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的病案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弦”象描述?没有跟随我学习过的确实很难理解,但已经跟诊者都一目了然。脉象的描述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绝对性指脉象的形态,如浮与沉、迟与数等的区别,相对性如浮与大、弦与紧等的相类。想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如果不跟师学习,对于想当然的心术不正者,说脉法无异于纸上谈兵,故脉诊学习不仅需要时间磨练,更需要有特别的悟性,更需要道德良心。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结尾说:“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更有《伤寒论·平脉法》的脉法提纲(在王叔和《脉经》谓之“张仲景论脉第一”)的结尾也说:“为子条纪,传与贤人”,《订正太素脉秘诀》中将这一句话改作“为子孙计,非人莫传”。说实话,我今发帖在此,也只想给有缘人看。
脉象的理解,古人说“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此话绝非没有道理。脉象的描述从古至今就没统一,脉象的类型也不断在增加,但无论医家对脉象的描述如何表达,但“太过”与“不及”的事实永远不会变。
仲景脉法中,脉“弦”既是病脉,也是生理常态脉。君不见《伤寒论·平脉法》中云:“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脉,能为诸脉作病也。”这段话的注解历来千奇百怪,说来话长,兹此一言难尽!但张仲景已经告诉:“弦”乃病脉。
但《伤寒论·平脉法》中又云:“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此中已经明确告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故肝主生发之气,“微弦,濡弱而长”是生机之象。为方便辨识“太过”与“不及”的病脉,我将此“弦”作为基础脉,从“弦”的程度不同中辨其常与变,又何尝不可呢?!况这样的描述是我的自由,学习者也容易掌握!如果懂脉,只须看我病案中三关的脉象描述,不必辨证,也可看出病位、病机、病性的,可以看出处方思路的,可惜这样的内行太少!
脉诊在古人眼中,是下工所为,但老百姓眼中却是认为是可以代表中医的技术,且作为中医的基本功延续了数千年,存在自有其道理。你不愿意学,那是你的自由,别干扰别人学。我非常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此次“第十一期全国经方运用高级研修班”把“仲景脉学”当做学习重点,为了推广平脉辨证法,我个人出资制作了“《伤寒杂病论》平脉辨证法集萃”的竹简,还是我讲稿结尾的那句话:
《伤寒杂病论》字字珠玑,句句真言,张仲景有独善其用之验,王叔和有整理推广之功。医门有仲景、叔和,犹如儒家之孔丘、孟珂。孔孟道德文章教化千古,《伤寒杂病论》的精髓如仲景论脉、阴阳要略、三阴三阳六经病提纲、经方应用原则等亦当垂范万世。《伤寒杂病论》序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今托仲景吉言,把《伤寒杂病论》的精髓集萃,刻成竹简,敬献大家,供奉案头,日诵数遍,“三省吾身”,必将悟道有得!
在此,我期待与有缘人相会! |
上一篇:说脉下一篇:日本汉方医腹诊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