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642|回复: 12

[普通咨询] 去湿用散剂效果会不会更好?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34

积分

160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4
发表于 2022-9-30 09:42:38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汤者荡也,丸者缓也。那散剂算什么?去湿用散剂效果会不会更好?




上一篇:裤裆潮湿,脚冷等咨询
下一篇:各位关于脂溢性脱发可有什么法子?

20

主题

134

积分

160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10:06:32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丸剂就真的作用缓慢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20

积分

366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20
发表于 2022-9-30 1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先给汤剂、丸剂、散剂下个明确的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2
发表于 2022-9-30 11: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2-9-30 12:02 编辑

用散剂丸剂祛湿效果一般比汤剂好。
尤其是在病机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时,以及痰热胶结难解时。

因为{补虚渗湿}和{化痰利湿}
都需要更持续而缓和的药效释放,
下面是几个代表性经方:
1、肾虚水饮内停:『栝楼瞿麦丸』『肾气丸』
2、脾虚水饮内停:『五苓散』『当归芍药散』
3、下焦痰热胶结:『牡蛎泽泻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20

积分

366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20
发表于 2022-9-30 14:47:27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服用丸散剂可以少喝点水,对于水肿病人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22-10-1 07: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命题怎么说?
湿邪为病有外感和内生两种。
外感常见的有暑湿,湿热,寒湿,风湿。
内生的有脾虚不运水湿内停,肾阳虚不能气化,心阳虚寒饮内停,还有脾肾两虚内生水湿的病,肺气不能通调水道的病症。
还有素有内湿再感外湿为病的情况。
在病有暑湿外感困脾,黄疸,痹症,各种痰饮病,水肿病,湿热下注的皮肤等等。
这些病大部分都需要尽快用汤剂治愈。只有心肾阳虚水肿,急性期用汤剂尽快扭转病情,在康复期可以用丸药持久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20

积分

366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20
发表于 2022-10-1 08: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斯鸿 发表于 2022-10-1 07:18
这个命题怎么说?
湿邪为病有外感和内生两种。
外感常见的有暑湿,湿热,寒湿,风湿。

湿邪的概念就很空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22-10-1 15: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湿”:颜德馨教授八十多年前的毕业论文!
I导读:本文为颜德馨教授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分六大部分,有纲有纪,有论有据,采用文献约而不繁,说理严密可征,从构思到敷文,可以看出颜德馨教授青年时代治学的功力。颜德馨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脾统四脏”说,临证以擅用苍白二术著称,都是发端于其早年对“湿”的研究。(编辑/李兆祯)


湿论
作者/颜德馨

一、湿之本质

余观今之医家处方,动辄以“湿”为一时普通疾患之病源,或有人疑而问之曰:“此湿也,抑有形之物质乎?抑无形之气体乎?其究为何物也?”医者总鲜有使人满意之答复,余因之穷究各书,叩诸师长,得少有端倪,文而论之,不敢云为心得,不过纳古今之说而已!

夫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央生湿”,《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细味此经文句,则湿之由来,与湿之何物可以明矣。盖天际所下者,雨、露、雾为最多,地面所容积者,水土之部分最大,必以地气上而为云,始斯天气降而为雨,空气中含多量之水分弥漫于两者之间,即今之医家难释之湿也。

考湿之主令时期,始于夏至之前,至交大暑之日,前人有谓夏天乃四时中最热之候,即为一年中多湿之时,故创说为“暑必夹湿”云云。

近医为辨,谓“中央属土”者,乃以五行配五方,必赖土居间,以贯通四行,循环时序,似不能泥守“中央生湿”之义,而认定溽暑之时,即为盛湿之际,当暑天河海受烈日直射,蒸腾之水分固多,而气中之湿,必不胜其烈焰变换之消耗,其理殊是,唯暑之与湿,形质上易于联系,有暑者不难感湿,有湿者甚易受暑,外暑蒸动内湿,二气交通,因而致发暑湿,亦属至情确理,似不能拘守一说也,再待文暑湿条论之。

雨水露雾,乃为生湿之源,湿气之轻重,系于雨水露雾之多少,以黄梅时节为盛湿之际,确为此论,观该时病症之偏,即足证此论不诬。尤以居处乡村之土屋茅庐者,最易闹湿,有宿疾者则引而作发,健康者倦息惧芳,固亦不仅乡村,任何地段任何人士,其感觉不相异同,不过轻重而异矣。

二、湿之致病

前言之矣,在天之湿,雨露雾是也,在天者本乎气,故见中表之营卫。在地之湿,泥水是也,在地者本乎形,故先伤肌肉筋骨血脉。又有饮食之湿者,胃为水谷之海,故伤于脾胃。汗液之湿,由腠理皮毛而伤及太阳经。

阳盛则火胜,化为湿热,阴盛则水胜,化为寒湿,湿之感人恒由口、鼻、皮毛而入,其致病之故,每因空腹过饥,而受雾露之侵淫,雨露之洒沾,或居洼地,或处海滨,或行远涉川,或汗出而浴,此类之湿,均由外感;如好饮酒茶,及多嗜瓜果者,其湿则自内生。
湿由外感者,其病多在躯表;湿自内生者,其病多在中焦;病者以躯表为轻,而以中焦较重。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言地湿之中人,先中于履地之足然后渐及于上者也。曰湿流关节,言地湿之中人,流入四肢百节,犹未入脏腑者也。曰阴受湿气,言地湿之中人,已入于太阴脾土,未入于阳明胃土者也。曰湿上甚为热,此则下受之湿,袭入三阳背胸头面之间,从上焦之阳而变为湿热者也。

三、湿之见症

湿为阴浊之邪,又系黏腻之质,其袭人也,不一而足,可称最烦。感受之始,并不多觉,及其病发,症多蔓延,如外来之湿不除,势必渐入脏腑,内生之湿未去,亦必波及经络之间。

经曰:困于湿,自如裹。湿气蒸于上,故头重。又云:湿在筋,故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又曰:湿胜则濡泄,故大便泄,大便泄故小便涩。又曰:湿从下受之,故跗肿。又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故腹胀、肉如泥;湿气入肾,肾主水,水流湿各从其类,故肾腰痛。

考丹溪曰:湿者,土之浊气。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其气清,其体虚,故聪明系焉;浊气熏蒸,清道不通,沉重不利,似乎有物蒙之。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软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与经旨相同,解释亦多有可取。

《素问玄机原病式》曰: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脉经》曰:脉来滑疾,身热烦喘,胸满口燥发黄者,湿热脉洪而缓,阴阳两虚,湿热自甚,脉洪而动,湿热为痛也。

《医门法律》曰:素常气疾,湿热加之,气湿力争,故为肿也。邪气渐盛,正气渐微,阳气衰少,致邪代正,气不宣通,故四维发肿,诸阳受气于四肢也,然则今日见膝间关节肿疼全以为风治者,岂不误耶。又曰:湿至上焦而变热,其证夏月为最多,盖夏月地之湿气于上合天之热气、日之暑气结为炎蒸,人身应之,头面赤肿疮疖,业生疫邪,窃据其繇来自非一日矣。

湿之病人,能窜入人身之每一组织与细胞,诚所谓无孔不入,无处不侵。

如湿伤于中,则现痞闷不舒;在经络则日晡潮热,筋骨疼痛,腰痛不能转侧,四肢痿弱酸痛;在肌肉则肿满,按肉如泥;在肢节则屈伸强硬;在隧道则重着不移;在皮肤则顽麻;在气血则倦怠;在肺为喘满咳嗽;在脾为痰涎肿胀;在肝为胁满;在肾为腰疼、阴汗;入腑则肠鸣、呕吐、淋浊,大便泄泻后重,小便秘涩黄赤;入脏则昏迷不醒,直视无声,斯皆湿之见症。
概述略多有不能包括,兹为更就明了起见,特制就湿病湿因表,以便易参研者。

湿病湿因表
湿之病        湿之因
头重        湿气蒸于上
大筋耎短,小筋弛长        湿伤筋也。湿热伤血不能养筋,故大筋拘挛:湿在筋不能束骨,故小筋痿弱
大便泄,小便涩        经云湿胜则濡泄也
足跗肿        湿从下受之
腹胀肉如泥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腰肾痛        湿气入肾,肾主水,水流湿各从其类。故腰肾痛,乃由坐卧湿地或伤雨露而致湿伤于中也
痞闷不舒        湿伤于中也
日晡潮热,腰痛,筋骨痛,四肢痿弱酸痛        湿伤经络
屈伸强硬欠利        湿伤肢节
重着不移        湿在隧道
顽麻        湿在皮肤
倦怠        湿在气血
喘满咳嗽        湿浊入肺,肺失清肃
痰涎肿胀        湿浊入脾
胁满        湿浊入肝,肝失调达
重肠鸣呕吐,大便泄泻后,小便秘涩黄赤        湿浊入腑
昏迷不醒,直视无声        湿浊入脏
关节疼痛        关节病也。关者为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上节者,骨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今中阴邪之湿,神真气伤故疼痛
湿痹        湿痹之症状,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湿不在外而在内,故症又见小便不利,闭气不化之候也
发热身疼        湿胜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身疼;阳郁于内则发热也
身色熏黄带黑        湿热郁于肌肉之间也
气不顺而微喘        肺司气而主皮毛,湿袭于皮毛,故气不顺而喘
鼻塞        湿袭皮毛,内壅肺气
发烦        湿气弥漫,扰乱心主
毒疮肿瘤        暑热湿毒为患
阳癣阴疽        湿浊窜络致发癣疽,故外科多由湿也
遗精        醇酒厚味酿成湿热,下注于肾,阴虚不摄所致
肛头生虫痒痛        湿毒由大肠而人肛门,生虫痛痒
淋浊        胃中湿热下流或湿痰流注,湿之为患大矣
白带白崩        湿热入于任带,带下各色,轻为白带重则白崩
四、湿之夹证

湿之为物,黏着而腻,每与其他病菌易相混合,故其夹证,甚为繁多,兹提纲剖述如下。

1.湿温

湿温足包括一切湿症,信而有征,其影响在人者较一般疾病为深,四时皆有,夏秋独多,乃因夏秋气候温燔湿重,感而成病或有伏温新感触发而致。

但有兼寒兼热之别,其病延绵床褥,殊非易治之症,且本症极易与秋燥及伏暑等病相混,故诊断判别,尤宜详慎。各书载本症之原因病理,繁而无绪,大有使学者无所适从之慨,读近贤雷氏之解释,颇可为后学津梁。

雷氏云:“湿温病理,大都由大江以南土薄水多,湿浊弥漫,天多溽暑,地则郁蒸,人在气交之中,长受秽浊之侵袭,脾胃清阳遏抑不得展布,是以病者无不胸脘痞闷,舌苔垢腻,若西北高燥区域,则无此病。”虽短短数十字,意义颇为可取,唯现今水陆交通之发达远非昔比,疾病传染之速亦胜过他年,故疟温等症,向日为南方独见者,今抑或现于北方。

湿温之症候,恶寒无汗,头痛身重,四肢倦怠,蕴热不退,状若阴虚,头目昏胀,胸腹满膨,饥渴不欲良饮,大便溏泄,口中黏腻,小便短赤黄热,又有兼寒兼热,是为湿温之兼证。本证极为久缠,治法大都以藿香正气汤加味。

表证恶寒未罢,用橘皮汤加味;里重而不恶寒者,枳实导滞汤可以酌用;蕴热不退,胸痞腹满,恶寒已罢者,用黄连泻心汤加减。又有兼寒者宜温化湿浊,兼解表里;兼热者以加味银翘汤芳淡化湿,双解表里。叶香岩云“湿热治肺,寒湿治脾”,洵为治湿证之准绳也。

但湿邪黏腻,祛之非易,有湿蕴热中,热包湿外者,治疗每感棘手。湿非燥不克臻功,热非凉不足退清,处方之困难,症状之延绵,医治之难无甚乎此,偶一失手,即致热极化燥,凉极燥伏等变症,可不慎乎。

故每遇此难,病家固不宜急,医者更不应速求。但每有不明之病家,动辄责医家之无能,诚属冤哉枉也,故善医者宜兼善辞,预为病家剖述详为陈说,能得病家之一贯信仰心,足可助药疗之不及耳。

《医门法律》云:“湿温之症,因伤湿而复伤暑也,治在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名曰重浊,如此死者,医杀之也。”录之备参。

2.湿热

此由热盛引饮过多,或湿郁久而化热,为发皮肤则生疥疮,在经络则伸屈不利,停腠理则寒热如疟,蕴肠胃则身热、易汗、便秘,而或酿成黄疸之症。

3.湿火

迩来人多沉溺烟酒,故患湿火之症颇多,其现症在上则面生红粒,在下则腿肚红肿,外发皮肤则生黄水之溃疡,内注肝经则为遗精与淋浊。凡属此类之证,多由湿火酿成。

4.湿寒

喻嘉言云,湿乃气也,无定气而随时变易者也,湿在冬为寒湿,在春为风湿,在夏为热湿,在秋为燥湿,湿土寄于四季之末,而其气每随四时之气而变迁,在冬之寒湿,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白滑、不渴,伤表则经络拘束,伤里多酿成阴黄,至于唇白肢冷、洞泄腹痛,亦为寒湿常有之症。

5.风湿

在春之为风湿,喻昌曰:风也、湿也,二气之无定体而随时变易者也。湿土寄主于四季之末,其气每随四时之气而变迁,发于家风,在春为畅调之温风,在夏南重之热风,在秋为凄凄之凉风。《内经》谓风为百病之长,其变无常者是也。

其中于人者,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俱从太阳膀胱经而入,风伤其卫,湿流关节。

风邪从阳而亲上,湿邪从阴而亲下,风邪无形而居外,湿邪有形而居内,上下内外之间邪相搏击,故显汗出恶寒、短气发热、头痛骨节烦疼、身重微肿等症。此固宜从汗解,盖汗法不与常法相同,用麻黄汤必加白术,或加薏苡仁以去其湿;用桂枝汤必去芍药加白术,甚者加附子以温其经,其取汗又贵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

其有不可发汗者,缘风湿相搏多夹阳虚,阳虚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热气壮之药扶阳以逐湿而已。凡见短气,唯为邪阻其正当虚,胸中阳虚;凡见汗出微喘,唯为肺气感邪,当虑真阳欲脱,明眼辨之必早也。《金匮》主可汗不可下,若下之则虚其胃气,而风邪下陷,湿邪上涌,其变不可胜言矣。

其湿流关节之痛,脉见沉细者则非有外风之与相搏,只名湿痹。湿痹者,湿邪痹其身中之阳气也,利其小便则关节之痹并解矣。设小便已利而关节之痹不解,必其人阳气为湿所持,而不得以外泄,或但头间有汗,而身中无汗反做得盖被向火者,又当缴汗以通其阳也。

风湿相搏之问题,古来意见交错不一,特并及之,以便研考。夫风中夹湿,为病最多,其证在表则肌肉麻痹,在里则骨节疼痛,初感时多现恶风发热、短气头痛、身重诸症是也。

6.湿暑

人只知风寒之威严,不知暑湿之炎暄,感人于冥冥之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两相感召故也。故肥人湿多,夏月百计避暑,反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湿,即不能避天之暑也。

暑令湿盛,外暑蒸动内湿,二气交通,因而发病。症现身热易汗,唯汗热仍不退,外则头目昏晕、遍体酸痹,内则胸腹闷胀、不时呕哕、饥不思食,渴不欲饮、大便溏泄、频而不爽、小便黄赤、短而不利,均为暑湿牵缠,病难速愈。

益元散驱湿从小便,夏月投之解暑,有自来矣,然体盛湿多则宜之。清癯无湿之人,津液为时令所耗,当以生脉散充其津液,若用益元妄利小便,竭其下泉,枯槁立至,况暑热蒸动之湿,即肥人多有。内夹虚寒因致霍乱吐泻、治汗四逆、动关性命者纵恃益元解暑驱湿,反促其脏腑气绝者,此可不辨而轻用之欤。

不特此也,凡见汗多之体即不可利其小便,盖胃中即此津液,夫既外泄又复下行,所谓《金匮》之术也。仲景名曰无阳,其脉见短促结代,则去生远矣。

7.温燥

喻嘉言曰:燥之与湿,有霄壤之珠。燥者,天之气也:湿者,地之气也。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

春月地气动而湿胜,斯草木畅茂;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故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是以湿与燥,处反立之地位,而不互相夹杂,其证由脾阳素虚,湿气内滞,兼感燥令之邪。证现外则头痛畏寒,鼻塞无汗,呛咳气急;内则腹胀胸满,神倦肢酸,舌苔白滑,口淡不渴,溺涩便溏者,均属外燥内湿之现症。

8.风寒

风寒湿之气杂至,感于人身,多为于痛。盖风胜则引注而为行痹,寒胜则挛痛而为痛痹,湿胜则重着而为着痹。更有风寒暑湿原由夏月内蕴暑湿,至秋外感风寒客腠理则寒热往来而为疟,犯胃则滞下而成痢矣。

9.湿痰

痰与湿,均为黏腻之邪,混合极易,有痰者多必有湿,有湿者鲜难无痰,尤在肥胖之人,喜烟酒食肉者,去之不易,非大量燥剂不为功耳。

五、湿之治法

今之医家,其治湿症也,均出自叶香岩氏,藿香正气散一方尤为繁用。兼寒者佐以桂苓,或佐以姜术;兼热者佐以竹叶、芦根,或佐山栀、连翘除湿之品;以轻清走气为主如杏仁、滑石、通草、象贝、川贝、蒌皮等类最为合法。

其湿热上升清窍,头胀、耳聋、鼻衄,用桔梗、连翘、牛蒡、银花、马勃、射干、金汁,以清芳达郁;湿热夹浊,分布营卫,充斥三焦,头胀身痛,小便不利,舌苔白腻用苡仁、茯苓皮、腹皮、猪苓、竹叶、郁金、川朴、菊花、滑石以淡渗泄浊;湿热阻中,气滞脱闷,大便不爽,用豆豉、枳实、川连、半夏、川朴、砂仁、赤苓、泽泻,以宣中导滞。

此外,若用郁金、橘红、苡仁、杏仁、枳实、茯苓、半夏治湿阻气滞,用川连、茅术、川朴、大黄、生姜、橘皮为湿阻便秘之治法,用桂枝、茯苓皮、滑石、泽泻、生茅术、茵陈,此从桂苓甘露饮加减,以宣通三焦,此皆治湿热传变之方法也。至用方选药,总以苦辛温治寒湿,苦辛寒治热湿,概以甘淡佐之,若甘酸滋腻,在所不用。治湿诸法,大端不外是矣,兹更纳诸贤哲明训,以资参研。

东垣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此先圣所布之方策。夫湿淫从外而入里,若用淡渗之剂以除之,是降之又降,又复益其阴,重竭其阳,则阳气愈消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而阳重衰,反助其邪之谓也,用升阳风药即瘥,以羌独活柴胡、升麻、防风、炙甘草水煎热服。大法曰湿淫所胜,助风以平之。

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愈矣。又曰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也有湿热发黄者,应从郁治。凡湿热之物,不郁则不黄,禁用茵陈五苓散,当以逍遥散治之。凡此皆先哲之精炼谈也。


赵氏《医贯》云,有脚气类伤寒者,发热恶寒,必脚趾间肿痛,俱从湿治。《千金方》有阴阳之分,阴脚气胫肿而不红,阳脚气肿而红者也。又曰,凡伤寒必恶寒,伤风必恶风,伤湿必恶雨,如伤湿而兼恶寒无汗,骨节疼痛者,仲景有甘草附子汤,又有金匮防已汤,治湿胜身重阳微中风,则汗出恶风,故用黄芪、炙甘草以实表,防己、白术以胜湿。

又有统治湿症之羌活胜湿汤, 能治一切湿症,如身重腰痛沉沉然,经中有寒也,加酒防己、附子,可操左券。又云有湿热发黄者,当从郁治,凡湿热之物,不郁则不黄,禁所用茵陈五苓散,当以逍遥散治之。

《医门法律》云,大抵治法,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故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宜桂枝甘露、木香、葶苈、木通治之。守真曰,葶苈木香散下神芎丸, 此药下水湿,消肿胀。利小便,理脾胃,无出乎此也。腹胀脚肿,甚者舟车九下之:湿热内深发黄,茵陈汤下之,或佐以防已黄芪,当以脉症辨之。若脉滑数,小便赤湿,引饮者,皆不宜下之也。

又曰,湿上甚为热,即所谓地气上为云也:汗出如故,即所谓天气下为雨也(皆《内经》句)。天气下为雨,而地气之上升者,已解散不存矣。治病之机,岂可不深会战。夫湿上甚为热,其人之膀胱气化为湿气塞而不行,小便必不利,是则既上之,湿难于下趋。“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经有明训。可见治上盛之湿热,不利小便不足称治也。

但有阳实阳虚二候,阳实者小便色赤而痛,利其小便,则上焦遏郁之阳气,通其湿热,则从膀胱下注而出矣。阳虚者,小便色白,不时淋滴而多汗,一切利小水之药即不得施,若误施,即犯虚虚之戒,为不可不辨也。

《金匮》论湿,云为六气之一,但一气中,犹有分别。雾露之气,为湿中之清,伤人皆中于上;雨水之湿,为湿中之浊者,皆中于下,亦称太阳者,病由营卫而入,营卫皆属太阳也;地气之湿浊在下,但当利其小便,雾露之邪在上,当以微汗解之,不可误下,否则伤肾,小便自利气喘而死,伤脾则大便下利不止而死,观仲景方皆补土治湿,断无下法可言也。

此外,余有附录者,即苡仁治酒湿着有特效,笔者历试不爽。犹忆去冬避难居乡,因该地民性嗜酒,一小镇市上,酒店竟占该镇全有商店三分之一。蛰居乡村,痛环境之压榨,戚世事之依然,无聊亦及苦闷, 日辄借酒消愁,必以一醉而后已。但余素属火燥之体,与酒有不合,酒湿积伏,促致足生大疗,足部红肿两处,势暴而骤,稳其有不合,为酒湿之纯因。

余即以平素之经验所得,以深信治酒湿特效之苡仁为之治疗,煎汤代茶,频频饮之,杜酒不饮,翌夜效果,竟见大著,患处之肿痛,不刺而溃,流出黄水颇多,隔宿之无上痛苦,顿若所失,如无所苦。缘是余对苡仁擅治酒湿之信仰益坚,不敢引为发明,只以阐扬而已。

六、湿之预防

致湿之因既明,其预防之法可以想象,湿之成不外乎水的成分,不亲近制造湿之水分,湿浊自无以侵袭。然此种预防,往往为环境所办不到,故欲实行绝对的预防绝难。

如酒之于人,在应酬场中为不可避免之交际品,则酒湿之预防即属徒然。又如雨露之湿,正如世俗所云“天有不测之风云”,半途遭雨,为常见之事,其预防更无从着手,故湿之预防不过消极讲求,欲谋彻底的避免,多有困难而不克实现。于感湿之后,病未发之先投以未雨绸缪先事治疗,预防湿病之收发,若此之第二步预防法,可收宏效而胜于先。

湿之由外感者,其症轻,预防亦易:由内生者,为在中焦,预防甚难。欲根本上谋于湿,非燥莫属,预防亦然。如饮酒固渗生湿,但少饮亦能燥湿。少益多害,岂酒之一物为然哉。

汗衣不能穿,亦为生湿之源,百一老翁杨草仙竭力主张此说,谓阻碍健康至钜。其言殊是,因汗衣生湿,由皮毛之收缩,间袭人湿邪,易罹疾患。又如住屋方面,潮湿之地不可留,应多烧艾药燥湿;行的方面,可绝对避雨免雾,及步履湿泥黏污之地;此不过在衣食住行上各举其一,其他者正多,唯总以避免水分之亲近为得耳。

一九三九年六月一日德馨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22-10-1 15: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湿证病因分析
湿证是湿邪积聚于人体产生的一类病证,主要包括湿邪由外侵入的外湿证和湿邪由内而生内湿证所组成。本文就导致内湿证的病因进行了相关分析,现表述如下。


  
1 内湿证的概念

内湿证是机体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湿邪积聚于体内的证候。湿为阴邪,其性濡润,有来缓去迟的特点。湿邪的积浸与聚集,隐匿性强,人多不觉,内湿的蕴积多数在脏腑功能失调或阳气不足之后,渐渐汇集,初起无明显不适,往往要经年累月才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患者经常无法说出准确的发病时间。内湿证可见于人体各个系统,在内、外、妇、儿各科均可遇见,内湿的形成与发病在现代研究中早已证实。

张伟荣等通过动物实验表明,给动物过食蜂蜜加猪油等肥甘之物可导致脾阳损伤,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若再加素体阳虚,肥甘之物再损脾阳,可形成内湿。

徐文均等调查发现,癌症患者的舌象中,舌体胖兼齿印者占到41.1% ,腻苔占到49 %,说明癌症患者有湿证者甚多。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许多的疾病经常兼夹有湿证,治疗上通过除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主要是由肺、脾、肾、三焦、膀胱之气化来共同完成的,其中脾肾最为关键,内湿的产生是机体水液代谢失调的结果。相对外湿而言,内生之湿即是内湿,是内生的湿浊,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水湿痰浊蓄积于体内所致,内生之湿说到底其实是机体的一种病理产物,由于不属于外感,所以为内证之范畴。内湿的本质是脏腑功能失调,或因本虚,或因饮食、气结所致,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湿证的致病因素。

2 造成内湿的相关因素

导致内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素体虚证,或饮食内伤,或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气机阻滞。素体的虚证多指脾虚而言,或体型肥胖,痰湿过盛,或因悠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产物,亦称“内生湿浊”,因此,内湿的产生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综合性病理变化。

2. 1 脏腑功能失调

内湿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与水液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肺脾肾功能紊乱是内湿产生的重要原因。

《医原•百病提纲论》曰:“内湿起于肺脾肾,脾为重,肾尤重。盖肺为通调水津之源,脾为散输水津之源,肾又为通调散输之枢纽。”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肺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将津液输布于体表、肾和膀胱。若其通调水道、宣发肃降功能受阻,则水液停聚生痰、成饮。

脾主运化水湿,《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运化水液的功能正常,水液在体内就不会停滞,也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的积聚。反之,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减退,不能运化水湿,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脾胃主持人体水谷的受纳、腐熟、吸收和水湿的运化,是水液代谢的中枢。外湿进入体内,经常阻碍脾胃消化功能;脾胃功能低下,不能正常运化水液,又是内湿产生的根源。所以,湿证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

肾主水液,在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水热穴论》又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附肿。附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全身气机、推动全身气血和津液运行的作用,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则气不能化水,津液输布和排泄受阻,从而形成内生之水湿。

另外,三焦与大小肠功能的失调与湿邪的内生也有一定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具有疏通水道和运行水液的作用,全身的水液经过肺脾肾三脏代谢后,也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真正实现升降出入,若三焦气化不利,三焦功能失司,必然导致水液停留体内。内湿之形成还与大、小肠功能障碍有关,肠道功能障碍或传化失常,或肠运无力,亦为湿浊饮邪内生的重要原因。

2. 2 不良生活方式

人体内在湿邪是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许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的患者,往往由内在生湿邪引起湿病。生活方式与内湿的形成有着重要的联系,其中对脾胃的影响最为突出。

生活方式主要是指饮食与生活习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往往导致人们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或过食速成快餐食品,或嗜酒悠冷,或饥饱不定,长久以往,必然导致损伤脾胃,脾胃功能失健,运化水湿的功能减退,水液在体内的停留,从而产生湿邪。中医认为,肥甘厚腻之物,性滋腻,难消化,最易聚湿生痰。还有就是很多人嗜好夜生活,熬夜,嗜酒吸烟。中医理论认为,酒有湿热之性,乃至阴而性热之品,因此叶天士说‘酒客里湿素盛。”而体草衍义补遗》认为其为“湿中发热”,因此饮酒过多必然体内生湿。香烟性燥而易损伤肺阴,肺为水之上源,长期抽烟导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失调,故痰湿内生。

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生活设施越来越便利,空调、冰箱等电器越来越普及,人们更易好逸恶劳,活动减少,贪凉好美,缺乏锻炼。但长期在冷气环境中工作居住的人,往往汗孔紧闭,腠理拘急,开合失常,湿邪不能外泄,最易形成风寒包裹内湿热的湿证。

还有人无论冬夏嗜好冰镇之冷饮及食物,冷饮之性寒,多饮必伤阳气,导致脾阳受损,阳气受损,必然气化无力,则脾胃虚寒,形成寒湿内阻之证,水湿无以排出体外,导致水饮内停,形成《素问•调经论》所说之“寒湿之中人”。

2. 3 体质因素

体质具有特殊性,是疾病产生的内因,导致了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与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转归关系密切。

人过中年后,阳气不足,阴气自半,阳虚必生内寒,水液运化失常,内湿自生,因此中老年人易受阴邪侵袭,易生内湿,湿病的发病率相对也比较高。容易产生湿病的体质主要有脾虚湿盛和素有宿疾、气机紊乱。

《医原•内伤大要论》曰:“阳虚必生内寒,内寒必生内湿。”因此,不管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疾病,缠绵日久都有可能导致阳气损伤,阳气的损伤,导致水湿不能化解,水停体内而成湿证。

《医门法律•暑湿论》中说“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两气相交,因而中暑,所以肥人湿多,夏月百计避暑,反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湿,即不能避天之暑。”即是说,素体湿盛之人,本有内湿,在高湿环境中容易形成内外合邪的证候。痰湿体质,因对湿邪的易感性,所以易发为痰湿证。

2. 4 与气、津液的关系

气和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病理上,它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气与津液对内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气能行津,津能载气,气为阳,津属阴,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的正常。因此,各种原因引起的气机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的失常都会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排泄的异常,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久之痰阻经络而成为痰核,或水停而为虚实夹杂之证。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情志失调导致的肝郁气结,血脉不畅。《医原•百病提纲论》说“思虑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枢转不灵而成内湿。”特别以脑力劳动者多见,脑力劳动者多思虑,缺乏运动,思虑过度则气结,气机运行不畅,则血脉不畅,气血不通,津液运行阻滞,湿邪内生。

3 结语

相对于外湿证而言,内湿证具有病程更长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特点,因此,内湿证更易形成久湿入络所出现的湿痰疲虚夹杂的证候。虽然湿证临床表现各异,但其发病的原因、辨证论治的方法存在共性。研究湿证的病因病机,可以有效总结归纳出湿证的病因病机和诊治规律,对临床有着积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22-10-1 15: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读:湿邪伤人最广,引发百病,西医难治,中医调理有优势,赶紧收藏吧。

天暑下逼,氤瘟蒸腾,雾露雨淋,是天之湿;
处卑湿之地,江河湖海之滨,是地之湿;
暴饮暴食,过嗜茶酒,恣食生冷,是人之湿;
天地之湿伤人,多为外湿,而饮食所伤,多为内湿。

湿之论述,始于《内经》、《难经》,湿病之名可追溯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湿证最早见于《景岳全书•湿证》,专论有薛雪著述《湿热病篇》。

路志正教授博学诸家,主张不独南方有之,北方亦多湿邪,辨病多从内外分证、三焦辨治。路老内科常用祛湿辨治金方十二法,77年的从医总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1、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治则: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处方:姜半夏10克,枇杷叶10克,藿香12克,苏梗6克,白蔻仁(后下)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杏仁6克,生姜3克。

加减:苔白厚腻者,加草果6克;苔薄黄腻者,加竹茹12克,芦根15克;苔黄厚腻,口黏苦者,去苏梗,加黄芩6克,黄连3克;呕苦、嘈杂者,加吴萸3克,黄连6克。呃逆、呕吐甚者,加刀豆12克,旋覆花(包)10克。

2、湿热蕴结


症状: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小便黄浊或短赤,午后身热,心中烦热,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调中行气。

处方:黄连6克,栀子3克,豆豉6克,厚朴10克,藿梗10克,半夏9克,茵陈12克,白蔻仁(后入)6克,杏仁10克,滑石(包)15克,通草6克。

加减:湿重于热者,去栀子,减黄连为3克,加草蔻10克,热重于湿者,加黄芩9克,连翘6克。大便黏滞不爽者,加败酱草12克,枳实10克;大便秘者,加槟榔片6克,生大黄(后下)1.5克。

3、湿困脾土


症状: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谷不馨,厌油腻,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芳香醒脾,燥湿行气。



处方:佩兰10克,藿香12克,苍术9克,砂仁(后下)3克,厚朴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六一散(包)12克,桔梗6克。

加减: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6克;带下清稀者,加炒荆芥穗9克,炒薏苡仁20克。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各6克,去肌表经络之湿。

4、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胀满,隐隐作痛、遇寒则甚,得热痛缓,泻下清稀,纳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体酸楚,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处方:厚朴9克,干姜6克,草蔻仁(后入)6克,苍术12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广木香(后下)6克。

加减:兼寒湿外侵,身冷恶寒,肢体酸痛者,加苏叶9克(后入),羌活9克。兼肝经虚寒,出现胸胁不适,痛连少腹,妇人经来腹痛者,去砂仁、泽泻,加乌药9克,醋元胡10克,当归12克。

5、脾虚湿困


症状:脘痞腹胀,食后为甚,头重昏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于动作,口淡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

治则:益气健脾,化浊祛湿。

处方: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半夏9克,陈皮9克,砂仁(后入)4克,扁豆10克,藿香6克,佩兰10克,生姜3片。

加减:气虚下陷,脘腹重坠者,去扁豆、藿香、佩兰,加黄芪15克,炒枳实9克,升麻6克。头蒙较甚者,乃清阳不升,加荷叶6克,葛根10克。有食滞者,加焦三仙30克,香橼皮9克。

6、湿邪弥漫,中上同病


症状: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头昏沉重,厌食纳呆,口中黏腻,渴不欲饮,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则:宣肺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藿荷梗(各)12克,杏仁(去皮尖)9克,豆豉9克,佩兰12克,白蔻仁(后下)6克,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竹叶6克,枇杷叶10克。

加减:胸膈痞闷较甚者,去豆豉、竹叶,加枳实9克,香橼皮9克。肺气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兰、竹叶,加前胡10克,陈皮10克。胃气上逆而呕者,加旋覆花(包)10克,生姜6克。湿邪化热者,加黄芩6~9克。

7、湿蕴膀胱


症状:小腹胀满,小便频数,淋沥赤涩,尿道疼痛或点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通利膀胱。

处方:瞿麦12克,萹蓄12克,木通10克,滑石(包)15克,车前子15克,竹叶9克,栀子9克,甘草梢6克。

加减:如尿中带血者,为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加小蓟15克,蒲黄(包)12克,生地15克。如小便黄赤混浊,或如米泔水样者,加萆薢12克,黄柏9克。

8、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状:胁肋胀满,脘腹痞闷,隐痛不适,痛甚则泻,泻后痛减,复如故。体倦乏力,纳呆呕逆,舌淡苔白腻,脉虚弦,重取无力。

治则:疏肝缓急,燥湿运脾。

处方:柴胡12克,枳壳10克,青陈皮(各)9克,苍白术(各)10克,薏苡仁15克,防风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减:脾气虚者,加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中阳虚寒者,加干姜3克,草果6克。如出现嘈杂泛酸,呕吐苦水,舌边红,口干黏苦者,则为湿热内蕴,胆胃不和,宜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9、湿热阻滞肠道


症状: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处方:黄连9克,黄芩10克,大黄(后下)3克,赤白芍各12克,当归12克,广木香(后下)9克,槟榔6克,葛根12克,甘草6克。

加减:如湿邪偏重,下脓多于下血,身热不甚,脘痞呕恶,苔白腻者,上方去大黄,加藿香12克,苍术6克。如热毒较盛,下血多于下脓,血色鲜红,壮热烦渴,舌红苔燥者,宜加白头翁12克,败酱草15克,银花15克,赤芍改丹皮。

10、湿阻肝胆,蕴热发黄


症状:胸胁满闷,两肋痛胀,身目发黄,脘痞腹胀。口干黏苦,恶心呕吐,纳呆,四肢困重,小便黄浊,大便不调,舌淡苔薄黄腻,脉沉弦滑。

治则:疏肝缓急,燥湿运脾。

处方:柴胡12克,枳壳10克,青陈皮(各)9克,苍白术(各)10克,薏苡仁15克,防风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减:如湿郁化热,热重于湿者,去川朴、苍术、川楝子,加黄芩10克,龙胆草6克,车前子(包)12克。如胁痛较著者,去泽泻,加元胡9克。如为寒湿下注,少腹拘急,睾丸坠胀者,上方去茵陈、泽泻,加干姜6克,乌药10克,盐茴香12克,以暖肝散寒,行气化湿。

11、湿邪蕴阻,脾肾阳虚湿蕴胃腑


症状:脘腹痞闷不适,时发凝痛,得热则缓,纳呆运迟,面色白光白,神疲懒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溏泻,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沉迟尺弱。

治则:补益脾肾,温阳化湿。

处方:附子(先煎)9克,炮姜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党参10克,厚朴6克,广木香(后入)6克,炙甘草4克。

加减:如泻利次数较多,清稀如水者,加猪苓12克,泽泻10克,增加利水渗湿之力,利小便而实大便。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症状明显者,加桑寄生15克,山药
12克。

12、湿阻胞宫,带脉不利


症状:带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带下黄浊,腥臭。腰膝困重酸软,少腹坠胀,肢体倦怠,苔腻,脉缓滑。

治则:白带,健脾燥湿止带;黄带,清热燥湿止带。

白带方:白术各12克,陈皮12克,薏苡仁15克,车前子(包)12克,山药15克,炒荆芥穗9克,生龙牡(另包,先煎)20克,柴胡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甘草6克。

加减:有头昏沉重,或头蒙不清者,去泽泻,加川芎6克,天麻6克。少腹胀痛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车前子,加炮姜6克,乌药10克。如伴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者,乃脾气虚弱,上方加太子参12克,甘草改为炙草。

黄带方:黄柏10克,芡实15克,车前子(包)15克,椿根皮12克,薏苡仁15克,泽泻9克,川楝子10克,山药18克。

加减:带下色赤者,加鸡冠花15克,丹皮12克,以清热凉血。外阴搔痒,或有外阴湿疹、溃疡者,加用自拟“带下外洗方”:苦参30克,马鞭草30克,车前草2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白矾10克。煮沸20分钟,先薰后洗,1日2~3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22-10-1 15: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饮、痰、湿乃四大阴邪的区别治疗秘方
水、饮、痰、湿乃四大阴邪,随其潜伏之处不同,见症亦千变万化。若为其症状所惑,则万象纷纭,难以尽识;若识其根本,则能执简驭繁,知常达变。
  水饮症,其辨证要点在舌。凡a舌体异常胖大,或舌苔水滑欲滴者,必有水饮!遇此舌象,不论其症状如何,即当利水;水饮去则症状减。若妄加辨症,反舍近求远!
  水、饮、痰、湿有何区别?答:水饮痰湿,同出一源,但其形态及特性却有所不同。湿者,潮湿之气也,乃无形之邪。水、饮、痰乃有形之邪也!水与饮最为相近,常并称为水饮。痰与湿差异较大,多另当别论。
  湿者,散之如雾,聚之成痰。积水为饮,饮凝为痰。水清、饮稀、痰稠。
  水饮痰湿的形成,论及形态差异,可概括为:“从无形到有形、从弥漫到聚集、从清稀到浓稠”。
  水邪致病,可分为三类:水饮、水臌、水肿。
  水饮证的主症就是舌象。只要舌胖大苔水滑,不任是何病名,都按水饮论治。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
  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痰饮:脾主湿,肺主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肺不运,水湿流注胃肠,聚为痰饮。
  悬饮:水停胁下,咳则牵引胸胁作痛,或兼发热,此乃悬饮。即今之所谓“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水”之类。溢饮:水气行于四肢,手足浮肿无力,谓之溢饮。
  支饮:水饮停于胸膈、胃脘,如物支撑,以至心下坚满,咳逆不顺,谓之支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泽泻汤主之。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者,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水饮证方剂及运用
  1、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水饮所生,多因脾虚不运,阳虚阴凝。方中用茯苓利水,是治其标;配合白术、甘草补脾,以绝水之源,乃治其本。桂枝温心阳,振胸阳,散寒凝,降逆气,用之可收以阳消阴,制水上泛之功。水停中焦,最易犯上,此乃心属火,水克火之故也!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可补心阳。桂枝在温阳之际,尚有降逆之功,故能实其上以制其下也。苓桂枣甘汤由“茯苓、桂枝、大枣、甘草”四味药组成。
  《伤寒论》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汗为心之液,发汗过多,心阳随汗液外泄而受损,上虚不能制下,以致水气蠢蠢欲动,欲作奔豚。欲作者,将作而未作也;虽脐下悸动不安,但尚未见逆气上冲也。此证因汗多伤阳所致,故重在补心阳生津液,水当利但不宜太过也。大枣补脾而能生津,其性甘缓,以其配茯苓而用之,可利水而不伤津液也。
  苓桂姜甘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药组成。《伤寒伤》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水停中焦,阳气受阻,不达于四肢而手足厥冷,此病因在于水饮而非寒凝也。若不散其水饮而治肢体厥冷,治为不当。若水饮下注胃肠则生腹泻。此证水饮较甚,用生姜散水气。
  鉴别使用:白术、大枣皆能补脾。苓桂术甘汤用白术意在运脾利水,苓桂枣甘汤用大枣意在保津利水。苓桂姜甘汤重用生姜,意不在补,而在散。生姜辛烈,发散水气之力犹强。苓桂术甘汤重在治脾,苓桂姜甘汤重在治胃。此三方,看似雷同,但一味药之差别,其所治之病机并不同,经方组方之严谨精妙,令人叹服!
  2、半夏麻黄丸•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麻黄丸:由半夏、麻黄各等份所组成,主治水饮内停,上凌于心,以致心下悸动之症。肺主通调水道,故用麻黄宣肺以行水,半夏和胃消痞而降逆,二药合用,一宣一降,共凑行气散饮之效。但麻黄过用,恐发越津气,故本方以丸剂小量,缓缓图之。小半夏汤:由半夏、生姜二味药组成。主治水饮停聚胃脘,上逆作呕之症。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生姜散发水气,擅长止吐。半夏生姜合用,可消痰涎水饮,治心下逆满之症,且止吐之力甚强,乃止吐之祖方。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汤重在降逆止呕,此方则重在利水。
  3、枳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枳术汤:由枳实、白术二味药组成。枳实消胀下气,白术运脾燥湿。主治脾胃虚弱,中焦不运,水饮内结,积于心下,以至胃脘膨胀坚实,甚则包块起伏,聂聂悸动之症。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阳虚阴凝,水气结于心下,以致心下坚满,腹大如鼓,或兼肢冷便溏之症。经云:“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此方温阳散气,不利水而水自消。
  4、木防已汤:水饮停于胸膈,逆于心则心下坚满,逆于肺则咳喘倚息,泛于上则面目虚浮、面色黧黑。方用桂枝通阳散结,防已化水行饮。然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后,定无完气。故又用石膏以清郁热,人参以扶正气。
  5、停苈大枣泻肺汤:肺主津,主通调水道。若肺气失宣,津水不布,则聚而生饮,可致胸满、咳嗽,喘不得卧之症。方用停苈子泻肺平喘,大枣缓急保津,药只二味,却攻补兼施。
  6、十枣汤:水饮顽痰伏于体内隐僻之处,或积蓄日久,根深蒂固,非寻常之药所能攻克。十枣汤由大戟、芫花、甘遂组成,皆搜刮痰涎之峻猛之品,能涤荡五脏六腑。唯药力太猛,故以大枣煎汤送服,意在缓其药力,保存津液,务求祛邪而不伤正。
  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伤寒论》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此症初粗看,似为表证,实则为水饮内停,太阳经气被阻,不能敷布肌表之故。利其水,太阳经气畅达于外则诸症自解。此证有四大症候:“颈强、发热、心下满痛,小便不利”,犹以“小便不利”为辨证关键。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此四大症候并非同时出现;当某些症状单独表现突出时,人常不识,故分别表述之:发热,舌苔水滑,心下微满,小便不利,此水饮内停、阳气外郁之故,当利其水,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8、五苓散:《伤寒论》71条“太阳病,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脉浮而微热乃太阳经证;小便不利、渴而能饮乃水停膀胱之腑证。此证为太阳经•膀胱腑表里同时为病,用五苓散发汗兼利水,可表里双解。按《伤寒论》原意,五苓散证乃太阳经表邪不解,引起内腑气化不利以致水停膀胱之证,又称之为蓄水证。但在临床实践中,蓄水证往往已不兼表症。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太阳经气化不利,水不化津,则口渴;水气内蓄则少腹胀满、小便不利,故五苓散证的主要证候为:1、小便不利,2、少腹胀满,3、口渴欲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乃水饮内
  停以致太阳经气不利;五苓散证乃太阳经气不利以致水饮内停。二者病机正好相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其证“心下满微痛”,显示水停中焦为主,专于利水。五苓散证乃水蓄膀胱、水停下焦之证,通阳并利水。水停中焦,胃脘多水,故不渴、恶饮;若饮水多,必心下悸,或心下满微痛,且往往小便通利。水停下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布,故口渴、欲饮,少腹急结,必小便不利。因此,是否口渴与是否小便不利,乃分辨水停中焦与水停下焦的关健。在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中,有“烦渴”一词,犹当重视。烦渴是异常口渴的意思,意味着五苓散证候群中,口渴一症比较明显。

文源:实践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1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101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10-1 2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全面的资料
传承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4

积分

24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4
发表于 2024-8-9 1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斯鸿 发表于 2022-10-1 15:46
水、饮、痰、湿乃四大阴邪的区别治疗秘方
水、饮、痰、湿乃四大阴邪,随其潜伏之处不同,见症亦千变万化。 ...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5:57 , Processed in 0.09382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