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7 07: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3.2 众多的技术欺诈炒作噱头
大约十几年前,上海滩有位富翁叫周正毅,在其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被捕前,积极参与多项慈善活动,捐款豪气无比。为什么明明无钱还要捐款?因为这是做给外界看的,表明我很有钱,我没有问题,否则外界知道了真实情况,败落得更快。
当技术发展面临关卡时,科技界人士开始采用同样的策略,制造一个接一个的噱头,吸引媒体和拨款方的注意力。
制造噱头是商家的拿手好戏,到大城市的商业中心随便转一转,诸如“跳楼大卖”,“清仓处理”等口号或标语铺天盖地。当然,喊口号是比较低级的手段,很多人已经具备免疫力了。一片规划中的绿地,一条待整治的臭水沟,就可以把楼盘加上“诗意栖居”的名头,这样的宣传手段,还真能让不少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如果加上政府方面的配合,诸如“城市副中心”,“半小时市中心公寓”,“江北CBD”之类的,就更蛊惑人心了,至于所谓的副中心,到底有没有前途,几十年后的事了,除了买单者,谁会去在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界也逐渐沾染上了这股风气。更要命的是,在噱头背后,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沉默不语。
3.2.1 早早败落的太阳能/光伏噱头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爆发了四次石油危机,最近一次发生在21世纪。面对高昂的油价,各大经济体试图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来摆脱困境,其中尤以太阳能最具吸引力。
太阳能,一听名字就给人暖洋洋的感觉。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天生就高端洋气上档次。伴随着石油价格的一路上涨,光伏产业也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蓬勃发展起来。
除了高油价,光伏产业的兴起另有几个因素,首先看欧美,一方面,欧美,尤其是欧洲要在道德上装逼,想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并谋取主导地位,光伏产业引起了欧美人的“兴趣”。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来推动光伏发电市场的形成,与法律同来的是大量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光伏器件的生
产等于是把中国的廉价能源和环境成本固化下来,让欧美在几十年的时间内缓缓释放,而对于中国,一个词就够了:GDP.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各方合力下,光伏产业大干快上,舆论界也随之起哄,大唱赞歌。
但绝大部分人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两个事实:
(1)光伏产业的技术基础是光电转换,快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重大的基础理论突破,使得经济性的电力转换效率达到产业化的要求。经常在一些刊物上看到报导,说光电转换效率能达到20%,甚至30%。但所有这些报导,如果你深入探究下去,都是扯淡。打个比方:用黄金做的转换器件,效率能达到30%,但这有实际意义吗?
(2)光伏器件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成本。尽管表面打着清洁能源的旗帜,但光伏器件的生产其实是一个高能耗产业。
两者结合起来,导致光伏收回成本所必需的终端售电价格很高:
http://guangfu.bjx.com.cn/news/20130516/434557.shtml
根据资源状况和发电成本测算出适用于各区域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一类资源区0.8元/kWh,二类资源区0.9元/kWh,三类资源区1.0元/kWh,四类资源区1.1元/kWh。
而水电上网电价不到0.2元,火电在0.3元左右,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电网公司除非是白痴,否则根本不感兴趣。
依靠欧洲天量财政补贴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最终被08年金融危机打回了原形。欧美08年之前可以装逼,但后来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暴露了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寅吃卯粮,根本不可能再维持原来的巨额光伏补贴,有限的资金和市场要留给本土企业,于是欧洲市场对中国的光伏企业关上了大门。另外,欧洲当年开放市场的前提是中国先买它们的制造设备,欧债危机前,欧洲的光生产线和设备已经把中国塞满了,全球产能都过剩了,自然要卸磨杀驴。于是从12年开始,国内光伏产业陷入全面危机,无锡尚德甚至破产,给中国造成了大量银行坏账。
面对市场危机和高成本的指控,光伏发电相关利益团体依然嘴硬,振振有词反驳到: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成本价格会大幅下调;即使不下调,现在发电成本高,将来其它能源价格上去了,光伏发电就有竞争优势了。
这种观点利用了人性的一个弱点:健忘性。远期目标能否取得,和现在获利其实关联性不大,但能忽悠则忽悠,光伏的口号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鼓吹,相关产业链的利益集团一直用快了快了来游说大众。给出两个例子
(1) 最早的如80年代初的报导:
安在轿车车顶上的太阳能发电机
【摘要】:正西德的AEG·特勒丰肯公司在伏克斯瓦根汽车厂生产的帕萨特牌轿车车顶行李架位置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机,功率为160W,可补充车用发电机,为蓄电池作充电之用,从而能节约汽油消耗5%。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制造成本很高,经济性不好。但据该厂专家称,到八十年代后五年内,那时能源价格还要上涨,而太阳能发电机成本则将下降,投资在几年内就能收回。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QC198302017.htm
30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些专家是否脸面依旧。
(2) 再看2007年的报导:
然而,太阳能的前景是更加光明的。一些公司表示,技术的进步将在今后短短三年之内,使太阳能电池板装置价格减半。德意志银行也表示,到2014年,算上能源的节约,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价格将可以与传统电力相抗衡。
http://www.chinace.org.cn/display.asp?id=323
现在到了2015年,光伏发电仍然没有任何价格竞争力。
光伏产业链一直刻意回避的一个事实:光伏不是新技术,其基本原理已经出现百来年了。由于期间没有爆发技术革命,一直进行的都是缓慢的技术改进。而且很要命的是,容易改进的地方都已经改进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大老虎”。目前光伏没有任何技术革命的可能性。百来年都没有赶上传统电力的生产效率,难道下面10年就能来个大跃进?
另外,光伏利益团体把希望寄托在其他能源价格翻番上。但光伏其实是一个高能耗产业,从生产器件到维护,要耗费不少当期能源,光伏的高成本反映了产业链的高能源凝固度,现在的低能源环境,光伏是高成本,将来石油价格涨到300美元一桶,光伏的成本也会相应上升。
个人认为,国家和社会对光伏和风电的策略应该是:在一些传统供电难以企及的地方,可以采用光伏和风力发电。但国家有限的资金不应该像现在一样大力补贴发电,而是应该鼓励研发,期待真正技术革命的到来。在技术临界点后,再来大力投资。
从长远看,如果光伏发电的技术有比较大的突破,光伏发电的比较效益有可能体现出来,但光伏的能源密度太低,光伏的可行性必须建立在高能源成本的基础上,过去300年,人类文明的有序度提高,依靠的是引入越来越廉价的负熵流,高能源成本维持不了现在的工业文明。
3.2.2 经久不衰的人工智能大噱头
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和期盼,最早可以追溯到到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作家生活在整个西方社会经历深刻历史变化的时期,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各类科学知识有了很大的发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经过科学理性洗礼的广大民众普遍盲从科学并对科技改变世界抱有各种幻想。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大众很快就认识到《弗兰肯斯坦》中“造人技术"的荒谬,但“造人”情怀依旧,在那之后,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面对计算机展现的强大计算能力,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开始大行其道。而且很有趣的是,这个概念隔上个一二十年就热闹一次。
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在80年代中期吧,我还在读小学高年级,当时电视新闻里,报纸上都在热烈探讨智能机器人概念。仿佛一夜醒来,智能机器人就要满大街都是,很多专家学者在报导中痛心疾首的高喊,你看日本美国多么多么重视,投了多少钱来搞第五代电脑,再不搞智能机器人,中国就要亡国了。搞出智能机器人,人类就可以从人剥削人,变成人剥削机器了。
后来自己读大学了,开始系统学习IT方面的知识,才知道当年那些报导是多么的幼稚,何谓智能?人类大脑是已知的最复杂的组织结构。它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星的数目。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结。即使从数字比照角度讲,假定每个突触有两个状态,那么,人脑中所包含的不同状态总数超过了整个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的总数(不超过2^1000)。对如此宏伟复杂的结构,人类的认识还处于最原始的阶段,没认清自身的思维模式,就能搞出人工智能?
读研时,数学系一位老师给我们上课,用一句话终结了人类按照冯诺依曼结构搞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有限个零级无穷大,不可能模拟一级无穷大。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在科技界内部),当时竟然没人站出来说明。后来帮一位朋友整理学校内部史料的时候,突然发现,学校在80年代,竟然以人工智能的名义,申请了不少国家级项目。成果呢?几篇无人再看的论文。也许,这就是80年代制造噱头的目的吧。
进入21世纪,金融危机后这几年,人工智能的概念又开始火起来。详细一点的是雷·库兹维尔及其奇点理论,说最早2029年实现技术奇点;名人新闻报导也不少,比如霍金: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灭亡,比尔?盖茨: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马斯克称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最大威胁。美国最近这几年相关书籍也出版了不少。大肆舆论轰炸和洗脑,让普罗大众感觉人工智能时代就要来了。
但仔细观察,这一轮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有不少猫腻。(以下部分内容引用自ttp://www.zhihu.com/question/27864852中阿成的回答,在此加以感谢)。
首先看看,那些出版书籍的是什么人,未来学家”Ray Kurzweil,哲学家兼畅销作家Nick Bostrom,畅销书作家James Barrat,作家Carl Shulman和企业家Jeremy Howard。虽然上面的部分人曾经做过技术,不过后来都跑去卖概念了。美国是个极端爱好bullshit的国家,工业界金融界文化界很多人吹牛逼是不打草稿的,再加上作家一般都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人的话可信度要大打折扣。比尔盖茨等是名人
,甚至可以说是若干技术领域内的牛人,但隔行如隔山,他们并不是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大牛,前沿大牛,如MIT的Patrick Henry Winston,Stanford的Richard Fikes之类的,绝对不会发表那些惊悚言论。事实上,经过50多年的挫折和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口径已经悄悄变化了,强人工智能是科幻,现在一般提及的都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也就是说,先把弱人工智能实现了再说。
那么,最近为什么很多名人让人们警惕人工智能?知乎上有人给出了如下答案,
1. 舆论造势
为推动他们期望的立法和或行业规则铺垫,这样他们可能实际成为规则制定者。
2. 人工智能的风险
弱人工智能使用越来越广泛,即使没达到强人工智能程度,也已带来潜在问题和 风险。
3. 宣传和广告
比如Elon Musk是科技圈接受采访最多的企业家之一,在电影里客串,和好莱坞明星一样活跃,为的是影响力和布道。他希望做成的事情需要商界、名流、政府、以及广泛的社会支持,可以说,常常占据舆论头条是他的职责所在。
再补充一点,奇点理论事实上是一场商业策划的核心,完全是为了google的商业利益。奇点理论利用了大众的健忘心理。说最早2029年实现奇点,但问题是,2029年时,还有人会记得这个许诺吗?当年宣称1999年能登陆火星的专家可不少,事后也没有人去追究他们的责任。
因此,下一次再听到有人谈论人工智能,先搜索一下,看看他是干什么的,如果是作家和商人,那最好小心一点,安利无处不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