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一步:熟读仲景原文,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可精选一位大家公认的经方大家的注解(以原文顺序),作参考,用1-3年的时间只读此一家注,完全把此一家弄精、弄通、弄活。注《伤寒论》者,不乏大家,有的甚至是毕生的研读心得,直接选注解善本,免走弯路,此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讨巧学法。
第二步:参考各家注,找出各注家的精论,以弥补自己先前所选注家不足之论。对于自己一时难以分析的,依然以自己最先认真学习的那一家为主。
第三步:以脉统条文。把同论述同一脉象的所有条文放在一起分析,有利于临床对脉的鉴别辩证。
第四步:以方统证。把论述同一方的所有条文放在一起,对比、综合,以期对此方进行比较全面的把握.
第五步:方剂条理化。把同类方归类,这样对方证的把握更准,可以明白仲景方剂加减变化的规律。
第六步:以药统方。把具有同一味药物的所有方剂放在一起分析,有利于全面把药一药的药征。
第七步:以症统条文。把论述同一症状的所有条文放在一起分析,有利于临床对症状的鉴别辩证.
第八步:综合条文所言脉、证及自己对药物的学习三方面内容,对药方进行全方位分析。
第九步:参考各派版本,综合各家之言,找出其合理内核并吸收之。
第十步:丢弃所有参考资料,一只笔一个本,重读《伤寒论》原文。
学习《伤寒论》最忌“贪”字。初学者,不可以照顾太多方面,知道是什么就行了,能记住原文,理解仲景在说什么,遇到什么证用什么方,什么方有什么药,每味药多大用量,如何煎、如何服、有什么禁忌,这些就足够了,不要求知道太多为什么。因为希望理解太多,往往什么都抓不住。比如初学者想明白一方的深层含义,便去找各家关于药性的论述,费了很大精力,发现各家所述或多或少都有差异,初学者莫衷一是,徒生烦恼。研究一个方,用了几天时间,不但没把方义弄明白,反而更糊涂,学习也没什么进度,反是光阴虚度。
使用“只记住是什么,不问太多为什么”的方法,以最短的时间把《伤寒论》多研究几遍,再赶快研究《金匮要略》,两书都记住了,本不打算知道为什么的你,却在不知不觉中却知道了为什么。临床上遇到熟悉的证,自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然后再结合临床进行思考,自然可以将二书融会贯通,并最终达到随证立方的“自由王国”。
此方法适合没有临床经验、想快速学习中医以应用于临床者。 |
上一篇:经方组合使用治疗杂病,如何抓主要矛盾?下一篇:读仲师书当“得意忘形、过河拆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