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学术考古的三大问题
一是“六病”的原始含义是什么?这个学《伤寒论》的人大概没有不关注的,自清代柯琴异见以后观点很多,争论很大。从目前经脉学说的考古研究来看,材料还是偏向支持“六病”原始含义应该就是指那个时代医家心目中的“经脉”相关的疾患。参考文献可见廖育群、李建民等脉学考古的著作。当然他们的著作中也没有直接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主要是讨论脉学的发端与定型的可能过程,但他们的论证以及逐渐剥露的历史真相却能给人很大的启发。
二是《伤寒论》的组方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医界关心的人多,但很多研究多是出于唯心推测,缺乏可靠历史文献的支持。从目前的可靠材料看,西汉前期长江中游(见《五十二病方》、《关沮周家台秦简医方》)、黄河下游(见仓公)的方剂较简单,公元前后中国西部的方剂组方忽然复杂化(见《武威医简》《敦煌医简》等),可惜前后不是一个地区,长江中游张家界市古人堤出土的东汉医方木牍可惜只有一方,但也是复杂处方。如果确证公元前后中医方剂学组方忽然复杂化,则某种理论介入指导组方的可能性大,可能跟《内经》成书以及“一异说”有关(也可能是不同医学风格流派融合的结果),但华佗和张仲景所用方剂似乎有异当时一般医家,以方简著称,不知是组方理论有异还是谨守历史经验传承,这些都有待新的历史材料来考究;我本人不清楚学界是否有人从出土的秦汉文献研究论证这个问题,如有,请高明者指点已有哪些重要的论文或著作。
三是《伤寒论》的汤剂是怎么来的,从目前的史料来看,似乎两汉时代汤剂还不是内服药物的主流剂型,为什么张师普遍使用汤剂?有什么理论原因吗?之前吃药基本都是以酒等饮料送服散剂或丸剂,而汤剂是只喝汤不吃渣的(当时的食物中大概唯一可比的是茶),似乎是吃“精华”或“化合物”之类的意思,与其他剂型是有某种“质”的区别的,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伤寒论》主流用汤剂是突变还是医学发展的渐变?这个问题似乎学界关心的不多。好象认为汤剂天生就是如此的。“丸散膏丹汤的使用时机不同,各有优势,但治重症非汤药不可。”这种说法基本是后世的揣测,也是最常见的说法,当然有一定道理,但缺乏实证。历史真相恐非如此,重症为什么不能用热汤或酒送服散剂?不用煮,省时间更适合急救(医家常备急救散剂)。古典丸剂大概主要是为了保存方便、分量好把握、取用方便,因为古典服用丸剂的时候常是粉碎后放入饮料中“饮服”的,与服用散剂其实没什么本质不同,与什么缓慢释放药性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
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经方医学是怎么来的基本就清楚了,对于经脉学说的起源和定型,医学史、文化史以及科技史的学者是下了不少工夫的,而对于经方是怎么来的问题似乎却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仅仅简单以“经验医学”来解答这个问题则显得过于草率了。
有高见者希望能谈谈这些问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仲景“六经”实质遐想下一篇: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