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千百年来,注疏伤寒论者多矣,其间多有发明,其功不可谓不伟; |
千百年来,尊崇伤寒论,力倡经方而又身体力行者,代有贤才,不可胜数; |
柯韵伯、尤在泾、曹颖甫、范忠林、刘渡舟、李克绍、黄煌、马文辉....... |
但谈到对伤寒论的深入理解、谈到对伤寒论的继承发展、谈到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充实与提高,就笔者管见,数百年来,当推刘绍武为第一人! |
把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固定在张机时代,中医永远超不过仲景;把脉学定格在蘋湖脉学时代,也很难让中医能有长足的进步。 |
于是有了刘老的聚关脉、上鱼际脉、紊脉、覆脉..... |
学曹颖甫,就像打手枪,瞄好了,一打一个准;学刘绍武,就像AK--47,学好了,一打一大片----易学、易记、易掌握! |
后人研究伤寒论,偏颇处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注疏者硬是创造出了一个六经辩证。这是历史性的笑话,但不可笑,反而值得哭。 |
北京的刘渡舟先生,学验俱丰,是我一生景仰的人物。1988年陪先师李老参加刘渡舟先生的伤寒论专著评议会(当然,这就是给李老面子,刘老是很谦虚的),(当时好像还有河北的一位教授)二老对这个六经还是六病当时就起了争执。如今二老均已仙逝,但这个冒出来的六经好像还在太阳传少阳、少阳传阳明....一直在传着.... |
还伤寒论六病辨证原貌的历史人物也大有人在,如清朝的著名医家柯韵伯、再如现代伤寒大家李克绍(在下是李老的学生、所谓敬贤不避亲,诸位见谅),一再强调,伤寒论就是论某某病脉、证、并治,哪儿来的经络啊?对此,刘老更是明确提出了六病的概念——三部六病横空出世,就理论性、实用性来说,几百年、乃至千年以来,有功于伤寒论者,莫过刘绍武老先生! |
不惟倦怠,而且嗜睡。只要条件允许,一天可睡十二小时。 |
初以脾胃虚弱、气机不畅为治,予香砂六君子加味。三剂,不效。继之以柴胡疏肝散加味,三剂, 心口痞闷减轻,余症未减。 |
反复平其脉,弦缓、沉取弱,尺后反而更为弦长,几至桡骨之一半。此《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所云之“覆脉”也。决定舍证从脉,予刘老“调肠汤”,三剂,诸症大减,几无不适矣! |
(注:在伤寒名家黄老师的论坛上宣传刘老先生,誉之为千年一人,并非对黄老师不敬,而是觉得唯有黄老师才能够和刘老比肩。在现代名家中我独尊刘、李二位老先生,在当代伤寒名家中,我最推崇的则是黄教授和马文辉先生)
|
上一篇:条文医案的威力下一篇:牵强附会解伤寒---太阳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