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06|回复: 27

张仲景为什么要给疑似除中的病人“食以黍饼”。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49

积分

1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49
发表于 2011-7-18 12: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方术自古就有门派之分,以医经家之理论,强解经方家之著作,这一错误做法,一直影响和困扰着后学达千年之久。导致伤寒学术研究始终未能走出重重迷雾笼罩的阴影。人们误读了古中医伤寒论,却还说它详于治寒而略于治温,更有甚者,曾放言“古方不可治今病”。其实伤寒论不传之秘,是有别于内经的三阳三阴理论体系和六病传变顺序以及方药的配伍法则和剂量,而最核心的机密则是对疾病的独特诊断——太一九宫斗历占病法。如果没有师承相授,就很难搞清其中的奥妙之处,徒读条文而获益甚浅,也就只能按条索骥,对号入座的去辨证论治了。永远只能停留在经验医学层次,做个治已病的中工而永远也不会达到,能够治未病的上工水平。
         在《伤寒论》厥阴病篇有一则条文“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黍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气有余,必发痈脓也”。解读《伤寒论》的关键是要知晓三阳三阴的实质和六病的传变顺序,而反观历代注释之著都不尽人意,阅后使人啼笑皆非,更有甚者,《伤寒论》多种残卷传抄本将原文的“食以黍饼”错传抄成“食以索饼”和“食以素饼”,注释者又不详加考证,照猫画虎,随文敷衍而强释之,这一草率做法有违医圣本意,必须加以纠正,以维护仲景学说的严肃性,还《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伤寒六病的传变呈有序性和动态性,其传变顺序是永恒固定不变的,按日计传,日传一“经”,但此“经”不是单纯的经络之经,而是六病的经纬之“经”,河洛八卦气数之经,所以称“经”者,特指其位置是永恒不变的,比如织布时的经线是固定不变的,变者乃纬线也,六病在人身诸部是固定不变的,世人不识六病实质,又不晓传变顺序,只能糊里糊涂的阅读条文,阅后也始终不明究竟。伤寒始发热六日,就已传厥阴了,紧接着厥反九日,又回到了厥阴,病传至厥阴而厥利,应当出现不能食的必然临床表现,而今反能食者,仲景称“恐为除中”,除中是病危之人的一种典型临床特征,类似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现象,那么在疑似除中病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判断是真除中还是假除中,仲景采用了食以黍饼的办法,以测知病人的胃气还是否存在,如果食以黍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为什么仲景对疑似除中病人要选择食以黍饼,因为黍饼是当时人们的日常饮食之一,是北方高寒作物黍米加工而成的,是早在七千年前神农时代的先民就已普遍食用的谷类之一,我地俗称其为縻子,又称黄米,用纯正的胡麻油油炸后就是外酥里软可口适中的最正宗油炸糕,在过去困难时期只有在婚丧嫁娶和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客时才能吃到,过端午节所吃得粽子也是用黍米加红枣包成的,黍饼是极难消化的食物,我地农村自古就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的说法,也就是讲吃上一肚子油炸黍米糕,可以步行四十里而不饥,所以给疑似除中病人食以极难消化耐饥的黍饼后,如果病人不发热,说明病人的胃气尚在,消化正常,病虽传至厥阴而出现厥利也有自愈的可能,就怕食以黍饼后出现发热那就是胃气已绝的真除中病了。接着后三日病又传至少阴,虽然也有热象,但根据少阴病欲解时,解在子丑寅,即平旦寅时,夜半子时,故仲景称其为“期之旦日夜半愈”。伤寒经过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共十八日的传变,以传至少阴,因少阴病欲解时在子丑寅,故仲景称“故期之旦日夜半愈”。若经过十八日传变,病传至少阴而脉数,其热不罢者,知为少阴气有余,此气有余,是指邪气有余,故仲景判断为“必发痈脓也”。对于除中病仲景还有一条论述“伤寒六七日,脉迟,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而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此名除中,必死”。因为按照六病传变顺序,伤寒六七日已传厥阴和阳明为常,在厥阴则“饥而不欲食”,在阳明则“能食者为中风”,不能食者为中寒”,阳明也有寒证的时候,今病人脉迟为寒,反与黄芩汤除其热,必然会腹中应冷而不能食,今反能食,就是除中病现象,仲景断言必死无疑。两则条文对举,除中病就不难辩了。李心机在《伤寒论通释》一书中在注释此条文时,称“仲景用试探之法以辩之,方法是给病人食索饼,索饼系仲景时代之条索状面食,似今之面条之类。。。。。。”此言非也,因为,此注释者所依据的稿本,是残卷错抄本,只能随文敷衍,张冠李戴了。中医药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中医药的真髓永远在民间那些背朝黄土面朝天甚至善医而无名的山民野夫手中,而不在那些身居都市的所谓。。。。。。手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20 收起 理由
黄煌 + 20 敢于怀疑,大胆设想,好贴!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无精子败案
下一篇:科学看待阴阳五行,科学看待中医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1-7-18 12: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楼主所说“食以黍饼”出于何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1-7-18 13: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的“饼”应该还是面作的蒸的多,索饼或汤饼或煮饼是水煮的面条。油炸的恐怕权贵之家才吃得起。

东汉南阳、荆洲一带大概不以黍为主食。

南方给病人喝粥、北方给病人吃面条应该是中国久远的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7-18 14: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巫不信医 晦疾忌医者不治”。
《伤寒论》明言反对巫术。如:“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楼主说《伤寒论》“对疾病的独特诊断——太一九宫斗历占病法”,不知出自何处?可有证明是《伤寒论》之法?

《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那么,《伤寒论》的“法”是什么呢?这个“法”,理当从原文中解读。

“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此“法”是阳明法。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此“法”是病在表者,当以汗法为治。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此明言桂枝法。
“复如柴胡法。”此明言柴胡法。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此法病虽在表,然不可发汗,为什么呢?血少故也。这就是,血不足者,不可发汗之法。
“阳明病,法多汗,”此法是阳明病多阳热,故法当多汗。

“除中”是中气衰败,若再给病人服食极难消化的食物,岂不是催命吗?医者以“食以黍饼”的方法探测病人,难道不怕病人突然发热,残阳暴出,热去人亡吗?考虑过如何向病家交待吗?

从原文“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来分析,“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与文义不符。因为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不发热者,是厥与热不相应,法不当必愈。必当为发热者,才能与“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相吻合。

在厥多热少的情况下,食以索饼,若发热者,是胃气来复。若为“不”发热者,是厥逆不去,胃气未复,怎能知“胃气尚在”呢?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热气有余,便为阳邪,阳热灼伤脉络,故“必发痈脓也”。

“凡厥利者,当不能食”,这是因为厥利者是胃气衰弱,故不能食。
若厥利反能食者,只有两种情况,即一是胃气来复,二是胃气将绝。
胃气来复者,厥利能食必当发热;胃气将绝者,厥利能食必不当发热,即或发热,也是“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必不会“后日脉之,其热续在”。

故对于胃气衰弱者,法当予以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养其胃气,促使其热渐出,使胃气复而邪气去。而不当予以极难消化的食物,加重其脾胃负担,迫使其出现“回光返照”的“除中”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积分

4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7-19 14: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汤一笑) 的帖子

武大郎卖的“炊饼”自然不是烧饼,而是蒸的馒头之类的面食,同意汤先生。
正如《靖康缃素杂记》所指出:“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汤饼当时也叫煮饼,宋代时正处在向面条的转型中,也称之为索饼或馎饦,面条行世前用来指面片汤。

苏北人称“粉丝,粉条”为“索粉”。也有此意。

所以“黍饼”也好“索饼”也好,古代的“饼”都不是现在所指的“老板饼”“黄桥烧饼”的饼。

所以楼主所说的“黍饼”之说,及其所论,自当存疑。

既然黍饼难消化,就不怕食积吗,何况都要除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积分

4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7-19 15: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看问题,总是以现代的角度、观点来审视,判别,解释,推测古代,殊不知,光光一个“米”,几千年前肯定不是“杂交水稻米”。

这不是, 汉代的斤两和现在都不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1-7-19 15: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的考古发掘的面条实物表明,面条的起源远早于过去史学界的认识。

黄河上游青海地区四千年前就有小米面做的面条(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面条实物)。向下游传播应该不会很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781

积分

4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781
发表于 2011-7-19 16: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黍饼”为当时比较顶饥的食物原文链接:http://hi.baidu.com/libaozhushanghanlun/blo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1-7-19 17: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楼(喜郎) 的帖子

“索”抄错为“素”的可能性较大,而“黍”抄错成“索”或“素”的可能性很小,字型差别大。

胃气如果真绝了,按理不需要吃难消化的东西也会发热。用不着用难消化的东西去试。本来有点胃气有点生机的可能都会被试验死了。这不是谨慎的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11-7-19 19: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学多识,唯我汤大精灵!哈哈。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7-19 21: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认为:“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是十八日,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应该是说在九天的时间里,前六天本来是先发热而后厥,第七、八、九天是厥逆不退,故曰“厥反九日”。也就是说,按照前六天先发热而后厥的规律,第七、八、九天,也应该先发热而后厥。然而第七、八、九天反而出现了连续厥逆、厥逆不退的情况,故曰“厥反九日”。“厥反九日”之“反”字,是与“本发热六日”之“本”字前后呼应的。若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本”字与“反”字,在这里就没有意义了。“复发热三日”,应该是说在第十、十一、十二天,也就是九天以后的三天里只发热而没有厥,那么这第十、十一、十二天的三天,与前六天相加,亦为九日。也就是说,在这十二天里,前六天是先发热而后厥,第七、八、九天是厥逆不退,那么前九日就是厥逆多了三天。第十、十一、十二天是但热不厥,这三天并前六天,亦为九日,而这九日是热多了三天。那么在这十二天里,前后相比,热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再读其它有关条文: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是说在伤寒病的五天里,病人先厥而后发热,按照这个规律,那么第六日当复厥。如果第六日不厥者,就是阳气回复了,故曰“不厥者自愈”。如果认为厥五日,热亦五日,是相加为十日的话,那么就应该是“设十一日当复厥”,而不应是“设六日当复厥”。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是说发热的四天里,前三天先有发热而后有厥,第四天复发热,而没有厥,故曰“复热四日”。“复热四日”是倒装句,是为了强调“复热”,故把“四日”置后,按通常语序应为“四日复热”。“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是说第四日至第七日连续发热,而没有厥,这是热气过盛,必便脓血。
若认为“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相加是七日,再加“复热四日”是十一日,那么就是热八日,厥三日,这是“热气有余”,法当“必便脓血”,而不应是“其病当愈”。而且“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也就不对了,应是“十一日至十四日热不除者,……”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是说发热的四天里,前三天先有厥而后有发热,第四天厥不退,故曰“热反三日”。“复厥五日”,是说第五天还是厥不退,连续两天厥逆不退,故曰“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复厥五日”是倒装句,是为了强调“复厥”,故把“五日”置后,按通常语序,应为“五日复厥”。
    若认为“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是先厥四日,又热三日,相加是七日。“复厥五日”,就是十二日。这样认为的话,那么十二日里,厥是九日,热是三日,怎么一定要等到厥九日,才能知道是比热三日为寒多热少呢?这是不合情理的。

回到主题:“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一云消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
这个情况是,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那么食以索饼,不发热者,就是厥九日,热六日,厥比热多三日,这是厥多热少,热与厥不相应,怎么知道“胃气尚在”呢?又怎么会“必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1-7-20 09: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讨论,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1-7-20 15: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匡萃璋的《廖幼民<伤寒论新诠>学术思想述

      我们学习《伤寒论》至“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病进也。”的条文未免心存疑惑,而历代注家亦多从正邪胜负的角度泛泛注之,很多医家临证多年之后亦未见过厥热胜负证,但《伤寒论》这样临床实录的著作岂有虚语?70年代,匡萃璋先生读到廖幼民先生所著《伤寒论新诠》一书,于上引条文下注曰:“此为螺旋菌感染之回归热••••••先厥后热者阳证颇多,古注本病惟陈平伯合理,亦缘其经验多尔。”《伤寒论》中所描述的“厥热往来”到底是什么病,历代注家无人能实指,只能从“阴阳胜复”上随文衍义。廖幼民先生在50余年前即指此症为回归热。这是极有见地,极为难得的。证诸当代有关文献的描述:“回归热”绝大多数起病急骤……体温于1~2d内迅速升高,达40℃左右。大多呈持续性……发病3~6d后体温骤降,可在2~4h内骤遇至常温或常温以下,伴以大汗,甚至休克。在无热间歇期中,患者常感虚弱无力……经7~9d的平均无热期,多数病人有复发……蜱传回归热的复发一般为2~4次。“(实用内科学)第8版)。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由虱、蝉传染的回归热已甚罕见,但在仲景所处时代,此病可能广为流行,“厥热往来”只不过其主要临床表现的实录而已。廖幼民先生是否亲验此病,或亦仅得诸文献,不得而知,但他确是实指“厥热往来”为回归热的第一人。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1-7-20 15: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匡萃璋的《廖幼民<伤寒论新诠>学术思想述

如廖幼民释“索饼”一词曰:“刘禹锡《赠进士张盥诗》曰:“‘忆尔悬弧弓,余为座上宾,举著食汤饼,祝词添麒麟。”马冰卿云:“汤饼而举著食之,即世之长寿面也。’又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煮饼是切面条,汤煮,水淘过,热汤渍食之,即索饼也。”索饼是否即面条,量未必定论,但此类勾稽却非深有学养不能偶得。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19

积分

83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19
发表于 2011-7-20 21: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个“黍饼”,支持。至于“黍饼”是难以消化的食物我不敢苟同。有兴的趣不妨尝试一下(最少比试药安全),实在不行搞顿黄米粥也行(杂粮店很容易搞到黄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7-20 2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用药、用食、用水,皆以护胃、复胃为法。
黍米的确是难以消化的谷物,以黍饼试胃气,不知是何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7-21 05: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归热在间歇期发热消退,全身其它症状也消失或消退。而《伤寒论》对厥热的描述是,见厥复利。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为痹。”

    从331、334条中可以看出,伤寒病在厥逆时,是有下利的。这与回归热在间歇期,诸症消失或消退的表现并不相符合。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从“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的论述来看,厥与热必是同时存在,否则的话,不可能有“厥应下之”的说法。这也与回归热在间歇期,发热消失的表现不相符合。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伤寒论》所论厥证,是手足逆冷,而不是全身不发热。而回归热在间歇期,是全身不发热。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一作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从339、344、345、348条的论述来看,伤寒病在厥逆时,是与发热同时存在,而不是像回归热在间歇期不发热。

    临证所见发热而厥、或厥而发热的情况是常有的。认识厥热往复的规律性及其病势发展趋向和预后,对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7-21 06: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7-21 13: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药的真髓永远在民间那些
背朝黄土面朝天
甚至善医而无名的山民野夫手中,而不在那些身居都市的所谓。。。。。

----是 面朝黄土背朝天 啊 老大[s:180]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7-21 14: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天之君子于2011-07-21 13:46发表的  :
医药的真髓永远在民间那些
背朝黄土面朝天
甚至善医而无名的山民野夫手中,而不在那些身居都市的所谓。。。。。

----是 面朝黄土背朝天 啊 老大[s:180]
你很有灵气,但是还没有老大的做派。老大一般是喜欢躺着,少有喜欢趴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7-21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

啥是灵气啊[s:180]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7-21 21: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朝天不就是灵气吗?四脚朝天不就失灵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7-22 13: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

谁四脚?你啊[s:180]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7-22 14: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脚朝天,不就是四肢向上“背朝黄土面朝天”嘛?灵气跑哪儿去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7-22 2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上
我看你也很有灵气吗[s:180]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7-22 2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气人人都有,各自特点不同。
辨方证的灵气是在仔细审证、明辨阴阳的长期临证上磨练出来的。与网友们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5-31 04: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这篇文章是山西李保柱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5-31 04: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过端午节吃到了用黍米加红枣包成的粽子, 很好吃.

黍米就是大黄米, 有黏性, 正如大米里的糯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14:49 , Processed in 0.21061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