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82|回复: 3

江厚万贴:读编医案识经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1 20: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操却千曲可听声
——写在读编《医案》进行时
本人应邀参与主编《名家教你读医案》系列丛书,遂有此篇之作。该丛书收录名老中医100余位,总字数120万左右,计划3年内分5辑出齐。凡1949101新中国成立时仍健在的中医翘楚,均被列入收录对象,并破格加入当今正活跃杏坛的中医俊彦,如“铁杆中医”彭坚教授、“经方大师”黄煌教授等的医案。拜读医坛高手们的鸿篇巨帙,大饱眼福,收获多多,尤其是大师和经方家的高论卓见,引发思考,启迪心智,兹摘录六则,并加点评,供讨论。
1孔伯华:宏论医方赛坟典
孔师言:古之时,方不如医,后之世,医不如方。甚矣,医方之并重也。夫自古以来,《内》、《难》尚矣。唐宋以还,著者凌杂。而之门户分于金元,其后末支委分,入主出奴,或师其意,各逞家技而守一义,或武断而执一偏,不知“治病必求其本”。……厥后,方书日汇,剽窃为能,或则以某药某方能治某病而不知有变,懵然不察其所以然。悲夫,法日繁,理愈晦,此后世之所以多夭折者矣。是故不患人之不知医,患在多知医而究不知医;不患人之不知方,患在多知方而究不知方也。何则?医无定法而法有定理,法不可尽而皆可通,理不可穷而尽可明也。知医而不知方,谓之暝蹈;不知医而知方,谓之剽窃;剽窃与暝蹈,其偏废一也。是故方者矩也,医者意也,方无尽而通之以矩,医无穷而守之以意。方者防也,防于未然,范于已然。医者易也,变而通之,神而守之。方者法也,医者理也,明其理而后用其法,法无不当;知其法而后参以理,理以益明。虽然,世代推迁,风气殊尚,陈辙可以不稍易乎?曰可变者惟法,不易者惟理,时有古今也,地有南北也,禀有厚薄也,体有强弱也,法虽不可成守,而理则无所殊也。是以考古者,无以别裁则多歧而必至于误施,有所专主又慎防胶执而偏固,所谓左右佩剑,均未协中,推其所以左右之故,盖于理有所未明,于法有所未谙也。理已明矣,法已谙矣,则多歧胶执之弊即无,倚左偏右之失自泯。医之为道,无更他有焉。且方之相反者,或适相成;医之相攻者,又实相救;是在学者之参酌会通,取长补短,折衷于《内》《难》之奥旨,斯为善矣。
点评:岐黄典籍汗牛充栋,各家学说异彩纷呈,往往使后学一是难衷。先生以画龙点睛之笔,仅用寥寥数百言,辄令医理畅达,方治洞明,浩浩灵兰,了然于胸。时下中医学界“时髦”成风,基本理论给套上“基因”、“分子”、“克隆”等现代字眼,“辨证论治”被偷梁换柱为“辨病论治”,“三因制宜”的诊疗大法胶柱鼓瑟成“一方一病”。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洞察其弊,严辞谴斥:“方书日汇,剽窃为能,或则以某药某方能治某病而不知有变,懵然不察其所以然。悲夫,法日繁,理愈晦,此后世之所以多夭折者矣。是故不患人之不知医,患在多知医而究不知医;不患人之不知方,患在多知方而究不知方也。”“方者法也,医者理也,明其理而后用其法,法无不当;知其法而后参以理,理以益明。”重温先生大论,犹如醍醐灌顶,如梦初醒。我们岂能不沉思,岂能不反省,岂能不叩问——如今中医“虚阳浮越、气不归根”,“病入膏肓”之“证候”还要持续多久?!为中医之前途计,我们没有理由不铭记,没有理由不践行先生的至理名言!
2祝味菊:头撞南墙猛回首
1927年祝氏从四川赴上海,侍诊于某温病名家之门,凡三月,深深佩服该名医对时令病发展的过程能“料变如神”,然结果却是“病者由轻而重而死”。目睹此大家按叶天士所创治温大法,由辛凉解表、甘淡祛湿,而至透热转气、清营散血,由宣化湿浊、滋阴清热,而至涤痰开窍、平肝熄风。对其将“宣卫、清气、凉营、散血”四部曲逐一唱遍,却终无法挽救患者之死,深感遗憾和痛心。在强烈的救人责任心的驱使下,祝氏不仅遍翻医籍,且又与道友(如陆渊雷等)切磋,认为疗效差之根本原因,是他们对时令病在理论认识上,将伤寒与温病对立,在病因上以温邪与寒邪对立,故治法上从始至终“法应清凉”,而不敢用温药所导致。故他不为川沪水土之别,患者体质之异为囿,将“治川人之法”(即伤寒法)加以改进,“遂不顾一切,愤然悬壶,一秉真理,不屈不挠,为人诊疗,往往应手而愈。”他所采用的伤寒法,诚如学者所指出的“当然不是复古,而是融合西医理论,批判温病派的不足,发扬伤寒派的传统,吸收温病派的长处,是种站在新的高度上的伤寒法,所以其疗效之提高,并不是无原因的。”
点评:祝氏在血的教训面前,猛然醒悟,不唯上,不唯书,不迷信权威,一秉真理,不屈不挠,其科学求实、求真的精神,值得今人永远学习!
  3何任:师心不泥创新说
何师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疑难杂症,尤其他总结的“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治疗肿瘤“十二字诀”,改写了世界传统的肿瘤治疗观念,堪称中医治疗学思想的一大创新。
所谓“不断扶正”,就是指治疗自始至终要调整正气,培益本元,提高病人抗病能力。并将“不断扶正”方法,又具体细化为三种,即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温阳补肾。
  所谓“适时祛邪”,就是指在“不断扶正”的基础上,将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散结法、理气解郁法等交叉配合使用。
所谓“随证治之”,即是指在综合考虑肿瘤疾病的基础上,在“不断扶正”、“适时祛邪”的原则指导下,依随病人就诊时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表现及体检指标,针对性地辨证治疗。
如浙江嘉兴病人沈某被上海某大医院确诊为胆囊癌晚期肝浸润,认为已无法医治,并预言只能存活20天左右。经何师详细诊察,精心辨证,以扶正祛邪蠲痛法立一处方。病人服用7剂后即觉症状明显好转。续服4月后前往原上海某大医院检查,癌肿完全消失。2个月后即照常上班。后间断服药,至今已过去整整18年,病人依然健康如常人。
点评:何师创立的中医治癌“十二字诀”完全符合中医学基本原理,闪耀着科学思想之光。它是对“扶正祛邪”笼统说法的超越,是对“以毒攻毒”含混之辞的反叛,更是对西医治疗学思想的宣战。愿我们中医学子共同努力,全面传承大师的科学思想和济世活人之术,创造中医学新的辉煌!
4陈瑞春:思接仲景擅经方
陈师认为《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祛湿法处极多,诸如五苓散证、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等皆属其范畴,虽偏重于治中、下焦之病为多,但如与汗法方剂(小青龙汤、麻黄汤、麻杏苡甘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巧妙结合,亦可用治上焦湿证。他在长期研究《伤寒论》的同时,结合近五十余载临证经验指出:《伤寒杂病论》苓桂剂类方(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五苓散、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防己茯苓汤、茯苓泽泻汤等)虽都能温阳利水、补脾渗湿,但在具体运用时,应将每一方的药物组成、主治、功用结合临床,取得理论与实践相印证的资料,进而找出这类方中的代表方,以利临床运用。他认为苓桂术甘汤可为这类方的首选方:以该方配补肾药,或加泻水药,可治脑积水;如配二陈汤或真武汤,可治肺心病;如合六君子汤,可治胃液潴留、十二指肠溃疡;若合健脾行气或固涩药,可治肠炎。而从组方原则看,阳虚者加附子;气虚者加黄芪;脾虚者,重用白术;湿盛者,苍白术同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则可将经方用得活,用得精,取得较好疗效。
点评:抓住类方类证,再进一步确立分证(亚证)论治,就是抓住了辨证论治的根本,也就是胡希恕先生所说的“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目前中医疗效之所以每况愈下,其症结恰恰在此。
5彭坚:敢放清声啸杏坛
彭师是当代“天然的、当然的、必然的”铁杆中医,他遵循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对各种痛证的认识路线与理论思考,临证时,首先确定疼痛的部位,其次辨析疼痛的性质,然后紧扣各种痛证固有的特征,能够用经方治疗的,则尽量使用经方(两书载治疗痛证方剂近70首),经方没有涉及到的,则用后世效方,经方、时方的选择与合用,一概以疗效为标准,以各家经验为参照,独具匠心地采取以疼痛部位为纲,包含“六经分证”或“汤方辨证”的方法,将痛证分为10大类型,并做到方随证出,首尾一贯,极具实用价值。
1)头痛:太阳病头痛,属于表虚者,必恶风、汗出、脉浮缓 ,用桂枝汤;属于表实者,必恶寒、无汗、脉浮紧,用麻黄汤。阳明病头痛,大便秘结、脉沉实者,用承气汤。少阴病头痛,恶风寒、脉不浮反沉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太阴病头痛,干呕、吐涎沫者,用吴茱萸汤。此外,少阳病头痛,偏于头部两侧,可用小柴胡汤。厥阴病头痛,呈寒热错杂,可用乌梅丸。外治法则有头风摩散,用之治疗阵发性头痛。
2)咽喉疼痛:属于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用甘草汤、桔梗汤;咽中痛、生疮、声音不出者,用苦酒汤;寒客少阴,咽痛、声音不出者,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属于阴阳毒者,如咽喉痛、唾脓血、面赤斑斑如锦文,为阳毒,用升麻鳖甲汤;如咽喉痛,面目青,身痛如被杖,为阴毒,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3)肩颈疼痛:属于寒证,表虚者,用桂枝加葛根汤,表实者,用葛根汤;属于热证者,可用葛根芩连汤。
4)手臂疼痛:属于血痹虚劳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建中辈;属于寒湿、湿热者,可选用桂枝附子汤、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等方。
5)胸痹心痛:分轻重虚实辨治。属于上焦阳气不通,阴邪阻滞而“胸背痛”者,用栝楼薤白白酒汤;夹有痰饮上逆,出现不得卧、“心痛彻背”牵引性疼痛者,用栝楼薤白半夏汤,这是胸痹的两首正治方。属于轻证,出现“心悬痛”即心中空痛者,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属于急证,出现“胸痹,缓急”即阵发性剧痛者,用附子薏苡散;属于重证,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即持续性、牵引性剧痛者,用乌头赤石脂丸;属于中焦虚寒者,用理中汤。
6)胸胁疼痛:属于少阳病者,可用小柴胡汤;兼夹水饮者,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属于气滞者,可用四逆散;属于气滞血瘀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为肝着,可用旋覆花汤;属于悬饮者,“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用十枣汤。
7)心下痛:属于热证者,“按之则痛”,用小陷胸汤;若“按之心下满痛者”,用大柴胡汤。属于虚寒证者,可用理中汤。属于上热下寒证者,用黄连汤。属于寒热错杂者,“心中疼热”,用乌梅丸。如果“心下按之石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为结胸证,属于实热证者,用大陷胸汤或大陷胸丸;属于寒实证者,用三物白散。
8)腹痛:分寒热虚实辨治。属于虚寒证,出现腹中隐隐而痛者,用理中汤;拘急而痛者,用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腹中“雷鸣切痛”者,用附子梗米汤;偏于胁下发热者,用附子大黄汤属于寒疝,“绕脐痛”者,用大乌头煎;兼身疼痛者,抵当乌头桂枝汤;“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属于大寒痛,“上下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用大建中汤。属于实热证,出现腹部疼痛、胀满、大便秘结者,根据不同情况用三物厚朴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腹痛偏于上腹部,用小柴胡汤;腹痛,“气上冲胸”,“往来寒热”者,为奔豚病,用奔豚汤腹痛偏于右下腹,为肠痈。属于实证者,“按之即痛如淋”,用大黄牡丹汤;属于虚证者,“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此外,妇人“腹中绞(朽字,木旁改病字头,读绞)痛”,用当归芍药散;“腹中血气刺痛”,用红蓝花酒;“少腹满痛”,经水不利,用土瓜根散。妊娠腹中绞(朽字,木旁改病字头,读绞)痛,用当归芍药散;腹痛、漏下,用胶艾汤。产后腹痛,属于虚证者,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小建中汤、当归内补建中汤;属于气滞者,用枳实芍药散;属于血瘀者,用下瘀血汤。
9)腰腿疼痛;属于寒湿者,“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为“肾着病”,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属于肾阳虚者,用八味肾气丸“脚肿如脱”,诸关节疼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脚挛急疼痛,不可屈伸者,用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加附子汤。
10)周身疼痛:属于外感风寒,表虚者用桂枝汤,表虚兼气血不足者,用桂枝新加汤;表实者用麻黄汤、大青龙汤;表实里虚者,可用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里俱虚者,用桂枝加附子汤;里虚者,用附子汤。属于寒湿疼痛者,用麻黄加术汤;虚实夹杂,“诸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者,用乌头汤。属于风湿疼痛,风重者,用桂枝附子汤;湿重者,用白术附子汤;风湿并重者,用甘草附子汤;阳气为湿邪抑郁,“发热日晡所剧”者,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虚实夹杂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点评: 痛证历来被作为一种临床症状看待,其实,中医的辨证论治总是从症状入手,最后再归结到“方证”。方证之“证”与症状之“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必须涵括后者,后者又必然左右前者。方证之“方”虽须随“证”而设,但“证”同而“症”异者,“方”亦须随之有所变更。质言之,辨证“既要不昧于症,而又要不惑于症(孔伯华语)”,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因此,将“疼痛”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进行辨治,自在情理之中。彭坚教授专辟“慢性疼痛”一章加以系统论述,我想可能也正是基于上述这一理由。
君采取以人体上下轴为径横向划分确定疼痛部位,易为中西医乃至普通民众所接受与理解,理智地回避本与现代解剖大相径庭的脏腑经络学说,将着眼点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头、手、胸、腹、四肢”之间,恰恰体现了岐黄之学的“大道至简”精神。
6黄煌:中流击水拨乱舟
黄煌先生堪称20世纪中国的经方大师,其经方系列研究,硕果累累,享誉海内。他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经方是中医的根本方证是规范药证是基础用经方要辨“人”重视加减法及煎服法医案和验方要研究实验结果不是临证指南用经方,留住根。
 他认为,中医学是汉民族的传统医学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经亲身尝试的经验积累而成的医学中医学具有自然的气息中医是以人为本的医学中医是一门临床技艺中医学是经济安全有效的医学中医学是随俗为变的医学。
 他指出,中医学应该从研究“人的病”向研究“病的人”转变从研究“理法证”向研究“方药证”转变从研究“实质”向研究“实效”转变从“中西医结合”向“中西并重”转变。
点评:医学哲学家祝世讷先生对黄师作过十分中肯的评价:“黄煌教授多年做经方研究,随刘渡舟老专于方证研究,高树一旗,深揭其义,如中流击水,力拨乱舟。”
结束语:中医学步履艰难走来,如何走出困境,无时无刻不揪动着炎黄子孙的心。黄煌先生带领他的学术团队,高擎起经方大旗,正勇敢地前行,这是否是让中医走出困境的一种选择,我们企盼着历史的回答!

 

 

 


 

 




上一篇:做一个铁杆中医
下一篇:转日本汉方的始祖 吉益东洞

83

主题

6059

积分

998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守拙

Rank: 8Rank: 8

积分
6059
QQ
发表于 2010-9-22 09: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书籍的问世!
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2: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传说",第一辑已出版,全国书店有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积分

13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58
发表于 2010-9-28 20: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期待书籍的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3:59 , Processed in 0.07370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