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接上文
写到这里,该说的都说了,本该打住。但是,意犹未尽,说几句题外话吧,不过这跟本文的主题已无太大关系了。我想说的是丁甘仁先生的不足之处。
毫无疑问,陈老对他的恩师丁甘仁先生是赞颂有加的。但是,如果有怀疑精神并独立思考的话,我想或许反而能从文中窥见丁先生的缺陷。
首先,丁先生的“套方”就很令我狐疑。作者说,丁先生一上午看五六十人,他有一套成熟的处方,且形成一定规格,第一排三味药为主药,抄方者抄熟了,见前三味药,下面的药即能开出,故看病速度极快。“虽然时有‘相对斯须,便于汤药’的情况,但因这套处方经过千锤百炼,因此卓有显效。”因为在现实中,我的确看到有些名老中医用自己的一套方剂,但疗效并不足称道,故颇不能相信“卓有显效”的说法。
作者接着说,当时各种传染病几乎都纯以中药治疗,确有不少死亡者,但救活的多,死亡的少。这话我愿意相信。可是隔了几页,又说当时氯霉素尚未发明,不论中西医,肠伤寒死亡率均较高——这“多”、“少”、“较高”,不知该如何理解——并说老师教导:此病“治疗效果很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守为主,不宜攻伐”。于是,就算病人治好了,也是皮包骨头,头发全脱,恢复甚慢,少则半年,多则数年才能复原。于是有了我在前文中介绍过的陈老打破常规的方法。
这里还可以插一段陈苏生先生的回忆。这另一位陈老在《名老中医之路》中也有文章,也提到了肠伤寒。当时苏生先生已经“头角峥嵘,薄负虚名”,其姨丈患肠伤寒,延聘当时的大名医诊治,方案相当漂亮,却不幸病故。不久,大表兄与二表兄也相继患肠伤寒,虽都请名医诊治,引经据典,可都接连亡故。为寻找真理,后来苏生先生拜祝味菊先生为师,接受了祝老的理论,“一一付诸实践,果然有其兑现的价值”。这段故事,虽为个案,但似乎颇能说明当时肠伤寒死亡率之高。而参与诊治苏生先生亲戚的大名医,虽未明言是哪几位,但我想大概其用药也不出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时医之法吧。
再比如,前文提到过的,陈老大儿子患麻疹内陷,病情危重,同窗好友用方皆不见效。以及向由川来沪名医学习用附子之法。我想,这些事例多多少少都能说明,丁先生在某些传染病方面经验有不足之处,在麻黄、附子的运用上也有缺陷吧。
本来文章理应结束了,何以我再添上这段非议前贤的文字呢?其实我想说的是,读书,既要读出好东西,积极地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前人不足之处。通过阅读其他书籍或文章,来弥补这些缺陷,做一个独立思考、博采众长的杂家。
其实,跟老师抄方也是如此,既要学老师的好东西,也要看到老师的不足,要懂得扬长避短,这样才可能超出老师,医学才可能进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为什么要读《名老中医之路》?下一篇:辅行诀与黄帝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