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ong162305 于 2018-12-30 20:25 编辑
医苑杂谈 一六二 葛根汤医案
葛根汤是伤寒论中的名方。组成葛根汤的七味药,有四味是药食同源之物。虽为平和之方,却是广用之方。 桂枝汤+葛根、麻黄 == 葛根汤 大家都知晓桂枝汤,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葛根、麻黄二味药便成葛根汤。依胡老的说法,桂枝汤、麻黄、葛根能治的疾病,葛根汤均能胜任。 原方组成及用法: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现今处方多为:葛根30克、生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甘草5克、生姜15克、红枣20克(供参考)。 涉及葛根汤的方证条文共三条:《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均有葛根汤的记载,由此也显出葛根汤的应用之广。 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伤寒论》 二: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 三: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 葛根汤辛温解表,主治: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这此症状都是常见多发的,葛根汤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常用经方。
中风 口眼歪斜 毕明义医案 于某男,82岁。时值隆冬大寒,患者早晨醒后,右上眼险及右口唇不自主的时时抽动。右侧口角偏向左侧,与之问答,口齿不清。刻诊:右侧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消失,右侧口角歪向左下方,右侧鼻孔缩小,同时右侧鼻翼变小,鼻准偏向左侧。苔薄白,脉浮紧。脉证合参,属中风口眼歪斜。治当解肌疏风散寒。处方葛根汤。 葛根、麻黄、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各10克。 以水1000m1,煎至400m1,温服200mI,日服二次。嘱服药后用温热绵物敷右侧整个面部,以使局部汗出。1剂后,头痛项强鼻塞即除,言语较前清楚,口歪减其半。又继服多剂,痊愈。八十岁老翁中风,得以痊愈。说明三点:一 治疗及时;二 用药对证;三 葛根汤是名方。
偏头痛 刘渡舟医案 李某男,38岁。患顽固性偏头痛二年。主诉:右侧头痛,常连及前额及眉棱骨。伴无汗恶寒,鼻流清涕,心烦,面赤,头目眩晕,睡眠不佳。诊察之时,见病人颈项转动不利,问之,乃答曰;颈项及后背经常有拘急感,头痛甚时拘紧更重。舌淡苔白,脉浮略数。遂辨为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之候。治当发汗怯邪,通太阳之气,直接处以葛根汤: 麻黄4克、葛根18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生姜12克、大枣12枚。 麻黄、葛根两药先煎,去上沫,服药后覆取微汗,避风寒。三剂药后,脊背有热感,继而身有小汗出,头痛、项急随之而减。原方服至15剂,诸症皆愈。
偏头痛是常见病症,治疗偏头痛的经方也特多:芍药甘草汤、五苓散、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枝汤、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乌梅丸……。这就是中医的同病异治。
胃脘痛 慢性胃炎 刘景棋医案 杜某男,69岁。胃痛已30多年,近七、八年加剧,经常隐隐作痛,项背强,上肢有时发麻,全身发紧,易感冒。X线钡餐透视诊断为慢性胃炎。苔薄白,脉浮紧。辨证;表邪不解,内迫阳明。治则:表里双解。 葛根15克、麻黄9克、桂枝6克、白芍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大枣10枚,6剂,水煎服。 服药后诸症状消失。胃脘疼痛,隐隐而作,不呕不利,乃阳明经气郁滞也;项背强急,全身发紧,上肢发麻,脉象浮紧,乃太阳之邪不散也。太阳阳明合病,表邪内迫,施以葛根汤双解之则愈。
腰腿痛 坐骨神经痛 卢自昌医案 莫某34岁。患坐骨神经痛已三年余,多次住院治疗,顽固不愈。刻见表情痛苦,执杖行走,步履艰难。诉右腰臀部疼痛,向下放射至右踩部,向前弯腰和行走时疼痛加剧,伴有麻木重困感。检查见患者不能做弯腰活动,抬腿、拾物试验阳性,局部未见红肿,右臀部环跳和承山穴有明显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诊为坐骨神经痛,此风寒湿邪侵袭膀胱经脉所致,用葛根汤加昧: 葛根15克,白芍l8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生姜5克,大枣12克,甘草12克,丹参12克,附子10克,牛膝12克。 服6剂,弃杖行走。守方稍作加减,服18剂痊愈出院。三年随访未见复发。
气喘 叶桂亭医案 一商妇,一至秋间,则常大苦喘息,动作不自由,有如废人,求治于余。往诊之,支臂于炉架而坐,已数十日不动,亦不能睡。若将此坐形稍倚侧之,则立即喘悸。食仅碗许。问其发时,自脊至颈如板状,回顾亦痛。以一医之劝,用八味丸数百两,喘少减云,与葛根汤5帖许,得以起步,再服痊愈。 本案辨证眼目在于喘兼“自脊至须如板状”,乃太阳经脉拘急,表气从肺俞内迫于肺而作喘,故用葛根汤舒经散邪,畅达肺气而愈。
眩晕 李玉海医案 阎某女,38岁。患者患眩晕年余。症见头晕目眩,不能抬头,呕恶厌食,恶风畏寒,头项强痛,背部酸楚,舌淡苔白,脉弦紧,此次卧床已达10余天。治拟疏通经气,升举清阳,方用葛根汤。处方: 葛根30克,麻黄6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生姜5克,大枣12枚,甘草6克。 迭进4帖,病苦若失,后眩晕末再复发。
失音 李笔恰医案 芮某,45岁。患者1月前受寒,发热咳嗽,喉痛咽操,经治疗后热退而咳嗽未止。继服肃肺化痰,养阴清热利咽之剂后,导致失音。就诊时只能用文字诉述病情。自感畏寒,吞咽微觉喉问气阻,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此乃感冒失洽,过用寒凉,气机失宣。当予调和营卫,宣肺透邪。用葛根场加味: 麻黄、桂枝、炙甘草各3克,芍药10克,葛根15克,京蝉衣5克,大枣(擎)4枚,生姜3片。 嘱服药后喝小碗热稀粥。1剂后,身体微微汗出;服毕3剂,音哑好转。自觉咽部气爽。再进35剂,诸症消失,声音恢复正常。嘱用胖大海30克,分数次炖服代茶饮,忌高声说话。 患者感受风寒后,邪从表入,理应温经解表,前医过早投以肃降寒凉之品,以致肺气失于宣扬,声道开合不利,故音不能出。改投葛根汤调和营卫,宣肺透邪,解肌,使微微发汗,由内向外,温散寒邪,使邪从表解。另据报导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失音效果不错,可对照参考。
小儿腹泻 石宜明医案: 刘男孩,4岁。患儿前日汗后受凉,昨日起发生肠鸣腹泻,大便清稀带风泡沫,日数次,伴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外感风寒腹泻,拟解表散寒为治。用葛根汤原方:葛根12克、麻黄5克、桂枝6克、白芍l0克、大枣3个、生姜2片、炙甘草3克。 药进1剂腹泻减,表证除,再剂则泻止而痊。 外感所致之小儿腹泻,其治但须解表,表解则里自和,葛根汤对此有较好疗效。
小儿遗尿 林家坤医案 李男孩,8岁。每在睡中遗尿三年余,一夜尿床一至二次,醒后方觉。曾服健脾益肾、固涩缩尿之品及针灸治疗,效果欠佳。患儿饮食尚可,发育正常,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缓。处方:葛根10克,麻黄4克,桂枝、炙甘草、白芍各6克,生姜2克,大枣7枚。 连服9 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再发生遗尿。小儿遗尿医案曾经多有介绍,此案提供了另一思路。
座疮 胡学曾医案 冯某男,21岁。患者于二年前面部患座疮,痒痛难忍,抓破则有脓液汲出,且常有黄水渗出。某医曾用散风清热、解毒凉血、泻热利湿、清泻阳明郁热等法医治,服药均未获效,后求医胡先生。诊见思者面部座疮以两颊部为多,有已破溃者结痂,有新生者红肿,痒痛难忍,夜卧不宁,甚则难于入睡,口苦,心悸,得厚味座疮即生,大便干燥,舌红苔白而糙,脉来滑数。综观脉证,处葛根汤加味: 葛根24克、麻黄4克、桂枝8克、杭芍8克、生姜3片、大枣五枚、生石膏30克、丹参30克、通草2克。 上方服用4剂,座疮已有部分愈合,无新生者。舌红苔白,脉滑数,继服30余剂,面颊仅留有愈合之痕,其余无不适而告痊愈。(网络资料 谨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