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023|回复: 7

近代名方大发散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发表于 2022-4-5 1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2-4-13 00:44 编辑

     近代名方大发散

                          汤一笑

       四味大发散和八味大发散是近代名方,源出《眼科奇书》,是此书治疗外障眼病首选方剂,两方方义相同,力度有异。详见附录。

     《眼科奇书》又名《眼科宜书》,著者和成书年代都不详,来源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孙奉铭抄于重庆天符庙李氏老叟处”,直至1923年方得以付印,始得流传于世,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张觉人先生《红蓼山馆医集》谈论“何首乌”一药时,特地提及其师李真一(张学医的第三位老师),贵州人,眼科名医,居重庆走马街天符庙行医,李真一应该就是孙奉铭所说的“天符庙李氏老叟”。张觉人先生说《眼科宜书》是李师的一册方剂备忘录,不是他的著作,他拜师后也照抄了一册,并由李师题字“眼科仙方”,册内医方比现今流行本多,且有几个丹药外炼方法,现在仅有人知的紫金丹即是由李师传出,可惜此册已毁于火。张氏强调李师用药与众不同,麻黄、细辛、羌活、防风分量动辄四两半斤(惊世骇俗),四味大发散,八味大发散,就是李师的两个常用药方。李真一应该是一个修道的人(天符庙也是道观),他每晚有三分之二时间都在床上盘膝打坐,睡眠时间很少,且每天必服何首乌丸(张认为是加味的七宝美髯丹)。每年秋末冬初他都要依据秘法制药一次,以供一年之用。张觉人拜师时,李师已经96岁,面貌就像50岁一样,双目炯炯有神,能在油灯下写蝇头小楷,须发纯黑,牙齿完好。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云起,李师回乡避乱,从此就与张氏后会无期了。张觉人先生也说《眼科宜书》中的两个大发散,如善于掌握对于外障眼疾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且也未见过因药物分量重而发生事故的。


     既然《眼科奇书》不是李真一的著作,那会是谁的呢?李师有没有提及过?张觉人先生没有提到,不知是真不清楚还是时代原因不宜提及。赵宇宁、罗非主编的廖厚泽经方传心录.上篇》中,丹道医家廖厚泽先生提到“青城十四味”附子、干姜、大黄、木通、甘草、麻黄、细辛、天麻、羌活、白芷、藁本、川芎、蔓荆子、防风。此方亦称“大将军汤十四味”,主治两感于寒者,有斩关夺将之效,然不可久服。“青城十四味为末,称“晒散”,可防暑。十四味”简化之法,称为六分散麻黄2-3g、细辛2-3g、附子6-10g、干姜2g、酒军3g、甘草5g。方义相同六分散加减治疗范围更广廖氏也常用六分散“十四味”中麻黄以下诸药(八味)就被称为“大发散”,“大发散”属于青城丹道医学中的通法。

     由此可见青城丹道医学的“大发散”与《眼科奇书》的“八味大发散”名同方近,则《眼科奇书》是出自青城丹道医学?周潜川、廖厚泽一系本精于峨眉丹道医学,但周氏平生四处求访交流丹道医学,或对青城丹道医学有一定的了解。周潜川先生用药分量十分大,且方中多有发散之药,因其认为“汗法即是兴阳”,这些不知是不是得自青城丹道学术。廖厚泽也有“目疾宜发散”的学术观,他对麻黄的看法比较独特,云:麻黄走表,但伍细辛则补人,类睾丸素。麻黄可用芝麻杆代之,发表亦可。

       传书人是奇人,所传之书也是奇书,《眼科奇书》风格独具,其特点一,立论奇,病理上认为外障属寒,治用四味、八味大发散之辛温发散峻剂,随症加减,忌服补药、凉药;内障属气,主以枳壳、槟榔、郁金、香附等破气之药,忌滞气、涩气诸药。内外障兼病,多系虚实夹杂证,主张先去实,而后补虚。“虽有数症非气非寒,然极少见。”这些论调都与世俗“目不因火则不病”、“内障多肝肾不足”之论以及时医多用寒凉攻补之方大相径庭。二是用药剂量重,每味一两二两,引药老姜一斤或用八两,大体上为一般医家用药剂量的十倍上下,甚或更重,可谓惊世骇俗。三是效奇,孙奉铭曾云按书立方,试验二十余年,屡试屡验。很多医家用过两方大发散都惊叹奇方,山东寿光眼科专家方敏斋先生曾说:“平生所读眼科书甚广,惟(小俦)先生所介绍之大发散百试百灵,出乎意外,始觉昔日所读之书多无益矣。”良效是大发散能在民间快速传播的原因。四是简便,方证体裁,直说病情药方,不谈医理脉象及用药意见,外障眼病初起,普通人也可按本开方。其特点四,《眼科奇书》又曰,“凡治眼病,务要忌桂。”全书无一处用桂,用麻黄而不用桂,也是奇怪之处。另外,一般眼科常用的青葙子(草决明),此书也忌用。从《眼科奇书》药物剂量和方证风格来看,颇具古风。

       我注意到外障眼病属寒说在同时代《眼科奇书》其实并不是唯一的,河南周口项城龙之章《蠢子医》(1882年)也说:“坏眼之症,多是阴毒结就”,治疗“内用金丹往下行,外用清散大除风。

     《眼科奇书》在民国期间虽有几次翻印,但总发行量不多,大概一共也就几千本,流传于西南一带,民间流传的很多是手抄本,而持有这册书的眼科医家,据说多是“两辈子靠它吃饭的”,可见其珍视。旧社会眼疾是农村三大常见病(癞痢头、蛔虫、眼疾)之一,治眼疾是很有市场的。1955年,荆小俦先生在《中医杂志》(1955-03-019)发表《介绍<眼科宜书>中的治疗方法》;1956年又在《上海中医杂志》(1956422)发表《眼科奇书》,此书影响得以扩大。


     《眼科奇书》面世后,非议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对于外障眼病属寒论,很多医家虽然不能接受,但对于外障眼病有些属于寒证这点大多还是可以接受的。特别是当屡用“清热解毒”而不效时,多会启用大发散一试,且每每多能取良效。当然也有医家以“火郁发之”来解释药理的。另一方面就是对剂量过大的质疑,其实此书初刊时,编者就特别提及“但其药分两颇重,宜临症斟酌,戥分轻重加减,用者慎之。”荆小俦先生发表有关《眼科奇书》文章后,也收到很多质疑的信件,主要集中于麻黄和细辛的剂量,为此,荆小俦先生以《中医杂志》1956年12期《关于<眼科宜书>的质疑》集中进行公开答复:“对于这一问题,起初为了慎重,我不敢做出确定的答复。根据我的临床事实,麻黄用过五钱,细辛用过三钱,都无恶现象,而奏速效。但我仍不敢以这少数事例来做根据,打破本草记载的文献。最近从我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田益林同志处,听到一个故事,才恍然于麻黄细辛用量过大之不足虑的理由。 田同志说:【解放以前,我患了严重的眼病,一只红肿如桃,一只还好。由我的好友某医生处方,吃了40多剂凉药,治疗两个月,一点不见效,反而痛得要命。某医生无计可施,拿出一本书说:‘这本眼科书我不敢用,你自己看一看,自作决定吧!’我用手封住病眼,勉强独目看了几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叫学徒照书抓药。某医生忙说:‘吃错了莫怪我!’学徒照抓的药量是:麻黄一两,蔓荆子一两,藁本五钱,细辛五钱,老生姜二两。煎成服下,大睡一觉,次日醒来,其病如失。事后我再三想不通,为什么细辛吃五钱,毫不发生异状呢?想了很久,想出一点道理,大概这味药如单用,必生问题。所以本草上说:‘独用细辛,则散气,甚者使人闷乱’。现与麻黄合用,药性由汗排去,存在体内不久,所以虽多而无害】。田同志这一解释,是颇有见地的。话虽有理,但我认为,应用四味大发散,麻黄三钱,细辛一钱半,最为适宜,不必太过大量。……


     名方之所以是名方,当然是因为疗效好,疗效好推崇的人自然就多。


     补晓岚(1856—1950年),四川名医,通西医,也是个多才多艺的奇人。他走上从医之路,大概跟两件事有关,一是其夫人何氏患病因庸医误治致死,痛悔之时遂生学医之志;二是早年得治目疾秘方八味大发散与针灸术,试之,屡有奇效,知此道不虚,于是发奋钻研中医。补氏晚年在重庆行医,并开办补一药房,自制一些“补一”品牌的丸药出售,因所售成药疗效卓著,在重庆乃至外地颇有口碑。乃至补一药房停办多年后,仍有许多人在寻购和怀念补一丸药。其中影响最大者当属“补一大药汤”,此方即源于八味大发散,即羌活、防风、天麻、藁本、白芷、蔓荆子、麻黄绒、细辛八味,本辛温发散剂,补氏又加入了附片、干姜、肉桂、川芎、茯苓、法半夏、酒军、泽泻八味,共十六味,赋予其新的意境,成为补氏的“温补主轴方剂”,他认为大药方是通八脉,利二便,补脾肾,调气血之良方;平人可饮,病家宜服,有病治病,无病预防,集治病与保健于一方。补氏常用此大药方加减变通,曾治愈许多怪病、僻症、险症。

     彼时,补氏考虑到有些病人无时间熬药,便开始熬制大药汤应市,药房有专人下料看火,用大铁锅按一定火候熬成。然后分次盛于铜壶内置于小炉灶上温暖,可随时饮用,为增加治疗的针对性,他还研制出许多与各病有关的药粉,配合饮用。如牙痛加服肉桂粉,便秘加服酒军粉,气喘加服麻黄粉,咳嗽加服杏仁、法半夏等,因便捷效佳价廉博得普罗大众欢迎。起初购服大药汤的人,多是一般群众,后因声名远播,一些军政实业界名人也纷纷试服,极尽一时之盛。这种大药汤一直熬至补一药房结束时为止。


     (注:补一大药十六味,其中有十二味与“青城十四味”有交集,两者或有关系。廖厚泽先生认为此类药物不宜轻服、久服,对补氏这一做法似颇有些微词。)


     高齐民先生1958年从《上海中医杂志》抄录到荆小俦整理发表的《眼科奇书》,随后将四味大发散用于临床(小剂量),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于是在以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凡遇外感发热后,眼睛红肿痛热的外障眼病属寒者,他都用四味大发散加减(高氏说没有用过八味大发散)。他说“从1960年至今,我通过临床验证了此书的正确性”。高氏更受《眼科奇书》外障眼病属寒论启发,开始思考病毒属寒还是属热的问题,他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古今名医论述中,初步认为,(大多)病毒的属性大概是“陈寒”,病毒的“发热”不是炎症,滥用清热凉血之品是一个大误区,往往会产生严重后果。一些病毒虽属于热,也不要轻用寒凉,宜用辛凉。对于病毒性疾病临床辨证论治时应倍加小心,没有把握时还要投石问路。高氏为此写了《一论陈寒与病毒》《二论病毒定性》《三论病毒属性》,参见《高齐民先生经方临床经验集》(2019)。

   (注:温州张跃峰(罗什-Python)先生则认为:病毒以寒多,细菌以热多。)

     李真一是贵州人,贵州也有不少医家善用大发散。石恩骏先生曾注意到贵州有一老医于一般疾病,均以四味大发散略事加减予治疗,疗效尚好,颇具医名。因此引发他对此方加以研究,此后他也喜用八味大发散,然极少单用,多于一些病证之中以此方为佐使,常获得显著之疗效,特别常用于服寒凉药无效或反重者,颇有类似于添加“催化剂”“引经药”之意思。这种用法其实有点像补晓岚的用法。

  (注:近日网络交流中,听某医家说,其三十年前曾在贵州遇到一位自称大发散传承人的老师,说煮这个方【八味大发散】,最少3小时,长的煮24小时或更久,说是久煎去燥热转温和云云。实际可能对药效并无益处。)

     湖南眼科名医刘大松治眼病特别重视解表祛邪,也善用四味大发散。刘氏有一个特别观点——“有伤便有寒”,这是其家传经验,治之首当祛风解表,以防变证,物理性损伤者常于养血和营中加麻黄、羌活、川芎;水火烫伤者则于清热凉血中佐以羌活、荆芥、防风;酸碱性化学物灼伤者每于清热解毒中配伍防风、木贼、穿山甲等,常能药中肯綮,减少后遗症。对于刘氏“有伤便有寒”的观点,印象中有的伤寒家也有类似的观点。


     从搜集的资料所见,两方大发散治疗获良效的疾病有:


     病毒性角膜炎;红眼病;翼状胬肉;受寒暴盲;血管神经性头痛;
     陶昔安(寒性头痛、身痛、胃痛、呃逆);
     马垂宪(头面部疾病、风寒外感、肾炎初期挟风者、风湿腰腿疼痛);
     张宗富化裁四味大发散治疗各类颈椎病;
     刘永康先生(刘祖贻之父)曾以大剂大发散治好一例“出生以来一身毛发全无,且身体肿胀渐重”的女子怪病。
     廖品正(目痒)。
     可见,两方大发散如今已经不仅仅限用于眼科范围了。


     另外,我注意到日本汉方有好用大青龙汤治疗眼病者,大青龙主大发汗,也是大发散之类的方剂。

     附录一:《眼科奇书》外障眼病


     “凡治男女大小,一切外障眼病,红肿不开,疼痛难忍,羞明怕日,不喜灯火,满眼红筋努肉,多泪,或生翳子。庸医以为虚火犯上,既用凉药,又用补药。若是真火眼即愈;若是虚火眼,服此凉补之药,红筋肿痛虽去,眼内必生青膜,白云遮晴,不见人物,遂谓此人应带残疾。不知用药不明,误受其害。如是头风灌目,以及蟹晴,服此凉药,必穿无治,服补药者定死。


     凡一切男女大小,外障眼病,用四味大发放或八味大发散,看症加减。初起服一剂或二剂,将陈寒散净,即可全愈,永不再发。若服凉药补药,眼珠上必起青膜、白云遮晴。此时宜服大发散四五剂,即服补中益气汤一二剂,以固正气。

  又服大发散四五剂,仍服补中益气汤一二剂。如此交互调服,外用眼药点之,陈寒既散,白云青膜自消,何患眼之不复明乎。

     凡头风灌目,头顶如棒敲,日珠如针刺,疼痛难忍。内宜服四味大发散,重加北细辛二两或三两,又加明天麻二两(姜汁炒),外即用包头风药。内服、外包要同一时,内外各一剂即愈。


     凡生蟹睛,仍用四味大发散,加全虫一两或二两(酒洗去盐),僵蚕一两或二两(姜汁炒)。服—二剂即愈。如不愈,外用鳝鱼血点蟹睛上。如有火,蟹睛是黑色:宜用涎笑蓉饼方。此二方务于服水药时用之方能见效。


   四味大发散

    麻茸(麻黄碾碎去粉,所剩之疏松而呈绒状者)一两或二两,蔓荆一两,藁(音稿)本一两,北辛五钱或用一两(叶要去净),老姜一斤或用八两(连皮捣碎为引)

     八味大发散,四味大发散方加西羌活一两,北云风(北防风)—两,白芷梢二两,川芎一两,仍用老生姜八两或一斤为引。看症加减,法列如后:

     如有白云遮睛,加大蛇蜕一二条(酒洗),蝉蜕一两(去翅足),白寇壳一两(姜汁炒)。此三味皆散云退翳之药。外务用眼药点之。


     如热泪多,重加蔓荆一二两;或泪冷,加北味(北五味子)二两,打碎。然冷泪乃是内障眼病,须审明以此五味为主。


     如白珠上红筋不去,加桑白皮一把,用刀刮去粗皮。如红筋去净,此味不用,以其大泻肺气也。


     如眼珠夜间胀痛不安,加肥玄参一两,汉防己一两;或又加炒香附一两,夏枯草一两。如生努肉,加白芷梢一二两。


      如两太阳经胀痛,加大明麻一两(姜汁炒),净藁本一两或二两。如眼痒加全虫一两(酒洗),僵虫一两(姜汁炒)。蟹睛亦加此二味。


     如大眼角红,乃是大肠之火,加熟军五钱或一两,用碗泡水服,熟军用酒炒。

  如小眼角红,乃是小肠之火;加淮木通一两,车前仁一两。

     如舌上白苔,是寒邪,黄苔是陈寒,重加麻黄二两或三四两,雄片(附子)一两或三四两,杏仁霜一两。”



参考文献:


陶昔安《大发散的临床运用》
马垂宪《眼科奇方四味大发散 祛除陈寒愈眼疾有神效》
张宗富《古方四味大发散化裁治疗颈椎病585例》
刘芳 伍大华《国医大师刘祖贻》
秦裕辉等《刘大松老中医眼科临床经验撷英》
存心斋主《廖厚泽先生论治目疾》《六分散源流及临床应用》





上一篇:史丹利谈阳气与阴液的实质
下一篇:倪海厦:国学堂中医太美之经方(梁冬对话倪海厦)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10: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搜集资料整理所得,供给诸位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22-4-6 08: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大发散颇有伤寒论之风,古方之意.有伤便有寒,抵制寒凉滥用,置于当下颇有警示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8
发表于 2022-4-6 0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东垣不仅擅长用风药治脾胃,也擅长用风药治眼病。
  《兰室秘藏》卷上{眼耳鼻门}有很多治眼病的方子。
  
  [综合医书] 兰室秘藏卷上+儒门事亲命名本(前3卷)字幕诵读-方药点查
  https://www.hhjfsl.com/bbs/forum ... read&tid=1501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8
发表于 2022-4-6 09: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
  发散肝经风火郁热、养肝阴肝血可治眼病。
  
  肝血又来自于脾胃,用风药可以升阳祛湿运化水谷,以生肝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3

积分

592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823
发表于 2022-4-6 14: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积分

48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0
发表于 2022-4-7 22: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22

积分

246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22
发表于 2022-6-7 12: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16 , Processed in 0.19689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