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260|回复: 12

感冒类型求解

[复制链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3-3-24 1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体质是不一样,我家的小孩只要一感冒手脚就会发凉,而只要感觉到手脚热了,肯定感冒就要好了,每次都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发病类型。还有的病人说感冒从来不发烧,还有的是只要一感冒扁桃体就发炎。想听听大家对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上一篇:请求指点迷津
下一篇:脊髓外伤引起的脊髓软化灶有何好方法?平时保健有哪些适
信解行证

83

主题

6061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版主

守拙

Rank: 8Rank: 8

积分
6061
QQ
发表于 2013-3-24 11: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 只要一感冒手脚就会发凉,而只要感觉到手脚热了,肯定感冒就要好了,这属于“郁”,小儿多郁热,治疗需要发散郁热,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方剂,三阳方、四逆散应用机会多一些;
2 感冒从来不发烧,这种体制偏弱的人比较多见,治疗要注意扶正祛邪;
3 只要一感冒扁桃体就发炎,借用内经的话说就是“邪气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患者那儿比较“虚”,治愈后可以调理体质,一般一段时间后就会发作减少直至痊愈了;
4 体质不同,每个人“所虚”部位不同,所以症状不同,因而治愈后宜调理体质。
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4857

积分

239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Rank: 5Rank: 5

积分
4857
QQ
发表于 2013-3-24 11: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1,扁桃体炎屡发者体质多阴虚,该种病人外感则变化最快,一感风寒速急化热,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生地元参丹皮清营凉血常用。
2,感冒从不发烧者多见于黄胖患儿,一流鼻涕滂沱随即咳喘大作,喉中呀呷有声,甚至夜不能卧,麻黄汤类方常用。
3,一感冒即手足冰凉者,多有发烧,别无明显体征,唯胖孩易高热惊厥,柴葛解肌汤加钩藤桑菊重楼常用。
学好经方,造福桑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3-3-24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脚发凉是厥证。手足厥冷是邪气进,手足转热是阳气复。手足转热,正复邪却者,必自愈。如“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是在伤寒发热的四日中,前三日先发热而后手足厥,第四日只发热而不厥。这是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而无厥者,是阳复太过,阳热盛,故必便脓血。以此类推,伤寒发热二日,厥反一日者,其病当愈。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这是在伤寒病四日中,前三日先厥后热,厥热往复,第四日厥逆不退,复厥五日,也是厥逆不退,这是寒多热少,其病为进。以此类推,伤寒厥二日,热反一日,复厥三日,也是阳气退,其病为进。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热与厥相应时,阴阳气自和为平,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感冒从来不发烧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感邪轻微,邪气少,无力与正气匹敌,故反应小,不发烧。一种是正气不足,无力与邪争,故身体反应小,不发烧。总之,正气与邪气没有突出的分争表现者,就不会发烧。
      一感冒扁桃体就发言,一感冒就喘,一感冒就胃痛,等等,这些都是身体局部素有薄弱之处。扁桃体发炎,多为下虚上实,病系少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81

积分

207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81
发表于 2013-3-24 12: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虎汤汤有应用的机会。三阳合病,手足厥冷。经方治病不要病理。有是证用是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3-3-24 15: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经方治病不要病理”,这是对《伤寒论》没有深入学习。《伤寒论》绝对不是只要方证,而不要病理的“经验论”。《伤寒论》首立桂枝汤法,反复强调桂枝证是“阳浮而阴弱”,也是“荣弱卫强”,也是“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呢?太阳病证“阳气重”,阳明病证“胃家实”,柴胡病证“(表部)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伤寒论》就是针对这些病证的基本病理而立论的。病理是对病证的深入剖析,是用来规范病证治法的。如果只去看方证,不去看病理,甚至认为经方不要病理,那就感受不到《伤寒论》的深刻内涵,只能把经方作为方证对应之方,离开经方方证的范围,也就无法处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92

积分

287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92
发表于 2013-3-24 16: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是在伤寒发热的四日中,前三日先发热而后手足厥,第四日只发热而不厥。----------先生对厥热在时间上的解读与教材不同,不知有何依据?“伤寒发热四日”,此“四日”作总数解,何以“复热四日”之“四日”作单数解?如果按先生“第四日只发热而不厥”解,按照古人行文习惯,似当作“四日复热”。请先生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81

积分

207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81
发表于 2013-3-24 17: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说“经方治病不要病理”,这是对《伤寒论》没有深入学习。《伤寒论》绝对不是只要方证,而不要病理的“经验论”。《伤寒论》首立桂枝汤法,反复强调桂枝证是“阳浮而阴弱”,也是“荣弱 .. (2013-03-24 15:18)
有是证用是方。不单是方证。是四诊得来的用方证据。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不是病理。这是四诊得来的用方证据。血弱的人是什么样的·外貌。是什么样的脉象。。。。。。。其余的理解一下就知道了。如果有病理,就要有药理和他对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3-3-24 20: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7楼
       复热四日,是主谓倒置,是强调第四日发热,而无厥热往复,这是张仲景惯用语法。如果说“复热四日”是指后四日发热,前三日厥逆,就与“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分不清了。因为如果是后四日发热,前三日厥逆,发热只比厥逆多一天,“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怎么又是“必便脓血”了呢?
  如“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这是说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热往复并见。如果说厥者不发热,发热者不厥,就不可能“厥应下之”,更不可能厥者反发其汗,“必口伤烂赤”。
  再如“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这是上接第335条,伤寒厥热往复五日,设六日当复厥,六日不复厥者,就是厥与热平复,阴阳自和,其病当自愈。如果说,“厥五日,热亦五日”,是十日,那就应是设十一日当复厥,不应是“设六日当复厥”。
  
  回8楼
  先生说的对,“有病理,就要有药理”。《伤寒论》的药理是,发汗,催吐,攻下,利尿,清热,温里,活血,补虚等等,可以说,《伤寒论》药证就是方证。
  如“渴者加人参、瓜蒌根”,什么渴加人参,什么渴加瓜蒌根?“腹中痛者加芍药、人参、附子”,什么腹痛加芍药,什么腹痛加人参,什么腹痛加附子?没有病理和药理,就无法区别使用芍药、人参和附子。
       再如“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都是脉浮数,如果没有病理和药理,又怎么区别使用麻黄汤和桂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92

积分

287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92
发表于 2013-3-25 09: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李先生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81

积分

207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81
发表于 2013-3-25 1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  回7楼
       复热四日,是主谓倒置,是强调第四日发热,而无厥热往复,这是张仲景惯用语法。如果说“复热四日”是指后四日发热,前三日厥逆,就与“四日至七日热 .. (2013-03-24 20:57)
李老师我是年轻人业余的,能告诉我们。你的伤寒论研究思想吗。每个病我从证的角度研究不知道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热心解答,厥热胜复的感冒怎么治啊?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3-3-25 14: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7381467 的帖子

87381467:李老师我是年轻人业余的,能告诉我们。你的伤寒论研究思想吗。每个病我从证的角度研究不知道对不对。 (2013-03-25 10:06) 
从方证的角度学习研究,是简明、实用的好方法。只要方证相应,服之立效。我就是这样学习《伤寒论》的。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学习《伤寒论》所揭示的病理现象,会感知方证对应,是扎根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病理基础上的。从病理基础出发,能更严谨、更灵活的运用方证对应的方法,能感觉到用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蹦达”轻快。不过,这个轻快的感觉,只能跟自己比,不能跟别人比。因为用两条腿走路的人,不一定比一条腿蹦达的人走得快,健全人也有走不过残疾人的。这是个人的造化了。
我是三部六病学派的。诊病先辨病位,辨别是单病,还是合病、并病,再辨寒热虚实。比如病人发热二三日,脉浮数,无余证(无恶寒,无汗出,无头疼身疼,无咽燥口渴,无呕吐下利,无胁痛腹满,饮食、二便均正常)。无余证,表里证什么都没有,就是发热(39℃)。根据发热二三日,脉浮数,浮为表,数为热,脉浮数无汗为表实发热,虽然不恶寒,不头疼身疼,也辨为表实证,可与麻黄汤。
我个人更重视津液(包括血液)的变化趋向。津液血液是祛邪之本,也是生命之本。读《伤寒论》各篇,可以发现张仲景时时处处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津液和血液的变化趋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6:04 , Processed in 0.18562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