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874|回复: 5

刘明武:你了解的中医文化概念很可能是错的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9-6-25 14: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阴阳五行不是迷信

  记者:很多人认为阴阳五行是迷信,此前您的《换个方法读〈内经〉》是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解读,直接从天文历法的角度解读也许更容易让人接受?

  刘明武:阴阳五行是中华文化、同时也是中医文化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源于天文,奠定于历法。天文学是人类第一学,这是东西方的共识。天文学的落脚点是历法。现在的根本大法是宪法,而历法则是最初的根本大法。

  阴阳五行是古天文学的核心概念。周日可以论阴阳,周岁可以论阴阳。周日之阴阳,为昼夜更替。周岁之阴阳,为寒往暑来。

  苗族古历以冬至为阳旦,以夏至为阴旦。以冬至夏至为界,分出了阴阳两个半年——前半年为阳,后半年为阴。夏至阳旦过大年,夏至阴旦过小年。粤港澳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这一说法源于最初的历法。

  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五季。五季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表达,五行是循环不休的五个季节。一季两个月,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五行可以论时间中的五季,也可以论空间中的东西南北中五方。

  中华先贤利用阴阳五行构建出了一个时空模型。时空即宇宙,时空模型即宇宙模型。

  有人说阴阳很“玄”,昼夜玄吗?寒暑玄吗?昼夜寒暑可以重复,可以实证,可以测量,可以定量,而这四个“可以”都在自然科学的范畴之内。之所以说阴阳“玄”,原因在于缺乏对中华文化的基本了解。

  古中医理论从来没有“阴阳平衡”?

  记者:说到中医教育的问题,您说很多问题中医自己说不清楚“我从何而来”,“我之所以为我”。比如“阴阳平衡”、“辨证治疗”是普通民众也耳熟能详的原则,但有人说这个“阴阳平衡”在中医理论中从来就没有说过,《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三部九候论》里也有“无论其病,以平为期”的句子。但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祝世讷认为,两句话里的“平”,应该是脱离平衡的正常、有序的状态,不是平衡、均衡。“阴阳平衡”和“阴平阳秘”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刘明武:中医之中,是哲学观念,而非空间观念。《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至水火之齐,以通解结,反之于平。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一词就源于此处。中医之中,本义是中平之中,中和之中。中医的终极目标,不是找出病菌,杀死病菌,而是追求气血平衡、寒热平衡、虚实平衡。气血、寒热、虚实均可以用抽象之阴阳来表达,所以,可以说中医的终极目标是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论“阴平阳秘”之前,首先是以和平之“和”论阴阳关系的——“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平衡、中平、和平,是《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关系。阴阳合德、保和太和、中正中平,是《周易》中的阴阳关系。易医不分家,真正理解了阴阳与阴阳关系,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

  现代中医的“整体论”是夜郎自大?

  记者:现代中医“整体论”是个很流行的观点,但有人认为这是夜郎自大,西医早就提出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研究模式,所以现代中医的“整体观念”不如西医的系统观来得科学、准确,西医也不是现代中医所贬低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弱智。而也有人认为中医的这种整体观念,用“全息观”一词来总结更准确,之前你也说过“系统论”,你认为这三者是否有相似之处?

刘明武:在中医上,不管是“全息论”还是“系统论”,只是表达上的不同而已,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把人作为一个和大宇宙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小宇宙来看待。天地之理入医理,日月之理入医理,时空之理入医理,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论、系统论。例如,天气正常人体正常,天气异常人体异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生一方病。中医的系统论,合理地解释了天地之理与疾病的有机联系,这些恰恰是显微镜无法认识的。

  再就是,中医的系统论还体现在形神两点论上。范进因中举而疯癫,王熙凤因抄家而昏厥,这里的疾病均与有形之细菌无关,而关乎无形之精神。无形之精神,恰恰是显微镜也是无法认识的。

  中医的“整体论”是优秀方法论,万万不可蔑视,万万不可糟蹋。

  切脉是中医最低等的技术?

  记者:中医一直讲究望、闻、问、切,古中医也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的实践说法。有人认为,切脉是古代中医里最低等的技术,如今却被许多现代中医视为中医的最高技巧,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判断。

  刘明武:神、圣、工、巧,这四个界定出于中医另一部经典《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说的是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辨别时间空间、辨别年龄阶段、辨别面部五色来判断人体健康与否。举个例子,当人体的肝脏有问题的时候,脸色会呈现出青色,当肝病影响到脾脏时眼睛里会呈现黄色,所以境界高的中医一看,马上就会判断出病因与病位。显微镜与手术刀,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肝脏与眼睛的联系,但肝炎之病马上就会反映在眼睛上。道路之外还有道路,方法之外还有方法。望闻问切,是一种独特而优秀的方法。优秀的方法很多都失传了,但说切脉是中医中最低等的技术却是完全不对的,应该说它是最基本的一种技巧。怀孕与否,西医需要检查化验,善脉者在一分钟之内就会做出准确的判断。望闻问切,四大方法不能贬低任何一项。

  中医教育关键在敬重与发展原典

  记者:现在的中医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有人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不仅是没教对的东西,反而在教错误的东西,比如要求做动物实验,已经与传统中医南辕北辙。

  刘明武:是!现在的中医教育已经完全背离了中医的本意。很多人讨论中医衰落,但我套用一句话来说,“不是八国联军打倒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打倒了我们。”中医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出现在教育上,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学习原典《黄帝内经》入手,而不是让中医学生去学英语。这是失去文化自信心的表现。试问,西方有医学院学习中文的吗?

  振兴中医,必须追根溯源。弄清源头的基本哲理,是中医复兴唯一正确的办法。何以复兴的症结在于中医教育,而中医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原典敬重与发展的态度。

  记者:但在现在这种积弊良深、正说不倡、名医渐稀的情形下,你觉得正确理解掌握中医原典有多大的困难?中医复兴有希望吗?

  刘明武:要正确理解“难度”,可以说,中医源头的根本哲理,例如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全国的大学大都讲不了。中医是以道论医、以道论术的产物。原典讲“道”,现在的中医教学只重“术”。水无源则枯,术无道则衰。无道而术,中医既无法振兴,也无法延续。以术论医是瞎子摸象;以道论医,如孔子登山。

  对中医的复兴我充满了信心。我主张以道论医,但同时也注重器具之“器”。现在的医学教育中,如果能把仪器、实验室和中医原本优秀的认识论、方法论结合起来的话,我认为只要几十年的时间,中医就可以走在世界前列。

  记者:你的“道器并重”研究目前有何进展,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刘明武:一直在研究。以道论技、以道论术、以道论器,是中华文明背后的基本方法。用庄子的话说是“通于一而万事毕”,用荀子的话说是“以道论尽”,用《黄帝内经》中的话说是“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在今天,明白了道理就可以提出许多新问题,也可以解答许多新问题。我已经发表了以天文论天灾的论文;在物理学领域,我完成了“中华元文化与物理学重建”论文;在中医领域上,我基本完成了“站在中国哲学立场上论当代十大疑难病医治”的论文;已经做了沙漠扦插植树的成功实验。当然,居里夫人一个人单打独斗发现镭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可以提出问题,很多人配合才能解决问题。


记者:蒲荔子 实习生:王丽

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门诊见一风湿方
下一篇:最近卫生部决定广泛使用“乙肝疫苗注射”好不好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6-26 21: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境界高的中医一看,马上就会判断出病因与病位。显微镜与手术刀,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肝脏与眼睛的联系,但肝炎之病马上就会反映在眼睛上。道路之外还有道路,方法之外还有方法。望闻问切,是一种独特而优秀的方法。
YIZHIYIZHI一直以为,中医的象脏腑与解剖脏腑关联不能被西学的单纯解剖脏腑所拘囿。诊治都不脱这个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7-5 17: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5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05
QQ
发表于 2009-8-29 12: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刘所说的有问题,不是很赞同他的说法。
医经和经方是不同的学术流派,《外台》所引用的汉至六朝时期的文献我们几乎看不到用医经的理论来解释和指导运用经方的。可以认为,医经是用来说医理的,是理论问题;经方是具体的医术,是用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是技术问题(经方或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但是已失传了?)。医理说的再透彻,不掌握具体的方药使用技巧、技术,也只是纸上谈兵,效果是不能保证的。好比原子弹的理论中学生都知道,很多国家也都知道,但是能造原子弹的国家也就那几个,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制造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6833

积分

39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833
QQ
发表于 2009-8-29 21: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我也不很赞成刘的看法,感觉他又把中医推向玄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5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8-30 12: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家都有偏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2:40 , Processed in 0.07802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