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95|回复: 1

[原创]《伤寒杂病论》前东汉医学透视(2)——《辅行诀脏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388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8
发表于 2007-10-4 09: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 graydragon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梁代陶弘景据《汤液经法》所撰,该书历代未见著录,于1974年面世得到中医界重视后,国内专家先后对该书进行考证,发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伤寒杂病论》两书与《汤液经法》有着直接渊源,具体考证见马继兴先生《敦煌古医籍考释》,冯世纶教授《伤寒杂病论溯源》《经方探究》。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
“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其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以上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文字,其明确指出:陶弘景编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直接从《汤液经法》中“录出”方剂,但他并没有像张仲景那样以毕生精力验证、再创造,最终把粗糙的上古经验方升华为自己的经方体系。该书在流传过程中虽然混杂有后世内容,但从理论结构上已呈现出《汤液经法》的原貌,换句话说,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这本书,可以一窥东汉时代《汉书·艺文志》所载“经方十一家”中《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这本书的医学思想。

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五行脏腑学说大框架指导下的治疗方书。全书分为:五脏病证、五脏泻方、救诸劳损病方、汤液经法小序及二十五味药物变化图说、天行病经方及救卒死方六大版块,共载经验方51首。在五脏病证中,出现以大小、补泻、心(心包)肝脾肺肾五脏名称来命名的方剂,如肝脏病证治有小泻肝汤、大泻肝汤、小补肝汤、大补肝汤;心(心包)脏病证治有小泻心汤、大泻心汤、小补心汤、大补心汤;脾脏病证治有小脾肝汤、大脾肝汤、小脾肝汤、大脾肝汤;肺脏病证治有小泻肺汤、大泻肺汤、小补肺汤、大补肺汤;肾脏病证治有小泻肾汤、大泻肾汤、小补肾汤、大补肾汤,共收录方剂24首。毫无疑问,这种方剂的治疗体系,是围绕《黄帝内经》的脏腑学说理论所展开的。在每一脏的大小补泻方剂前,都列有该脏的疾病表现,而这些文字,与《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有着密切联系,下面对比列举其中一些相关记载文字: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怒,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邪在脾,则肌肉痛”《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痛满肠鸣,飧泄不化”《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 [寐];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足皆痛。 邪在肾,是骨痛,阴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不难发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书,也即东汉时期的《汤液经法》一书的理论框架构建是直接来自《黄帝内经》的脏腑学说。

我们在前面考证,西汉初年的医学模式已有医经、经方之分,当时已经出现专门的传承自上古经验方的“禁方书”。随着脏腑学说的发展,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方被改编、吸纳到脏腑学说当中构建其理论指导下的治疗体系。所以,当两汉医学家以五行脏腑学说概念来改编上古经验方方名,形成大小、六神、补泻的五行脏腑方剂名体系时,则标志着脏腑学说初步确立从理论到治疗的一套完整体系。而对一个医学体系来说,只有当它同时具备理论和治疗模式,才是相对成熟的。

在前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考”一文中,我们已经考证,在西汉司马迁即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形成五行脏腑方剂名体系,如泻心汤等这些命名方剂,而是停留在药物名方、病机名方的传统命名阶段。那么,这个庞大的改名工程,其发生的时间当往后延,延迟到西汉汉武帝之后,东汉张仲景之前,也就是说,脏腑学说治疗体系的构建,是在这一阶段完成,方才最终形成《汉书·艺文志》中所述“医经、经方”格局。我们具体来看“经方十一家”中的书名,其无不透露出五行脏腑学说思想——《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癫病方十七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等。

我们再看今天所存《黄帝内经》中的有关治疗理论篇目,如《痹论篇》《痿论篇》《厥论篇》《热论篇》《疟论篇》等内容都与经方中《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这些书籍名称中所言之病名有着直接的关联。尤其以《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与《汤液经法》关系最密切,其五脏病的相关条文已经罗列于前,更多证据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记载“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可见,即便如传说中商朝伊尹所编撰的《汤液经法》,流传到东汉,也没能逃脱脏腑学说的理论框架改编。所以,《汉书·艺文志》中虽述及“医经、经方”格局,但“经方”并非独立于“医经”而存在,它归属于医经的五行脏腑学说体系。但是,这种医学的大一统局面只是表面现象,脏腑学说对上古传承下来的经验方的改编也只是浅层次的收编,它并没有触及到“经方方证”这一核心。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中不难看出,其大的结构框架是五行脏腑理论,但在每一首方剂之前又都保留着原始的方证条文,而这才是方剂应用时有意义的指导性文字,脏腑学说不过是外力硬贴上的一张标签。据马继兴先生《敦煌古医籍考释》的考证成果,《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小阳旦汤,即《伤寒论》之桂枝汤;小阴旦汤,即《伤寒论》之黄芩汤,加生姜;大阳旦汤,即《金匮要略》之黄芪建中汤,加人参;大阴旦汤,即《伤寒论》之小柴胡汤,加芍药;小青龙汤,即《伤寒论》之麻黄汤;大青龙汤,即《伤寒论》之小青龙汤;小白虎汤,即《伤寒论》之白虎汤;大白虎汤,即《伤寒论》之竹叶石膏汤,易人参为半夏;小朱鸟汤,即《伤寒论》之黄连阿胶汤;小玄武汤,即《伤寒论》之真武汤;大玄武汤,即《伤寒论》真武汤与理中丸合方。所以,脏腑学说对上古经验方的这种不成功地改编,竟得以意外地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上古经验方医学。而历史正等待着东汉末年一位伟大医学家的诞生,等待着他揭开上古医学的经方方证之谜,这是时代所赋予他的历史使命。




上一篇:[原创]《伤寒杂病论》前东汉医学透视(1)——《史记·扁
下一篇:学习的心得,有关伤寒与温病

0

主题

0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0-4 17: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尊敬的您:能不能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原文传来看?
小金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21:03 , Processed in 0.19810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