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6 17: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方十五。[28]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脉经》:服桂枝汤,下之,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属桂枝去桂加茯苓术汤。
脉经里的“术”到底是白术还是苍术,这个还需要研究。
本条的疑点是到底去桂枝还是芍药,胡希恕从《医宗金鉴》的说法,认为是去芍药。我先从几个条文来回顾一下。
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五。
这个16条节奏上就是发汗后有下,尽管没有具体说明“仍不解者”是哪些症状,但明确指出已成坏病,桂枝不能用了。本条不也一样吗?
所以,我要纠正16条的解释,桂枝是指单味药物,而不是桂枝汤。
再回顾下哪种情况下去芍药,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芍药是腹满可用,胸满不可用。
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第149条: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诸病源候论》:“ 痞者, 心下满也。”
本条是心下满,心下满而不痛即是心下痞,腹满当然要用芍药啊!
小便不利加茯苓和白术,是标准用法,我就不细究了。
茯苓
味甘平。治胸肋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止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无毒。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府,调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其有根者,名茯神.
术
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水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