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256|回复: 8

康平本伤寒论----红黑两字本(1)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8-7 12: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杂病论

【原文】(旁注:集论曰)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病。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捽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哀乎趋世之士。又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医。而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注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经为伤寒卒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追文】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有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守南阳张机著
                                    晋太医令王淑和撰次







    伤寒例

凡(旁注: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漓冷。冬□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注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于伤四时之气。皆能为病(旁注: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中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注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旁注: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注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也。□此则时行之气也。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寒冽,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冬有非节之暖者,名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轻。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大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皷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之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秋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秋伤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効也。今搜采仲景旧论,録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凡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飡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寒,而病者必死。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
尺寸俱浮者,大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背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大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大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大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讝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藏府不通则死矣。其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大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大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寸尺陷者大危。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坚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然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拟欲攻之,(旁注:不在证治)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虽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有燥屎(旁注:大坚实),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燥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矣。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凶。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今寃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旁注: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注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注便更与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令不足,勿极意也。若饮而腹满(旁注:言能饮一斗与一升),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也。若饮水,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而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也。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又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疎者死。脉至如转索,其日死。讝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辨大阳病(旁注:伤寒所致)痉湿暍。      
                                ○注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原文】
大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大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大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大阳病,发汗太多,致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大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名中湿。
【准原文】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其利小便。
【原文】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
湿家。其人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旁注:丹田有热,胃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渴也。
【追文】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问曰,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旁注:值天阴雨未止),法当汗出而解。医曰,此可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准原文】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原文】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旁注: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内药鼻中则愈。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注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大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大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注此亦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大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寒痛,其脉弦细(旁注: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则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下之则淋甚。

                                                        辨大阳病

【原文】大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大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追文】伤寒一日,大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准原文】
大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追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大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尽其经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大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准原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原文】
大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旁注: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之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大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大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桂枝二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大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旁注: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大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准原文】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追文】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准原文】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又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原文】
大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大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大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汤渍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大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旁注: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生姜(切)一两十六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铢 甘草(炙)一两二铢 大枣(擘)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注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方,)将息如上法。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擘)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铢 石膏(擘绵裹)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注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注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旁注: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小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得之者,回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炙)四两 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追文】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燥,两胫拘急,而讝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孪,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讝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讝语,故知病可愈。
                                       
                                                     辨大阳病

【原文】大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注诸汤药皆仿之。)
大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大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大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旁注: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大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追文】大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大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原文】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旁注:此为逆也),筋惕肉膶。
大青龙汤方: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枚 石膏(碎)鸡子大。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注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注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大青龙汤主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者,去半夏,加括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旁注:熬令赤色)。若嘻者,去麻黄,加附子(旁注: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注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渴(旁注: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大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大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大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旁注:下者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追文】大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原文】大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也。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旁注:衄乃愈),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准原文】大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原文】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注大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之为逆),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注若发汗不彻,不足,阳气拂郁)不得越(○注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注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濇故知也。)经若(旁注:厥文)。
【准原文】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解。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可发汗。宜麻黄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在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如此者。阴阳自和则必自愈。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茯苓半升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五枚。上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去皮)半斤 生姜(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回逆汤主之。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  调胃承气汤。
茯苓桂枝甘草汤方: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茯苓回逆汤方: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调胃承气汤方:芒硝半升 甘草(炙)二两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煮一两沸。顿服。○(注加减方非疑仲景方。)
大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去皮)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去皮)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小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茯苓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
渴欲饮水。水入口吐者。五苓散主之。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欬。而不欬者。此必两□聋无闻也。所以然者。重以发汗虚故也。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栀子(擘)十四个 香豉(绵囊)四合。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擘)十四枚 甘草(炙)二两 香豉(绵囊)四合。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擘)十四个 生姜五两 香豉(绵囊)四合。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栀子(擘)十四个 厚朴(去皮)四两 枳实(浸水炙令黄)四枚。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注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后。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栀子(擘)十四个 干姜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切八片)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大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汤主之。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
发汗必便血。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则必额上陷。
脉急紧。直视不能目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吐蚘。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可救表。救里宜回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者□□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回逆汤。
大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后发汗。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里未和。然后复下之。大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下之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注但阳脉微者。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大阳病。发热汗出者。此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括楼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括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违。其病必下。邪高病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黄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
食谷者哕。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濇阴脉弦。□□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汤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郄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大阳病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两 枳实(炙)四枚 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注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注此本柴胡。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一两 半夏(洗本云五枚)二十铢  大枣(擘)四枚 芒硝二两。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煎微沸。分温再服。○(注不解更作。)
伤寒十三日。不解。时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大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注当微利。)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讝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注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又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腹满讝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大阳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讝语。○(注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故发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注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
大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其身必发黄。○(注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大便鞕。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注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刼之。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牡蛎(熬)五两 蜀漆(洗去醒)三两  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坚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语。弱者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大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必清血。名为火邪。
火邪。脉浮热甚。而反炙之。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炙。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注何以知之。脉浮。知汗出解。)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注更加桂枝二两也。本云桂枝汤。今加桂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去皮)一两 甘草(炙)二两 牡蛎(熬)二两 龙骨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大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大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不发热。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冷食。朝食夕吐。以医吐之所致也。大阳病吐之。但大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大阳病。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注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也。)
大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注所以然者。以大阳随症。瘀热在里故也。)
抵当汤主之。水蛭(熬) 蝱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大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当可下之。宜抵当丸。水蛭(熬)二十个 蝱虫(去翅足熬)二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 大黄三两。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
大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上一篇:建议同仁们时时用心阅读大论医圣自序
下一篇:康平本伤寒论----红黑两字本(2)
呼吸顺畅。

58

主题

1860

积分

104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60
发表于 2012-8-7 16: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正在寻找此书,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大冢敬节贡献的收藏,据说最接近大论原来面目。希望对大家有用。和我们看到的最权威的宋本有很多有趣的区别,真的很好很珍贵。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3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3
发表于 2012-8-7 20: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还能看到这么好的本子,全依仗了大冢敬节先生的恩赐。向他致敬!楼主的这个版本和我收藏的略有出入,不知版本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8-7 20: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zj先生。我买的是钱超尘主编《康治*康平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2: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r109 的帖子

r109:谢谢zj先生。我买的是钱超尘主编《康治*康平本》。 (2012-08-07 20:23) 
我也买了三本(一本放在办公室,一本放在家,一本在自己随身的包里面),也看了,那很好。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个版本有趣些。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7 22: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古本康平伤寒论全书。来源于新浪爱问共享资料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9089010.html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628

积分

100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澄心静志,博极医源。

Rank: 5Rank: 5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2-8-7 2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本我上月购得,还没有细细阅读。
钱超尘主编,付国英、张金鑫点校的《康治本·康平本伤寒论》,学苑出版社出版,定价1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0

积分

5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0-31 22: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惜非繁体版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3:30 , Processed in 0.0842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