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819|回复: 62

伤寒论的核心思想是谐和阴阳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4-10-31 16: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治病的中心思想是谐和阴阳,即“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阴阳为什么会不和?必是偏弱偏强。只有补弱损强,才能使阴阳得和。这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在根本上的不同点。若忽视这个根本,不注意正气变化,只注意邪气变化,那就和西医学没有什么两样。西医是重点注意病菌病毒和具体病灶。中医若只注意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的作乱,治以“寒者热之,热者清之”等方法,而不注意血液和津液这个正气的紊乱,那就和西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中医学认为人之得病的根本原因,是阴阳不和所发生的气血不通。只要气血通畅,邪气就没有在体内停留的空间,邪气就自然会被气血的正常运行而排出体外,疾病就自然会得除。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可不是随意列为第一的。如《伤寒论》曰:“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正是诠释桂枝汤证的病机。桂枝汤证营弱卫强,谐和营卫自然是补营损卫。故桂枝汤是谐和阴阳的典范方。
        伤寒论解除表证是用发汗法。发汗法是覆被令微汗出。一切解表方都是这个法。不是只有桂枝汤发汗是令微汗出,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等所有解表方发汗,都是令微汗出。发汗令微汗出,是解表的基本原则。如果发汗不是令微汗出,而是令大汗流离,则病必不除。因为大汗流离必使表部气血亏虚,邪气就会乘虚客流在体内,甚至会从表部侵入里部。那么微微出一点汗,就能使表邪全部随汗而出吗?肯定不能。微微汗出的作用,是使表郁得散,气血得通,表部的邪气就会随着气血的通行而从小便排出体外。现代研究桂枝、麻黄都能利尿,就是因为桂枝麻黄解除了表部的郁滞,邪气从小便排出体外,故表现为利尿的作用。如果不是有表部或上部的郁滞,就不能用桂枝麻黄利尿。因为桂枝麻黄是发散药,如果没有表部和上部的郁滞而用桂枝麻黄,就会白白损失表部和上部的气血。
        桂枝汤方和一切解表方,用于不同的病人,其出汗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伤寒论曰,桂枝汤方有一服汗出病瘥者,有六服不汗出者。其他方也是,比如大青龙汤是发汗峻剂,有一服大汗亡阳者,也有一服汗不出者。同样,大承气汤是泻下峻剂,有一服下利不止者,也有一服仍不大便者。如果不掌握阴阳气的变化状态,如桂枝汤六服后,仍不汗出者,医者怎能做出继续服桂枝汤发汗的决断呢?
        桂枝发汗的功效,对于不同的人,效力是不一样的。对于气血充实的人,桂枝发汗的功效很弱。对于气虚不足的人,桂枝发汗的功效不弱。对于气血虚衰的人,桂枝发汗的功效很强。如阴盛于里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伤寒论》是通脉四逆汤证,此证不发汗还极有可能大汗出,这个大汗出可不是阳强迫汗外出,而是阳衰被阴邪逼出,此时用四逆汤回阳都犹恐不及,岂可再用桂枝发散阳气?
        深刻领会《伤寒论》所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领会桂枝汤证“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之阴阳不和则病的道理,就会明白补阴阳气之不足,损阴阳气之有余,使阴阳气得到谐和,其病必愈。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5 收起 理由
黎小裕 + 15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为什么要损阳
下一篇:回复暖风先生

49

主题

460

积分

25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60
QQ
发表于 2014-10-31 17: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4-10-31 17: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老师您好,桂枝除了发汗功效应该还有降气功效吧,见李老师甚少说桂枝其它功效所以不齿下问抛砖引玉望李老师不要见怪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8: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质疑于李国栋先生:

对于我人本气之阴阳,其在生命的生长壮老已过程中,只有绝对的损耗与不足,而没有绝对的有余与亢盛。对于我人本气来说,阴阳只有由于一方的不足而带来相对的亢盛和有余。对于我人本气阴阳的调理谐和,只能补其不足的一面从而使其与相对亢盛有余的一面来达到动态的相对平衡与谐和。

一句话,也就是说,对于我人本气的治疗,只能用补法而绝不能用损法泻法。中医学注意正气这个内因,同时也是极重视病因的。讨论中医,讨论仲景伤寒之治法,这二者都要并重起来考虑。病因与正气二者要圆融来理解,否则立论是有偏颇的。

正气只有补法,邪气只有损法。这里你说仲圣用桂枝损我人本气之阳,这是你忘掉了桂枝有损邪气的一面,全面梳理仲圣的桂枝条文,我们可以明白仲圣对具体病家桂枝的使用是从“从阳损阴”的这个双重功效来运用的。请注意,在正确使用桂枝的前提下,这里的“从阳”,从指从顺扶助,阳指我人本气之阳,这里的“损阴”,损指祛除消灭,阴代表阴寒等之邪气。

所以你的损阴阳气之有余,那是不懂中医,不懂治法,不懂本气,乱用药物的牵强错误说法。请李国栋先生注意,我人本气之阴阳没有绝对的有余,只有绝对的不足。对于我人本气阴阳来说,阳相对有余了是因为阴之不足,阴相对有余了,那是因为阳之不足了。这样的阴阳相对有余,你怎么乱去“损”呢?当然,如果用阴阳二字来代指阴阳之邪气,那你千百次强调“损”字都不为过。

所以说你“桂枝损阳”的提法是你不会用桂枝,不善用桂枝后的错误经验的提拈,当然你这个乱用桂枝的错误经验倒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关于阴阳的理解,我看过你的自定义,李先生可否让我质疑于你的阴阳自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31 18: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太阳中风 (我的理解是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因阳经在表,阴经在里,太阳在外,次则阳明,次则少阳,次则太阴,次则少阴,次则阙阴,所以风邪首袭太阳。)
阳浮而阴弱, (风为阳邪,袭太阳,阳加于阳,以至阳胜阴,所以说营弱卫强、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因阳胜阴所以发热,因为阴不胜阳所以汗自出)

桂枝汤中桂枝生姜发散风邪,去卫强。芍药、甘草、大枣补营阴之不足,治阴弱。则阴阳谐和。
所所以桂枝作用是发散风邪、或者说去风、或者说解肌(风邪在肌肤)、或说者损风(但不能说损阳,因为阳面太广,阳可分为元阳,表阳、阳邪等等。其中阳邪又分风、暑、燥、火等等,桂枝只损了其中一种阳邪,那就是风)
桂枝不补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31 18: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李师的论点,不支持李师的标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8: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是风为阳邪”

你的理解是错误的,你是初学,考虑问题要多深入才好。

要论“风”字,要论桂枝汤是一篇大文章。但我可以简略提一提,供你多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8: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1:外“风”具有凉燥开泄之性。

2:“风”最能够耗气伤阴。

3:读伤寒桂枝汤条文,要注意文字间的因果倒置关系。

4:桂枝汤方剂组合的基本特性。这个特性是什么?

即是在“风”与我人“本气”之间比和了一个扶助对治的纽带。也即是说,桂枝汤的方药组合能够对治风邪的特性同时有能够扶助我人本气之阴阳。当然,仔细比较,桂枝汤对治的特性要稍多一点。
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8: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多学习深研一下中药并方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网友注意,桂枝只能对治“风邪”的一面。也即是她凉寒的一面,对治“风”邪燥散的一面就不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中医初学者们要注意:

李国栋先生把自己不善辨证,不会用桂枝,不善用桂枝后的错误经验“桂枝损阳”提升为是仲圣正确使用此药的确切经验。以此观点来强加给仲圣,并以此观点来解释桂枝汤类方,这是李国栋先生深潜意识里的极端错误,他不自知而已,一头扎进了牛角尖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9: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初学者注意:

李国栋先生言“伤寒论的核心思想是谐和阴阳”。他可以这样提,但要达成这个目的,必须要方药的扶正祛邪之具体功效作用才能达成谐和阴阳,平衡健康之目的,而不是用药物来损我人本气之阴阳去达到此目的的。

阴阳不谐的原因就二个:

1,本气阴阳之不足。

2,邪气损耗干扰我人本气之阴阳。

略提提。今后有机会多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27

积分

1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127
发表于 2014-10-31 19: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核心思想就是谐和阴阳。伤寒论的核心思想是谐和阴阳,这不是废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31 19: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iaozhen 的帖子

xiaozhen:“我的理解是风为阳邪”

你的理解是错误的,你是初学,考虑问题要多深入才好。

要论“风”字,要论桂枝汤是一篇大文章。但我可以简略提一提,供你多思考。 (2014-10-31 18:38) 
谢谢指教我风为阳邪的出处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指出:“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
清·徐灵胎说:“风为阳邪,最易发热,内鼓于营则汗自出,风性散漫,故令脉缓。”
教科书:凡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邪即为风邪。风邪侵犯人体多从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的先导,故为“六淫之首”。   风邪的致病特点中说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升散,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
不知道您的从那看到的 风不是阳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9: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里还有不明白李国栋先生“桂枝损阳”错误观点的网友,可以向我提问和质疑,我尽我最大努力给你们做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31 19: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风为阳邪您说不对,请问风不是阳邪的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19: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我有资料,我在民间中医网里专门谈过一段风字,那里有资料,我收集过来发给你看。

关于“这个”风“字。赵洪均的文章把六淫概为四淫,其中就把风淫并入了寒淫中去,他不承认有风淫。赵洪均先生聪明,但他还是犯了轻率的错误,风与寒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他忘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73

积分

42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73
发表于 2014-10-31 1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一例风湿病疼,遇冷疼重我就是用的桂枝汤加味治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31 20: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谈风邪也行。桂枝汤证中风邪伤卫,损伤的就是卫。卫既已受风邪气所伤,何以继续以桂枝损卫?是风邪伤卫伤的不够么?海逸同学改成损风邪之阳的对,本为解肌,解肌即为祛风,祛风即为损风邪之阳。卫已伤于风,无理由以桂枝继损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729

积分

89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今朝学艺国粹中医,来

Rank: 3Rank: 3

积分
729
发表于 2014-10-31 2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福润堂在线 的帖子

福润堂在线:今天的一例风湿病疼,遇冷疼重我就是用的桂枝汤加味治疗的 (2014-10-31 19:58) 
自汗型的疼痛用桂枝汤加术附
无汗型的疼痛用葛根汤加术附
发扬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5楼网友:

网速太慢,那边网站又突然打不开,明后天一定将来源出处给你。

关于这个“风”为阴邪的问题,我现在恍惚记得有叶天士,王安道等等医者说过。原资料就让你再等一,两天好吗?我那个主题帖子太长了,要慢慢寻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31 2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汤中卫强,是风邪之阳与受伤浮越之卫阳所并而导致的病理性卫强。若未病者素体卫强,则风邪不能轻易伤之,喻之为卫强风不能轻易吹起。素体卫弱者,风邪易伤之,喻之为卫弱易被风吹起。何谓弱不禁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桂枝汤证既得之,则必风邪已凑虚,虚者,卫也。素体卫强者,正气内存,所以风邪不易伤之而成桂枝汤证。此言不易当然不是绝对。风性走窜上扬阳性而伤阳,素体卫弱者易受此邪侵袭。桂枝本为解肌祛风,风邪之性为阳,可称之为邪气之阳,简称邪阳否?桂枝如何能解肌祛风呢?就是损掉此风邪之阳,救人体之卫不再浮越上冲回归本位。此是桂枝汤本意。所以,桂枝本为解肌条文宜细细再读,桂枝本不为再伤已伤于风之卫。本为解肌,意思是当別的使用或解释就会离开桂枝本意,也即无论如何使用桂枝,要求桂枝本意,必从解肌祛风来寻找或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查资料:先给大家看一篇我帖子里的引文:


研读桂枝汤心得


□ 王业龙

  《伤寒论》桂枝汤,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主治太阳中风证。殊不知,桂枝汤“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营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非攻伐,非补助,而能使窒者通,逆者顺,格者和。是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以治之,要在因宜制裁……由此权衡变化而推而广之,则全论诸方之法,皆可一意贯之,而治之之法,亦不外乎此矣”(《伤寒本旨》)。
  
方本解肌,不是发汗剂
  
《伤寒论》中,用桂枝汤解表的条文共21条。若仔细读之,便可省悟到,仲景用桂枝汤解表时,在服药方法上有特殊的要求:一要“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二要“温覆令一时许”(适当地加盖衣被,约2小时)。如此而达到“遍身絷絷,微似有汗”之目的。诸如《金匮要略》治柔痉的栝楼桂枝汤、治黄汗的桂枝加黄芪汤等方皆同,这是因为桂枝汤不是发汗剂而是解肌剂。解肌与发汗不同,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这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桂枝汤。
  桂枝汤以芍药为君,臣以苦酸微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佐以大枣,与麻黄汤以麻黄为君,伍杏仁之制迥然有别。麻黄汤开泻皮毛而峻汗无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解肌。李时珍言:“麻黄通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李氏对麻桂之辨,亦可见麻黄汤发汗与桂枝汤解肌之一斑。仲景强调:“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服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解肌之剂,若用于解表就必然要借谷气与温覆“以助药力”,方可汗出病愈。这就是桂枝用于治表时,在服药方法上有其特殊要求所在。
  
和脾胃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脉证并治第一》:“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这是用桂枝汤原方来调和脾胃,以治妊娠恶阻的实例。仲景在文中注明“无寒热名妊娠”六字,以说明本证并没有发热恶寒等表证,而是用桂枝汤治妊娠恶阻。
  
滋补气血
  
桂枝汤中,以桂枝和芍药为主要药物。《神农本草经》言桂枝:“主咳逆上气,结气喉痹,吐利,利关节,补中益气”,谓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由此可知,桂枝和芍药皆有益气之能,桂枝辛甘温属阳,为气分药,芍药酸苦微寒属阴,为血分药。两药等量用之,阴阳相济,气血相和,通敛相适,大可滋壮气血而补虚。《伤寒论》第62条:“发汗,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这是无表邪、表证的气血营阴不足之正虚身痛证。仲景仍取桂枝汤加以变通,可见桂枝汤本具有补益气血之能。用此方治周身疼痛,或全身关节疼痛,但无红肿,无明显寒热之象,而见舌淡,脉沉无力之人。
  
燮理阴阳
  
桂枝汤可调和营卫,而调和营卫之义,大而言之,即是调和阴阳,调和气血。《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眩发落,脉虚极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之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如此气血皆虚又兼阴阳失于交泰之候,仲景却弃参、芪、归、地不用,专取桂枝汤实其阴阳气血之虚,再加龙骨、牡蛎潜阳摄纳,使阴阳交泰。这充分表明桂枝汤确具补而不峻,温而不燥,缓图之功,更为慢性虚损劳极之所宜。
  
温中补虚
  
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合用,并配以生姜、甘草、大枣安中和胃之品,使全方不仅有和脾胃、燮阴阳、益气血之功,更合温中补虚之良效。《伤寒论》中桂枝汤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不可用之;二为内有温热的“酒客”不可用之;三为素有里热之人不可服。特别是后二禁,之所以禁用,大体不脱桂枝汤的温中补虚之功。
  由桂枝汤衍变的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诸方,皆以桂枝汤为底方。用以治疗虚劳诸疾,即是取桂枝汤温中补虚之明证。若桂枝加入血分药则转而调血治血。如《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证为血虚而寒逆,方则可视为是桂枝汤加味而成(当归、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通草、细辛)。《金匮要略·妇人杂证脉证并治》第9条的温经汤(当归、阿胶、川芎、桂枝、芍药、生姜、甘草、人参、吴茱萸、半夏、丹皮、麦冬),以治妇人血虚且瘀所致之崩漏证,亦可看作桂枝汤加用血分药而来。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仲景取桂枝汤之意而进行加减变化之方,大约26首之多。其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桂枝加黄芪汤、栝楼桂枝汤用以解表;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以补虚降逆气;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附子汤用以补阳;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当归四逆汤汤、温经汤用以调血治血;新加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桂枝黄芪五物汤用以调补阴阳气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以治水气病。由桂枝汤的加减变化之方,体现了桂枝之用,可表可里,可气可血,实为良方。仲景将其加减变化,所涉甚广,然仍有其规律可循:一是桂枝汤加减变化,关键在于桂枝与芍药之变;二是除用于解表外,凡治里证,终不离温、补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桂枝法: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致用方面的一个主要载体.俺私以为俺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心髓不过一和字而已,这个和字或许是不可思测的道的一种内外在表现形式,和字如珠,随拨随应而不滞,和字如镜,映照万象而不染,这个和字,或许也就象极了所谓的太极吧......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子,自应秉承这母亲的血脉,仲景为中医之圣,岂有不明天地这好生之心.......伤寒杂病论惠泽万世,恩及兆民,先圣开篇即捧出一颗赤裸裸光烁烁的大爱大情之心,这颗心即是桂枝汤,即是桂枝法.......俺等子孙不知祖圣之心久矣,还以为桂枝汤仅为解表剂么?

毫管空蘸,尺素风飞,晨曦蒙蒙,身心欲欠,俺只见一缕和气,袅袅娜娜,窈窈娆娆,变化氤蕴于那苍茫之上,化五行,幻万象......
却问诸学友,这和气如何变化五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31 21: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佩衡120华诞纪念论文中一医案有四逆辈加肉桂治验,网友帖上来想作为佐证,结果被指有问题。所以有些问题不是多读书能解决问题的。不信你把这几位扶阳大佬的学术观点搬来本论坛试试,同样让你深陷纷争而不能自拔。你扶阳大佬敢如此用肉桂,管你能不能治好病,照样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桂枝法:
前面讲了据外风的寒燥基本特性可选用一味药针对风的这基本特性的对治药物如防风,又说了二三味药可组合以对治这风的基本特性,最后引出了仲圣伤寒首方桂枝汤是治风第一剂.方中对治寒燥二性的药物份量及其加减可据寒燥二性的多寡灵活变化.桂枝汤为治风首剂,桂枝法为中医心法,有以下几个要点必须明白:
一,古贤桂枝汤外证得之,内证得之二语要深思.
二,把桂枝汤作一和气看.
三,把桂枝汤作一风字看.
四,应明气乱则为风,风和则为气.
五,桂枝汤握外六淫之要.
六,桂枝汤握一切内风之要,须要知一切内伤七情等等病因以致气失和者,皆是风.
七,要明外内相招的复杂风局.
八,外风要明运气流转,内风尤重生克传变.
九,即为法,不能死于桂枝汤,灵变在心,医者意也.
十,一气之流变须知.虽然,但分合要观,异同要察,不能颟顸,要知简繁,要知收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桂枝法:

俺以为法者,当为万世之定律,苍生之规矩,顺之则生,逆之则亡,亦似乎根本,几近于道.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真空妙有,动静相衡,虚实相生,有无互含.故道不离形,触目皆是,道亦非形,默然难言,是耶非耶,取舍皆然.....今之医者,西学独重形质,未达妙用,中学有高谈形而上而鄙于器之流弊,西学置而勿论,观今之中医之末世,初为中医者,得少为足,未深读内经,便随波逐流,掉入虚玄空论之窠巢矣,执此空论,妄应万病,以为得道,悲哉,多少书生枉有济危之心而死于文字,呜呼,颓败之中医何有重生?俺亦僵执者流,非为学医之材,奈何救难之心不死,欲入堂室,却眼前云翳,切望高明诸师有以教我......
人与天地相参,生气通天,只此一气尔.天地人身中水火,合则和气生,逆则气失其和而为风.天地自然之气随日月五星之转而有太过不及,胜复往来之变.风为之始,寒湿燥暑火疫毒为之化.人身内,和气失则为风,五脏生克剩侮,虚郁逆阻,千般见症,尽是风症.外风响于内风,内风相招外风,内外风扰,病焉不生?是故风为百病之长也.内外二风皆因于气,风之与气,物我生灭之根本尔......
欲知医道,当知于一.一有先后,先天之一不可得,后天之一尚可思,一生万象,万象归一,此是心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生万物,万物归一,此是和气,气生种种物生,气灭种种物灭.心地和气判然有别,混淆不解,妄以为道,世间智真可笑耳.今之医者,有捷思者,以为执一,倡一妄用以为真阳,俺不置可否,只私以为仅得世间之三耳,况这三中亦执于偏也......
所谓执一,都是妄语.所谓执一,都是世间,所谓执一,都是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桂枝法:
如何是桂枝法呢?
俺以为明桂枝法即明中医之心,那如何是中医之心呢?医者意也,如何是意?通即是意,如何是通,变即是通,何为变,不拘为之变,如何为不拘,自由方不拘.如何是自由?忘情于自然,乐游于山水,醉卧于于烟霞,外无人事之患,内无身心之疾,唏嘘天地之气,与大道同一,那风中一条桂枝,情纽阴阳,变幻五行,化生万象......
谁执桂枝舞婀娜,明明仲圣洒甘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桂枝法:
俺为医以来,曾亲见二老中医师习用仲圣伤寒论首方桂枝汤变化以应万病.
一为俺读医专时的一位刘姓伤寒老师,老师是附院中医科骨干医师,亦是本市中医界伤寒名家,病人量极大.老师与俺缘深情重,俺毕业后,老师为辅助俺开展业务,不顾花甲高龄于七八月份的暑热天里来俺所住小镇为俺摇旗助诊,老师之心,让俺感动莫名.奈何两周时日过去,病人逐日衰减.老师去后,俺至今印象最深里,只一小建中治胃病甚有可观,余皆茫茫.师助俺之心与实际相违,但师之恩情却长存我心.俺多次内省反观师当年用桂枝汤变化应病为何麦城?也许老师过多执于书本了,限制了自己真正灵活应病的思路也未可知.城里人流量大,病人多那是自然,又兼之是重点医院,老师有可能迷惑了.学生这里妄论于师,内心深为不安,还请老师见谅,俺心中向老师鞠躬陪礼了.....
二为俺镇上一近八十的梁姓老中医,一生大约只用桂支汤变化应病,寥寥数味药,小镇逢场日却是日诊百人以上.疗效极好,俺看过老中医处方很多,很不以为然,这些药竟能起大证,这么个方竟能成小镇方圆几十里的名医,然病家口碑胜过一切,他让俺不得不服.唉,有这样的老中医在镇上,俺这个苦命人只有自认倒霉了.老中医八十余还出诊,前些年累卒于诊桌前,痛哉,俺心中真正的医者.老中医去后,俺才深思曾经见过的处方,恍有所悟,神乎哉,中医之变化也......
俺读叶天士先贤书,喜先贤亦善用桂枝法,惜未能尽展先贤才思,俺愚昧冥顽,难知究里.先贤大才,灵变万端,早已出法执之境,俺唯有仰观......
2006年夏,闻成都卢师倡桂枝法,亲往以病家身份观之两次,与友人亲试师药并介绍病家求师,果如所闻.....许是俺未窥全豹,不敢乱非,然心中卢师桂枝法有偏的芥蒂却存于心中,但愿俺错,而非师错.

今俺再言桂枝法,皆不过是拾诸师牙慧而已.如何是桂枝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
今录一段经文,求学学友细思.见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一节: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于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求学学友可多深思.读经典做临床,做临床读经典,这是中医继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你我命都不好,既然做了这歪中医先生,那还是应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才是,随缘尽心勉力为之吧.俺与你共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俺们转移阵地,哪叫你我两个是丢人现眼的活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桂枝法:
从伤寒论首方桂支汤来看阴阳问题:
桂支汤方证条文,这里不一一列举,今只言其方药组成,大家可以于此深思阴阳之关系:
桂支汤:
桂支三两,妁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二枚.十二枚大枣当在三十克以上.其用嘬热稀粥以发微汗.
桂支汤为伤寒中风表虚之阳浮阴弱病机而设,诸家于此方妙论极多,........学生今引来此方以论阴阳,可乎?私以为为学术之辩论,让阴阳之道更明,让中医治病之道更效,无可无不可也.今浅说数条,以就教大方,诚请指正.
一,从伤寒论首方桂支汤证,可以看出仲圣在实际临证中极重营阴不足病机的存在,在治疗实践中,汗发禁忌等条文,明确了阴虚淤热体质的存在,汗之方法,也可以看出对营阴的高度重视........
二,学生常思,仲圣为什么在他的千古名论伤寒杂病论中将桂支汤列为首方呢?难道仅仅是因序而言?思之既久,或有浅悟,先贤有言,桂支汤外证得之,解肌调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先贤又有言,不知虚,安治其余........因而由此悟入
三,桂支汤体现了中医一个扶正驱邪的根本治则,桂支汤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四,桂支汤架构显示了人体的一个相对平衡的内稳态框架,这个框架是一个什么样的阴阳偕合状态呢,这个偕合的状态有着什么样的基本特质呢?
五,桂支汤是仲圣广义伤寒的一个最好注脚,这也是为什么吴菊通先贤温病条辩风温篇中要出桂支汤了,评家论吴菊通先贤之非,实未得仲圣精义也.........
六,桂支汤极生动活泼地阐释了风的特性,今日对风字的认识不到位,是没读懂桂支汤也.......
七,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桂支汤深刻体现了这个精气的出入升降的变化规律
八,桂支汤也深刻体现了一个阴虚淤热的病机.临证实践中,病机变化复杂,有阳虚淤热,也有阴虚寒实等等复杂之局面,.....未深临证者,是难知其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31 21: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桂枝汤中卫强,是风邪之阳与受伤浮越之卫阳所并而导致的病理性卫强。若未病者素体卫强,则风邪不能轻易伤之,喻之为卫强风不能轻易吹起。素体卫弱者,风邪易伤之,喻之为卫弱易被风吹起 .. (2014-10-31 20:53) 
对,桂枝本为解肌,意思是当別的使用或解释就会离开桂枝本意,也即无论如何使用桂枝,要求桂枝本意,必从解肌祛风来寻找或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31 21: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本为解肌,桂枝损阳,桂枝补阳,都离了桂枝的本来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脉:
华陀先圣有以菽豆拟脉,俺今以风木人寓之:
浮类:
浮脉:唯见风拂草木之稍,扶摇摇,筝随风高.
洪脉:浩荡之风,草木本末有动摇之姿,滔滔亦如江河水.
虚脉:如破绸之风,缓弱而空豁,恍如美人秀发见一丝拂晃,裙摆也见一缕轻飘,而罩身之衫衣却未见风迹,丝丝皱折,不过衫衣原有.
散脉:见草木稍叶,凌乱而动,扬花乱飘,倏忽而静,倏忽又动,如飘絮之风,掠过木捎,转折又回,回而无力.
芤脉:唯见一线之风掠过,绿叶微微,红花兀兀.
濡脉:如软丝之风俏悄掠过草稍,唯见花叶边摇.
微脉:似有似无之风,似见草木有毫发之颤,奈何又疑眼花.
革脉:披展鼓荡如浆毡之风,硬生生欲削草木之稍.

沉脉类如何寓之,诸学友放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
俺曾观泰山风光片,又曾于清晨在师傅的峨冠山顶望满山雾霭,霭湿我身,雾迷我心,仿佛醉眼,眺见云烟如江涛翻腾弥漫于千山万壑之间,又如绸带氤蕴飘挂于苍松翠柏之稍,云气百折婉转,尤缠绵依恋于木禾......俺伫失良久,因而有感.......
外观乎天地浩荡之气寄于草木以潜逸,松柏以吞吐,风气以游行,尽扬花柳絮以兆之.经曰东方生风,风生木.....语不虚也.近察乎己身身内柔弱生气,亦寄于肝木也.俺身如木,神安魂定,生气调畅,则身心和缓意悦,春兰秋菊之美长存矣.反之,则怒发于一瞬,狂风骤雷,木折身殃,身心爆阳寒冰,阴阳决裂.经又曰木生酸,酸生肝......是故知人与天地相参,人与天地同气也,美景美人可以悦俺,好心好情可以响物,但求心物莫逆俺生气足矣.......兹谢与天地,但求与天地恒春.
如何知风,大要于脉知之........
俺不知二十四之脉,俺只知一风气为之脉也.常于风中观之,有丝缕之风,有绸帛之风,有扬柳之风,有飘花之风,有硬索之风,有鞭挞之风,有狂肆之风,有飞沙之风,有走石之风,有挟雨之风,有飘摇之风,有高迢之风,有软语之风,有妩媚之风,有转折之风,有伤情之风,有哀泣之风,有转瞬之风,有恒长之风,有笮巷之风,有浩大之风,有江南之风,有西北之风.........风中与风语,风中与风知,古今一风,俺与风君为知己,可俺形浊,不能化风与之游伴......长太息语于学友,学友知我心么?......
外风在紧浮上求,约有数意,伏藏之外风,亦在紧上求,不过察于沉下........此约言外风之象,至于内风,千变万化,尽在心指意中......外风内风悉关肝木,高明之师,凭一左关,当知全局矣,俺不能,天下自有会者,今言与学友,当知医道之无穷也,万不可得少为足,漫生恣狂.......
既知外风内风尽关于肝木,那未可求一妙方以统乎?众学友畅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肝木本身要健壮,才可发挥生风、生气、安魂。。。作用,肝的健壮要有好的环境,空气污染不行,肥沃的水土,才能扎根,充足的阳光,才能茁壮生长,可吸收的养料,以备长足发展,发达的根系,茂盛的枝叶。。。
哎呀!这样一说来,关系到的脏腑多了,怎样才可都照顾到呢?在想想吧!

求学学友说得好的......
医理中有运中以达四旁之理,此理诚是.然俺又以为护肝木中所寓之生生之气而顾它脏,当更是至理也,运中有呆滞之痕,护木有变化之妙,天人生生之机,于木彰之,赔土不能离于木,浇水不能离于木,修枝剪叶杀虫亦在木上用功,木涵水火,木蕴升降出入之机,知木之治法,中医之治尽矣.他脏之治亦要落于木上,于斯方知生生之气须臾不离于木也,离于木,则散漫而无主,生气无寄,游魂无定,终无生机也.
风气与肝,息息相通.深知风气,则知人之生理病理,深知肝,则中医之理无秘也.握肝之要,握风气之要,握要可以无惑,执一可以应万变.本草诸药,尽治风气之药,生理病理尽是风气之理,难测之脉,尽是风气之脉.俺从不谈玄说妙,自命高深,所言定要落于实处,让诸学友会而用之,用而效之,知而广之......再问诸学友一句,统肝木风气之理之方,学友知乎?为何?
脉之常有胃神根之说,胃根不过有力从容和缓之意,如怡人慢步,如春风拂面而已.而一神字,诸脉书所解尽含混其词,莫知所以.俺试解,神应于肝木,如轻拉之橡筋,缠绵绵具伸缩弹动之心,柔韧微弦之意也.胃神根三者之象,至此可以尽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31 21: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汤无补虚之用。若加芍药饴糖则成小建中而补虚。不若直接服芍药加饴糖即可?这样说法显然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
求学学友言风,俺个人私以为未明风之大义也,那未如何是风?如何是外风内风?
统而言之,风者,实气也.此一气在人身之外,天地阴阳水火和合而生,生物为之气,扰物为之风,此风气随天地日月五星之变动而迁化流转,此时为寒,彼时为热,转瞬又为燥矣,天地六气之变,实一气尔,一风尔.此论诸医中达者早知,求学学友可寻知,俺不多语.
身内之气,乃体内阴阳水火真精化合而生,化合生生之根源主在脾肾,一气袅袅,贯乎五脏六腑,四肢百节,肌腠经络.如前理,生身为之气,乱身便为之风也.除外六淫之风气害身,七情内伤伏邪一乱体内之生气,此生气内乱便为内风矣.
外风入身内伏藏,于体内逆乱,便是内风.内风乱而向外,又有似外风,求学学友,不可不知.
生气通天,人生天地之间,大气主之,故天地之气主于人身之气,天地之风宰于人身之风,人身之风气依于天地自然之风气.俺所言,非阡陌之小风,实阔荡之大风尔.如何识风,待俺与风散游,默然后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举了防风为治风之妙药,俺说过只是例言而已,不可僵持.即然不可僵持,定然会有很多变化的.
素问经曰:千病万病,无病非风.耆婆方有治一切风病之日月散方,其方仅秦艽,独活二味药也.治外风之药,不能死于防风,前所言细读辛温解表之品,如斯,可得驱风组药之大观也.麻桂羌独之品皆辛而温燥,驱风只得风之一面,寒尔,至于其燥,无功而反有害也.求其两擅之长,非要佐以润药不可也,例如甘草一味,如何灵活变化,诸君反三之.当然寒湿之气胜,又不必胶柱鼓瑟了.
又有辛凉之品.洋洋大观,但非治风之正药,如是不能用么?又非,治其风之变,又是功臣.寒燥之风体,至其燥热之性偏胜乃至独胜时,自可为臣辅以致君主.自此可知,辛温,辛凉之品大可以并施而妙用无穷.众学友深思.

至于求学学友所言内风,果如其所言乎?外风与内风有同有别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1: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众学友一起学习:
俺曾经转弯抹角地说过风,把风字吹得神乎其神的,那究竟什么是风呢?俺以为啊,淫风不是阳邪,淫风是阴邪才对呢,风呀,是寒燥二气和合为之,当然这是指外六淫之风而言,那么内风呢?它的根根是什么?
风字在中医学中的意义大呀,明乎此,中医思过半矣.风为百病之长,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的.
外风的特性知了,那么如何来用药对治这个外风呢?外风为寒为燥,对治自然应是用温用润,这温润之品的中药,哪一味最禀此性情呢?查之药典,自然是防风无疑.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本经言甘温,别录,曰辛无毒.日华子曰治三十六般风,医学启源言治风通用,张山雷曰,诚风药中首屈一指矣.论述此药多多,诸友可观药典尽知.举防风,俺例言而已,众友莫要僵执.
知风之常,君等当知风之变,则六淫为病之用药,风与诸气兼杂之用药当反三而知之矣.比如风寒,风湿,风火,风燥,风毒,风寒湿热等等组合间杂之变,当不除俺手心矣.用风药加清热,解毒,除湿之品便成.所以整个辛温解表之品,众学友要熟识.

今天就到这里,俺那前篇的风论可要细观啊.另外提一问,内风如何识之?热烈众学友批评指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31 21: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桂枝汤无补虚之用。若加芍药饴糖则成小建中而补虚。不若直接服芍药加饴糖即可?这样说法显然不对。 (2014-10-31 21:40) 
桂枝治风,即桂枝为风药,风药可以升陷,小建中汤中用桂枝升肝木之下陷,只用芍药、饴糖甘草大枣补脾,肝木下陷不除则腹痛不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09

积分

62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独游于天地之间,而不

Rank: 2

积分
409
发表于 2014-10-31 21: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子 您忘了 还有人来风
鼹鼠饮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在给你找,网速太慢,乱发了一些,有益的就参考,无用的就摒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0-31 2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修剪花木树枝。剪去过密遮阳不利于生长的过多枝叶,标为损之,本为补之。桂枝解肌祛风救卫利卫有似于此。所以风之邪阳并而似卫强,犹如邪风吹而疯长之过密枝叶,标为茂盛实为贼也。以桂枝解离,裁削,风透而邪风能过不能留,反使树体健而能长也。此解肌祛风一比喻说法,勿细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就是人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8

积分

114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4-10-31 2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药典》:桂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这些都是正确的,历代医家的主解也大都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2: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能兼五气
风为百病之长,是风邪致病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含义教广,叶天士先贤对此有独到见解,他说,经云,风为百病之长,盖六气之中,唯风能兼五起,如兼寒则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也,其余五气,则不能互相气兼,如寒不能肩暑与火,暑亦不兼寒,湿不兼燥,燥不兼湿,火不兼寒,由此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自多也,他还进一步指出,风能兼寒者,因风中本有寒气,盖巽为风,风之性本寒,即风之初爻属阴是也,为炎火溽暑之时,若使数人扇一人,其人必致汗孔闭,头痛,恶寒,骨节痛等,伤寒之疾作矣,斯时天地之间,固毫无一丝寒气,实因所扇之风,风中却有寒气,故人受之,寒疾顿作,此乃因伤风而见伤寒也。叶天士先贤果全知风乎,果为风之知音乎,和子看来未必...........虽如斯,但和子敬古贤之心永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2: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论,六气阴阳属性
王孟英先贤对六气的属性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在温热经纬中言,所谓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也,分其阴阳...........暑统风,火,阳也,寒统燥湿,阴也,言其变化,则阳中唯风无定体,有寒风,热风,阴中燥湿二气。有寒有热,至暑乃天之热气,流金烁石,纯阳无阴..........王孟英先贤真知风么,和子看来未必,自此以降,诸先贤有确论风者乎,未之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0-31 22: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注意48楼叶天士所论,他言及了风之一面。我以为风之三面:

1:凉寒

2:清燥

3:流散开泄。{书言风为阳邪,我以为是言风流散开泄的特性一面,以及清燥特性容易转化的一面}

出处大概如是。因是6年以前了,有些查询的资料在文件里一时查找不到了。仅供你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8:28 , Processed in 0.32681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