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57|回复: 10

[心得] 历史上的医家——我们必须直面的过去

[复制链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0-10-28 18: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以经典为起点贯穿起中医实践的历史

当我们重拾经典的时候,往往把古典理论著作与后世实践经验对立起来,总是喜欢对后世医家的著作嗤之以鼻,似乎不嗤之以鼻就不足以言医。很多人似乎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是否在追求经典中医的道路上与我们的目标相左了呢?问题是难道后世医家通过一生实践获得的经验就那么没有价值吗?还是,我们根本就不具备继承这些宝贵的实践资料的能力呢?

不可否认后世医家可能为了证明其经验的合理性,在通过其有限时空的实践曲解古典理论,问题是我们如何去从这个“各家的经典”中读出真正经典的味道呢?把他们的实践经验放回历史中重新审视这些经验的背后古典理论的价值与意义,似乎更加有利于我们真正盘活这些前辈医家们传承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吧。如果因为觉得“各家说各家的道理”分不出个对错,就彻底把这些珍贵的实践经验彻底摒弃,那么路在何方?不论是康庄大道,还是偏僻小道,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因为这些历史经验已经被废弃太久我们就觉得这里没有路了,事实上曾经有人走过,换句话说走过的路无论通与不通都是宝贵的经验,难道我们还要用“病人痛苦”换取这些可能已经有过的经验吗?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读书是重要的,但是直到我通过读南怀瑾先生著述,明了破除一切宗派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直接通读原始资料,并把资料放回历史当中,并且充分实践这些经验才是中医的正道。我相信,对于我们的中医历史中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不是读的太多而是太少,而且缺少大跨度的历史视野,最重要的中研究少实践,这样的话中医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不是发展了,而是彻底的断送了,因为被斩断历史的中医必然无法真正适应时代的需求生存下去。




上一篇:论中医应以史为鉴————时间改变一切。
下一篇:破苦谛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8: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1

积分

66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1
发表于 2010-10-28 21: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通读原始资料,并把资料放回历史当中,并且充分实践这些经验才是中医的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0-28 22: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浩先生,是“年轻”一代中医中的佼佼者。他的视角,他的见解,他的境界,他的思维的严谨和睿智,都非同凡响。他必将成为当代中医之大家。

真正的中医必须是一位出色的临床家,同时也必然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视野开阔,宽容大度,才能不失古君子风范。希望看到梁先生光辉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499

积分

1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0-10-28 22: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经方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但经方是根本,凡事矫枉过正,后世的方子也有好用的呀,如香砂六君丸包含小半夏汤和四君子汤,岂可一句时方就可抹杀其价值呀!!梁浩先生善于思考,不知是不是惧畏人微言轻而不敢微言大义呢?本人号称庸医,思维论坛也理性一点吧,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能收效的方法俱是我中医之精华,我中华民族之宝贵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499

积分

57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99
发表于 2010-10-28 2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历史观要坚持,发展观亦提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积分

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0-29 11: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的很多中医书籍包括医案我都很少的阅读了,因为我觉得那些没什么价值甚至有误导的作用,对于很多医案我可以说很多都是假的,我也并非返璞归真,我喜欢民间的一些东西对于学院派的一些东西我太反感,所以以至于我对学院的老师是恨之入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东西文化对比-----看中医的继承问题

其实整个中国文化走的是文史哲的路子,在我们的文化中哪怕是最数理性质的东西都能被转化成文史哲形式(从周易的十翼即可感受出来),中医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所以要想真正把握中医,无可逃避的要走文史哲贯穿的时间之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为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真诚与坚定。而西方文化的路子走的是数理化的路子,哪怕是最文史性质的东西都能被转化成数理化形式(从心理学的发展即可感受出)。这里暂且不去论述到底那一种文化更好,仅仅从中医的文化发生来说,他的根子在中国文化的文史哲之路而不是西方的数理化之路,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继承自己的文化,才能真正的吸收西方的文化数理化精华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文史哲形式。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文史哲化的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独特的文以载道的特点,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文化必然是最具包容性,因为在文字描述表达方面似乎我们有种得天独厚优势,总是能把数理化中最精深的道理娓娓道来而且有种韵律的美感,虽然你未必懂得但是还是愿意吟唱不休,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吧。所以,我们不管是作为一名中医的继承者还是一名中国人,不会读中国文章,不懂自己的历史哲学,即便祖先为我们留下再多的文化宝藏我们又如何去发觉他呢?这就是文化主体意识在五四运动之后的缺失,把所有的时代问题的责任都推给了自己的祖先。事实上,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的明了中国文化是什么呢?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腐儒未能继承文化的精要,那么那些以革命姿态站出来的时代青年又是否真正明了真正问题所在吗?换句话说,无论是哪类中国人,似乎都不具备真正的将西方数理化的精华赋予真正的中国文史哲形式,所以现代的西方数理化的突飞猛进,但是我们真正能够吸收的了仅仅是应用层面的东西,而对于真正的基础方面却出现一个特点就是翻译的书越来越多,但是往往艰涩难读,也很少有人愿意在读不懂的情况下继续读下去,把其融入自己生活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翻译者缺少中国文化的基础,很难将西方文化翻译出文韵致美,所以当我们从小学读到大学,最后学的那点数理化都还给了老师,根本没有将其融入我们生活之中,我们获得不过是一个文凭而已,因为我们没有从十几年如一日的苦读中获取文章的魅力、历史的继承、哲学的思辨,难道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390

积分

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0-10-29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180] 总感到楼主的文章使用的大多是长句、复合句
我的博客http://www.gltcm.cn/28791/spacelist-blog.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一气呵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7: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很多事情都是真真假假,即便如此也不是放弃历史的理由,没有游过泳怎么学会游泳?难道因为害怕水深,你就不学了吗?事实上,鉴辨真伪的能力就是在深入的中医历史演变当中才能获得。鉴别真伪最好是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5:14 , Processed in 0.07261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