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116|回复: 4

2012年经方医学年会收获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5348

积分

6891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348
QQ
发表于 2012-11-19 1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南京之行,经方之旅,使我收获颇丰,这需要感谢各位专家、大师的口传心授,我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好的东西通过整理后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一、经方的概念:
经方是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智慧结晶,是古人野性思维下的科学产物,是古代经验的、经典的中药配方,是我们的祖先历经生死磨难得出的配伍严谨的方药。经方是中华民族治病防病的法宝,是中医学的临床规范,是中医最应该、最容易继承的医学。
二、经方的特点:
安全、有效、价廉,经方医学讲究“方必有证,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的随证治疗的思维精神。倘若方证相合,那么所谓的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就不会是传奇了。
三、药证说:
    药证是用药的根据,要求精准、精炼、精确,是药物的使用指针,比如无汗、恶寒,咳喘、其人黄胖、面色黄暗、皮粗体壮、毛孔粗大就可以选用麻黄,而不是杏仁。临证之际,乱加药物,率意而为,就是对自己没信心,是没依据、没道理的,用药要有药物的使用指征。对病用方药是有效的,对体质用方药是安全的                                                                                                    四、方证说:
方证就是用方的指针与证据。方证是业界内的行话,方证就是病。方证是人与病的结合体,是用药的时机,是用药的证据,更是古时候人们代代相传的口诀,比如出现了面白、肤瘦、心下悸、脚挛急,这就是出现了桂枝汤的证,就是用桂枝汤方的依据。方证必须相应,这是方证临床取效的重要原则。方证相应不是简单的机械的与伤寒论原文对号入座,更包括了药量与病情、煎服法与病情的对应。方是有一个个药物构成,药证是方证的基础,所以研究方证,就必须研究好药证。                                                                                                    五、体质说:
    体质是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体质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模式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体状况。如果说疾病是快变量,那么体质就是慢变量,而慢变量决定了快变量,就是说体质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与变化。我们常常说的麻黄体质、桂枝体质、葛根汤体质、小柴胡体质等就是我们长期生活习惯模式下的产物。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精、气、神、形体,大约就可以判断出他应该是什么体质,就可以选用相应的方药随证治疗了,那么也就是说你基本上达到了“望而知之谓之圣”的境界了吧                                                             
六、随证治疗: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是凭证而治,辨证治疗就是在随证治疗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伤寒杂病论就是随证治疗的典范,是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的高度吻合。随证治疗就仿佛是箭与靶的直接对应关系,要求一箭中的。我们刚开始学习经方,就要像打靶,不要求正中靶心,最低也要有78环的效果吧,治病的时候十愈七八,到那时候我们都达到了上工的境界了。随证治疗的示意图:证状——方药——疗效;辨证治疗的示意图:证状——病机——治法——方药——疗效。大眼一看就应该明白我们所谓的辨证论治对中医学来说是走了很长的弯路的。随证治疗就是以证统方,方随证立,证以方名,这个过程要比辨证论治简单的多了。随证治疗模式,是针对病人的症状、体质等“证据”直接使用特定方药的治疗方式。
七、随证治疗的层次:
    1.知道常用方的典型方证,能理解、记诵原文;2.能记住方药加减与证状变化之间的关系;3.记诵不典型的方证,知常达变,能使用排除法、类比法、肯定法确立使用方药;4.就是结合传统中医的望(神、气色、舌苔、咽喉、形体等)、闻、问、切(切脉和汉方医学的腹诊、西医的诊断医学等)、体质(方证体质、药证体质等),还有西医的病名、生化病理检查等综合所得结果,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一系列的症状,再加以分析,体会出仲景方证以外的变化,讲求经方的整体思维,从经方中横向比较领悟其中蕴藏的旨趣,然后处以方药。对仲景方证内容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随证治疗模式的应用机会与疗效。通过对方证、药证的掌握达到第四层次的时候,那临床治病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何愁“无方可用”。                                                                                                  八、伤寒论的特点:                                                                                                     1.用药精专 ,少则两三味,大多四至七味 ,极少十二三味以上;对于急重之证,药简效捷,直达病所,解决主要矛盾;简捷制剂,药少水少,煎煮时间不用太长,利于急救。学过伤寒的人都知道,伤寒杂病论是在急性病和传染病条件下催生的产物,所以注定了中医不是慢郎中,只是我们没有学习掌握好。2.以临床为据,远离玄学;紧贴临床,不重臆测;有的放矢,甚少重叠;缓急先后,主次分明 ;3.擅用甘草、大枣以减毒增效,使人受药纳药,先建中焦。4.用药寒热杂投,温凉并进,在阴阳虚实错杂的条件下,能调和平衡药性;5.不过分借用四气五味以推求药效,如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腹中急痛等,后人从“酸甘化阴”解释 ,以其它酸甘之品来治疗择校极差,能解释吗?6.不劳引经报使,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浮,经方中并无体现。7.关于十八反、十九畏,仲景附子粳米中就有半夏、附子同用,难道是仲景错了吗?所以不要人云亦云。而柴胡劫阴、细辛不过钱都是有违仲景精神的。7.经方医学为中医诊疗规范客观提供了标准,突出了中医的特色优势,为广大青年中医入门提高临床疗效 赠与了一把金钥匙。8.伤寒论以阴阳为纲,以“病、脉、证、治”为要,纲举目张,病症结合,精辨病机为治则,更显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九、学习经方医学的障碍:
1.经方的方证描述简单,寥寥数语,意犹未尽;2.古今医学的语差比较大,时代在发展,语言有变化,部分仲景原文内容简略,甚至有缺漏,有些不容易被理解,要把当时的一些术语和地方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也是很有必要的;3.经方用药特殊,不好用中药学和西医的病理学解释,与辨证论治思维难以契合,如木防己汤治右心衰,为什么使用大剂量的石膏,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的答案。                                                                                                                              
十、经方推广的障碍:
1.压根不知道经方医学的存在。2.不敢用,经方有效,误用无效,害人害己,所以不愿意担风险;3.不想用,经方大多数方剂药味比较少,不能挣钱,没有经济效益;4.不会用,没有具备经方的思维,也不是每天开经方的人就是经方家,经方家是在精准的方证、药证的思维上用随证治之的思想开具的处方才能算是经方家。
十一、学习经方需要具备的能力:
1.训诂能力,就是文字语言理解能力;2.细化、补充能力,如五苓散的使用指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等,如小便不利在现代就有可能时小便的次数的减少、量少、不顺畅等异常表现;仲景原方所描述的证状通常都是运用本方的关键使用指针,仅点到为止,并不全面,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补充。拓展更多的症状,以利于经方更好的使用。3.综合能力,就是善于总结、归纳、分析症状,用现代语言解释证状。4.以药测证,循证用药的能力,通过已知的药物功效作用,来推测相应的症状,同时可以加强问诊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以药测证有助于扩大经方的使用范畴,为临床灵活运用经方提供依据。学习经方不难,难在思维。考试看成绩,学习看思维,不管学什么东西,放弃了学习的思维过程,就做不好学问。                                                                                                     十二、疗效的判断:                                                                                                    1.客观指征的变化,除了传统的疗效标准外,比如以前有潮热盗汗,现在没有这些个证状了;现代临床生化指标也应该重视。2.自我感觉的好转,这是经方有效与否的重要传统,古代经方的疗效主要以病人的感觉为依据。3.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寿命的延长,必要时候的留人治病,比为了治病把人都给治没了要好得多吧。                                                                                                    十三、 经方加减原则:    1、病同人异要加减;2.主病同,兼夹证不同,要加减;3.根据经典原文、方根衍化加减 ;4.根据药证和后世用药经验加减。 用经方治病中病即止,勿使太过不及;最好用原方、原量,慎重加减,加减要有药证。
十四、经方诊疗思维:                                                                                                    1. 抓住经典方证,经典方证是仲景对于疾病症状和体征形象最朴实的客观记录,能反映出方证治疗的本质。识别抓住经典方证的本质,能够跳出仲景原文主治病症,从而扩大经方的使用。2.抓住体质类型,中医体质反应了疾病的易趋性和规律性,而“方人”、“药人”的体质观,是方证与药证的延伸,对于有些无证可辨的慢性病,依据体质施方,是另辟捷径的好方法。3.探究经方疾病谱,结合现代医学病名,甄别哪些方对哪些病的重复使用率比较高,确立更高效的处方。4.借鉴后世流派和汉方医学的成熟经验,当方证人三角辨证陷入困境之时,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最后希望大家学好经方,用好经方,让经方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发出这个时代的光芒,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经方人。   





总觉得自己的言语里边少点什么,当然有很多都是借鉴各位专家学者的,请大家帮忙补充以下,谢谢各位同道师友。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分 15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辛苦~
高坤锋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南京经方会议有感
下一篇:张学<咳嗽论治--三阴三阳咳嗽特点及主方>  笔记
面壁十年图破壁。

54

主题

3528

积分

80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经方方证,六经相应

Rank: 8Rank: 8

积分
3528
发表于 2012-11-19 12: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医学为中医诊疗规范客观提供了标准,突出了中医的特色优势,为广大青年中医入门提高临床疗效 赠与了一把金钥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0

积分

420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10
发表于 2012-11-19 1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愿仲景之光照遍华夏大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2-11-20 13: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学什么东西,放弃了学习的思维过程,就做不好学问。
思维加创新!真的很重要!
元芳,你怎么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521

积分

29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经方不朽,大道永恒!

Rank: 3Rank: 3

积分
521
QQ
发表于 2012-11-21 19: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7:35 , Processed in 0.16112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