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桂枝
桂枝汤证:桂枝用于解肌,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每次用量为一两,约9g。
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用于“自冒心”,其用量为四两,一次顿服,约36g。
桂枝加桂汤证:桂枝用于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其用量为五两分三次服。每次用量为一又三分之二两,约15g。
苓桂甘枣汤证:桂枝用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其用量为四两,分三次服。每次用量为一又三分之一两,约12g。
苓桂味甘汤证:桂枝用于气上冲“时复冒者”,其用量为四两,分三次服。
桂枝附子汤证:桂枝用于“身体疼烦”,其用量为四两,分三次服。
甘草附子汤证:桂枝用于“骨节疼烦”,其用量为四两,分三次服。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桂枝用于“诸肢节疼痛”,其用量为四两,分三次服。
桂枝龙骨牡蛎汤证:桂枝用于“少腹弦急”,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
小建中汤证:桂枝用于“心中悸,四肢疼”,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
炙甘草汤证:桂枝用于“心动悸”,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
桃核承气汤证:桂枝用于“少腹急结”,其用量为二两,分五次服。每次用量为五分之二两,约3.6g。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桂枝用于“心中痞气”,其用量为一两,分三次服。每次用量为三分之一两,约3g。
桂枝生姜枳实汤证:桂枝用于“心中痞,心悬痛”,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桂枝用于“胸胁支满”,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
木防己汤证:桂枝用于“心下痞坚”,其用量为二两,分二次服。每次用量为一两。
防己茯苓汤证:桂枝用于“水气在皮肤中”,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
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证:桂枝用于“心下坚”,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
总结以上用量规律,桂枝用于外证者,如“汗出恶风”、“水气在皮肤中”、“少腹弦急”、“少腹急结”等,每剂用量为三两以下;用于气上冲者,每剂用量为四至五两;用于“身体疼烦”、“骨节疼烦”、“诸肢节疼痛”等,每剂用量为四两;用于“心中痞”、“心下痞坚”、“心下坚”、“胸胁支满”,每剂用量为三两以下;用于“自冒心”,每次用量为四两。
从以上用量规律辨析:桂枝用于表证时,其用量较轻,用于偏于里时,其用量较重;用于病势较轻者,用量较轻,用于病势较重者,用量较重。如气上冲与骨节疼痛,其病位都较肌肉偏里,故用量比解肌用量为大。“心下痞坚”、“胸胁支满”,其病势较“气上冲”为轻,故用量小于气上冲;“心悸”者,病势较轻,故用量不大;“自冒心”病势最重,故用量最大。
2、葛根
葛根汤证:葛根用于“项背强”,其用量为四两,分三次服。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葛根用于“喘而汗出”,其用量为八两,分二次服。每次用量为四两,约36g。
辨析:喘而汗出,为里热而喘,其病位偏里,故用量为重,其义为宣透里热。
3、麻黄
葛根汤证、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麻黄用于解表,其用量为三两,分三次服。
大青龙汤证:麻黄用于“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或“身不疼,但重,不汗出”,其用量为六两,分三次服。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麻黄用于“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其用量为二两,分三次服,半日服尽。
麻杏甘石汤证:麻黄用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用量为四两,分三次服。
辨析:“汗出而喘”,为里热而喘,故麻黄用量较表证大一些,有助石膏透发里热之义。“不汗出而烦躁”,为表实兼里热,故麻黄用量最大,有解表兼助石膏宣透里热外出之义。
4、柴胡
小柴胡汤证:柴胡用于“胸满胁痛”、“胸胁苦满”、“胸胁满”、“胁膈中痛”、“胁下满”、“胁下硬满”、“热入血室”等,其用量为八两,分三次服。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柴胡用于“胸胁满微结”,其用量为八两,分三次服。
大柴胡汤证:柴胡用于“心下急”、“心中痞硬”者,其用量为八两,分三次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用于“胸满、一身尽重”,其用量为四两分四次服。
柴胡桂枝汤证:柴胡用于“心下支结”,其用量为一两半,分三次服。
辨析:柴胡用于“胁下满”、“热入血室”等,病位偏于里,故用量较大,其义为宣透里邪。柴胡用于“胸满”、“身重”,其病位偏于上或偏于外,故用量较小,其义为解外。
另:桂枝、麻黄在小发汗剂中,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其用量皆减半。因其病势衰减,故用量亦减小。 |
上一篇:伤寒论之桂枝葛根麻黄柴胡等用量意义辨析下一篇:石膏 功用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