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273|回复: 12

[药证] 真武汤里的芍药和生姜究竟是起什么作用?

[复制链接]

57

主题

218

积分

50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8
QQ
发表于 2013-6-27 19: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同样是利水药
五苓散里用的是桂枝
真武汤用的勺药.
按有的前辈的现代医理桂枝勺药,一个是扩动脉,一个是扩静脉
为什么反着,区别在哪里?
请高手赐教




上一篇:请问各位前辈"心下"和"隔间"是否一个地方?&
下一篇:胸闷去白芍,那么白芍用什么来代替呢
医本仁数,不能私藏,愿天下无疾!

13

主题

0

积分

39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6-27 20: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苓散里用的是桂枝
真武汤用的附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978

积分

52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78
发表于 2013-6-27 2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苓散吕(木茶)村说:“此治太阳病不解,邪陷入府,凡渴而小便不利者宜之。亦两解表里之法也。以其有表证,故用桂枝主表而化气。以其有里证,故用苓、泽主里而利水,水不下趋,势不上泛,故用白术奠安太阴。以土制水。此方不宜汤而宜散,以散能逗留中焦,通调水道,更借多服煖水之力,使水精四布,上输下注,热解津回,则小便利而渴自止矣”。
       真武汤柯韵伯说:“此为有水气是立真武汤本意。小便不利是病根,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皆水气为患,因水气不利所致。然小便不利实由坎中无阳。坎宫火用不宣,故肾家水体失职,是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法当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源,因立此汤。末句语意直接有水气来,后三项是真武汤加减证,不是主证。若虽有水气而不属少阴,不得以真武汤主之也”。本方以附子温壮肾阳以消阴翳。辅以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利水。佐以白芍养阴利水,平肝止痛(《神农本草经》记载有“止痛、利小便”作用)使以生姜辛温,既可助附子温阳化气,又能助苓、术温中健脾。诸药合用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3-6-28 06: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下焦蓄水,一个是阳,一个是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积分

28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57
发表于 2013-6-28 07: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21528029 的帖子

921528029:       五苓散吕(木茶)村说:“此治太阳病不解,邪陷入府,凡渴而小便不利者宜之。亦两解表里之法也。以其有表证,故用桂枝主表而化气。以其有里证,故用苓、泽主里 .. (2013-06-27 22:21) 
感谢分析摘录.学习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89

积分

16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9
发表于 2013-6-28 1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吧,若解释的不对,请有识者马上改正,我也好学习一下。
水上冲用桂枝,水下沉用芍药。这个上下的判别,应以腰部为分别点,皆因腰为肾所在部位。水往上走,一般用苓桂剂,用桂使上冲之水下行至肾,用苓术利水使之水从小便出。下肢有水,则用芍药使水上行至肾,以苓术利水使之从小便出。
试分析五苓散、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之作用原理如下:
五苓散中,其服用方法为“服后多饮暖水,汗出愈”。此处,桂之作用,除了降冲逆,还有发汗解外作用,使内外通利,提壶揭盖,使在外之停水从汗走,在内之停水从小便走。
苓桂术甘汤,可为苓桂剂之代表,苓桂剂,桂的作用主要是降冲逆,多见眩晕或上冲感,此时外无停水,仅内有停水也。桂使停水下至肾,苓使水从小便出。
上述两方,皆为腰以上有水。若腰以下有水,特别是下肢停水或饮,则不用桂,用芍药。下肢浮肿或下肢筋惕肉闰,肌肉跳动,皆为停水,一般用真武汤,中有芍药,使水上行至腰,从小便去。

桂为何能降冲逆,芍为何能使胸满?桂芍两药之用,与腹主动脉腹主静脉关系很大。全身最大的动脉即为腹主动脉,最大的静脉是腹主静脉。桂可使动脉加快流动,上部所停之水即往下送,至肾而从小便出,此桂与苓合用之功。芍可使静脉加快回流,下肢停水即随静脉上回至肾,而从小便出,此芍与苓合用之功。因芍可使静脉血液回流,若此时不加大动脉输送量,则血集于心胸,则易感胸满闷。桂枝汤中,桂芍同用,则动静脉流量一起加大,故血液无集于心胸之患,同时,血液流速加快,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提振身体机能,大气一转,荡涤外邪出体,故又云:桂枝汤乃一强壮剂也。
另,或问既然桂使动脉流量加快,则动脉也向上至头,水上冲逆时,用桂不是上冲的更厉害了么?我的见解是,上行之颈动脉的流量,远不能与下行之腹主动脉的流量相比,两者之差值,是桂发挥作用之所也。
同时,利用该理论,也可以判别“伤寒论”第28条,到底是应该去桂还是去芍。
以上是我对桂、芍与苓用途的一点个人见解。请各位老师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218

积分

50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3: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仲景故乡人 的帖子

仲景故乡人:我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吧,若解释的不对,请有识者马上改正,我也好学习一下。
水上冲用桂枝,水下沉用芍药。这个上下的判别,应以腰部为分别点,皆因腰为肾所在部位。水往上走,一般 .. (2013-06-28 11:15) 
绝对的研究病理,研究药理,正的长见识了,感谢.
医本仁数,不能私藏,愿天下无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3-6-28 19: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仲景故乡人 的帖子


你太厉害了
淡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3-7-2 22: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仲景故乡人 的帖子

仲景故乡人:我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吧,若解释的不对,请有识者马上改正,我也好学习一下。
水上冲用桂枝,水下沉用芍药。这个上下的判别,应以腰部为分别点,皆因腰为肾所在部位。水往上走,一般 .. (2013-06-28 11:15) 
种种言说,都属臆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218

积分

50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4: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大千世界 的帖子

大千世界:种种言说,都属臆测。 (2013-07-02 22:43) 
中医有时候就是没有标准,难就难在这里.
医本仁数,不能私藏,愿天下无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218

积分

50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4: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21528029 的帖子

921528029:       五苓散吕(木茶)村说:“此治太阳病不解,邪陷入府,凡渴而小便不利者宜之。亦两解表里之法也。以其有表证,故用桂枝主表而化气。以其有里证,故用苓、泽主里 .. (2013-06-27 22:21) 
感恩分享.
医本仁数,不能私藏,愿天下无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28

积分

2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发表于 2013-11-18 12: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和芍药确实是两个很重要的药,如果把这两个药弄清楚了,对我们理解很多方剂是很有帮助的,仲景故乡人对桂枝和芍药的认识可能未必与客观事实完全吻合,但作为平时用药的一种归纳,对我们的思考是有帮助的,在我们还不能洞悉所有药理真实的阶段,如果能归纳出某些药在方剂中的共性,是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的。我也感觉,桂枝偏于上、偏于外;芍药偏于下,偏于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28

积分

2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发表于 2013-11-18 12: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对李国栋先生的“桂枝通阳即是损阳”的说法很有感触,他的这个说法以及论述当中有的部分我还不能完全同意,但这个“通阳”与“损阳”的论点确实很有见地,自从听了他这个论点,我对好些方剂的理解,特别是对桂枝和芍药用法,于心另有所得,我自己只是有些领悟和想法,但是还不全面,还不能形诸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11 , Processed in 0.24521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