“协调疗法”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发表于 2007-6-24 19: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协调疗法”的临床应用
马文辉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协调疗法是“三部六病”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纠偏疗法,共同组成“三部六病”两大疗法,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中。
一、协调疗法的理论依据。《伤寒论》148条“伤寒五六曰,头汗出,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从证候看,“头汗出“属少阳”,微恶寒”属太阳,“手足冷”属厥阴,“心下满”属太阴,“大便硬”属阳明,“脉细”属少阴,六病具全。然而此证既非表证,也非里证而为半表半里证,既非阳证,也非阴证,而为寒热错杂症,给临床辨证带来极大困难。张仲景独具匠心,创立小柴胡汤和解表里阴阳,通调三焦气机,从而达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汗出而解”或“得屎而解”的奇特效果。
二、协调疗法的组方原理。机体内,胸为至阳,接纳天阳之气,主“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腹为至阴,受纳水谷之气,主“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它们是新陈代谢两大物质(氧和饮食物)摄取和转化利用的场所。同时胸腹为五脏六腑寄居之地,借三焦气化来相互沟通,完成整体的协调统一,小柴胡汤七药伍用,可使三焦得通,气机得畅,营卫得调,阴阳得和,从而达到整体协调。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体会到,小柴胡汤以苏子代半夏,苏子降而下气,利膈宽肠,以除半夏之燥弊。在非呕非恶疾病中,以川椒代生姜,川椒除湿散寒,解郁温中,热而不伤津液,并有解痉缓急止痛之用。这样既不失原方剂的组方精神和临床疗效,又使得方剂更加平和。小柴胡汤既已更药,故改称“协调方”。
柴胡15克、黄芩15克、党参30克、苏子3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方中柴胡主升,苏子主降,黄芩主清,川椒主温,柴胡主疏泄,党参、甘草、大枣主补益。七药相互制约,协调共济,共同组成和解大法。
三、协调疗法的临床使用。在临床上,整体气机不调,表里阴阳不和,并非象148条那样各证俱显,往往只有一证或数证。针对这种寒热虚实分辨不清,表里定位不明的情况,刘老大胆地提出,凡人体疾病矛盾双方,呈现非对抗性的矛盾,不出现大热、大寒、大虚、大实的四大证,都可采用小柴胡汤协调调整体,以发挥机体的自然疗能进行双向调控,从而达到宣通表里,疏调三焦,充津液而使五脏戴泽,和气血而使生机衡常。
四、整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诊断和治疗。整体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它与人的体质、心理、性情,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并且综合作用,日积月累逐渐发展而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气血的失调变见于寸口,形成病理性的特异脉,是整体病最客观,最本质的指征。
1、溢脉证:此脉的特点是,脉出寸口,直达鱼际。刘老经过千万人次的临床统计指出,凡是具有上鱼际脉者,大多性格刚强,脾气急躁,至少在三年以上的时间里心情不畅,对自己的性格采取压制态度,用理智克制自己的冲动性情,辨证为肝郁火旺,肝阳上亢,90%以上的病人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或萎靡不振,多睡,目花耳鸣,记忆减退,胸胁苦满,心中烦躁,吞酸神倦,身重难转,周身乏力等证候,多属交感神经亢奋的一系列表现,治疗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变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桂枝10克、石膏60克、车前子30克、川军1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牡蛎30克、大枣10枚),更名为调神平亢汤。
2、聚脉证:此脉的特点为,寸尺俱弱,关脉独盛,宛如豆状。凡有聚关脉者,性格多内向,性情压抑,沉默寡语,至少在半年以上为一件事,反复考虑,不能言之于口,不愿告之于人,反反复复,百思不得其解。辨证为肝郁气结95%以上的病人有心烦,叹息,易怒,胸膈满闷,胃脘不适,食欲不佳等症状。多属迷走神经兴奋的一系列表现。治疗上采用大柴胡汤的变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军1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更名为调胃舒郁汤。
3、紊脉证:此脉的特点为节律不齐、快慢不匀、有力无力不等。有此脉者,性情温和,忍让性强,自我克制,而内心深入都有一种与现实相抗争的不满情绪,久而久之,则出现心烦易怒,坐卧不安,不易入静,胸满烦惊,喘息咳嗽,短气,胸背痛,四肢乏力等证。提示心功能受到影响,气滞血瘀,治用调心宽胸汤(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郁金15克,瓜蒌30克,五味子15克,牡蛎3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4、覆脉证:此脉特点为,脉弦而长,超出尺部向后延续数寸,右侧多见。凡有此脉者,因泄痢失治,痰饮停滞,多有五年左右的消化道病史,症状多见腹满,便溏、纳呆、疲乏,身体消瘦,面色萎黄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反映。辨证为痰湿停滞。治用调肠解凝汤(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楝子30克,川军10克,小茴香15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整体四脉证,多由情志为患,现代医学称之为身心疾病,它发病率高,覆盖面广,几乎占到慢性病的一半以上,或单一或复合,因此四脉是内伤杂病的共同诊断指证,同时协调疗法也成为慢性病根本治疗大法。
五、协调疗法的性能。历代医家对小柴胡汤推崇备至,素有“有诊断之误,无治疗之错”的美称。现代理药研究表明,小柴胡汤重在协调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是一首严谨的和解剂。
1、充分依靠和发挥人体自身的自调节功能:人体是一个繁杂的自调节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完善的自防御系统。如果整体功能协调,机体则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取舍、调配,抗御外邪,以保证生命运动的正常进行,否则就会造成气血失衡,功能失调,发生病变。协调疗法旨在最大限度地恢复人体自身的自调节功能,充分发挥机体的自然疗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模拟了饮食的消化吸收利用过程,只要输入人体所需的二十种氨基酸,脂肪,糖和各种无机盐,机体就会用来生成皮、毛、筋、骨、肉等各种组织,这一过程并非营养学家所能完成的,它完全靠人体自身的自调节系统。协调疗法也是如此,它把中医治病的八种元素:温清补泻升降收散融于一方之中,完全地供给人体,依靠机体自调节系统,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使疾病矛盾在相互过度中达到新的相对平衡。这样就可避免人为纠偏所造成的太过或不及,使高血压降低,低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者减缓,心动过缓者加快,亢者得抑,陷者得扶,便秘通畅,溏泄者收敛。
2、清除机体代谢产物,使潜在病变表面化:治病去邪要与以出路,这是协调疗法十分重视的治疗原则。疏理三焦,开发毛窍,通调二便,保持体内清洁,以求推陈布新。临床上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治疗前未曾发现的病变,或者使以前不曾重视的病变表面化,引起了患者的担忧。我们认为,这是机体自身抗病外出的一种表现,虽一时性诱发加重,但随着治疗过程的继续,多种疾病会一齐消除。实践证明这一推断是正确的,使得许多潜在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显示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效能:治疗和预防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则不会有预防作用,而有预防作用的药物必须是安全高效无副作用。协调疗法具备了这一特点,并且在临床中得到证明。《内经》中早有记载: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协调疗法有病可治,无病可防,长久服用可去病,健身、抗衰老。例如:有脉无症的人,虽然目前没有形成病变,或不被重视,但这种发病趋势和病因已经存在。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能起到防病健身之目的。




上一篇:[原创]《伤寒论》的六病辨证和三部定位
下一篇:[原创]肿瘤的论治思路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9:16 , Processed in 0.15086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