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07|回复: 1

【原创】对糖尿病原理的猜测

[复制链接]

33

主题

754

积分

29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心是一朵花,一花一世界

Rank: 3Rank: 3

积分
754
发表于 2011-12-16 22: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不知在这个经方家的世界里贴出这么一篇纯理论的帖子会不会被群体鄙视呢……我的兴趣偏重理论构建,自从到广州读研之后,才开始倾向于实用……而在省中医有幸观察到那么多例的糖尿病病人,我才逐渐对这个病有了点认识。用黄元御的一气周流思想来理解病机比较直观,而如果能将这么理论的东西用来结合方证辨证,那就更好了。
       2型糖尿病的病机的本质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甚至老慢支、肝病一样的,都是衰老,中医讲就是肾精的逐渐亏耗。但各个病有各个病的特点,各病有各病的机制。心血管病,病在宗气滞与虚,2型糖尿病,病在太阴湿土。
      2型糖尿病以寒水不藏为本,但以太阴湿土之气过旺为开端。缓慢起病,初则渐肥,口干、多饮、多食。后来忽有一日开始口大渴不解,日饮水数升,且必饮糖水,嗜食甘甜水果。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病人会很快消瘦下去。然后开始出现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心脏病等。此本为肾精亏耗,阳气失于封藏,由于体质问题(或许原本禀赋湿土之气较多)直接影响太阴湿土,导致湿气壅塞不能运化。六气中若一气独胜则病。湿气独盛,中轴不运,清气不升则津液渗漏于下,消渴不解。中气被湿土壅塞则援引外物相助,故病人喜饮糖水。湿气壅滞故肥也。此时病人舌苔多厚。
       后来为什么又瘦了呢?湿浊阻挡,少阳相火不降,浮游于肌肉脂膏。火能食气,中土不能供养相火,则相火自销肌肉脂膏,故而消瘦。此时病人舌上苔少而黄。中医一直以阴亏液少、虚火上炎来解释消渴,其实并未得其真谛,所以千百年来,疗效难以突破。不过,传统认为的阴亏有道理,一定范围内也有效,因为胰岛素本身即是个属阴的东西。中医有云“阳化气,阴成形”,胰岛素多用则令人肥,匮乏则令人瘦,过用则出现面色苍白身冷出汗眩冒等阳气虚脱的证候,可见其扶阴抑阳之能。2型糖尿病早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完好,血胰岛素水平高,病人多肥。胰岛素抵抗力量主要来自脂肪,而脂肪原本是胰岛素使血糖聚合出来的。万物生克之妙,于此可见。但胰岛素抵抗之前怎样,西医就难讲了。
       刚才说到相火的销铄脂膏肌肉导致消瘦,渐渐湿土之气也随之消耗殆尽。因为湿土之气本是邪气,只能由中土正气运化,相火虽能消化湿浊,难免生毒。湿尽则燥,所以病人会忽然有一段时间大渴不解,且喜饮糖水,也是在这段时间,病人体重下降极速。如果此时没有西医干预,湿土过盛的病机就转变为相火过盛、浮游于外不能归位。此后并发症的蜂拥而生,多与相火浮游不能归位有关。相火不降则厥阴不升,木气升发失常,或升发不及,上窍失养发为目盲,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或升发太过发为卒中偏瘫。水中之火随木气疏泄而上越,则出现下肢的感觉异常,足底有电击感、灼热感沿经脉上窜,此即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中气不支,宗气受木火之贼,则虚而且滞,生胸痹心痛。相火销铄肌肤亦可生痈疽。相火之所以销铄肌肉,是因不能归位,不能归位是因为湿土壅塞中轴、寒水凝遏下焦。
       所以糖尿病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这样:脾胃渐虚+湿浊渐盛----湿浊阻碍少阳相火回降,脾胃难以供养少阳相火-----少阳相火浮游在外,消耗肌肉脂膏--------并发症------阳气阴精渐渐耗尽。所以,中医的滋阴方能治消渴,是治疗了糖尿病的一个阶段,暂时解决了相火浮游的问题。糖尿病,是治不好的。
       结合药证,我所见糖尿病人,多属黄芪体质。我看糖尿病人有共同的面容:形体偏胖,白里透红,皮肤有些细腻的,一定血糖高,真是一问一个准。黄芪作为君药运转中轴,升提津液,颇合病机。但是到了后期,少阳相火也消耗殆尽,水中火微,寒水之气渐盛,则元气渐竭,黄泉路近也。此时病人舌淡苔润,畏寒蜷卧,为干姜附子体质。若见舌红少苔者,是寒水之气将孤阳逼出,显于离宫也。至于用药,笔者无用药经验,不敢妄议。想来,早在病人逐渐肥胖、血糖未见升高而胰岛素水平高的时候,就应该干预了。初期病人还比较肥,食欲还不错的时候,该是黄芪类方的多一些,或者用白术茯苓等药以健运脾胃、芳香化湿,降逆和胃。到了消渴病发作,但饮糖水、体重下降的时候,就考虑石膏类方、黄连类方,出现周围神经病,可以考虑黄老师的“四味健步汤”;出现胸痹心痛心悸,考虑瓜蒌、桂枝类等等。如果进一步探寻病源,“留神医药,精究方术”,或能指望治愈这个病。中医应该是有这个本事的。
       1型糖尿病也叫消渴,但病机与2型糖尿病不同,证候演变过程很不一样。后者病在湿气壅塞,中轴不运,而1型则有另外的病机,因所见甚少,不能得出什么结论,还请同道不吝赐教。




上一篇:补发: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初步认识
下一篇:拈花指月先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

0

主题

0

积分

1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17 18: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应该是有这个本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19 13:14 , Processed in 0.14591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