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9 20: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一个方证对应的排除法,大体能代表我的思路。
患者, 女, 50岁。其病颇奇, 自觉有一股气从两足沿阴股一侧往上行, 至小腹则胀, 至心胸则闷、悸( 气短心悸) , 头出冷汗。少顷, 气往下行, 诸证亦随之而消。每次发作均有欲死的恐怖感, 精神极为紧张。素患腰酸、腰冷、带下等症, 面色青黄不泽, 舌质淡嫩, 苔白而润, 脉弦数无力。气上冲, 属于气病, 大致有桂枝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旋覆代赭汤等可以治疗气病。
桂枝汤( 其气上冲, 鼻鸣干呕) ;
桂枝甘草汤( 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欲得按) ;
桂枝加桂汤( 气从少腹上冲心) ;
苓桂术甘汤( 心下逆满, 气上冲胸, 起则头眩) ;
苓桂枣甘汤( 脐下悸, 欲作奔豚) ;
旋覆代赭汤( 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 ,,
对于这些气病的方证, 该如何区分呢?
桂枝汤的气冲比较轻微, 所以可以排除。
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的气冲较重。
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要有水湿的病机, 比如, 脉滑、舌滑、小便不利等等。本病例水湿的病机不明显, 所以这两个方剂不考虑。
旋覆代赭汤主要治疗胃虚而致水湿, 气不上冲而只是噫气。
桂枝甘草汤和桂枝加桂汤都治疗较重的气冲, 又该如何分辨呢?
桂枝甘草汤虽然有人说是桂枝汤的简方, 但实际上其组成的桂枝和甘草的量都比桂枝汤加大了很多倍, 桂枝汤解表的作用已经消失殆尽, 所以只有治疗气上冲的作用; 而桂枝加桂汤则是桂枝汤加桂枝, 保留了桂枝汤的解表作用, 同时也能治疗气上冲。
由上可知, 我们必须要看本病案是否表证较为明显? 根据详细询问, 比如脉浮、恶寒、身疼痛等, 如果有这些症状, 则用桂枝加桂汤, 如果没有这些症状, 则用桂枝甘草汤。
刘渡舟先生认为: 此证当属奔豚, 然而气不从少腹却沿少阴经脉上窜, 实为临床所罕见。
方以桂枝加桂汤降逆。
另送黑锡丹6g( 温阳镇冲) 。每隔1日服1剂, 服5剂而病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