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364|回复: 7

以《汤液经法》解复脉汤

[复制链接]

7

主题

127

积分

652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15-11-10 12: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以《汤液经法》解复脉汤

复脉汤:伤寒论原文

甘草炙四两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子仁半升 阿胶二两 大枣三十枚

上九味,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

我们这里以木火土金水既肝心脾肺肾的顺序来看方剂的组成:

汤液经法小补肝汤:桂枝 干姜 五味子 大枣

汤液经法小补心汤:代赭石 旋复花 竹叶 山茱萸

汤液经法小补脾汤:人参 炙甘草 干姜 白术

汤液经法小补肺汤:麦冬 五味子 旋复花 细辛

汤液经法小补肾汤:地黄 竹叶 炙甘草 泽泻

我们可以看到补肝的主药:桂枝 干姜(生姜)

            补心的主药:代赭石 旋复花
            
            补脾的主药:人参 炙甘草
            
            补肺的主药:麦冬 五味子

            补肾的主药:地黄 竹叶

那么五脏并补之药就是:桂枝 干姜(生姜)代赭石 旋复花 人参 炙甘草 麦冬 五味子 地黄 竹叶

我们看到和仲景的复脉汤是多么的相似。

桂枝 生姜补肝,补心的换为阿胶 麻仁,  人参 炙甘草补脾,麦冬补肺,(五味子不用,所以麦冬重用)地黄补肾,(不用竹叶,分量加重)
这样我们就清楚了复脉汤其实就是五脏并补之方,临床上可以根据五脏亏虚情况灵活调整药物剂量。

值得一提的是复脉汤是大方,那么就必须遵循大方的组方法则,既:
            
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

我们来看仲景是如何选药的:补肝的桂枝生姜,生姜为菜。补心的阿胶麻仁,阿胶为畜,麻仁为谷。果仲景选用了大枣。

这里大枣用三十枚之多,用意为何?大枣色红 肉黄,质润,为心脾之果,最补心脾之津液。观十枣汤用大枣可知。

为什么用三十枚呢?二十九枚可以不?这关系到仲景用量的根据:

河图: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 四九金 ,五十土(土又从坤二宫)

五脏阴数:2+4+6+8+10=30

桂枝生姜用三两,木之数也,阿胶二两火之数也,人参二两土之数也(可五两)地黄一斤水之数也。至于

于麦冬半升以理推之当为四两,麻仁半

升以理推之当为二两。

为何煎煮法中用“酒七升水八升”呢?盖取《圣农本草经》麦门冬 地黄得酒良之意。

以上仲景用量的推测在仲景书中还有依据吗?

我们再来看看白虎汤,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白虎汤在《汤液经法》中其实是泻肾汤,肾为水脏,自然用量取水数。观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粳米六合

,岂非一六水乎?又如小柴胡汤中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这不是三八木数吗?

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其规律在。

总之,复脉汤是五脏并补之方,而以中宫脾土为主,凡五脏虚损之症都可化裁使用,并不限于心动悸,

脉结代,肺痿等症。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5 收起 理由
中医田应旭 + 15 一直关注楼主的帖子,很有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被忽视的竹叶石膏汤
下一篇:YinYang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nese medicine.

26

主题

556

积分

50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56
QQ
发表于 2015-11-11 09: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至大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70

积分

20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0
发表于 2015-11-11 09: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液经法小补肾汤:地黄 竹叶 炙甘草 泽泻
这不就是导赤散吗?汤液经法是不是也要考伪了?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此书,并归于经方派。内容主要是以方剂为主,根据学者考据,《伤寒论》中许多方剂都源出此书。《脉经》、《辅行诀》及《千金翼方》中也引用了本书许多条文,可惜此书在唐代之后失传,使得历代医家皆忽略了本书的重要性。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杨绍伊先生以王叔和《脉经》和孙思邈《千金翼方》为本,校勘考订重建出《汤液经》一书。


杨绍伊更以文字功夫考证,认为《伤寒论》的原文大部出自《汤液经法》,他以“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为据,认为《汤液经》出自殷商,原文在东汉岿然独存,张仲景据此论广,故原文一字无遗存在于《伤寒论》中。又分析《伤寒论》条文,据“与商书商颂形貌即相近,其方质廉厉之气比东汉之逸靡、西京之宏肆、秦书之谯谯、周书之谔谔”,分辨出《汤液经法》原文、张仲景论广条文及遗论,因撰成《伊尹汤液经》一书。

问题就来了,中国到汉初仓公时代都很少用到复杂的方剂
武威汉简的方子也是很杂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652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东汉仲景书中突然出现这么组成整齐完美的方子太突然了。想是仲景得到了《汤液经法》真传亦未可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65

积分

170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65
发表于 2015-11-17 20: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4

积分

13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44
发表于 2018-1-18 22: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中医网上有类似的文章,是你转载过来的吧。
那哥们叫杨西强,他有博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652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2: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lyjun2401 发表于 2018-1-18 22:43
民间中医网上有类似的文章,是你转载过来的吧。
那哥们叫杨西强,他有博客的
...

我就是此文的原作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4

积分

13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44
发表于 2023-10-31 16: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26291 发表于 2023-10-10 12:48
我就是此文的原作者啊。

你的博客还能打开吗?一直期待你对辅行诀的进一步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16:50 , Processed in 0.20083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