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一直追随黄教授的学术,坚持自学中医,从启蒙到入门,跌跌撞撞,不断进步。关于药人思想,体质,方证,药证,学术理论,非常完美代替玄奥的易学阴阳五行哲学思想表达系统。写到这里,首先想到下面一些词语,务实,工匠精神。
我没有很好深入消化黄教授学术理论,但,也有一些感恰思考。体质辨识,方证辨识,药人思想,方人思想,给我很大启发。总感觉,临床新手小白,不应去简单看医案!那是高手间的交流切磋载体。临床实践,作为新手,或学习进阶中的入门中医爱好者,临床最好的实践方式是,象命理一样,全面了解病人的各类特征,分类搜集。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性格,特别的身体状况,疾病史,详细的问诊,特别是一些小的身体状态细节,观察追问,生活一些事件对身体影响,见微知著非常重要。再就是试药。反复尝试,综合分析,感受,变换。逐渐熟悉一种体质及方证药证。甩开病症干扰,准确调养身体。这不知不觉中,达到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外病内治,上病下治的不可思义中医疗法。
今天看到医宗金鉴,回想初学中医,翻看此书感受,觉的,作为临床书,金鉴不适于新手阅读。也设想到,每个医疗案例,都有丰富的病患个人医疗诊断材料,而且是基于体质,药人思想下进行加工总结系统分折,结合细节的再加工分析,多次反复试药验正,真正剖析出病与人与事与药的多方面影响转化关系。这就是我对中医临床活动一个系统性的诊疗过程认识。
还有对应的药的选配。把药当成小人,把人分解成各因素成分关联体。把方也当成小的模拟关联体,自然而然,逐渐融入临床。再结合更多材料,更详细规化,分类,分析,联系。各种关联的组合就是病患状态模拟。相对应的,去尝试药的分析选构。主药次药,单方复方,本质因素的对应主治搭配药,表面,标次条件的辅助配药,形成配药开方治病完整过程。
总结,只有思维清晰,各因素条件材料关联,细节情况详细观察,完备呈现,才能真正了解病人疾病的真实透明的状态。
而现在的中医各种医案,象画龙点晴似的,几句话然后出方,云里雾里,新手很容易囫囵吞枣,难以消化或易于误解误学。
黄教授的详细的归纳整理了中医临床实践中,理论与临床完美融合的方法程序,完善临床实践理论,更好的让新手入门提高。
中医医疗活动剖析,是精细的,严密的,系统关联的复杂的思维认知及解决过程,难表达准确,或只是表达个轮廓,当作自己的学习作业。
对于中医经典方药,古方,只有逆向分析学习研究了。因为典籍没有完美呈现配方的详细过程,只是写个病症。
古代,是医不三世,不顾其医。师承传承,言传身教,完美地发扬了中医。现代,只有本草书和简单的配伍理方,药性主治,难以掌握深层次中医精髓。复杂的杂病,对一般中医学习者,是挑战。
从2004年左右,接触经方论坛,了解黄教授的中医理论,一直不断消化吸收,融汇贯通。现在,感觉受益很大。分享给中医爱好者,共同进步。
|
上一篇:本人热爱经方,酷爱经方学术,崇尚仲景学说!自学经方来整个思维...下一篇:自学中医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