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午科里接诊一眩晕患者。
患者女,60岁左右。来诊时双人搀扶,双目紧闭,面露痛苦样,语声低微,语速缓慢,面色黄暗,无光泽,嘴唇发绀。来到门诊后便躺到了治疗床身上,不能活动,活动则头晕,欲扑倒。恰似《伤寒论》“身为振振摇着”“振振欲擗地者”和“起则头眩”等。
诊查患者右侧耳朵听力下降,诊为耳源性眩晕,遂转至我们耳鼻喉科病房。
在我们的《中医内科学》的课本中分虚实,病位在肝脾肾三脏。病机大抵为髓海不足,气血亏虚,风火痰瘀等。而在《伤寒论》中出现了“眩”“目眩”“头眩”“身为振振摇”“振振欲擗地”,并以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泽泻汤为治疗之方,以痰饮水邪为病机。正如此患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苓桂术甘汤证和真武汤证,但当时门诊患者一个接一个,遂没有机会备齐其他的四诊资料,故难以确定到底是哪首方剂。但好歹下午还是有些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所想所思,所见所闻。
而实际上,在耳鼻喉有很多我们中医的优势病种,像如梅核气,像如鼻渊,鼻鼽等,如若真能收集齐全四诊资料,我们经方还是有很多的应用机会的,但关键医生不懂中医,或是根本不会用。而中医医院里全是一派西医不得不扼腕叹息,更惋惜为何不用我经方人。。。。。。二
下午一副鼻窦炎就诊。
诊时主诉,喉中多痰。一吸鼻子则有痰欲下,欲吐但不一定每次都能吐出痰。
主任说,有可能是鼻炎引起的,鼻腔分泌物从鼻腔的后部进入咽部。
思及此,想到几月前老师曾治一鼻炎患者,用的就是半夏厚朴汤。原方6剂,症状大减,但并未续服。当时很不明白,后来老师又以乌梅丸治愈一例鼻炎。方才想到咱们中医的整体性,疾病之间是有相关性。面对西医我不排斥,但想到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愈亦有不愈,大概就是忽略了整体观念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吧。
在这耳鼻喉科的日子,发现中西医各有所长,但每每看到有些疾病西医束手无策,而我们中医能治,但又不用,便感觉痛心疾首,二者均有所长为什么不尝试会相结合呢,就像我们中医诊疗糖尿病、高血压配合西药一样。
我们中医人在上专科、本科时都会学习西医甚至我们学校西医课程与中医课程比例是45:55,基本要求掌握西医的相关重要疾病,为何就不让西医也学学我中医呢?反正都是为了患者着想,收益的是患者自己,优势互补不是更好么?
当然我感觉我的想法很天真。。。。。。 |
上一篇:在耳鼻喉科的实习生活下一篇: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