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相信每一个学中医的同志,刚刚踏入医学院校,或者刚刚接触中医之时,个个都是踌躇满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远的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近的如胡希恕胡老,李可老中医,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形象使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我们都向往成为像他们一样,屡起沉疴,妙手回春的神医,用现在的话就是高手。 但是,行医多年后却发现,真的应了那句话:读书三年谓天下无病不医,临床三年谓天下无病可医。临床时间越长发现自己离自己的偶像们越远,困扰自己的问题越多,疑惑越多,很多时候病人在面前,自己心中却了无分寸。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治病疗效不佳。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成不了像前辈们一样的高手呢?
想想我们平时是怎么看病的,来一个眩晕的病人,首先不是先去进行望闻问切,而是先定性为颈性眩晕,然后纠结于X片上,哪一节颈椎出了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试问,哪一节椎体有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对我们开方用药,辩证取穴有哪一点帮助,我们有没有学过,老师有没有教过我们,椎间隙变窄了,应该用哪位药,应该取哪个穴位?从我最近两例病人,疗效由不好,到最后痊愈,我体会很深。舍本求末,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我们在日常诊断中有多少时候是真正进行了辨证论治呢?来个感冒病人,不是先辨阴阳寒热,而是先想到了要抗病毒,不论寒热,金银花,板蓝根,一起上,一见发烧, 双黄连,柴胡一起上,来个腰疼,腿疼,往往是哪疼扎哪,把辨证取穴抛到脑后,侥幸命中沾沾自喜。但更多时候,却限于疗效不好的疑惑中。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开方毫无把握,扎针只会扎阿是,或者是一些看上去更像是耍小聪明的特效穴。
行医这些年来,发现我们中医界好大喜功,浮夸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想想我们的老前辈,那么高是水平,都还秉烛夜读到鸡叫,而我们现在中医人呢。读过《伤寒论》《金匮要略》《内径》《难经》《神农本草经》的有几个,搞针灸的,著名大家承淡安先生每天晚上坚持练针,我们有几个能做到,有几个读过《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基本功没打好,却整天向往成为高手,无异于异想天开。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则报道,说某高校研究生用小白鼠做实验,来论断某方药对妇女痛经的治疗作用,看了之后,我只有哑然失笑了。看看我们的中医研究者都在做什么,不客气的说这真是在给中医丢脸,抹黑,他们整天这样研究能成为高手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的一个同学,铁杆中医,致力于经方治病。一天遇见一个在他们当地很有名的老中医,本来想要向他讨教一二,却不料,老中医竟然不识四逆汤。这位老中医有心脏病,常年自治效果不好,我同学说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脏病效果很好,老中医竟然不知道四逆汤为何方。不但不信,还说伤寒论太老,过时,不科学,应该多学杂志上所写的现代方,和各医院的协定方,令我同学好是失望。这位老中医一辈子了,也没成为高手,我不知道他老人家在闲暇之余有没有郁闷过,自己为什么没成为高手。 凡是问为什么,大都有内因,外因连个因素,上边说的是我们自身原因。再说外部因素。
看看我们的教材,为了响应我们伟大的党的所倡导的中西医结合的号召,教材编的是不伦不类。先看中药学,每一味药的最后,必然会写上这位药含某某化学成分,对某些症状有某些反应,或者小白鼠吃了后有什么反应。再看方剂学,每个方子后面会写上,治疗某某西医病名。这就导致了,有很多医生,一见发热上双黄连,谓之能消炎,抗病毒,或者是看见某个病生搬某个方,把辨证论治抛到九霄云外。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人意识到,要振兴中医,必须回到经典上来,或许,经方是振兴中医的一条正确大道。但是现在的中医学院里,四大经典都是选修课,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没有英语重要。再到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看看,那里云集了本省的各大中医名家,但再看看,有几个用经方的。真是屈指可数。为了经济利益,哪个不是二三十位味药往上堆。
想信所有的中医者,谈起来都会说内径是基础,伤寒是根本,但有几个人在真正研究这些经典,高手不是说出来的。 都在说旧社会万恶,民国时期混乱,但就是在那万恶混乱的社会,我们却培养了那么多另我们现在敬仰的医界高手,在和谐美满的现在社会,我们为什么却培养不出来哪怕一个高手呢?这个问题是老话题了,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在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病人,是搞中药研究的,攀谈之中,他说了一句话:中医将死于中药之手。听起来恐怖吧,但我对他的话是严重赞同的。看看现在是中药质量,到处都是假药,劣药。到亳州中药市场看看,真是触目惊心,想买到真正的所谓道地药材,还真不容易。我浸淫中医也算有好几年了,对中药也算略知一二。我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我发现在我给病人所开的麻黄汤中无一例发汗者,我很郁闷,决定亲身试药。恰逢自己感受风寒,于是自己开了副麻黄汤,喝完之后,净等出汗,两个小时过去也没见一滴汗出。这是第一次,我当时想可能是麻黄量用小了。第二天麻黄45桂枝30炙甘草15 杏仁20.当我按伤寒论要求先煎麻黄去上沫时,却没发现什么“上沫”,药喝了之后,又是净等汗出,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出汗。当时我就想,我是该怀疑这药呢,还是该怀疑仲景先师。到后来得出结论所用麻黄乃是假货。再看看我们经方派常用的几位药,半夏,我身处郑州,据我调查在郑州各大药店能买到正品半夏的只有两家药房,其余全是已水半夏冒充。附子,现在火神派流行,很火的一味药,但附子的质量呢,炮制的工艺严重违背传统,你敢放心大胆用吗。等等,能举得例子太多了,中药的问题,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了。再高的水平,也许仲景再世,开再好的方,用这样的药,高手也得变成……正所谓: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我们为什么成不了高手,我们都应该想想,最后,祝愿每一个立志中医的都成为高手,但要明白,成为高手的路,其漫漫兮,而遥远。
努力吧,想要成为高手的人。 杨占伟
书于2011年12月8日夜 (思绪有点乱,所以写的也有些乱,见谅)
<DIV id=attachList none? bgr2>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没有争论的课堂下一篇:槐杏医话(三十八)方证对应不为经方所独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