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22|回复: 6

温阳十法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5348

积分

6891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348
QQ
发表于 2012-11-20 2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温潜法:指温阳药与潜镇药同用有引火归元,导龙入海的作用。如附子和磁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紫石英等相伍。附子又称“火将军”,大辛大热,走而不守,性主动,归十二经;龙、牡、磁辈重镇潜阳,镇逆安冲,与附子相伍,使阳气潜藏,勿致躁扰不宁,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温阳潜镇抑其虚性兴奋,鼓舞其萎靡不振,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温清法:此法多用于上盛下虚,上热下寒证。如附子伍黄连,二药合用,辛苦杂投,寒热相配,相反相成,有寒热并调,阴阳互济之意,此法取于易经泰卦,上水下火,天地交泰,心肾相交,调其阴阳,互济康泰。
温补法:此法以附子与人参相伍为代表,附子大辛大热,补元阳扶先天,并引人参走十二经,挽元阳于散失,救厥逆于瞬间;人参大补后天益先天,力宏迅疾,回元气欲脱绝,祛虚邪于倾俄;二药相伍,挽虚脱与一线,直追残阳,救危起苛,挽危亡于瞬间。
温下法:此法以附子与大黄同用;附子大辛大热,走而不守,大补真火,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有“火将军”之誉;大黄气味重浊,苦寒沉降,走而不守,有斩关夺将之力,号称“将军”:二药相合,一寒一热,相反相制,相辅相成,相互为用,通腑气荡积滞,可用于寒实积滞之便秘。

温煦法:此法取义火覆土中,方能火力持久,实乃温先天助后天,补肾阳助脾阳之良剂,可用于肾阳不足,脾土亦寒导致寒从内生,里湿不化之水湿潴留。可用附子与白术相伍,以白术附子汤为代表。
温通法:此法用于阴寒内盛导致寒凝血瘀证。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临床用于阴寒诸邪阻滞经络,不通则痛;如附子伍当归,一补肾助阳,一养血填阴,附子得当归则引入血分,辛燥而不伤阴;当归得附子则温通力增,滋养而不腻滞,二药为对,阴阳相顾,刚柔互济,可用于阳虚血瘀之经络不通等病症。
温燥法:此法常用于阳虚寒湿凝滞导致的阳虚寒湿阻滞之病症,以附子配苍术为代表。附子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苍术
辛散苦燥,能祛风湿。二药合用散寒除湿。主要用于:急慢性关节炎及痛风等。

温化法:此法用于阳虚水泛为痰之痰湿内盛,以附子与半夏同用为代表,如《本草纲目》论述附子条的附方引载:“胃冷有痰,脾弱呕吐。生附子、半夏各两钱,姜十片,水两盏,煎七分,空心温服。一方:并炮热,加木香五分。有人会说“半夏与附子相反”,其实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古代附子与半夏同用比比皆是,当首推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中寒饮逆满证条文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只要临证辨证准确,病情需要附子与半夏同用时,就不能宥于乌头反半夏之说而株连到附子与半夏同用,该相伍时就相伍。                                                                                                                        温汗法:此法常用于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此法常以麻黄与附子相伍,代表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二药为对,麻黄辛温散寒解表 ,附子温经助阳 ,以此相伍温中有发,法中有补,使风寒得散,里阳可振,共奏温阳发汗解表之功。
温托法:此法用于寒湿内盛疮毒内陷之阴疽证,最经典的配伍是鹿角胶配麻黄。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配以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行水消肿 散阴疽,消症结的麻黄。两者合用,温阳养血,宣通经络,开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共凑温肾阳托内寒之功效。




上一篇:杏仁与酸枣仁区别之问
下一篇:请老师们讲一下那些麻黄,桂枝一类的体质
面壁十年图破壁。

0

主题

0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1-20 21: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字好小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003

积分

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03
发表于 2012-11-20 2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潜法:指温阳药与潜镇药同用,有引火归元,导龙入海的作用。如附子和磁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紫石英等相伍。附子又称“火将军”,大辛大热,走而不守,性主动,归十二经;龙、牡、磁辈重镇潜阳,镇逆安冲,与附子相伍,使阳气潜藏,勿致躁扰不宁,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温阳潜镇抑其虚性兴奋,鼓舞其萎靡不振,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温清法:此法多用于上盛下虚,上热下寒证。如附子伍黄连,二药合用,辛苦杂投,寒热相配,相反相成,有寒热并调,阴阳互济之意,此法取于易经泰卦,上水下火,天地交泰,心肾相交,调其阴阳,互济康泰。
温补法:此法以附子与人参相伍为代表,附子大辛大热,补元阳扶先天,并引人参走十二经,挽元阳于散失,救厥逆于瞬间;人参大补后天益先天,力宏迅疾,回元气欲脱绝,祛虚邪于倾俄;二药相伍,挽虚脱与一线,直追残阳,救危起苛,挽危亡于瞬间。
温下法:此法以附子与大黄同用;附子大辛大热,走而不守,大补真火,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有“火将军”之誉;大黄气味重浊,苦寒沉降,走而不守,有斩关夺将之力,号称“将军”:二药相合,一寒一热,相反相制,相辅相成,相互为用,通腑气荡积滞,可用于寒实积滞之便秘。

温煦法:此法取义火覆土中,方能火力持久,实乃温先天助后天,补肾阳助脾阳之良剂,可用于肾阳不足,脾土亦寒导致寒从内生,里湿不化之水湿潴留。可用附子与白术相伍,以白术附子汤为代表。
温通法:此法用于阴寒内盛导致寒凝血瘀证。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临床用于阴寒诸邪阻滞经络,不通则痛;如附子伍当归,一补肾助阳,一养血填阴,附子得当归则引入血分,辛燥而不伤阴;当归得附子则温通力增,滋养而不腻滞,二药为对,阴阳相顾,刚柔互济,可用于阳虚血瘀之经络不通等病症。
温燥法:此法常用于阳虚寒湿凝滞导致的阳虚寒湿阻滞之病症,以附子配苍术为代表。附子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苍术辛散苦燥,能祛风湿。二药合用散寒除湿。主要用于:急慢性关节炎及痛风等。

温化法:此法用于阳虚水泛为痰之痰湿内盛,以附子与半夏同用为代表,如《本草纲目》论述附子条的附方引载:“胃冷有痰,脾弱呕吐。生附子、半夏各两钱,姜十片,水两盏,煎七分,空心温服。一方:并炮热,加木香五分。”有人会说“半夏与附子相反”,其实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古代附子与半夏同用比比皆是,当首推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中寒饮逆满证条文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只要临证辨证准确,病情需要附子与半夏同用时,就不能宥于“乌头反半夏”之说而株连到附子与半夏同用,该相伍时就相伍。                                                                                                                        温汗法:此法常用于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此法常以麻黄与附子相伍,代表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二药为对,麻黄辛温散寒解表 ,附子温经助阳 ,以此相伍温中有发,法中有补,使风寒得散,里阳可振,共奏温阳发汗解表之功。
温托法:此法用于寒湿内盛疮毒内陷之阴疽证,最经典的配伍是鹿角胶配麻黄。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配以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行水消肿, 散阴疽,消症结的麻黄。两者合用,温阳养血,宣通经络,开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共凑温肾阳托内寒之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2-11-21 07: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到理法的层面,是一个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17

积分

78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17
发表于 2012-11-21 17: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理很清楚,但缺少方证,不好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积分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4
发表于 2012-11-21 19: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温阳十法这个文章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961

积分

28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向大家学习。

Rank: 5Rank: 5

积分
3961
QQ
发表于 2012-11-21 19: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法纵横》这本书不错。
刘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2:37 , Processed in 0.08326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