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针对中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人认为“中医是不能进行临床医疗解决问题的,尽管中医有些成功的案例,但是案例的有效具有偶然性,中医的疗法是不确定的,难以确保都有效。”
在此仅举一例说明中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中药青蒿在中医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至《肘后方》》(公元333年前)中则明确记载:“青篙一握,水二升捣汁服”治疟疾寒热。千百年来中医临床就是用“青蒿”为主药的方剂来有效地治疗疟疾的。1972年,我国成功提取青蒿素,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出药效显著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治疗凶险型疟疾的首选药品,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首创新药。我国青蒿素类抗疟新药研究团体还因此获2003年度泰国最高医学奖——玛希顿亲王奖。因此,中药“青蒿”及其有效成分在抗疟疾基础药理实验、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都是举世公认的。
如果我们以《肘后方》记载:“青篙一握,水二升捣汁服”记录中的“一握”来批评中医缺乏数据的严谨性,以“捣汁服”来评判中医缺乏无菌卫生概念,并以此来怀疑中医药的真实性、有效性,那么就不会有如此的新药的发明。特别是文献记载的“捣汁服”(而不是煎汤服)是古代医家经实践证明的有效的用药方法,在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最终改用采用低温提取法后,才获得成功。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捣汁服”(而不是煎汤服)的科学性。(除中药青蒿外,也还有其它的一些事实依据,在此从略)。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中医中药是能够解决某些临床医疗问题的。(2)中医中药对某些疾病是有效的,并且其临床疗效不是偶然的。(3)中医中药之所以能够具有临床疗效,肯定是有其现代药理基础的。只是在目前的科学条件下,某些中医中药能够直接还原到实验中,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而有一些中医中药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能用科学实验来证实,但是我们还不能轻易地否定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中医药亟需要继承一些本来的、真实的东西,例如《伤寒论》经方等,不能轻易否定。
至于“中医中药的理论不科学”的说法,我也不能完全赞同。例如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疗法已愈来愈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已拨巨款在美国全国设立了10个中心,进行基础结合临床的针灸研究,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其针灸研究成果将赶超我国,后来居上。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卫生职业和康复科学理疗学院White博士对14例拇指-掌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病人,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比较了针刺(光明、侠溪)、盲法安慰和公开安慰针刺时大脑功能图像结果,结果表明:针刺时同侧脑岛区被激活;针刺和盲法安慰针刺比公开安慰针刺引起前扣带回口侧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前额皮层区更强的激活,后者在背外侧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和中脑没见有明显变化;疼痛刺激可激活对侧脑岛区。提示针刺具有特异性生理学效应,不同于疼痛的感觉刺激仅仅影响感觉区。这个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中医经络理论和穴位的科学性。
诚然中医与任何一门学科一样,理论和实践都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中医学的发展需要有继承与创新,二者缺一不可。有识之士陈竺院士(卫生部长)在致力于现代“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同时,在上海创导了“系统生物医学”的新领域,在此现代科学的平台上来进行传统中医理论的开拓性研究,这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种积极的探索。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认为:中医药是科学,“中医是复杂性科学”,因而中医理论的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发展中也肯定离不开“传统中医理论”这一研究发展的对象。因此,如果轻易地全盘否定传统中医理论和具有真实临床疗效的中医药疗法,可能会“妨碍我国传统医学科学和医学文化的进步”。
从事中医事业的同道们,我们应该为弘扬和发展中医而刻苦钻研,化一些时间重新学习传统中医的经典著作,化一些功夫认真研究现代医学科学,多化一些精力去探索现代生命科学中未知的领域。 |
上一篇:[原创]中医与西医,经方与时方下一篇:[推荐]"吴附子"的传奇与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