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楼主: 秋缠

重读《伤寒杂病论》

[复制链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那么长时间没见着她了。

这两天读49条以后,觉得好多都可以凑在一块儿来读。凑在一块儿读好像还比较容易理解些。比如49条就可以包括51、52、57、59、60、61,但是需要做个表来说明。需要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5: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上图所示,把原文重新编排一下: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49(若)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若)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若)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若)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59(若)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若)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
              水三升取一升顿服

读:这样排列以后,原来对49条的解读要重新审视了。49条经排列以后,可以看成是一个提纲性的东西:
1、讲了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接下来是脉浮和脉浮数,这2种情况皆用的是麻黄汤,我上图把52和57做了个并列,其实也可以把57单列,作为用过麻黄汤后更发汗的一个补救。
2、讲下之后的处理方法---自汗出愈。这也应该看成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59、60、61这三条是讲违背了这原则后的一些个处理方法以及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09: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 生附子一枚
                       水三升取一升顿服
读:59、60、61这三条都讲下之后复发汗而引起的变证。愚以为按序可分为轻59---较重60---重61三种。
59条讲下之后复发汗,亡了津液,从而引起小便不利,此证较轻,得小便利则愈。得小便的方法很多,或多喝水或用五苓散之类的利小便药。
60条讲下之后复发汗,造成病人的内外俱虚,打寒战,这证就比59来的重点。这里没出方,不知道新加汤或者小建中汤能否派上用场?
61则是最重的了。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整个白天都烦躁得不到休息只有晚上才稍微安静点,烦躁一般都跟胃有关系,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这里是虚寒,夜而安静排除了少阴病。可见这下之后复发汗是大伤阳(元)气了,所以用干姜附子汤来复阳补虚。
这方子就是甘草干姜汤去甘草加生附子,因为病重所以去掉甘草仅留干姜,附子也不是通常的炮附子而是用生附子,量上还是顿服,可见这病是又重又急。
29条讲甘草干姜汤复阳,附子温经。后世也有讲附子无姜不热;又有附子温肾阳干姜温胃阳,一先天一后天。说法多多。
大约这烦躁都是里(胃)虚所起,从脉象也可看出,脉沉微,沉主骨为肾(金匮5.4),以附子应之;微主虚,里虚,胃阳虚,以干姜应之。
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夜而安静,这些是逐一排除其它脏腑的毛病,不呕---无少阳证,不渴---胃里无热,身无大热---无太阳病(?这判断可能不对)。夜而安静---无少阴证。
总之,这方子的主证就是昼日烦躁不得眠,而后根据脉象做进一步的确认,再排除它脏之患而用之。之所以这么做,我的理解这是一个急救方,像后面的桂枝甘草汤一样,都是顿服的。
其实这方子做急救用的较少,大多都是跟它方合方使用,专门用于虚寒之症,也算是一个基本方。
干姜---复阳
附子---温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3: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也,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依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读: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这是讲麻黄汤证,宜以汗解之就是要用麻黄汤。但这后面都讲的是桂枝汤,我觉得这有个言外之意,就是别看到身疼痛就用麻黄汤,他这里列了三种情况:
①血少不可发汗
②常自汗出的,用桂枝汤复发其汗
③自汗出而不愈者,先其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

按:①之所以把这几条放在一块儿,是因为都讲荣卫。荣卫辨证是中医的一个分支。以荣表示血、卫表示气,故有荣血卫气之说。其实荣血卫气这说法还是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经文中说,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照这么说,就是血在脉管里走,这没问题;但是气在脉管外行就不好说了,后世不是有血靠气来推动的说法吗?如果气在脉管外行那怎么来推动血的运行呢?所以后世这血行气先行之说也有不可信的地方。
②也可以这么看。文中也讲荣气卫气,比如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这里的荣气其实就是荣血的另一种说法,但是他也包括了血和气,照这么看,血行气先行也是说的过去的。
③荣卫和的荣卫与荣气卫气是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可能这么看比较好,但是有点绕。我个人理解,荣卫中的荣---血---桂枝汤证;卫---气---麻黄汤证;而荣气则完全讲的是(荣)血,卫气则完全讲的是(卫)气。
④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都是讲自汗出,然一个讲荣气和一个则讲卫气不和。现在理解不够。
⑤气,在温病学派和道家是特别重视的。道家还特意创造了“炁”字。老话有,人活一口气。血、水、气三者缺一不可,又因血、水都需要靠气来推动运行,所以后世特别重视这气。老爷子有病不外血、水、食这三种因素之说,我觉得再加一个气就更好了。但这气是跟这三者并列呢还是融和于三者之中?还有待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599

积分

27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99
QQ
发表于 2012-8-1 08: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佩服楼主的刻苦精神,你一定会成功。
徐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08: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2对(脉浮数和脉浮紧),总觉得有些东西在里面,要想说清楚似乎也不容易,但不说呢又有点如鱼在梗不吐不快。
我想说的是这2对似乎有阴阳的因素在里,比如脉浮数讲的就是阴而脉浮紧讲的就是阳,然这阴和阳又不是那么简单的,而是阴里有阳阳里有阴。像脉浮紧,虽是讲的阳,在我看来脉浮紧身疼痛麻黄证讲的就是阳,然这阳里有阴,因为后面所讲的都是桂枝汤,在我看来这桂枝汤就是属阴的。
我觉得,这古人对阴阳的理解和感觉比我们现在强,他们对阴阳就像我们现在对网络一样那么熟悉那么得心应手。所以如果真要对这经文有所理解的话一定要从古人的思维去读,要时时刻刻从心里面去想古人写这些的感觉,这才是继承。不要像书呆子郝万山那样(我说这书呆子是没有贬义的),用现代思维去编排去讲解这本书。之所以这么说,我们看他的讲稿的编排,完全是按照现代分类的方法来重新对经文进行划分讲解。我们不能说他的方法不对,因为他的方法也是深受时代所影响的。有些人也就喜欢那种方法,接受起来觉得快。用现代思维去理解或者撰写历史也有成功的,比如郭沫若,他都是用马列主义辩证唯物法去写东西,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他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知识全面爆发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怎么去继承和发展中医的时代。如果再用郝万山那套显然不合适,再用后世注家的也不合适,因为有了互联网,我们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比后世所有注家强百倍。所以我们需要从源头去读从源头去理解。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西方有句谚语,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我觉得,我们学医的,尤其是学中医的,应该是每个人眼里都应该有自己的《伤寒论》。我以前说过,我们面对的这本书就像瞎子摸象一样,这句话现在看来也不过时。像脉浮紧所讲的那段,后世不就把它归纳总结发展为卫气营血辨证了吗?现在论坛里的徐汝奇前辈推广的脉诊,不就是把书里的所有关于脉的论述集中归纳结合王叔和的脉经来的吗?还有什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辩证、六经辨证等等,哪一样不是从这本书里来的?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个人一样,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你能说这人头重要,我不要手;手重要,我不要腿;手脚都重要,我不要脏腑。行吗?所以有时候我看见某些争论以这为主以那为主的,就不解。哪一样不重要啦?如果你有徐汝奇前辈那样的刻苦,你也可以成为某一类的专家。说到脉诊,有人不解有人嗤之以鼻。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如果你对后世就这脉诊所说的那些话不能理解的话,那么用现代的全息理论给你讲,你就该明白了。我们人的身体的每一部分既然可以在手掌中显现、在脚底显现、在脸面显现、在耳朵显现,那为什么就不能在寸关尺上显现呢?
虽然我倡导用古人的思维去读经,但并不反对用现代理论去解读。比如现在傅延龄用现代的血管来解读脉象用现代医学来解经。都是我觉得要在像郭沫若那样在那个时代显耀很难,因为现代医学还在发展之中,还不成熟,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支撑(这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对),就这点来说,还没有中医的基础理论来的那么扎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6: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读:这几条都是讲衄的,我也放在一块儿。如上图,我把它分成流鼻血(衄)是表解和流鼻血是表未解两类。
一、表解:又有两种情况,1、是讲吃了麻黄汤后出现流鼻血的情况,他说这是表解的正常反应,究其原因乃是阳气重,这阳气我的理解是胃阳;2、是讲没吃药,人就莫名其妙的流鼻血了,他讲这也是表解的反应。
二、表未解:这里情况要复杂点,首先是需要吃药,47条讲太阳病有发热,这条(55)是讲伤寒没有发热,这大约就是当吃药与不吃药的区别吧?其次也是讲伤寒,但这里除了有热以外多了一个头痛不大便,这里又分为1、头痛有热,与承气汤;2、头痛有热但小便清,宜桂枝汤。然不管怎么样,头痛必流鼻血。
三、用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55条和56条都是流鼻血,但一个用麻黄汤一个用桂枝汤,从经文来看,虽都冠以伤寒,仔细看经文有热他用桂枝汤,无热用麻黄汤。一般讲发热是太阳中风桂枝证,所以他用桂枝汤。当然麻黄汤证也有发热的(见经文3),但是一旦遇到发热这种情况,说明这病偏于桂枝汤证了。这是我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1031

积分

151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12-8-2 20: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伤寒论是不是要完全背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2: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oushizhuren 的帖子

loushizhuren:学习伤寒论是不是要完全背下来? (2012-08-02 20:08) 
能完全背下来为上,不能背下来也要熟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4: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衄。
一、衄,鼻衄,通俗的说法流鼻血,好发于小孩儿。小孩儿,稚阳之体,阳气重,故46条有阳气重故也之说。照此看来,前文所说阳气为胃阳之说有待思考。然金匮16.17谓衄血为心气不足,方用泻心汤治之。按西医的解释,这衄血乃是鼻腔血管破裂所为,只管止住血即成。
之所以列这么多,是因为我家孩子也常犯此病。用过很多方法止住,但过一段时间又来,简直是没办法,似乎找不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二、止血的方法很多:
①流鼻血时,找一根细线在中指根部一扎
②用凉水在后脑勺拍拍
③用白茅根煎水喝
④用泻心汤渍水喝
⑤用麻黄汤
⑥转一篇用大青龙汤治鼻衄的医案。(我一直以为这大青龙汤就是大号的麻黄汤)

@中医何*:小儿上周鼻衄但高热不退,无汗,虑其有阳明腑热,处小剂大青龙汤,一剂微汗烧退。对症下药,中医退烧也速,不逊西药

前微博“小儿上周鼻衄但高热不退,无汗,虑其有阳明腑热,处小剂大青龙汤”有误,应为阳明经热,非常抱歉!有网友问麻黄为峻烈之剂,是否小儿不宜,应处银翘之类清热退烧。余以为既是太阳伤害大青龙证,小儿剂量酌减但用无妨,这次我用的是原方1/6剂量,煮一遍分两次服用(间隔3小时)。

Ps昨儿十五,这次有点似乎睡不醒的感觉,所以此文写来有点力不逮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1031

积分

151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12-8-9 15: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方法背伤寒吗?读了老是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08: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oushizhuren 的帖子

loushizhuren:有什么方法背伤寒吗?读了老是忘记 (2012-08-09 15:58) 
背书不是为背而背,其目的其实质乃是为用。不可本末倒置。如果你行事中处处都以经方为主,何愁忘记?即使忘记了,也可以再翻书嘛,要不哪能来三千次五千次之说。

建议再看看欧阳修的《卖油翁》,也许对你有所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08: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翻看旧物,看到一篇初学时百度的一篇旧文。录于下
小儿五岁积热,一时血随气行,得热妄动,溢出于鼻,名曰鼻衄。积热,指小儿表里遍身俱热,日久不止,颊赤口干,大小便涩。治宜清热消积,三黄丸下之,凉惊丸调之。
三黄丸 黄连 黄草炒 制大黄 等分 或 黄连 黄芩 大黄
凉惊丸 川黄连15克 黄芩15克 山栀 15克 黄柏6克 郁金9克 大黄6克 龙胆草9克 雄黄6克 辰砂6克 茅花或茅根 800ml煮取300ml 分三次服
从经文来看,鼻衄就两种:一是感冒了,发生鼻衄,那是因为阳气重之故,方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如果有头痛);一是心气不足(虽然这说法有待考证),方用泻心汤。
而我们看到上文,这大约该是民国至改革开放之前的用法吧?三黄丸也就是泻心汤,而凉惊丸也是在泻心汤的基础上加药而成。这凉惊丸虽说是调之,但其用药比下之还重。噫吁戏!小孩儿稚阳之体却受如此虎狼之药的侵害,不能不令人惊叹!须知仲景在用泻心汤时都是用渍水而非煎煮。难怪以前这中医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与爱戴!也就有了后来西医的长驱直入。虽说现在有点拨乱反正,然用此法之人大有人在根深蒂固。
最近看围脖,很多人看到用经方的有日渐高涨之势,抬出叶天士来,说其是经方之传人,仲景之功臣,是名副其实的伤寒学家。也有人说,学经方不要简单的追求方证对应,而要建立在八纲的基础之上。
这些话,表面看起来都对,但是仔细分析却不是那么回事。首先他们推崇的叶天士就是一个拆弹专家,好好的方子在他手里东一个西一个的,我不反对对经方的拆卸,尤其那些或然证的方子是可以拆卸的,如果你对患者的症状把握较准的话,那是可以拆卸的,但有些方子那是不能拆卸的,如果你遇到桂枝汤证,你说我把姜枣去掉,保留桂芍甘,再加点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就不成了。
其次,说学经方要建立在八纲的基础之上,这也是掩人耳目的说法。经文中,虽然以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等等来立目,但是仔细看经文也有以脉来解证以脏腑来解证以营卫气血来解证等等等等,如果觉得只要把八纲搞清楚了就万事无忧横行天下,这有点掩耳盗铃吧?然说这话的人不外是要大家遵从八纲而去掉死背经方,不经加减去用经方。其实质就是要你辨证后拆卸再用。
学经方,犹如学习绘画或者写字(描红),你先不依样画葫芦的去做怎么能画出好画来呢?自己画的画都一派涂鸦还有兴趣继续画下去吗?中医必定是个经验医学,你跟他呆的时间越长越有感觉,那时候也许你就觉得完全照方书写是最上等的也许你也可以随心所欲见证加减,都很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2: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集体重感冒,这次把所学的都派上用场了,方子都用了5-6个。[s:184]

有时间写上来放这儿

壬辰8.20写感冒的帖子太长了,放在这儿不方便,也给主题不符。以《感冒全记录》发在内妇儿版。
通过这次感冒,对我提高很大。明白了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子悲秋。一到这季节,心里总是怅然若失。解此者唯有杜康。这季节烧烤、夜市、啤酒受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季节对读书来说真是要了命了。

话说这次重感冒,收获
1、自用了调胃承气汤后,突然对这29、30条有了全新的认识。说到底,这2条就是伤寒的急救方案啊
2、对脉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我把脉象简单的划分为左脉与右脉,凡左脉浮,我都去桂枝剂里去找方;凡右脉浮,我都去麻黄剂里去找方。
3、伤寒重在恶寒---麻黄证;中风重在恶风---桂枝证;不恶寒身大热---温病。对感冒的简单划分。有汗无汗不是划分麻黄证与桂枝证的唯一标准。
4、重感冒只要用方得当,完全可以在24小时内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2: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读:阴阳自和,简单的四个字,放在我们现在来解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阴阳,在古人的眼里就跟我们现在的流行语一样,你一说听者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放在现在要想给它说个明白,没有十天半月的,难。
既然难,咱就不说。留给专家、考古家去解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4: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三两 芍药四两 炙甘草二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四两
                              水一斗二升取三升温服一升
读:从这条开始讲汗,汗后的各种变证。
这方子最初读的时候,有2个疑问:其一用的人很少其二跟麻黄加术汤很类似。现在看来,可以肯定的说,他就是一个跟麻黄加术汤相对应的一个方子。
麻黄加术汤是湿家身烦痛,这方子是身疼痛。另外他还加了脉象,脉沉迟,沉为水(14.19 14.21),这跟湿家正好相应;迟为寒(333),主血少(50),寒者痛也,有寒就有痛(这是我自己的臆想,没去查出处),这也跟麻黄加术汤的痛相应。
他这里用脉象是来印证身疼痛的,如果施诊中用此脉和外证相应方才去用这方子的话,估计永远没机会,这大约就是这方子用的少的缘故吧?按照我此次应用脉象的经验来看,我觉得只要左脉浮有身疼痛的外证就可以用这方子。

新加汤=桂枝汤+人参+多加一两芍药生姜
桂枝汤---解肌
人参芍药生姜---祛水

这方子煎的时间比较长,一斗二升水煎到三升比七升水煎到三升所花费的时间肯定要长得多,这大约是人参比较难于溶出的缘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12: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 炙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
                    七二一法(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内诸药取二升温服一升)

读: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63
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与桂枝汤则愈。24
发汗已解,复烦,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以上三条相似,细读还是有所区别的:24讲不解,57讲已解,此(63)条则是汗后,至于是已解还是不解没讲。我理解这汗后有二,一是没吃药,用了其他的发汗方式,如熏、蒸等等,一是讲刚吃了药,总之是发了汗出了汗之后,你不可再吃(更行)桂枝汤了。
如汗出而喘,即汗后有了喘,且身上没有大热,这里为什么要插入一句身无大热呢?我理解,身有大热有二种,一是中暑(白虎汤证),一是霍乱。这里插入这句就是要排出这二种情况你才可以用这方子。
从这条可以看出,麻杏石甘汤的主证就是喘。
治喘的方子除了这条外,还有18、43条。18条讲喘家,43条讲下之微喘,这条讲汗出而喘;前二条用的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而这条用的却是麻杏石甘汤。个中的区别我看还是在于脉象,通过这次治重感冒(详见感冒全纪录一贴)我的体会就是左脉浮用桂枝剂右脉浮用麻黄剂。

此方就是麻黄汤用石膏替换了桂枝。
石膏凉胃去胃热,桂枝走心阳。仅仅这么一换,他就不发汗了。再,麻黄+石膏,也抵消了或者说监制了石膏凉胃坏胃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妙的事情,至于其原理是什么,我现在也不明白。

按:记得刚开始学医的时候,畏石膏为猛虎。这是因为过去有段时间吃中药给害的,那位医生好用石膏等清凉药,我是中医的坚定者,那时吃药就像现在的某些患者一样一吃就是一年二年的,我妈说我是肠子都吃黑了,就那么个样。然而吃了那么久的药,身体却没见好,反而更差,饭,饭吃不下,觉,觉睡不着,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个吸食毒品的,好多人看我都有此疑问,是不是吸毒了?后来换了个老中医90来岁,给慢慢治好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副药都叫自加生姜。据他说呢就是寒凉药吃多了伤了胃。从此我是看见石膏之类的寒凉药就怕。所以刚开始学医的时候,一听见这伤寒病,首先想到的就是清凉之类的,不敢摸,去选了一本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想的就是这个可能是用温药的吧;))现在看,全反了。
改变我的是老爷子。看他的书,就是好用这石膏。虽然是如此,但是自己还是没敢用。后来有一次是鼓起勇气试了一次,觉得真没什么。现在大胆了,通常用量都是40—50克一剂。
其实,药无好坏,看你怎么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2: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四两 炙甘草二两
                    三一一法(水三升取一升顿服)

读:这方子后世叫急救方,救心汤,不知道现在的速效救心丸是不是以此为主的。
其人叉手自冒心,按照现在的说法大约是心脏病之类的,心下悸欲得按,他用的是心下而不是心(悸),按现在西医的理解这心悸就是心脏突突突的跳,而这里用的是心下,难道这古人所理解的心跳不是在心脏而是在心下?说到心下,这本书里最多的就是泻心汤那里,泻心汤所描述的心下,我的理解是在胃窦那个位置,他说的是心下痞嘛,痞则不通,只有胃窦那地方发炎了才可能造成堵塞不通,而这里的心下若理解为胃窦可能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里的心下我觉得还是理解为心脏比较好。所以这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他说这人心脏突突的跳,不舒服,想用手去按是什么原因呢,发汗过多。
这种情况,现在在澡堂子才可以看见了,有的心脏不好的人去澡堂子桑拿,从桑拿室出来,你就可以看见他就是用手来捂着心脏(叉手自冒心),难受极了,严重的可能当时就暂时失去知觉,有经验的见此就会嘱咐其躺下,或者人工按压心脏,这跟欲得按所描述的差不多。这种情况,我是经历过的。一般情况,躺一会,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就缓过来了。
按照现代西医的解释,心脏就是一个泵血的功能,按前述,血和水是相互融和的,这水(汗)若失去过多,这血就泵不上来,心脏一缺血就突突的跳,所以他讲发汗过多还是有道理的,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
此外,这心下悸跟心动悸(炙甘草汤证)也有区别,大约一个是轻一个是重一个急一个慢。桂枝甘草汤证轻、急,炙甘草汤证重、慢。这里的急和慢是说发病的时间来得急。
从虚实来看,这应该是属于虚证,泻心汤证则属于实证。
跟21条比较的话,21条更轻,仅仅是胸闷,不舒服。

这方子,一个是量大(四两桂枝取一升,照现在的计量就是36克一剂,炙甘草则是18克),二是顿服。由此可见其救急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7: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幸染上三叉神经痛,痛苦并积极应对ing

壬辰8月31 已愈。欲知可参看《一次奇妙的自治经历》一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8: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一三一法(水一斗先煮茯苓内诸药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读:这是讲气冲。这本书里除此外还有15条、67条、117条,都讲的是气冲,虽然诱因不一,有汗后、有火针、有下后、有吐,但其表现都是气上冲,然轻重不一,上冲的地方也不同,有心有胸,所以用方也不一。
15条讲下之后,其气上冲,这是最轻的,用桂枝汤即可;
117条讲气上冲心,所以加桂二两,桂枝加桂汤;
65条讲汗后,腹中有气欲作奔豚,意思是那气要冲不冲的,故说欲作,用苓桂甘枣汤;
67条讲气上冲胸,气已经发动了,往上冲了,比65所述的还要重,所以用白术替代大枣,用苓桂术甘汤。
这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他讲是汗后,67条则讲是吐、下后,其实这都是面上的,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理解应该是里有水不去,汗后去的是表层的水,里面的水没去,里外不平衡就造成气上冲,同样吐下也是这理。这从其用药也可以看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4: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炙半斤 生姜半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水一斗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读:这是讲汗后的一个变证。按照传统的中医对病邪(尤其是感冒或者叫伤寒吧)的理解,这病邪首先是入皮然后入络入经入脏腑入骨入髓,由于外在的干涉,比如发汗,这病邪清除部分后就可能有些余邪进入了脏腑。这就是一种。发汗后引起了腹胀满。这种情况在常规的治疗中很少见,大约都是持续的吃发汗剂后将病邪给阻断了,所以前人很多医案中很少这样的医案。

这方子可以看成小半夏汤或者生姜半夏汤合半个人参汤加厚朴(最初读这方子的时候,把它跟半夏泻心汤比较,现在看似乎不太合适.不知以后还会怎么来读这方子,人的认识总是不断变化更新的,所谓常读常新是也)
厚朴---肠药,消腹胀满的
生姜 半夏---小半夏汤也可看成生姜半夏汤,祛水止呕
甘草 人参---半个人参汤 护胃养胃

按:如果没有这次(指壬辰8.29重感冒。可参<感冒全记录>一贴)亲身经历,我是对这方子的认识估计还是停留在文字上。但,至今使我耿耿于怀的是这药,煎了后就吃了2杯,腹胀满就去了,但是它症还在。有时候真怀疑这药是不是起作用了,当然心痛这药没吃完也是一个方面。
从这方子可以读出,古人那时候对这病是如此的了解,一点点的变证都记录在案,非亲身经历是写不下这样的医案的。我在想啊,那时候的医生估计不会像后来的医生,给开张方子自己回去抓药就完事,有什么问题几幅药下去再说吧。须知这急症,患者的变化是很大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患者的变化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医生要不亲临现场是不可能知道那么清楚的。

ps感谢某人对我的关心。我想既然开了头就坚持写下去吧,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虽然回头看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2: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炙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水六升取三升分温三服

读:吐下后,若有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这症状,尤其是起则头眩,你不可予以发汗,发汗则动经,而且还会有站不稳的可能(身为振振摇)。因为脉沉紧,脉沉有水,沉也主里,紧则寒,水在里边你是不能发汗的。只能用苓桂术甘汤来祛水。
这方子的主证就是起则头眩,有时也伴随气上冲胸。气上冲胸这心脏总是有点不舒服的,所以他用桂枝甘草汤,另外再加点茯苓白术。因为这是心下逆满,这心下在这里大约指的是胃,满则是有水,这逆用在这一个可能就是不顺则逆二来也可能是古人说话的一个习惯,所谓逆贼,所以这苓术在这里祛的是胃里的水。

按:①发汗则动经,这经,按照《内经》经络的说法,则是邪入于人先是皮毛再络再经再腑…按照这本书的说法,这经往往是同血连在一块儿的,所谓经血是也。从后面这身为振振摇者来看,用经血来理解这经似乎更加合理,因为汗者血也,你发汗就是动了血了,血虚人则可能站也站不稳,所谓身为振振摇者是也。
②这方子我是经常用的。有点小痰什么的就用这方子,根本不用二陈汤。此外老爷子的介绍,说他往往在寒冬来临之际,来一副以预防冬季感冒(现在回头看这编者也有问题,因为老爷子就是个烟鬼,吸烟的人大约都是痰多,所以老爷子用此祛痰而不是预防感冒)。受此启发,我有段时间迷恋找预防感冒的方子,就想到这出。心想用这方子再加点什么来做个四季预防感冒的方子,但是失败了。因为四季不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3: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发完贴,看见黄老师的《真武汤与高血压》,里有身润动振振欲辟地句,一下就联想到这里的身为振振摇,于是跟了一句,这两个方子是不是一轻一重?

吃饭的时候就想,这不对啊。这里的身为振振摇是讲发汗后,但转念一想,如果把这发汗后身为振振摇也作为一个症状的话,能不能用这方子呢?

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解读:吐下后,起则头眩;发汗后,身为振振摇都可以用这方子呢?

唉~~迷人的经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炙甘草各三两 炮附子一枚
                     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三服

读:发汗病不解,这句话有歧义,也就是说可以有两种解释,按照惯性思维可以理解为发汗后病还没好;再一种就是发汗,病不解,也就是说发汗是发汗,一边发着汗一边这病还没好。我理解这第二种说法更接近原意。他用这发汗没用汗出不止或者大汗淋漓之类的,说明这汗不是他所要表达的主证。而主证是反恶寒,他用这“反”字跟用“逆”一样一个是当时的语言习惯一个则是说明这病本不应该恶寒的。他说这恶寒是虚的缘故,换句话说只有人虚了,才有感到恶寒。治这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就成了。

芍药甘草附子汤由芍药甘草汤加附子组成。
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治虚
附子---温经

按:①这条看似简单却不好理解。赵本附有“疑非仲景方”的注。可见后世对这条颇有微词的。老爷子在讲这条的时候也是说这病一定有脚挛急腹疼之类的症状的,其实不然。
我在读这条的时候也是颇费脑子,还好,正犯愁的时候,看见有网友转闫云科的医案,突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闫云科把这条跟桂枝加附子汤连在一块儿来理解,桂枝加附子汤我是用过的,仔细回想,用桂枝加附子汤的时候,就是不恶寒,而这条却是恶寒或者说反恶寒,而其共有的特征是有汗,不过一个说的是汗漏不止一个说的是发汗(按我的理解这发汗也就是出汗),在我理解这发汗就是比汗漏不止轻点而已。我觉得这两条就是一阳一阴,一阳症一阴症。桂枝加附子汤属于阴症,而这条却属于阳症,阳症按理是应当用麻黄剂的,但是这里却没用,而用的是芍药甘草汤,为何?因为有发汗俩字在这儿。可见这发汗俩字用的之巧用的之妙,但却害了你我以及后世所有读这书的人了。昨日(壬辰9.9)想到这儿的时候。心里忍不住爆粗口了。
②这条,江尔逊也有医案,是说治一44岁男,感冒愈后唯时觉背心啬啬恶寒二三日不除,用此法一剂而愈;闫云科的医案却是65岁女,暑天感冒后自服药片后引起大汗淋漓汗出不止,畏寒唇冷,也是用此方后一剂减二剂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5: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脑子还沉浸在芍药甘草附子汤里~~

昨天去经常买馒头的店,老板娘前段时间左手被和面的机器给伤了,虽去积水潭医院治好了,问她的时候,曰活动还很僵硬。告知吃点桂枝茯苓丸。回家一想,这如果给开个方子能不能在桂枝茯苓丸的基础上再加上芍药甘草附子汤呢?

有伤就有寒,用点附子温经驱寒,芍药甘草伸筋,再加上桂枝茯苓丸祛瘀。这不是很完美吗?

有机会一定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3: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生附子一枚 炙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二服

读:这条经文的重点在病仍不解烦躁,这烦躁是由于发汗或者下之后胃部虚弱所引起的。而前面的发汗若下之依然同上条一样,存疑义。

正是因为这烦躁是由于胃虚所引起的,所以这方子由理中汤变化而来,同时也有干姜附子汤的影子;也可以这么看,理中汤用茯苓换白术再合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复(胃)阳补虚
理中汤用茯苓换白术---理中焦,复阳补虚,祛水

这方子是取三升后一次温服七合,一天二次,那么算起来这应该是两天的量了。可见虽然病很虚,但是给的量很小。想起朱进忠讲跟李翰卿学医的事来了,病重补虚不可用重剂也。

按:①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把若下之给括起来,这句就跟68条无啥区别了。
②这病到底指的是什么,若把若下之跟61条连在一块儿看,这病是不是就是不呕不渴身无大热等等呢?
③理中汤,也叫人参汤,由甘草干姜汤加人参白术组成。前段时间闲着,翻看他书,发现后世很多方子都是由此方化裁而来。可见这方子应用之广。这方子从方名可以看出也就是理中焦,大凡中焦以及胃部不舒服都是可以用这方子化裁而处之。此处也是如此,我想他用茯苓替代白术,是不是白术燥湿而茯苓祛水且有安神的作用呢?如果病者没有经过下没有吃下药,是不是在应用这方子的时候可以去掉生附子呢?
④这方子用的人不多。壬辰8.29家人患重感冒用了一次,服了2杯,也是翻书作业照书行事,现在看来,当时对此方也是体会不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5: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我的体会有两层,如果对方证应用的深度了解不够,在伤言伤容易困住自己。若是放到更广的方剂背景下研究,效果或许更好。
伤寒论号称治百病,其实只能涉及到百病,最好能了解在百病中的恰 .. (2012-09-13 14:48) 
所言极是。

其实对我们来说,最困难的还是见识少,百病自己能见能识的有多少?不光我们就是医家也是,你遇上了,你跟这方子就有缘。虽说知识不足可以书上补充,然书上得来终觉浅啊。再者,一家有一家的体会,你重新看一个人的书你就得重新去认识这个人,累。

这书真是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下次再读,随着时间以及自身体会的加深,原有的看法以及认识又可能再进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6

积分

48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6
发表于 2012-9-14 08: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曾经看过小公主的博客,她叫你多读多背,不要看他人的注解,只读只看原文。看来楼主还是没忍住啊。

我赞同小公主的看法。谁的注解都不该看,初学者更应如此,不然,被带到沟里去了都不自知。你还一个劲地说着谢谢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3: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所谓一家有一家的体会,便是各家用的技术指标不同。和我们炒股一样,有了初步基础后,就需要确定属于自己的技术组合,我个人主要用八纲气血津液和脏腑辩证。
理论上一旦确定系统后,其 .. (2012-09-13 17:42) 
你说的是。

中国的东西,尤其是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博大精深。正因为此,所以在学术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各种理论方法不一而足,然我认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可强求不可统一。

但是就学医这条道上看,无疑《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是最基础的。但也有个侧重,我觉得就临床来说,应该偏重于《伤寒杂病论》,而学术上则要偏重于《黄帝内经》。

就临床来说,也是有各种门派方法理论。就我现在对《伤寒杂病论》的认识来看,他也是什么都讲,如果我们初学的时候就选择某种架构作为自己的构架,难免走于极端。

---与兄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3: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镜湖 的帖子

镜湖:楼主曾经看过小公主的博客,她叫你多读多背,不要看他人的注解,只读只看原文。看来楼主还是没忍住啊。

我赞同小公主的看法。谁的注解都不该看,初学者更应如此,不然,被带到沟里去了 .. (2012-09-14 08:53) 
你批评的是。

我现在的水平哪敢跟小公主比啊。你看她注释《论语》,你看她大战国债327,你看她在股市揽银几十亿。这些都是我没法望其项背的。

不过,就我心中对读这书的计划来说,把《伤寒杂病论》按照自己的语言解读一遍后,还是要回到看各家医案注释中去。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这本书太过精辟,在他的面前我们是如此的渺小,而人生有涯此书无涯,究我们一生你也没法把书中所有的医案给见识一遍,所以还得借助他人的见识来丰富自己。

---与兄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5: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读:太阳病,这里是泛指,既可是太阳中风也可是太阳伤寒,经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69条是胃中有水而烦躁,他用茯苓四逆汤也就是理中汤的一个变方,这里是胃中干,所以治法有二:一、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二、如果是消渴症也就是渴而饮水不止,老想喝水,还有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这些症状,则用五苓散主之。
其实现实中,如果真能判断患者的毛病是由于水患所引起的,即使小便利,也是可以用五苓散的。不能拘于小便不利这句,所谓的死于句下大约说的就是这种读书法吧?

猪苓 泽泻---利小便 祛膀胱水
茯苓 白术---祛脾胃水
桂枝---解表 去热

按:①看见这方子的组成就想到猪苓汤。做个比较
a、症状相似:脉浮小便不利微热(猪苓汤是发热)渴欲饮水,但是一个是因为有表证,所以放在太阳篇;一个是无表证,所以放在阳明篇;
b、因为有表证所以用桂枝,偏于通利小便所以用滑石;白术和阿胶,一个燥脾一个补血
c、一个偏于上一个偏于下。凡是由水引起的不适,若偏于上用五苓散,偏于下用猪苓汤
②这方子用桂枝在这儿,除了去热解表之外,是否还有如吴鞠通所论述的桔梗一样也有载药上行的作用呢?
③最近黄老师发了一个医案,讲用五苓散治眼部疾病,患者说是葡萄膜炎引起的眼睛视力下降,患者共吃了105剂,按照一周七剂来算的话也要吃15周,也就是近三个月的时间,还是不间断的。这医案给我的思考是:
a、凡药性不能达到的地方,用药时间都长
b、眼部的疾患,通常的说法是血在起作用,但有时候也得考虑这水患。像前几天有网友发帖说一患者从小就眼睛发肿,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这方子呢?
c、如果这桂枝真有载药上行的作用的话,能否像黄世沛用小续命汤那样逐渐加大这桂枝的药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4: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读:从71—74都是讲五苓散,这方子在书中出现的次数很多。
上条讲脉浮,这条讲脉浮数,49条有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又52条有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所以这里他先用发汗已,言外之意是麻黄汤已经用过了,但病人陡生了烦渴,这就很明确了,要用五苓散。他用了“主之”而不是“宜”或者“与”了。
这病发汗后还没好,又增添了烦渴,就是上焦有水,脾胃有水所致,用这方子就好。

按:就这案例来说,如果按理法或者根据折方行家的方法看,这方子能不能去掉猪苓泽泻呢?想到了颇带争议的28条,咱回头去看看:
1、28条苓术也治小便不利,可见这苓术不仅仅是祛脾胃之水
2、28条治头项强痛,然他是去桂的,所以这载药上行似乎也说不通
3、可见这用理法来折方或组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4: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 炙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读: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按定义是不管有汗无汗的,但因为麻黄汤证有无汗桂枝汤证有汗出,又习惯把麻黄汤证跟伤寒连在一块儿,把桂枝汤证跟中风连在一块儿,所以通常理解这伤寒就不应当有汗。
然却给出了汗出而渴,我的理解是他或者是吃了药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出了汗,比如熏蒸火烤或者喝了热汤等等,有了渴的感觉,就要用五苓散;如果没有渴的感觉就得用茯苓甘草汤。汗者血也,出汗过多大约都会引起心脏的不舒服,所以要用桂枝甘草汤来通心阳,外边的水走太多里外不和用茯苓祛水,加生姜温胃止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读:中风(发热汗出恶风)三证,这里仅仅提出发热没有提到汗出,而73条伤寒却特别提到汗出,这两相比较倒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而更有意思的是这逗号点的位置不一,另一版本是这样的,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我照老版本来读。
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没有烦躁,说明这太阳中风证病势都比较缓,不像伤寒来的那么烈那么猛,所以这太阳中风的脉象也是缓,没有伤寒的脉那么紧或数,这大约也是体现了脉证相应吧?
有表里证,这既是说明这病因也是说明这病症。下边接着讲水逆(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这是这条的主证了。遇水逆也可以用五苓散来解决。

按:①学针灸的都知道,很多穴位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其实药也有,比如大黄,它既可以通便又可以止利,这经方也应该有吧?这五苓散算一个。一个消渴一个水逆,这俩就是完全相反的证。
②73讲伤寒74讲中风,这一阳一阴,可见这阴阳在古人的脑子里完全就是一个条件反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直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读:未持脉时病人手叉直冒心,(见64条)是因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一个意思。后面讲医生叫他咳他听不见说什么,此必两耳聋无闻也,他说这原因是重发汗,也即发汗过多所致,造成人虚。
《内经》讲肾开窍于耳,以前说耳朵听不见都是肾亏虚的原因,这里看发汗过多也可以造成耳聋。这是一段,下面讲的是另一段。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饮水多与以水灌之,就喝水的时间来说大约一个是喝水的时间长一个是喝水的时间短,所以用了两个词来说明。记得老爷子讲过这水灌是一种类似于敷冰袋,这是西医的用法。
这条放在这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似乎有点前后不搭。74条讲水逆,76条讲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这中间来点喘。是不是有承上启下的意思呢?发汗过多所表现出来的都是虚证,然这虚有实虚如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也有假虚,后面的栀子豉汤证。记得老爷子讲过寒容易辨,而热不容易辨,有实热也有虚热。大约就是这意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12: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 香豉四合
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读:前面二句,第一句是接上条后一句为下句做铺垫。重点落在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这是讲轻症。
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我理解这是虚极生热,本质上是虚,因为有汗吐下,但面上反映出来的却是一派热象。懊憹,字面的意思是烦闷,心里烦闷不安,我理解这词是否还带点象声词的味道,嘴里有点咕咕囔囔的,他前面界定了一个心中,说明这热象反映在心脏部位。
这方子后面有得吐者止后服,但从老爷子以及大多数所叙述的案例来看,似乎并没有吐的现象。但人的体质千差万别,为防万一,我觉得用这药的时候还是叮嘱一句较妥。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从这句看这甘草是不是还有点补气的作用呢?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生姜止呕。

栀子十四个,按郝万山的称法,10个栀子大约是15克,那么14个就是21克,除以一升半也是14克。老爷子用的是12克,书上讲分二次服,现在大多数都是日三服,这么看老爷子用的量还是要轻些,难怪少见吐者。(笑)
香豉四合,一合折合多少,郝万山没讲,这很怪。也许是遗漏了。但一般都是用6克或者9克,看栀子的用量来定。
栀子---去热除烦 《内经》讲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
香豉---有讲宣气的 但《内经》却查不到,疑惑ing

按:这方子我没吃过。但门纯德讲的我觉得特别好。他说这病是因为胃中有了腐气,即胃中发酵不正常引起的烦躁,所以用香豉。香豉就有这个促进发酵的作用。我觉得他这讲法比王好古陈修园讲黑色入肾,心肾相交而止烦止躁好得多,虽然我不反对五行,但放在这里显然很牵强。但也反映了那时代的人对人的机体的认识水平。
这也引起了对这病到底是胃所引起的还是汗吐下后肾亏虚所引起的的一个思考,也或者二者皆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6: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读:发汗若下之,这种句式在书中经常出现,很显然这发汗绝不是发汗后,若是发汗后,他会专用发汗后或者汗后的。我理解这发汗就是在这发汗过程中,当然也不是讲这汗就这么着一直发着,就是没有经过吃药或者其他的什么手段发过汗之后。
这条的重点在烦热胸中窒。烦热比烦躁轻点,但有种绵绵不断的热在里面,我理解。这种热还波及到胸中,造成胸中有点窒息的感觉。
热炎向上,老爷子把这胸中跟食道联系在一块,我觉得很有想象力,因为这热是从胃中出来的,必顺着食道向上,这想象力也拓宽了这方子的应用范围,像食道癌、食管炎这类的估计用这方子都好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08: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读:伤寒五六日,这是个约略数,按照4、5条的定义来看,这病已经传了,不仅仅在表了,所以他说身热不去,未欲解也。大约说的就是这表证未解或者是快好了(欲解)。未解和欲解是两个意思,他放在一块儿,我只能这么理解了。
大下之后,下之后人必虚,何况大下,人当更虚了。虚在下面,病症却反映在上面,心中结痛,这心中是个泛指,不特指心脏,我理解,他不仅痛还有结,结者块也,意思大约是痛的部位感觉有块儿。不知这么理解对不对,就书读书难免有误。
这大约就是个下虚上实(热)证。虽然这外证未解或者欲解,但急先治标,仍然要用栀子豉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2: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 厚朴四两 枳实四枚
                  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读:这条可以跟66条放在一块儿对照着看。
66条是发汗后腹胀满,这条特别提到下后,可以看出下后,下边虚了容易引起上边(心中或者心脏)发烦。腹满大约是发汗后所引起的,虽然这里没提到发汗,但从66条来看,可能是汗后。卧起不安是心烦引起的。

栀子---去热止烦
厚朴---去腹满
枳实---下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2: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 干姜二两
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读: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病起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医生以丸药大下之,这丸药据说是一种很猛的下药,故有大下之说。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可见病者原是有热的,微烦是说这烦的程度不深。
78有大下之后心中结痛,这里是大下之后微烦。同样是大下,反映在个体的身上其表现就有差异。78条用栀子豉汤,这里用栀子干姜汤。干姜是温胃的,加甘草则复阳,复胃阳,可见这大下是伤了胃了。
这微烦,一种解读是烦的程度不深,另外也可解读为虚得太厉害了,没力了,从用干姜的情况看,似乎后一种解读更靠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读:至此,这栀子豉汤到这就结束了。76---81共6条。这条是讲服栀子豉汤的一个禁忌。
旧通久,也可以解读为原有的意思。微溏,脾虚则便溏,这微溏说的就是这便溏,不过程度不深故说微溏。
栀子豉汤本是解汗吐下之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虚热之证的,脾虚你再用这方子显然不合适。

按:①在读栀子豉汤时,有天早晨我突然产生一个想法,这不是跟温病很相似吗?急翻书,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6。这书上,五苓散证讲渴,栀子豉汤证讲热讲热烦,但都不恶寒,这两个证加在一块儿不就构成温病的主要症状呢吗?
其实温病里很多用药都是这里的药,尤其是栀子和淡豆豉用的很多。如果再加上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这属于风温,在这本书里,也是温病的一种,那就齐活了。看围脖有一个甘肃的医生在看了胡希恕的《温病条辨批注》后,大肆感慨以前没早读这本书以至于被蒙蔽许多年。之所以说这句是因为老爷子那本书我没看过,但我的想法跟老爷子也很合拍。还有章太炎也论证过,这本书里这些方子就是治温病的。
②从这本书的编排来看,大的来说,王叔和是把能归类的就基本按照《内经》的方法归为六经,不能归类的就另立一本,按照脏腑来编排。老爷子执于六经刘渡舟执于脏腑,一个抓头一个执尾,齐活了。
细的来说,也就是就这本书来说,1---30基本讲的是太阳病的概念分类以及桂枝汤证,也就是上部;中部,从31---70讲麻黄汤证,71---81讲的就是温病了,但他把白虎加人参汤证放在了桂枝汤证里,这也是符合王叔和按照阴阳来编排的道理的,因为这白虎加人参汤证是大汗后大烦渴不解,这汗出过多,当然属于桂枝汤证的范畴了。
③关于分类。最近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中国,不仅中医,就是所有的文学、艺术等等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传统文化来源于哪呢?老子。老子最著名的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西方基督教的上帝造人,先造男人,然后取男人的肋骨造了女人,有了男人和女人,然后有了后代,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其实都是一二三。
扯远了说回来。不管王叔和也好还是张仲景也罢,无不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这分类法也受这影响的。咱们来看,伤寒(其实在这里就是一个病名,至于为什么取伤寒而不取桂枝,以后有机会再说)为一,由此有了二,伤寒和中风,因为伤寒包含了温病,于是有了三,中风、伤寒和温病,当然还可以往下分,比如温病包含了风温,那么就有了四,中风、伤寒、温病和风温。由这些病的变化,而有了诸多的疾病。说白了就是个二分法。不过这二分法跟我们现在理解的二分法有点不同。
以前在读第六条时,曾把伤寒中风划为一类,温病划为另一类,一是按照药性来分二是有点受吴鞠通的影响,现在看来有所不妥。
④为什么把温病包含在伤寒之中呢?按照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他是把桂枝和麻黄分为二类的,桂枝属阴属血,血和汗同类,可理解为不变;麻黄属阳属气,气性多变。我们知道,麻黄证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恶寒,而按照定义温病是不恶寒的,所以这恶寒和不恶寒正好是一对儿,所以把这温病包含在伤寒之中是合理的,当然这里所指的伤寒是一个大的概念。

这就是我读到81条时的一点体会,跟大家分享,也不一定对,请自个儿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5: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胡希恕的温病条辨拾遗必须要读,这本书要不读,仅看那两本讲座,未免也太遗憾了。
光是上焦篇提炼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就特别给人以启发。
昨天新闻讲到那个放冰箱6年的事,他女儿顶 .. (2012-09-27 19:39) 
老爷子那本书一定是要读的。只是我现在怕分心读不好,所以暂搁下,其实很多好书我都是这心态。

记得老爷子也讲过,过去拉黄包车的车夫也是如此,好像就是一剂白虎加人参汤即可。你也可以记住,别吃西瓜送医院。[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2: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读:此麻黄五禁。咽喉加淋、疮、衄、亡血四家。除咽喉干燥未列出发汗后的危害之外,其余均有。淋家要便血、疮家要痉痓(筋脉拘急)、衄家要额头上陷两目不能闭合(眴)不得眠、亡血家(失血之人)要打寒战(寒栗而振)。
这里所谓的家,应该是久病之人且病的程度还不浅。比如衄家,如果10岁以下的小孩时不时的流鼻血,这称不上衄家。这衄家当是成年以后,经常的流鼻血而且量还挺大难以止住,且伤寒期间还在流,这才称得上衄家。这里也有个轻重深浅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这些就不能发汗呢?各种解读很多,用各种理论各种方法来阐述的也多。我觉得只要能自圆其说的,都是对的,且无所谓好坏优劣,你自己接受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1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读:汗家,经常出汗且汗出较多的人。重,重复或者重,轻重的重,这两种说法都能说得过去。必恍惚心乱,恍惚指神智即大脑有点不清,心乱指心脏烦乱,乱,没规律的称乱。《内经》讲,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这心脏必定受影响,这心脏一阵的乱跳,大脑也会跟着舞蹈,所以有恍惚心乱一说。

如果在这里画个句号,这条是可以跟上面麻黄五禁连在一块儿的。然这书冷不丁的插一句,小便已阴疼,真不知是何意。小便已阴疼是讲撒完尿之后这尿道还有点隐隐作痛,阴,既可讲阴道(尿道)也可讲隐,隐者阴也,不明显的。
这尿道阴疼跟发汗过多有关系吗?看不出来。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身体的水分流失过多,尿液就少了,这尿液一少,撒的时候就会涩涩作痛,但这也是在过程之中,而不会在撒完之后,已,完成也。

与禹余粮丸。禹余粮,有两种说法,一为矿物质,有涩肠,止血,止带的功效。一为土茯苓,具利湿去热的功效。陶弘景说,昔禹行山乏食,采此根以充粮,而弃其余。就是《本经》上也有两种:一禹余粮,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一太一余粮,又名太一禹余粮,味甘,平。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余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若神仙。

这本书说方本阙,也就是说没方子。从各种文献来看,土茯苓用的人较多而用矿物质的禹余粮的较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5: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89、病人本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读:这条实际是乌梅丸证,不知放在这里什么意思?为什么吐蛔,338条作了详细的说明。蛔,蛔虫也,现在很少见了,大约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农村可能还能看见。都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生的东西所致,过去大人小孩都爱长这虫子,尤其是小孩,经常闹肚子疼,就是这虫子在作怪。过去有种宝塔糖和使君子,吃下去就把虫子给杀死了,虫子随着大便而出,多的10多20条,大部分都是死的。
病人本有寒,是讲这人冷,尤其是四肢都凉,如果重一点就是厥了。四肢厥冷就是较重的了。有寒跟恶寒也是有区别的。恶寒是怕冷的一种状态,有寒是本身就冷。这种情况有二种原因可引发,一是肾阳不足一是胃寒。这里主要还是胃寒。
胃寒,你再重复发汗,胃必更冷。因为发汗是要调动身体内部的能量去驱除外邪,你胃中本来就寒,你再调动能量出去,必定更冷,这胃中一冷虫子就呆不住,呆不住就要找出路,顺着食管往外爬大约是最近的道了。这大约就是吐蛔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4: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读:这条标点似乎有点问题。改一下: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这样读是不是好点?前一句说的是本来应该先发汗的,你复下之,这复有往复反复的意思,意思是你反反复复的下,这就是逆;若先发汗呢,这就对了,治不为逆;
后一句说本来应该先下的,你反倒先去发汗了,这也是逆;如果你先下呢,就对了,治不为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读:此条讲表里有病孰先孰后的问题,也可以看成90条的一个补充。
身疼痛,外证未解的表现,尤其是伤寒,如35条的麻黄汤证,但是如果遇上有下利清谷不止,这就是里面有问题了。下利,拉肚子,清谷,完谷不化,吃的东西下去完全没有消化,完整的就给拉出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应当是先救里,用四逆汤;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里面没问题,那就得先救表,宜桂枝汤。后身疼痛,这后字不可解。如果把清便自调者与后身疼痛调个个儿,似乎好点。即清便自调者,(而)后身疼痛,即是说里边没问题,但是外证仍在(身疼痛),那就得先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11: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炙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生附子一枚
                  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读:病发热头痛,发热头痛既可是太阳中风,也可是太阳伤寒,他没用太阳病,而用的是病,这病是名词动词化,另也有泛指这二病的意思。
不管是太阳中风还是伤寒,脉都当浮,这病不然,不浮反沉。沉为里,主病在里。这病是否像91条所说的下利清谷呢?他没讲,应该是个泛指,可能有这情况也可能没有这情况,反正是除了外证未解之外,还有里证。按照91条的原则,急当救里。
若不差,差,读cuo,好的意思,病愈,相当于瘥。若不差,假如(这病)没有好。身体疼痛,这是麻黄证的表现,说明外证还在。当救其里,91条的原则急当救里。
这里所有的病症都是外证未解的,仅有一个脉反沉,而最后还是落实到当救其里。这大约就是舍证从脉的例子吧?
四逆汤方。没用主之也没用宜,这选择性更大。四逆汤方最早在29条出过,那是因为重发汗亡阳来救急的。另外,从句式来看,当救其里之前是个完整的句式,在这里应划上句号的。然这里是用的逗号,后面突然地冒个四逆汤方,就给后世留下许多的遐想。比如,老爷子就结合上条,在这里加一个“宜”字,说得过去。但也可以这么解读,这条是紧接着91条的,并入91条也是可以的。我的解读是王叔和喜欢拿这阴阳来编排,所以他把91条折为2条也未可知。实际上这条就是给出了当救其里的另一种情况。至于突然地冒个四逆汤方,不过就是列了个四逆汤方而已,因为91、92重点是讲救里,所以列个四逆汤方也说得过去,不可看成92条的专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2: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而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读: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先下为逆,不愈再发汗。以此,因为这样,表里俱虚。其人,这人,因致冒,因为这原因而导致眩晕。冒,头部眩晕,冒家,经常头部眩晕的人。汗出而愈,出点汗自己就好了。我理解这汗出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出点汗就好了,还是要有点量的。
所以然者,为什么这样呢。表和故也,表,皮表,外部称表,和,阴阳相谐。皮表因为出了汗达到阴阳相谐,这人的眩晕自己就会好了。这可以看出,这阴阳不光是指表里,就是表也是有阴阳的。古人的阴阳观无处不在。
里未和,然后复下之。里,和表相对应的,未和,里边的阴阳还没达到和谐的地步,然后你可以再用下法下之。因为有先下而不愈,说明这人还是有里证存在的。当这人表里俱有问题的时候,先解表然后治里,这也是大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5:02 , Processed in 0.113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