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574|回复: 5

[其他] 日本昭和时期古方派的分歧—汤本求真与龙野一雄学术思想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11-11 15: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篇文章小荣版主曾经专门推介,但应者寥寥,现贴于此,以供思考参照。)

日本昭和时期古方派的分歧—汤本求真与龙野一雄学术思想之比较
杨大华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卫生院(江苏 东海 222314)
【摘要】 从合方应用、对吉益东洞学术思想的态度和古方研究的侧重点等三个方面比较汤本求真、龙野一雄的学术特点。
【关键词】 汉方研究;昭和时期;学术思想;汤本求真;龙野一雄

 汤本求真和龙野一雄都是日本昭和时期(1926-1989)汉方医学古方派的著名医家。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成书于昭和三年即1928年)绪言中说:“汉方中分为三派。一信医圣张仲景之遗训者为古方学派,一奉晋、唐、宋、元、明、清之医术者为后世方派,一为不分古方及后世者为折衷学派。余系深信古方派……”龙野一雄在《汉方入门讲座》(中文译名《中医临证处方入门》,成书于昭和三十年,即1955年)中提及:“著者是学古方的,所以主要讲古方。”并谈及其学习体会:“著者研究古方为主,从最初混合地学习古方和后世方,陷于经验主义,而不能深入地研究。因此建议读者先根据古方学到一个体系。但真正把古方研究到深处,自然会想到后世方,到这种程度时,对后世方也会正确地了解。希望在初学的阶段,还是正确地学习古方。”可见,两位医家都以古方为研究对象,系古方派,但两者在学术思想方面有较大区别。笔者试从两位医家的代表作《皇汉医学》和《汉方入门讲座》所载内容入手,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各自的学术特点。
1 合方应用
1.1 汤本求真———倡导合方应用 从应用合方的角度来看,汤本求真是合方的积极倡导者。《皇汉医学•合方的方法》指出:“所谓合方者,是指集合二方乃至数方内之共同药物与非共同药物而组成一方之方法也。若共同药物用量有多少者,以多量者为合方之用量。”汤本求真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合方经验,主要集中于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柴胡类方和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及当归芍药散等血分证处方的合方运用经验,也有柴胡类方与半夏厚朴汤、苓桂术甘汤及五苓散的合方运用经验。同时,汤本求真还指出,后世医家“仅知仲景方之单用而不悟加味合方之活机,遂以古方寡少,难应众病,杜撰无数之劣方”。提出后世方的出现是因为后世医家虽使用古方但不会合方运用所致。后世名方诸如逍遥散、抑肝散加芍药汤等被他斥为劣方,和田东郭、浅田宗伯等名家所制加味方也同样遭到他的批评。他认为,后世医家“不知合方之机,是以惯用畸形方也,不可从之”。由此可知,汤本求真力主经方合方运用,且态度之坚决、倡导之积极无人能出其右。当然,不容置疑,后世方在某些方面比合方更为简练,更适应于某些特定的病症状态。但从汤本求真的观点看来,既要坚持古方,又要顾及临床复杂多样的情况,则在古方范畴内进行广泛合方当是最佳选择。
1.2 龙野一雄———主张原方应用 与汤本求真相反,龙野一雄可谓是合方应用的反对者。《汉方入门讲座•附录一》谈及合方时明确指出:“这个问题按学派有所不同,某一派主张合方,但著者主张尽可能不用合方,而用单一的处方,其他人也有这样的主张。所谓合
方就是同时有A汤的使用目标和B汤的使用目标,而将A汤和B汤混合为一剂使用。有时,还有把三四个处方作为合方使用的人。”从这段话可知,龙野一雄不主张使用合方,故可以理解为他是合方的反对者。此外,从“某一派主张合方”可知,他认为合方并非古方体系所固有,即最初古方的运用本不存在合方使用之说,而是某些学派所自创。那么,龙野一雄为什么不接受合方呢?他认为“最好把各种症状尽可能归纳于一个处方的适应证中,真
正能够巧妙地用一个处方已经是不容易的事。因此,应该首先锻炼尽可能归纳起来巧妙地使用一个处方。倘若使用一个处方还未能将症状完全治愈,则再使用另外的适当处方”。在临床中,遇到较为复杂的病症,他主张分两次治疗,也不愿意合方一次治疗。他认为,合方不利于锻炼医者对方证的归纳、辨析能力。他还指出:“想要正确地使用合方,必须知道各个处方的配合,并且知道合方时药物的相互关系。著者等未能掌握这种技术。”可见,龙野一雄的观点是,合方是很复杂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他认为不可轻易涉入这个领域。至于其认为自己未能掌握这种技术,绝非是自我谦虚,应该是事实。从前面的叙述来
看,龙野一雄内心根本也不想去掌握这种技术!既然龙野一雄不愿意在合方上有所涉入,这也使得他在古方原方使用上更加精专。而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他之所以能坚持单方使用,一定是以其丰富的临证经验为凭依。唯此,他才有信心拒绝合方应用。事实上,从龙野一雄的著作中我们也能窥见其高超的临床技能和卓著的临床疗效。总之,龙野一雄对于合方的普遍使用持反对的态度。
2 对吉益东洞学术思想的态度
2.1 汤本求真———传承东洞学术思想 吉益东洞被誉为古方派泰斗,在古方派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汤本求真继承了东洞的主要学术精神。其一,他延续了东洞的攻邪思想。《皇汉医学》总论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瘀血之毒害”、“论传染病若不以自家中毒为前提则不能成立”、“中医之传染病疗法以驱逐细菌性毒素为主”。他认为毒邪、祛毒在发病及治疗中十分重要。这显然受到东洞攻邪思想的影响。其二,他继承了东洞重视腹诊的思想。他说:“万病俱宜以腹证为主目的,非然者,反有害而无效也。东洞翁英名至今不朽者,因首倡诊腹法且精其术之故也。”在《皇汉医学》总论中,他专门论述了“腹证及诊腹法之重要”,且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许多方剂相关腹证的特征。其三,他继承了东洞的方证相应的思想,比较了“随证治之”和“随证而治”的区别,强调中医治疗中对方证把握的重要性。其四,他赞同东洞“服药有瞑眩”的观点。瞑眩是古方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排病反应。《皇汉医学》总论中有“论中医疗法中瞑眩症状之发起者为原因疗法之确证”的论述,其结尾还引用了吉益东洞的话:“世人之畏瞑眩如斧铉,保疾病如赤子。”真乃悲悯之言也。别论中也记载了许多瞑眩现象。此外,《皇汉医学》在引用吉益东洞的论述时,常用“东洞翁”的称谓,而引用其他医家则每称为某某氏。汤本求真对东洞的敬仰之情亦由此可见一斑。
2.2 龙野一雄———敢于对东洞提出质疑 龙野一雄对吉益东洞学术思想的质疑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东洞方证学的质疑。《汉方入门讲座》第十五章说:“《类聚方》是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抽出有关处方的用法整理而成,而《类聚方广义》又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注释而成,所以说《类聚方广义》确实是一本较好的书,大部分人都从这本书学习了处方的使用方法,但是同时也就只能止于此了。”由此可知,龙野一雄对这种以处方为模式的医学著作并非一味推崇。他通过亲身经历道出此类书籍的局限性:“著者在初学时感觉处方的适应证很复杂,曾经想过有什么简便方法帮助记忆,因而有一个时期读过吉益东洞氏的《方极》和吉益南涯氏的《方机》,结果发现了这些东西是死板的,不能运用。这些材料只是以症状为目标而不能反过来知道发生这些症状的状态。”可见,龙野一雄并不认可东洞的学术观点,认为东洞所推崇的方证学说并不能真正指导临床实际。其二,对东洞药征理论的质疑。他在书中说:“在药能上,如果只是了解人参可治心下痞硬,桂枝可治头痛,这是不能自由运用的;这种只停留在《药征》的了解程度上,是机械的认识,因而不能融会贯通,虽然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容易了解的,但还必须突破这一点。”在他看来,《药征》只指出药物所主症状,但未深究病因,因此其临床指导作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他曾以《药征》中人参所主治的心下痞硬为例进行分析,认为人参所主的“心下痞硬”实为胃气虚而自觉有痞感,是由于假性紧张所致的腹壁紧张,但其病理基础仍是胃虚。显然,龙野一雄不满足于东洞将药物的应用指征仅仅停留于症状层面。其三,对东洞抛弃医学理论的质疑。龙野一雄在《汉方入门讲座》第十五章中指出:“江户时期的古方派极力排斥脏腑、经络、五行说,现在的古方研究者大部分还继承那种余风。但著者由于反复研究经典著作的结果,却采取了承认的立
场。所以著者是接近后世派的,但著者为了不陷于空谈理论和机械地运用五行这些后世派的通弊,而引为自诫。”而东洞正是江户时期古方派代表医家。显然,龙野一雄并不认可吉益东洞排斥一切医学理论,仅重视方药的思想,但他又不推崇后世方派。最终,在两者之间他选择了中间路线。
3 古方研究的侧重点
3.1 汤本求真———着眼于“是什么” 汤本求真继承了吉益东洞方证相应的学术观点,强调方证诊断,即“是什么方证”,并因而重视对于临床症状体征等诸多用方证据的搜集。他在《日医应用汉方释义》自序中指出:“古医诊断之标的,以腹证为主,脉证次之,舌候及其他之各种症状又次之。”腹证、脉象、舌象和各种症状乃至证候群,这些临床所见正是汤本求真眼中的“是什么”。无论是方证,还是诊断之标的,都是临床之事实。那么,为什么汤本求真如此看重临床事实呢?他在《皇汉医学》中指出:“至于医学,则非单纯之理论所得而解决之,故不得不求于经验的结合。若理论脱离经验的事实,直可谓之非真正之理论。故当以人体经验的事实为先,而理论为后矣。”
3.2 龙野一雄———深入到“为什么” 相比之下,龙野一雄则能通过现象深入本质,将研究从方证深入至病因病机的层面。他认为,一种病因病机可引起不同的症状,而不同病机状态也可以导致同一种症状;医者必须寻找症状和特定病机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临床诊治的正确性。如《汉方入门讲座》第十九章指出,对于处方用药,不能拘泥于症状,而应将所指出的症状分析归纳到病机上加以考察。又说,如果能不拘束于症状,而能将呈现的症状(例如干呕)溯本求源地掌握其所以呈现这些症状的根本状态(例如上冲),那就是有造诣的了。
可见,龙野一雄并不满足于仅找到方证对应层面的规律,他所寻求的是决定方证对应的抽象的病理、药理机制。如果说汤本求真是以方证为终极目标,追求“是什么”,那么,龙野一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追求“为什么”的人。不过,汤本求真也借助于西医学对“是什么”进行了解释,但尚未深入。
4 小结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同为昭和时期古方派名家,但由于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层面、指导思想的诸多不同,必将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和不同的学术流派。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起源于江户时期的古方派在昭和时期,发展具有多样化,即在东洞主流派之外又出现其他分支。这种多样化无疑活跃了古方派研究的学术气氛,也为古方派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




上一篇:ZT:浅议“方证”在辨证中的尖端体现   胡瀛宇
下一篇:年轻中医师的出路在哪里?

0

主题

993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3
发表于 2012-11-11 16: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刘渡舟老的研究方法就有点象龙野一雄的路子。目前国内研究经方的学者大体也可分成这两个流派。非常好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2-11-11 18: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读思考,启迪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2-11-11 2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人个性不同。这两人的著作我都没读过,不过我喜欢龙野一雄的观点,这是个性问题,喜欢问个为什么。
           对龙野反对合方的观点,本人严重认同。若诸多证牵涉多个方,一个一个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积分

44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1-11 22: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方是伤寒论的精华之一,应该去学习掌握,而不是反对。另外,在连“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情况下,没有可能去研究“为什么”。
伤寒为经,本草为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2-11-12 12: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书中的方,有自己的,有引用古人的。合方也罢,药味多也罢,那是严谨的,有理由的。今天的,人们加味或合方,太随便了。并且,只听说加、合,很少听说减。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8:59 , Processed in 0.15457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