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938|回复: 16

[推荐]我的一些话

[复制链接]

701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727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6-5 23: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雍乾         
         我本是一个西医医生。由于从小受些熏陶,对中医特有好感。记得在我县学习西医时,就幕名找到一个中西医结合的老大夫,她为事业终身未嫁,可见学术造诣很高。随她学习很受教,尤其看到她能象仪仗队一样的处方谴药,当时很受感染,觉得中医既是技术,又很有艺术性。虽然当时自己年少无知,但知道老师经常用“对药”,每每开篇就是双花、连翘,党参、黄芪等等(因为老师善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起初蒙蒙懂懂,后来请教老师知道这样即可消炎又可扶正。有一次姥姥病重,我在家给输了几天液也没多大改善,咳嗽、便秘、低热,乏力,人很虚弱,因为老太太不愿吃中药,所以参照医书暂时给点植物油,取下大便,病稍减,后来做她工作,打算用中药治疗。可我开中药当时心里没谱,不得已拿着我悬拟的处方去请教老师,老师看后大大赞赏了我(因为我是模仿老师的韵味开的处方)。于是我就去县上的药店抓中药,吃了几剂有增无减,那时我心里特矛盾。但在我抓药的过程中我听到一个像中医的老人在总是在药店侃侃而谈,他的一些道理我觉得很新奇,心中油然升起崇拜之情。在后来用药乏效的情况下,我向那位老人深深鞠了一躬,讲述了我对他的仰慕,并烦请老大夫给我开个方子。老人很热情,随我到乡下给姥姥把了脉。开了一剂药,大约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类的中药,并为我讲了什么情况下用松贝、青贝或伊贝。记得当时(八十年代)一剂药花了差不多50元钱,姥姥服了可能三剂病情大有改善,但由于不爱喝中药,并怕花钱,所以就停止了。但老大夫的言论和风采大大的感染了我,我觉得这个大夫比我原先的老师强,他认证,敢用药,辨证准。渐渐接近老大夫,并拜他为师。从而知道老师是西学中的。现在退休在家坐诊,并经常到各个药店转转,开点回扣药。现在回头看看,他比起第一个老师懂些中医理论,并不用套方,多为自拟方,且药量特大,每味药常常50—300克左右,一个处方20味左右。但即便这样我还是钦佩了好一阵子。
    后来边搞西医,边学习古典医籍,并在书刊上见到冯世纶老师的文章。对这些言论大有相见恨晚之情。所以找到老师的地址,并就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给老师写了信(我当时给全国很多名医写过信,讨教过),老师很快回了信,令我深感。并在信末写到“欢迎有空到北京来切磋”等语。我是个急脾气,看到这几个字,心情难以平静。期待许久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切磋”,呵呵!什么叫“切磋”,对于我这个乡下小子,切磋就意味着冯老师能容忍我去他那里讨饶,于是在几个不眠之夜后,我收拾好行李,就只身去了北京,当然还带上了老师给我的回信,以备老师不认帐时拿出来做个“证明”。
            那是个撒满阳光的早上,我到了北京(这是我头一次出远门),到了中日友好医院。经过询问找到了冯老师所在的男性科(这之前我并不知道老师能否在中日友好医院,更不知在哪个科室了,除了写过一封信也没别的联系方式),老师的病人很多,外面排了几十人吧!我心直跳,反复排练着见面后怎么说,但我真的不知怎么开始。慢慢近了中午,病人也渐渐少了,我手里拿着信,蹑手蹑脚的走到诊室前,刚要敲门。正巧老师出来叫病人,四目相对,我心都跳到了嗓边。呵呵!老师左手拿病历,右手扶着眼镜框,从镜片上露出了双眼,问我是病历上的人么?我赶紧镇定下来,说明我是谁?他双眼微笑了,并告诉我自己也没什么高明的,叫我先在外面稍等一下。然后就进去看病了。这时我坐在候诊大厅,心里也慢慢趋于平静了。半个小时后我被老师请进了诊室。我们大约谈了二十分钟,老师很谦逊。最后到了老师要午休的时候,我支吾着提出要请老师吃顿饭,可老师怎么也“不给面”,并叫我到医院食堂吃,很便宜。而且得知我要在北京学习一段时间,所以答应下午有空带我去招待所住下。看着老师骑着旧自行车远去的背影,我百感交集,但更主要的是下定决心好好向老师学习。
     学习的日子是美好的,渐渐得知老师是个学者型的医生,善用验廉之药为人治病,以至于药房都拒绝熬他的药。平时很朴素,很和气,经常看到别的医生请教他或赞扬他时,听他微笑着说“也没什么”或“都在仲景书里写着呢”之类的话。我当时很不理解,现在觉得自己稍稍理解了老师点。
学习的日子是艰苦的,每每就点咸菜吃馒头,看见食堂的炸黄花鱼和街边的肉夹馍,心里充满无限的欲望。老师虽然清苦,可是大约每周都叫我去家吃点便饭,师母并把碗中少见的几块肉都盖在了我的饭上。即便我现在可以说是不愁吃肉的了,但写到这里我依然心中暖暖的,久久不愿忘却。并常想起老师跑到楼下去用木竿给我够树上的桑椹吃,那东西很甜,我可是第一次吃。
    学习的日子是短暂的,我到北京带的钱马上就要用完了,老师仿佛看透了我的心里事,于是赶紧联系并介绍我到东直门医院去护理一个广东来的病人。大约做了一周多的护工,由于病人转院,我的收入断绝了。呵呵!去还是要去的,留已经没有条件了。临行前我用做护工赚的200多元钱(当然车票已经买好),给老师买了两本《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打算送给他,表达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曾陪老师逛书店看老师翻过此书)。当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告诉老师我要回家乡时,老师都要掉眼泪了。一边推辞着我的“礼物”,一边说:“这书你带回去,留着以后学习或写书查找资料用,在乡下找资料不方便,我这里书店、图书馆很方便,家里也没地放”,并往白服上戴胸卡,一不留神被胸卡上的别针刺破了食指,点点血液从手指留下,老师忙用手纸包住了伤口,并随手粘上了胶布,坐下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由于我要坐的车还没到点,所以我又跟了老师大约一上午,并和老师合了影,留做纪念。所以现在我还能时常看到那时的我,那时的老师以及他那支包着胶布的手指。
    回到家乡后,我渐渐的走向了用中药治病的路子,由于对老师的东西有些体会,所以临床用起来,疗效很好。有几例也可以说是很得意。是中医完善了自我,是中医给了我作为医生的信心,是中医成就了我的些须事业,我当然心地感谢我的“蒙师”冯世纶教授。现在可以说我已经是个不错的中医了。但对老师的东西还不能说继承好,临床常常反思,如果当初在多呆一段时间,可能对自己的学术风格会有更深的影响。经过这么几年的南来北往,老师也拜了不少,但回想起来,冯老师对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尤其他的求实、他的谦恭、他的超脱、他的笃行、他的操守,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这样的医生、这样的学者、这样的老师真的已经很少很少了。希望大家不要乱用“广谱抗生素”来消灭一切。我也不是爱屋及乌,更不是借助抬高别人而抬高自己。我一介山野村夫能够搞自己喜爱的职业,并能养家糊口,坐享人伦之乐,已经十分满足,并不想于名利有过多的奢求,况且天资鲁钝,不如各位同道的智慧多矣!所以注定做不成什么所谓的“事业”,但老师醇醇教诲将永记心间。
     前些时老师来信,要求我们几个徒弟整理他的经验,并寄来大量资料。雍乾如屡薄冰,恐有负老师厚爱。今顺便公开来信内容,增进大家对老师的理解:“雍乾:你好,今寄去部分病历及部分稿件,因以前未曾重视搜集病历,故记载很不完善。再者,感到老师的东西尚未整理完,故未曾考虑整理自己的经验。今出版社催要,你们旁观者清,怎样撰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吧。祝,春安!冯世纶”。
    短短几句话,何等的明了和超脱。我为之汗颜。怎么能说老师是利用胡老的资料赚钱呢?!你们其实是不知道老师是何等的尊师重道的。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一个著名的中医,数十年如一日的学习、整理老师的东西,并且还“感到老师的东西尚未整理完,故未曾考虑整理自己的经验”。这是何等的胸怀。我想我是做不到的,而且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我想如果要求名求利,冯老不会只有这样。中医的理论浩如烟海,随便找点就可以为写书而写书的,这些大家又不是没有看到。更不必现在还住在仅能通人的狭窄老楼中。记得孔子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吧!“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好象是这么说的,也不去考证了。大约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正如某个网友所言,如果没有冯老,我们可能现在还不能了解胡老这么深厚的思想和经验,因为他生前只有一纸论文。至于几本书的内容,有时也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由于《经方传真》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多年,所以老师才整理旧稿,并融会新知,出版了《张仲景用方解析》,其实《经方传真》的内容已经函盖在其中。《中国汤液经方》是胡老遗稿,是对《伤》、《金》两书原文的较注。其内涵自然与以上先前出版的两书有别。《解读张仲景医学》是根据胡老提出的六经类方从而整理旧稿,并融会了冯老师几十年自己的理解。现在老师仍在整理胡老最后的一些手稿。这些都是老师主编的。所以并不存在以此沽名钓誉的事实。相信细心的人会从每本书中学到不同的知识。并注重对经典和原文的学习,做好继承。其实老师写书的目的也就这些。如果不善读书,而又蜻蜓点水般的跳来跳去,当然会觉得有些内容在反复。这又与老师的本意有所违背了




上一篇:我对“方——病——人”的理解
下一篇:母校纪事
传承经方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6-6 09: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敬! [s: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6-6 0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敬! [s: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78

积分

5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78
发表于 2007-6-7 15: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冯老值得尊敬!也向你表示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6

积分

51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76
发表于 2007-6-7 20: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s: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02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02
发表于 2007-6-7 21: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6833

积分

39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833
QQ
发表于 2007-9-21 17: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质朴感人,让我对冯先生又加深了了解。冯先生不愧是胡老的高足,如果没有他和其他几个徒弟的整理胡老旧稿工作,我们又怎么能清楚地了解胡老的学术思想呢?楼主提到的几本书我都有,时常翻看,获益良多。其实,冯先生完全可以出版自己的医案、医论,可是他却以整理先师遗作为先,于此不难看出他的操守和胸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074

积分

499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4
发表于 2007-9-21 20: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感人的是冯老和其师母的一张照片,不容易,现在的人过河拆桥的多得是,难得像先生这样继承古人重师的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积分

1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9-30 1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9-30 21: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徵祥--胡希恕--冯世纶----,为传乘并发扬经方医学,苦心笃志,贡献卓著.  懂道理的人莫不为他们的精神品格感动!
小金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59

积分

2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59
发表于 2008-1-14 21: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s:52] 值得学习.支持先生的尊师重道之举.向冯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5
发表于 2008-4-5 19: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冯老学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58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8
发表于 2008-4-5 21: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学习,创新提高!继承老一辈经验!发扬光大!希望有机会能有和各位名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8-4-5 23: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深了对冯老的了解.只叹当今像这样的专家越来越少了.希望大医越来越多.这样中医才有发展进步.祝愿冯世纶老师.健康.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8-4-6 1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消除了对冯老的误解,谢谢 [s: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7423

积分

255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活法圆通医家诀,不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3
QQ
发表于 2008-4-10 20: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这么好 的文章!
学经方,用经方,学致以用,用经方,学经方,学用结合。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fangrenshe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5229

积分

160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29
发表于 2008-4-14 07: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求学精神可佳,冯老师提携后学的品质可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21:22 , Processed in 0.18075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