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败案群20150422王彪进退黄连汤微信语音交流整理版
发言人:昆山王彪
整理人:广州双修
主题:进退黄连汤的应用经验
进退黄连汤,是清代名医喻嘉言根据《伤寒论》黄连汤加桂枝而成,用于治疗关格病。我的老师朱进忠先生把它作为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子。所谓进退,就是指黄连与干姜、桂枝或者肉桂的剂量之间的比例。先师朱进忠先生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加就是减,减就是加”。就是在药物寒热同用、补泻同用的方子的情况下,减低热药剂量就等于增加寒药的剂量,减低寒药的剂量,就是等于增加热药的剂量。
进退黄连汤,我几乎每天都在用,因为我看胃病也比较多,作为一个主打方在用,这个方就是半夏泻心汤去掉黄芩,加上肉桂或桂枝。我常加上木香、枳壳。这个方法是来自于陈瑞春先生。他认为黄连汤,或半夏泻心汤缺乏理气的药物,这个方行气的作用比较小,所以常规的就是加了木香和枳壳,这样行气的作用加大,促使脾升、胃降,斡旋气机,而且屡用屡效。尤其是伴有嗳气的加上木香和炒枳壳以后效果非常明显。
这个方子我是这样加减的,根据病人胃病的寒热比例来定,如候取右关脉,比较沉细、沉紧,这说明寒的比例比较大,这时候黄连一定要剂量小,用3克、5克以下。如果黄连用到10克以上,病人会出现胃痛加重、腹胀、或胃脘隐隐作痛这些不舒服症状。如果黄连用5克,干姜的比例要大,要用到15克至20克。也可以加上吴萸,这样脾胃不会因为太寒引起腹痛、腹胀这些副作用。右关脉不细,不沉紧这时黄连剂量可以大些。干姜用10克,黄连用5克,这样的比例,就是不会因为太寒或太热,导致脾胃不适或升降功能失常。
在使用进退黄连汤的时候,经常加一味药叫草血竭,也叫拳参。治疗偏热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效果明显。《滇南本草》说:"宽中下气,消宿食,消痞块年久坚积板硬,胃气疼,面寒疼,妇人癥瘕。消浮肿,破瘀血,止咳嗽。"《 云南中草药选》:"止血止痛,收敛止泻。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有一种草药叫蜘蛛香,辛,苦,温,无毒。治疗腹泻效果良好。《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顺气,消食。治腹胀痛,胃气痛。又治惊风。"《贵阳民间药草》:"治气胀,发痧,腹痛,止水泻。"
还有一种草药叫蜘蛛抱蛋,药性偏温,治疗一些寒性胃痛伴背痛啊效果确切。
如果有胃脘部固定疼痛的,传统中医认为是瘀血,这时要加失笑散(蒲黄和五灵脂)。 反酸加上吴萸,但注意与黄连的比例,这就有左金丸的意思在里面,左金丸是6:1,我们不一定按照6:1,根据脉证决定黄连和吴萸的比例。
再就是从脉象来分,内伤杂病更多体现在右手的寸脉与关脉之间的气口脉。左手的寸关之间是人迎,以候外感。如素有胃病,偶感风寒,或者伴有食积、消化不良啦。我这时候加朱老先生的神苏饮,就是焦神曲15g加上苏叶10g。别小瞧这两味药,非常有效的。它即能解表,又能化湿、和中,消食,可谓屡用达药啊。
黄连和苏叶配起来,清代名医薛生白的方子呀,这个方子治疗肺胃积热,呕吐不进水食,喝下去即好。《湿热病篇》原文 28: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瘥,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我以前用过这个连苏饮(苏叶、黄连)治疗肺胃积热的呕吐患者,喝水也呕吐,吃东西就更吃不了了,后来就住院了,住了四天这个吐还是止不住,西医一直就是维持水电解平衡,也用了一些止吐药,但是一直没止住。询问病后排除食物中毒,也不是中枢性反射呕吐,后来我就断定就是肺胃积热,胃气上逆,开苏叶10g,黄连2g,泡水,代茶饮,少量频服,下午这个病人就不吐了,而且能吃点小米粥了,次日就完全不吐了。
本文经“经方败案微友群临床学术委员会、“《经方》杂志编辑室”审订。
经方败案微友群
2015、6、8 |
上一篇:恶心呕吐痰涎下一篇:经方败案群20150605小儿扁桃体疾病专场5微信发言整理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