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854|回复: 10

《左手易经 右手内经》寒温内容节选

[复制链接]

9

主题

663

积分

1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3
发表于 2011-1-2 1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伤寒”辨析

关于《伤寒论》中的“伤寒”的含义,大家基本上都认同是广义的“伤寒”,也就是《难经》所讲的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热病、有湿温和温病”中的的第一个“伤寒”义,不过,对其中的狭义,也就是第二个“伤寒”以及“中风”的理解,可以说千古错谬!
千古以来,注解《伤寒论》的医家、学者,无不将其中所讲的“伤寒”与“中风”中的“风”与“寒”当成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中的“风”与“寒”,致使《伤寒论》的结构与三阴三阳的含义争论千载,湮没千载!当然,这其中的缘由与《伤寒论》的版本流传与散佚有关,使后世医家无从辨析其中的奥秘;另一方面,仲圣为简化系统,将本来不属于三阴三阳所能够概括的病证全部简缩在"三阴三阳"中,所以后人更加无法窥见真貌!
加之明清之后,温病学派的兴起,导致本应当不存在的“寒温”大辩论,导致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而事实上,后世温病学派的许多“理论”观点根本是错误的!前人也有批判,近代医学大家张锡纯先生对此也颇有微辞,评之为“郑卫朱紫,适足乱真”。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果单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后世温病学派大有“淆乱圣经”之嫌!将本来就不是很清晰明了(指后人的理解,不是理论本身)的中医理论推向繁杂缛乱的境地,致使后人更加迷惑不解、无所适从、争论不休!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出近代才传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伤寒论》版本,就是由罗哲初先生受赐与仲圣四十六世孙的桂林本《伤寒杂病论》(前面实际上已经提过)。不过,对于此版本的真伪,又引发了争论。多数认为是后人伪造,一些医学名家也持否定态度,其中包括已故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甚至有人讥之为“武林秘籍”、“葵花宝典”者。
其实,自古流传的任何版本,都难免窜入后世人的沾注,甚至出于师心自用的修改,在桂林本《伤寒杂病论》中,这种情况也存在。比如,关于“四逆散”,此本中即误改为“四逆汤”的散剂,其破绽在“或腹痛”中,没有加减。这也难怪,关于“四逆散”的认识,后世鲜有识其本义者,而将其放在“少阴篇”也是一个错讹,后面我将进行讨论。另外一个错误,就是将“四逆汤”中添加了“人参”,破绽在同样无“人参”的“通脉四逆汤”中,有“去桔梗,加人参”。这个错误至今还有很多人不明白,原因是将仲圣时代的“人参”误以为是今日的辽东“人参”,不知仲圣时代的“人参”是指上党人参,也即今之“党参”(当然,依据陶弘景《别录》的描述以及所言“生上党与辽东”,有可能就是上党的五加科“人参”,但是因为生长在江南而性微寒),为补“原阴”之品。《本经》言其“味甘,微寒,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等即是,与附子之辛热补“原阳”相对等。近代中医大家张锡纯先生对此有较详细的介绍,而当今辨析最清楚的要数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教授。黄教授认为:
人参与黄芪均为传统补气之上品,常被不加选择地运用于气虚诸证,实际上二者的运用应当有严格的区别。
简单地说,黄芪益气(严格而论是卫气——笔者注)利水、固表止汗,多用于气虚之水液泛滥诸证。仲景谓之水气病,患者形体肥胖,外观特征为面色黄白、或黄暗、或黄红隐隐,均缺乏光泽,目无精彩。其胖乃虚胖,多肌肉松软,皮肤潮湿,形象地称谓是“盛水的皮囊”。外表虽胖内里实虚,故平素常感身体困重乏力,动辄气喘汗出,易受风而感冒。且腹部膨隆,状如蛙腹,脐窝深陷。《金匾要略》血痹篇所载之“尊荣人”即是此类体质的真实写照。
而人参,益气生津(严格说是补真阴,也就是我所讲的原阴——笔者注,下同),适于汗吐下太过、温热病后期及久病摄入不足,津失化源所致的气虚津液不足证,患者虚羸——形单而肉削、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松薄而欠润泽为特征。腹证多见于舟状腹者,其人瘦弱,腹陷如舟,皮下脂肪少,腹肌也因此而反应强烈。
另外,黄教授还认为二者在配伍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别。人参,多与半夏相伍治呕吐而心下痞硬者,与麦门冬相伍治气津两虚者,与石膏、知母相伍治身热、大汗、口渴多饮者。而黄芪则多与防己、茯苓、白术配伍以利水消肿。二者虽都可与桂芍相伍,黄芪伍之以治多汗兼肢体麻木(指治疗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而人参伍之则主治大汗后身疼痛(指桂枝新加汤),其人未必出汗,且无肢体麻木。至于参芪之间,则不宜合用,观仲景之方,参芪亦罕有相伍者。
黄教授的研究很透彻,也很明晰。而后世所指的“辽参“,性甘、苦而温,兼具多重功效,相当于仲圣的“四逆加人参汤”,所以才有后世的“独参汤“而治疗原气(阴阳皆有,而以阳虚为主)虚而欲脱者。但是仍然偏温,若有“口渴”症,慎不可独用。
当然,还有其他的误加和误改处,但是这只能是一方一药而已。而添加整篇整段文章,后人决定没有那种智慧!更何况用药不仅没有后世人的痕迹,而且也可以说非仲景无人会用!
比如,其中的“温病篇”、“六气篇”和“太阳篇”中的“五藏”之“藏结”内容,这是后人根本想都不会想到的!因为,千古以来,所有的医家都认为《伤寒论》中所讲的“伤寒”与“中风”中的“风”与“寒”就是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中的“风”与“寒”,哪里还会独立造出完全不同的“六气”病!
而“温病篇”的“秋温”、“冬温”、“大温”更是闻所未闻!“五藏”之“藏结”也是后人不会想到的。还有“霍乱篇”内容与现本所传大不相同,看过后便知,现本错误很多,导致后人迷乱!有此四种后人不可能为的情况,则非仲景而谁?另外还有“石膏”之治“腹痛”,“半夏”之治“温”与“火”,与《本经》皆合若符契,后世谁人会用、敢用?其中,尤其“温病篇”与“六气篇”的出现,使千古以来对仲圣的误解出现了转机,可惜多数名家轻易看过,未引起足够重视!
上面我已经分析过,人体白细胞分为三系,为人体抵御外邪的三道屏障。也正因为如此,当外邪入侵人体时,就会出现仲景所说的“风(邪)伤卫,寒(邪)伤营”的情况,机理如上面所分析的“网络”;而另外一种相似的情况就是“疠伤中”,也即通过淋巴系统而产生的影响,比如“风疹病毒”等感染会直接影响淋巴系统,伤及中气,所以具有“传染性”,属于“疫病”(不是温病)的范畴。关于仲景未言“疠伤中”的原因,可能还是简化的缘故。因为“疠伤中”,所以“疠”邪的性质,阳类同乎“火”气,阴类同“风”气;而另外,还有一个相似的“温病”,也是类“火”气,只是由内而生,并且是久郁而致,也即仲圣(包括宋代以前的所有医家)所讲的“伏气病温”!
为什么会有“伏气病温”,而且“温”的性质类似“火”呢?原来,有些外邪(病原体)侵入人体时,不会马上引起“可见”的征象,而会存在“潜伏期”——这里不是指通常所讲的“潜伏期”,而是指巨噬细胞递呈抗原,刺激T、B淋巴细胞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当季节变化时,影响人体的“气机”变化,会激发这些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抗体针对自身机体而产生的反应——这一点现代医学没有完全注意到,而只是注意到了明显的“变态反应”。也就是说,机体为对付外邪而产生的“免疫预警”,在病邪没有再此入侵以前,同样会对机体产生“伤害”。好比,某处发生了小火灾,被迅速扑灭,为了预防再次发生而添置了足量的消防设施,结果会怎么样?在平时情况下,有妨碍和占据空间之嫌。而当需要进行大的整改和更新时——在人体相当于季节变更(或气候明显反常)而导致的气机变化,这些就成了多余的“累赘”,造成不必要的垃圾和污染——在人体就相当于发“温病”!
又好比,有些人受到某种不太大的精神刺激或受骗上当时,心理产生适度警戒很正常,但是如果产生“过度”(而不是适度)的警戒防线,这时,实际上已经会对心理和生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旦外界环境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会产生“神经质”式的过敏,当然多是同一类事件。如此,在人体就是“变态反应”——精神失常!
也就是说,“温病”是自内而外,受外界季节变更(或气候明显异常)而诱发机体内部气机变化而产生的,绝对没有“外感温邪”之说!有则是前面所讲的“疠伤中”之“疠”(或曰瘟气)邪!但是,虽然也是从外而感,却绝对没有中医所讲“表证”——也即“恶寒”症状,有则必然兼伤寒。而“疠”邪的主要性质,阳类“火”而阴类“风”,因为性质厉害,并且伤及中气,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类 “火”的就是通常所讲的“瘟疫”,实际上是当称“热疫”;而类“风”的就是“寒疫”,仲圣所讲的“霍乱”就是“寒疫”,并且就是西医所讲的真“霍乱”!此必须参考桂林本《伤寒杂病论》方才可以明了!
而真正的“温疫”,在此中有特别介绍。即由“大温”而误治导致的“温疫”。 “大温”者,乃指“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也,仲景谓“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大温,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抟为病则重,医又不晓其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这里是由于“冬不藏精”的严重基础上而发的“温病”——实际上是激活了原来“潜伏”的病菌毒素抗原与抗体!又加之误治伤中,因此,使“大温”(本无传染性或低传染性)转变成为“温疫”。
仲圣明言“伏气病温”,至夏为“暑”,依照此意,当名“暑温”。 仲圣将其方证放在“六气篇”中的“伤暑”中,以兹鉴别,也即“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不过,方证前云“伤暑”则系后人窜入,因为其后仲圣有明言“凡病暑,当汗出。不汗出者,必发热;发热者,必不汗出。”而此条则明言“发热,汗出,口渴”,则非“伤暑”可知。实际上,此条是外暑引动伏气而发的“暑温”(经论都云“夏病暑而不病温”,实际上是为区别起见,因为“温病”皆无汗,而“暑温”有汗,故单独列出),故加黄连而治“温”,又暑火(温)相并,邪热较甚,更伤及“原阴”,故加“人参”以补“原阴”!正因为温病的性质类火,所以仲圣治疗温病基本上是用“苦寒折火”之药。也正因为如此,仲圣将“风火”疾也命名为“风温”,即所谓“风温为病者,素有热(火也,论中习惯称‘火’为‘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并因为“风”与“火”的偏甚而又分为两种情况:“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用“黄连黄芩栀子丹皮芍药汤”;“若头不痛者”用“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
“头痛者”条,火盛而风逊,譬如晴空少云、旱雷少风之燥热天气时,是以主以苦寒清火,辅以芍药苦泄之行阴气而散风。而“头不痛者”,则风盛而火逊,譬如夏季暴风雨前,多云、低压之沉闷天气,是故主以桂枝汤(去桂,而以生姜为主)以外散风湿之邪(“六淫”病“湿病”条中,仲景即谓:“风湿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者,可用桂枝汤微发其汗。”而湿邪多是自汗或误汗不彻致使留于肌表者),以黄芩、牡丹皮治其火。
另外,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中尚有一“风温”病,文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只见详细描述,未见处方用药。在《千金方》中则曰:“风温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不仁,默默但欲眠。下之则小便难。。。。。。。宜服葳蕤汤”而在《小品方》则云:“葳蕤汤,治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则发热,头眩痛,咽喉干,舌强,胸内痛,心胸痞满,腰背强。亦治风温。”此处的“风温”是本为“温病”而误发汗所致的,以发汗而动风也,故名“风温”,治疗方法应当与上面的两种不同,确实“宜服葳蕤汤”。因为,此处的“风”伤卫气,故发热、汗出而喘,恰宜“麻杏石甘汤”之用,而原来的温热,则宜葳蕤(玉竹)、白薇、青木香等,具体分析如下。
玉竹,《本草纲目》中说它是主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虐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本经》云葳蕤“主中风暴热”。而白薇,《本经》云“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所以,误发汗而致此中风暴热之疾,适宜玉竹与白薇之用,而《本草纲目》径谓主治“风温自汗灼热”。
川芎《本经》云“芎穹”:“气味辛、温,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 而独活,《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两者合用为祛风通络止痛之效。
唐前的“青木香”,就是“木香”(《名医别录》称之为蜜香、青木香),《本经》谓“味辛。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因此,不仅能够行气止痛,而且擅长“辟毒疫温鬼”。
当然,《千金方》中云“宜服葳蕤汤”,根据风温的病机,辛温的川芎、独活、木香宜少用,而主“暴中风”的玉竹与白薇应当多用为宜。
至此,有必要将后世代经常混淆的“温”、"“火”、“暑”和“热”以及“疠”(阳)进行比较而鉴别(见图107a):

火      胀          满        无汗       不可发汗
温      热          痛        无汗       不可发汗
疠      肿          痛        无汗       不可发汗
暑      或发热,或汗出;不渴,不痛       不可发汗
热      发热、汗出、口渴      不痛       不可发汗


待续
四)四)、温病学派的“批判”
在了解上面所讲的一些内容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温病学派在理论上有很多“错误”,如“外感温病”说,另外还“创造”出许多根本不是“温病”的“温病”名称,以及将根本不是“温病”的内容强拉入“温病”阵营中,从而导致完全不存在也不必要的“寒温大辩论”,并且还误导出“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温病传手不传足”的怪论。再如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上一篇:陈士铎的医术
下一篇:黄煌与乌梅丸

37

主题

499

积分

1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1-1-27 1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没有人顶?希望楼主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3

积分

1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3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不愿意贴,而是多数人没有那个耐心看!网上看夜不容易!还是综读拙作好!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全面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988

积分

179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8
发表于 2011-6-25 1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呀,看得不过瘾,已经订了作者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1-6-25 15: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温病通用治法不离葛根汤,桂枝加栝蒌汤、人参白虎汤。
原理是,病人本已津液耗伤,又感外寒。因此楼上的解释与伤寒论、黄帝内经是不相符的。

瘟疫:在伤寒论中是阴阳毒。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3

积分

1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2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是否真的读懂了我的内容?仍然是叶派温病学的受害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6-26 0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卖书的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499

积分

1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1-7-25 00: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好书,哪天我写篇读书心得和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5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汝医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2-12-26 1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分析的很好,关于瘟疫的论述和彭子益老夫子的观点差不多。温病其实就是郁热体质外受风寒,受风热甚便成暑了。
皓首穷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6

积分

48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6
发表于 2013-9-3 10: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P243,
“石膏不主”消渴”,连白虎汤也无此效果,若渴必加人参补真阴”

楼主既然肯定《辅行诀》和《桂本》,为何作此论调?

宋本伤寒没说口渴用白虎汤,但《桂本——伤寒例》中明确提出了:“传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

《辅行诀》就更明确了“小白虎汤,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

由此可见,石膏主消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3

积分

1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3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2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本“口渴,舌燥”,不是“消渴”,也就是说还不至于要大量饮水,所以只是“宜”白虎汤。
而《辅行诀》的条文,显然是后人的误改,一如现今教材(延自清温病派)说白虎汤有“四大证”一样,完全是错误的误导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8 11:23 , Processed in 0.17331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