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823|回复: 24

不傳之秘在用量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8-8-5 14: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朱炳林


中藥劑量的問題,一直缺乏一致的標準,清代醫案仍可見「用藥輕巧」,各藥不過一二錢,甚至別出心裁,一般藥材用根,名醫偏偏用花,為求輕巧之至,無所不用其極,若問「根」「花」有何不同,卻說不上來。 
而目前在台灣「經方派」用藥不過三錢,組方少則三味;「惲派」動則過兩,組方多則三四十味,都有一定的療效,此當中有何微言精義,外人單看處方不可而知。可待後世智者研究矣!


我讀葉天士、徐靈胎諸名家醫案,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但也有一事不得其解:諸家之醫案為何都不曾留下藥物用量?連秦伯未先生輯《清代名醫醫案精華》時,為求一律,也將用藥分量概行刪除。難道用量無關緊要,沒有留傳之價值?難道用量乃不傳之秘,諸家著書立說尚有保守?莫非如《吳醫匯講》所說“不以分量明示後人者,蓋欲令人活潑潑地臨証權衡,毋膠柱而鼓瑟也”。 


不管怎麼說,辨証論治,環環相扣,一環都不可疏忽。即使辨証準確、論治周全、選方獨到、用藥精純,而用量不達,差之毫厘則失之千里,也斷無佳效。清朝陳頌幕先生治一腫脹病人,予金匱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八分,附子一錢,甘草一錢二分,無效。邀吳鞠通先生治之。吳認為陳氏辨証不誤,此病確屬陽虛水停,選方用藥也精純不雜,取麻黃發表,附子扶陽,甘草和中。之所以無效,是用量不夠。吳氏改麻黃為二兩,熟附子一兩六錢,炙甘草一兩二錢,才取得較好療效。(《吳鞠通醫案》)重慶陳源生之母患巔頂劇痛,手足逆冷,胸口冷痛,時欲作嘔,陳予吳茱萸湯治之,不料藥後病增而吐劇,為此求教於其叔祖父陳濟普。陳濟普先生認為辨証無誤,方亦對路,藥後無效,在於吳茱萸的用量過重,減其半,並加黃連五分以制之,便一劑而安(《名老中醫之路》)。從這一古一今兩則醫案看,用量過與不及,都不足以祛病。 


古今名醫,在精通藥性、藥物歸經、四氣五味的同時,沒有不在用量上細加摸索的。 1984 年冬,全國不少專家學者聚會滄州,探討張錫純學術思想,對於張氏敢於實踐驗証,毫不保留地將藥效體驗的獨得之秘公諸於世之精神,無不交口稱贊。例如,甘遂專於行水,攻決為用,乃泄水之聖藥,但其氣寒而有毒,要發揮它的作用,必須掌握好用量。那麼,甘遂的用量多少才合適呢?張氏決定試試,曾一次嚼服 3 克,未曾瞑眩, 只是連續瀉下十多次,最後所食水穀盡出,但無其他異常現象,始悟甘遂的通利降痰之力,數倍於芒硝、大黃,一般用量可由 1.5 克增至3 克,並無危險。又如石膏,張氏謂“治外感有實熱者,直同金丹”,其用量,輕証必用至兩許,若實熱熾盛,又恆用至三、四量。再如用麻黃發表,張氏在滄州時,至多不過四錢,後南游至漢皋,才用二錢;迨北至奉天,有用至六錢始能出汗者,“此宜分其地點之寒熱,視其身體之強弱;尤宜論其人或在風塵勞苦,或在屋內營生,隨地隨人斟酌定其所用之多寡,臨証自無差謬也。”(《醫學衷中參西錄》)毋怪乎喻嘉言在《醫門法律》中申明:“凡治暴寒病,胸中茫無真見,雖用辛熱,或以漸投,或行臨制,時不待人,倏然而逝,醫之罪也”是有深意的。 


岳美中先生說過:“不理解組方的原意,不掌握藥物的配伍和用量上的精巧之處,就是原則不明。失去了原則性,則談不上靈活性。”(《岳美中醫話》)方劑用量上有精巧處,這真是見道之言。試想,如棄用量不管,那麼,同是大黃、枳實、厚朴三味藥物組成的方子,何以區別共為小承氣湯、厚朴三物湯、抑或厚朴大黃湯?一旦掌握了各自的用量,其攻下、除滿或開胸泄飲之主治就不會張冠李戴,桂枝湯中的桂枝、白芍是等量的,如白芍用量重於桂枝,就變為桂枝加芍藥湯;而桂枝重於芍藥,就是桂枝加桂湯了,方不同,主治不同。小青龍湯中的乾薑、細辛、五味子應等量使用,桂伎、芍藥於疾病初起時可等量,病久漸虛,應芍藥倍於桂枝,取小建中湯意。 


完帶湯是治白帶的要方,其藥物用量甚巧,白朮、山藥各一兩,白芍五錢,人參、車前子、蒼朮各三錢,甘草一錢,而陳皮、荊芥、柴胡只用五、六分。這種重達一兩,輕不及錢,用量懸殊,正是傅青主寓補於散,寄消於升,動靜配合,相反相成的組方經驗,用此方如不按此方用量,則難收利濕止帶之效。類似完帶湯這種用量奇特的例子,《石室秘錄》中也有一方,藥為白芍三兩,當歸三兩,蘿蔔子一兩,枳殼、檳榔、甘草、車前子各三錢。裘沛然先生治一赤白痢患者,在一系列治痢正規方失效情況下取用此方,沒想到僅兩劑便使日夜登廁近百次已臻危殆之患者得以病除。(《壺天散墨》)張仲景芍藥甘草湯是等量的,劉渡舟先生的經驗是芍藥甘草用量 2:1 方有好療效。據報道,加味生化湯可治子宮肥大,但當歸、川芎、桃仁、炮薑、炙甘草、益母草、荊芥七味藥中,如不知重用炮薑與炙甘草,便無明顯療效,中藥用量真是一門頗深的學問,恐以畢生精力都不能窮盡其奧秘,著名中藥學家葉橘泉先生早年提出的關於藥量問題“希望有專人研究討論之”,(《名老中醫之路》)足見其用心良苦。




上一篇:观察与思考:“小柴胡事件”带给我们的警示
下一篇:柴葛解肌汤

4

主题

3390

积分

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08-8-5 16: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量确实很关键 哈哈哈  中药学所谓的那些药物的功效 都是在一定的量上才有的功效 哈哈  哈哈
我的博客http://www.gltcm.cn/28791/spacelist-blog.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主题

8446

积分

2031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经方研究无止境

Rank: 6Rank: 6

积分
8446
QQ
发表于 2008-8-5 21: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s:134] 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1-18 14: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亦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2-9 04: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shou jiao 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4519

积分

21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药医不死病 佛度有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19
QQ
发表于 2009-1-1 2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是老家县中医院的名医了,这是他的著作<<困学斋中医随笔>>里的.确实蛮有水平的.
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积分

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09-1-7 23: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积分

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09-1-7 23: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药量怎么规定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1-30 1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用量也是关键,但不完全是主要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25
发表于 2009-1-30 12: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积分

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三世因果看清楚了,才

Rank: 1

积分
88
发表于 2009-2-14 15: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量还要根据人的体质,长幼,强弱等区别对待,故量是活的,不是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0

积分

3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0
QQ
发表于 2009-2-14 16: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经方,完全依据光和农铜权,永平农铜合之考证,煮药法服药法也完全是仲祖原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2-14 19: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传承传什么?此其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4837

积分

23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Rank: 5Rank: 5

积分
4837
QQ
发表于 2009-7-5 11: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量还要三因制宜,忆昔人体重较今人为轻,有病服药的机会远较今人为少,少抗药性的问题。往昔我常以四逆散汤用治疗脾胃病,偶尔令病人服散剂,效果出奇的好,散剂一撮胜过汤剂一包。剂型不一样,用量差距更大。
学好经方,造福桑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8-11 19: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师传方又传量,可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其错误折算,令其无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025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25
发表于 2009-8-18 08: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说法,1两=3克的错误早就应该纠正了,可是多年来依然如故!
RL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9-4 1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处方用药的用量的确考量医者对中药方剂的把握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5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9-8 2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如何把握好用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7
发表于 2009-9-22 1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正是  中医的不传之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9-24 09: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关乎一副药的君臣佐使引,关乎一副药在体内的定位标的,确是密中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09-10-28 20: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好好学习研究。
                                    圣师论,
                                   字句经法,
                                 学者当自端心,
                               冲决诸网罗之束缚,
                                 清净光明性灵,
                              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积分

1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以中医为傲,同行们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9-11-3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10-6-16 15: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9

积分

67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29
QQ
发表于 2010-7-21 21: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积分

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人活着,健康最重要。

积分
0
发表于 2010-8-2 11: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7:34 , Processed in 0.09715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