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53|回复: 2

[推荐] 历代本草汇编“川芎”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1-7-13 17: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川    芎(《本经》)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多系栽培。主产于四川省以及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原植物喜温暖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环境,稍能耐旱,怕荫蔽和水涝。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或酸性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用名有川芎 、酒川芎。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名医别录》:无毒。主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温中内寒。
《药性论》:臣。能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日华子本草》:畏黄连。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疗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沥,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本草图经》:蜜和大丸,夜服,治风痰殊效。
《本草衍义》:此药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阙也,然须以他药
佐之。沈括云:予一族子,旧服川芎,医郑叔熊见之云:川芎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后族子果无疾而卒。又朝士张子通之妻病脑风,服川芎甚久,亦一旦暴亡。皆目见者。此盖单服耳,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既使他药佐使,又不久服,中病便已,则于能至此也。
《药类法象》:补血,治血虚头痛之圣药也。如妊娠妇人胎不动数月,加当归,二味各一钱半,或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服之神效。
《药性赋》:味辛,气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上行头角,助清阳之气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调经。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纯阳,无毒。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本经药。
《象》云:补血,治血虚头痛之圣药。妊妇胎不动数月,加当归,二味各二钱,水二盏,煎至一半服,神效。
《珍》云:散肝经之风,贯芎治少阳经苦头痛。
《心》云:治少阳头痛,及治风通用。
《本草》云: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除内寒。
《日华子》云:能除鼻洪、吐血及溺血,破结宿血,养新血。
易老云: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汤所皆用也。入手、足厥阴经。
《衍义》云:头面风不可缺也,然须以他药佐之。若单服久服,则走散真气。即使他药佐之,亦不可久服,中病即便已。
东垣云:头痛甚者加蔓刑子,顶与脑痛加川芎,苦头痛者加藁本,诸经苦头痛加细辛。若有热者不能治,别有青空之剂,为缘诸经头痛,须用四味。
《本草》又云:白芷为之使,畏黄连。
《本草衍义补遗》:久服致气暴亡,以其味辛性温也,辛甘发散之过欤?《局方》以沉、麝、檀、脑、丁、桂诸香作汤,较之芎散之祸,孰为优劣?试思之。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既使他药佐使,亦不可久服,中药便已,则乌能至此也。《春秋》注云:麦面曲芎,所以御湿,详见楚子伐萧。
《本草发挥》:洁古云:补血,治血虚头疼之圣药也。治妊妇数月胎动,加当归,二味各二钱,水二钱,煎至一钱,服之神效。《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辛苦。气味厚薄,浮而升,阳也。其用有四,手少阳引经一也,诸经所痛二也,助清阳之气三也,去湿气在头四也。
《本草纲目》:川芎,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
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左传》言麦曲,川芎御湿,治河鱼腹疾。予治湿泻,每加二味,其应如响也。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此皆医学妙旨,圆机之士,始可语之。五味入胃,各归其本脏。众服则增气偏胜,必有偏绝,故有暴夭之患。若药具五味,备四气,君臣作使配合得宜,岂有此害哉?如川芎,肝经药也。若单服既久,则辛喜归肺,肺气偏胜,金来贼木,肝必受邪,久则偏绝,岂不夭亡?故医者贵在格物也。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本草经疏》:川芎禀天之温气,地之辛味,辛甘发散为阳,
是则气味俱阳而无毒。阳主上升,辛温主散,入足厥阴经,血中气药。扁鹊言酸,以其入肝也。故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肾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以上诸病皆病在血分,正以其性走窜而绝无阴凝粘滞之性,故入血药上行而不可多用耳。
简误:川芎性阳,味辛。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升也,阳也。无毒。功专疗偏头疼。台芎出台州,属浙江。祗散风去湿;抚芎出抚郡,属江西。惟开郁宽胸。余产入药不堪,煮汤浴身则可。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使白芷。乃手少阳本经之药,又入手足厥阴二经。堪佐升麻,升提气血。止本经头痛,血虚头痛之不可遗;余经头痛亦宜用,俱各加引经药。散肝经诸风,头面游风之不可缺。上行头目,下行血海。通肝经,血中之气药也。治一切血,破癥结宿血,而养新血及鼻洪吐血溺血,妇人血闭无娠;治一切气,驱心腹结气,诸般积气并胁痛痰气疝气,中恶卒痛气块。排脓消瘀长肉。兼理外科;温中燥湿散寒,专除外感。得牡蛎,疗头风眩晕吐逆;得细辛,治金疮作痛呻吟。同生地黄酒煎,禁崩漏不止;用陈艾汤调末,试胎孕有无。妇人经断三四月,用此药服之,腹内觉动是孕,否则病也。所忌须知,单服久服犯则走散真气,令人暴亡;务加他药佐之,中病便已。
谟按:川芎不宜单服久服,犯则走散真气,令人暴亡,无乃因其气味辛温、辛甘发散之过,丹溪尝此示人也。又古一妇人感患头风,服芎半年,一旦暴死,亦载经注,垂戒叮咛。  迹此观之,芎散之祸,信弗轻矣。故今明医,每用四物汤治虚怯劳伤,减去其芎,亦鉴此辙。奈何乡落愚民,罔明药性,明采土芎煎茶,谓啜香美。体气稍实,侥幸无虞,倘涉虚羸,鲜不蒙其祸者,惟归天命,果真天作孽耶?抑自作孽耶?
《本草乘雅》:川芎,谐聋。穹,高也,极也;穷,究竟也,言主  治作用也。故王风中头脑,或脑痛,或头脑俱痛者,此风气通于肝,亦即春气者病在头也。力能直达肝用,从踵彻巅,正鼓而邪自罢矣。风与寒合,斯成筋痹,或挛,或缓,或急者,此属不直,直之使通也。并治金疮者,仍转动以成执持。血闭即血痹,逐而通之,使巳亥相合以结胞胎,寅申交会而成种子,皆究竟高远之义。
《药性解》:川芎,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肝经。上行头角,引清阳之气而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以调经。久服令人暴亡。白芷为使,畏黄连。小者名抚芎,主开郁。  按:川芎入肝经,能补血矣,何云暴亡,以其气升阳,其味辛散,善提清气,于上部有功。然宜中病即已,若久用则虚逆且耗,故有此患。凡气升痰喘、火剧中满等症,不宜用之。  
《药鉴》:气温,味辛,无毒,气厚味薄,升也,阳也。血药中用之,能助血流行,奈过于走散,不可久服多服,中病即已,过则令人暴猝死。能止头疼者,正以有余,能散不足,而引清血下行也。古人所谓血中之气药者,以能辛散,又能引血上行也。痈疽药中多用之者,以其入心而能散故耳。盖心帅气而行血,川芎入心,则助心帅气而行血,气血行,则心火散,邪气不留,而痈疽亦散矣。东垣谓下行血海者,非也。何者?血贵宁静,不贵疏动,川芎味辛性温,但能辛散,而不能下守,胡能下行以养新血哉?即四物汤中用之,特取辛温以行地黄之滞耳。痘家血不活者,用杏仁汁制之,加少许,以行肌表之血,何也?盖芎之辛,但能行血,单用恐成内燥之患,必须杏仁汁制,外借之以行表,内借之以润燥。若痘黑陷烂,则勿用。
《景岳全书》:味辛微甘,气温,升也,阳也。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反藜芦。畏硝石、滑石、黄连者,以其沉寒而制其升散之性也。芎归俱属血药,而芎之散动尤甚于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同细辛煎服,治金疮作痛。同陈艾煎服,验胎孕有无三四月后,服此微动者,胎也。以其气升,故兼理崩漏眩运;以其甘少,故散则有余,补则不足。惟风寒之头痛,极宜用之,若三阳火壅于上而痛者,得升反甚。今人不明升降,而但知川芎治头痛,谬亦甚矣。多服久服,令人走散真气,能致暴亡,用者识之。
《本草备要》:补血润燥,宣,行气搜风。辛温升浮。为少阳引经。胆。入手足厥阴气分。心包、肝。乃血中气药,助清阳而开诸郁,丹溪曰:气升则郁自降,为通阴阳血气之使。润肝燥而补肝虚。肝以泻为补,所谓辛以散之,辛以补之。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冲脉。搜风散瘀,止痛调经。治风湿在头,血虚头痛,能引血下行,头痛必用之,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丹溪曰:诸经气郁,亦能头痛。腹痛胁风,气郁血郁,湿泻血痢,寒痹筋挛,目泪多涕,肝热。风木为病,诸风眩掉,皆属肝木。及痈疽疮疡,痈从六腑生,疽从五脏生,皆阴阳相滞而成。气为阳,血为阴,血行脉中,气行脉外,相并周流,寒湿搏之,则凝带而行迟,为不及;火热搏之,则沸腾而行速,为太过。气郁邪入血中,为阴滞于阳,血郁邪入气中,为阳滞于阴,致生恶毒,然百病皆由此起也。芎归能和血行气而通阴阳。男妇一切血证。然香窜辛散,能走泄真气,单服、久服,令人暴亡。单服则脏有偏胜,久服则过剂生邪,故有此失。若有配合节制,则不至此矣。昂按:芍、地酸寒为阴,芎、归辛温为阳,故四物取其相济以行血药之滞耳。川芎辛散,岂能生血者乎?
《治法》云:验胎法,妇人过经三月,用川芎末空心热汤调一匙服,腹中微动者是胎,不动者是经闭。白芷为使。畏黄连、硝石、滑石,恶黄芪、山茱萸。
《本经逢原》:辛温、无毒。反藜芦。川芎辛温上升,入肝经,行冲脉,血中理气药也。故《本经》治中风入脑头痛等证,取其辛散血分诸邪也。好古言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又治一切风气血气,及面上游风,目疾多泪,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故四物汤用之者。皆搜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助清阳之气,去湿气在头,头痛必用之药。血痢已通,而痛不止,乃阴亏气郁,药中加川芎,气行血调,其痛立止。《灵苑方》验胎法,以生川芎末艾汤服一钱匕,腹中微动者为胎。《千金方》治子死腹中,以川芎末酒调方寸匕,须臾二三服立出。凡骨蒸盗汗,阴虚火炎,咳嗽吐逆,及气弱之人不可服。其性辛散,令真气走泄,而阴愈虚也。
《本草崇原》:芎 气味辛温,根叶皆香,生于西川,禀阳明秋金之气化。名芎 者,乾为天,为金,芎,芎窿也。藭,藭高也,皆天之象也。主治中风入脑头痛者,芎 禀金气而治风,性上行而治头脑也。寒痹筋挛缓急者,寒气凝结则痹,痹则筋挛缓急。弛纵曰缓,拘掣曰急。芎藭辛散温行,不但上彻头脑而治风,且从内达外而散寒,故寒痹筋挛,缓急可治也。治金疮者,金疮从皮肤而伤肌肉,芎藭禀阳明金气,能从肌肉而达皮肤也。治妇人血闭无子者,妇人无子,因于血闭,芎 禀金气而平木,肝血疏通,故有子也。沈括《笔谈》云:川芎不可久服、单服,令人暴死。夫川芎乃《本经》中品之药,所以治病者也。有病则服,无病不宜服。服之而病愈,又不宜多服。若佐补药而使之开导,久服可也。有头脑中风寒痹筋挛之证,单用可也。遂以暴死加之,谓不可久服、单服,执矣。医执是说,而不能圆通会悟,其犹正墙而立也与。
《本草求真》:[批]散肝气,祛肝风。芎藭专入肝,兼入心包、胆。辛温升浮,为肝、胆、心包血分中气药。故凡肝因风郁,而见腹痛、胁痛、血痢、寒痹、筋挛、目泪,及痈疽一切等症,治皆能痊。痈从六腑生,疽自五脏成,皆属血气阻滞所致。缘人一身血气周流,无有阻滞,则百病不生。若使寒湿内搏,则血滞而不行;为不及,其毒为阴。热湿内搏,则血急而妄沸。为太过,其毒为阳。气郁于血,则当行气以散血;血郁于气,则当活血以通气,行气必用芎、归,以血得归则补,而血可活,且血之气,又更得芎而助也。况川芎上行头目,元素曰:川芎其用有四,为少阳引经,一也;诸经头痛,二也;助清阳之气,三也;去湿气在头,四也。下行血海,其辛最能散邪,血因风郁,得芎入而血自活,血活而风自灭,又何有毒、有痹、有痛、有郁,而臻病变多端哉。是以四物用之以散肝经之风,头痛必用以除其郁。杲曰:头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是也。然气味辛窜,能泄真气,单服久服,令人暴亡。时珍曰:芎藭肝经药也。若单服既久,则辛喜归肺,肺气偏胜,金来贼木,肝必受邪,久则偏绝,岂不夭亡。验胎法云:妇人过经三月,用芎数钱为末,空心热汤调一匙服,腹中微动者是胎,不动者是经闭。
《得配本草》:白芷为之使。畏黄连。辛,温。入手足厥阴经气分,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散风寒,疗头痛。破瘀  蓄,调经脉。治寒痹筋挛,目泪多涕,痘疮不发,血痢滞痛,心胁诸痛。  得细辛,治金疮;得麦曲,治湿泻;得牡蛎,治头风吐逆;得腊茶,疗产风头痛。配地  黄,止崩漏;血不滞。配参、芪,补元阳;理气之功。配薄荷、朴硝,为末,少许吹鼻中,  治小儿脑热,目闭赤肿。佐槐子,治风热上冲;佐犀角、牛黄、细茶,去痰火、清目疾。  单服久服,肝木反受金气之贼。辛归肺,肺气偏胜,肝反受刑,久则偏绝而猝死。气升  痰喘,火剧中满,脾虚食少,辛散气。火郁头痛,皆禁用。
怪症:产后两乳忽长,细小如肠,垂过小腹,痛不可忍,危亡须臾,名曰乳悬。川芎、当归各一斤,以半斤锉散,于瓦器内用水浓煎频服,以一斤半切斤烧烟,令将口鼻吸烟。用尽未愈,再作一料。仍以蓖麻子一粒。贴其顶心。
《本草经解》:川芎气温,秉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风为阳邪而伤于上,风气通肝,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所以中风,风邪入脑痛也,其主之者,辛温能散也。
寒伤血,血涩则麻木而痹;血不养筋,筋急而挛,肝藏血而主筋,川芎入肝而辛温,则血活而筋行,痹者愈而挛者痊也。
缓急金疮者,金疮失血,则筋时缓时急也,川芎味辛则润,润可治急,气温则缓,缓可治缓也。
妇人秉地道而生,以血为主,血闭不通,则不生育,川芎入肝,肝乃藏血之脏,生发之经,气温血活,自然生生不已也。
《神农本草经读》:川芎气温,秉春气而入肝;味辛无毒,得金味而入肺。
风为阳邪,而伤于上,风气通肝,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而为病,川芎辛温而散邪,所以主之。
血少而不能热肤,故生寒而为痹;血少而不能养筋,故筋结而为挛;筋纵而为缓;筋结而为急,川芎辛温而活血,所以主之。
治金疮者,以金疮从皮肤以伤肌肉,川芎秉阳明金气,能从肌而达皮肤也。
妇人以血为主,血闭不通,则不生育,川芎辛温通经,而又能补血,所以治血闭无子也。
《本经疏证》:凡物之性燥味辛,能升发阳气者,必能消耗阴气,惟川芎透苗出土,必至清明已后,则其不为温和未盛之气所能鼓动可知。既而取枝横埋土中,能节节作根生苗,则其于盛阳之气,无壅不宣,无间不达,亦可知。至八月每节根下皆结川芎,九十月采之,过其时即虚劣,则其过盛阳,固无不升发,感阴收,复能退藏于密又可知。且其遇阴而藏者,即以供遇阳而发,特收采当值退藏方固之时,乃得发中有收之益,此刘潜江川芎能达阳于阴中,即能贯阴于阳中二语,所以不可易也。虽然,人身不止血分为阴,凡物能于阴中达阳者,应不止能达血分之阳,乃川芎只入血者何义?盖凡脏气之本降者,不受下陷之累,惟其气本升,今不能升,斯为累耳。脏气本升者,非肝而何?肝不他脏,独藏夫血,斯与升麻等物升脾中之气者异矣,此川芎所以入肝脏,升血分中阳气也。抑川芎非专入血也,观本经主寒痹及筋挛缓急,别录主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皆非血分之病,然阳气不能御寒则为痹,阳气不能运行,则为心腹坚痛,以及卒急筋挛,无非涉肝之病,以此类推,则川芎之所主,仍不约矣。
玩本经别录川芎之治,可悟气血必相辅而行也。夫气本乎天者也,血本乎地者也,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血应不至头,气应不至足矣。乃若云蓬蓬然肤寸而合,不终朝而雨,何不出于泽,而出于山也?抑若泉涓涓然引而汇之,遂成江湖,何不出于显,而亦出于山也?在人发为血余,乃居体之极上,目得血而成视,又居窍之最高,以是知血不至之处,气亦不至,气不至则客气乘之,此中风入脑头痛,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皆阳气不至也。阳气不至,何又责其血不至?则以其用川芎而知。盖肝为阴中之阳,主升发阳气,故其脉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血其体也,气其用也,体以范用,故血至则气无不至,气至则头脑面目,何得为风寒侵耶?然则仲景于头项强痛,何绝不用川芎?则以本经别录之风寒入脑,但头痛而身不痛,不恶风寒,是知仲景所治,在营卫不专在头,是可悟川芎之治,不能统主一身之气血不相维,独能提发阳气陷于血分,斯一隅之与周身所定著眼矣。
芎藭本经治妇人血闭无子,然则阳陷亦能血闭耶?此非阳陷,乃金匮要略所谓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病,经水断绝,至有历年积血胞门者也。夫阳欲其畅,阴欲其和,不畅不和,虽实而成虚矣。积冷结气,皆阳不入也,盖亦未尝无阳,无阳则死矣,譬之火为湿物所遏,则暖气不出,而光耀不彰,拨使焰通,旋即湿物转燥,为火所炳矣,火犹是火也。人身能行血中之阳者肝,肝不行阳,则经水绝,用川芎使肝气行,积冷自消,月事自下,是别录所谓温中内寒者也。
然则厥阴伤寒,何以但用当归,不用川芎?盖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其常也;咽燥唾血,口伤烂赤,其变也。观此则厥阴伤寒,是阴逆血分,非阳陷血分,在上之阳,未尝不足,故仅用当归之横散,不取川芎之升发。然则少阴有下利脓血证,何以不用川芎?夫病邪能入阴分,以下焦根柢不足也,是以止宜温托,不宜升发,如心中烦,不得寐,面赤戴阳,皆少阴所有,是其阳本浮散,更用川芎,不谓之盛盛不可。即如太阴之腹满时痛,亦未始非邪入血分,亦止用芍药之开,可知三阴皆忌升矣。芍药、当归、川芎皆去血中之病,观乎此又何不可知三物各有所主,断难混同施用耶!
芎藭,仲景用之最少,如侯氏黑散、薯蓣丸、贲豚汤、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当归散、温经汤等方,与诸血药同用,不足见制方之长,惟白术散有心下毒痛,位川芎一语,可略窥一斑。若夫酸枣仁汤之用川芎,则可得而论矣。夫曰虚劳,虚烦不得眠,心病也,心属火而藏神,火者畏水,神则宜安,用茯苓可矣,更用知母之益水,川芎之煽火,是何为者?殊不知心于卦象离,中含一阴,外包二阳,阳本有余,阴本不足,况劳者火炎阴竭之候,故值此者,宜益阴以配阳,不宜泄阳以就阴,然阴被阳隔于中,为益阴药所不能及,川芎者,所以达隔阴之阳,阳舒而知母遂与离中一阴浃,而安神利水,继之以奏绩,是二味者,虽列佐使,实为此方枢机矣。说者谓知母益水以济火,川芎平木以生火,而不知是方直截简当,无取乎隔二隔三,此仲景所以为可贵也。
古验胎方,经三月不行者,用川芎细末,浓煎艾叶汤,空心调服二钱,觉腹内微动,有胎,不然是经滞,后入缘是以川芎动胎,孕妇遂不敢服,岂知仲景用于胎前之微义哉!夫水澄之则清,淆之则浊者,无源亭蓄之水也。大江黄河,一泻千里,无所为澄,亦无所为淆,卒之清浊并流,淤淀俱去者,气为之帅也,人身之血,何独不然。妇人经以月一行为常,既有身而不月,胎元之吸之者,始寡后多不能一定,淤淀之患,由是生矣。妊娠篇十方,用川芎者四。四方之中,与当归同者三,惟白术散独用芎,且系之曰,心下毒痛,倍加川芎。良以心脾皆于血有关,血有病则藏之者固先受殃,肝受其殃,次遂及心及脾,故当归散、当归芍药散、白术散,咸有取于白术、川芎,岂非以谷旺气行,血遂不壅耶,血壅则胎病,血行则胎安,而行者尤当上通下达,故白术散不用当归,并倍川芎,则归之横行,芎之上行,其功可识,横行者无论矣,上行者因行血而除心痛,则向于酸枣仁汤所谓治心非治肝者,不为臆说也。
《本草新编》:川芎,味辛,气温,升也,阳也,无毒。入手、足厥阴二经。功专补血。治头痛有神,行血海,通肝经之脏,破癥结宿血,产后去旧生新,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甚神,止金疮疼痛。此药可君可臣,又可为佐使,但不可单用,必须以补气、补血之药佐之,则利大而功倍。倘单用一味以补血,则血动,反有散失之忧;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若与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同用以补气,未必不补气以生血也;若与当归、熟地 、山茱、麦冬、白芍以补血,未必不生血以生精也。所虞者,同风药并用耳,可暂而不可常,中病则已,又何必久任哉。
    或问川芎既散真气,用四物汤以治痨怯,毋乃不可乎?不知四物汤中,有当归、熟地为君,又有芍药为臣,用川芎不过佐使,引入肝经,又何碍乎?倘四物汤,减去川芎,转无效验。盖熟地性滞,而芍药性收,川芎动而散气,四物汤正藉川芎辛散以动之也。又未可鉴暴亡之失,尽去之以治虚劳也。
或问佛手散用川芎,佐当归生血,为产门要药,我疑其性动而太散,何以产后之症偏服之,而生血且生气也。失血不宜动,而产后之血,又惟恐其不动也。产后之血一不动,既凝滞而上冲,则血晕之症生矣。佛手散,正妙在于动也,动则血活,旧血易去,而新血易生。新血既生,则新气亦自易长,又何疑川芎性动而太散哉。
或问川芎散气是真,何以补血药必须用之,岂散气即生血乎?曰:血生于气,气散则血从何生。不知川芎散气,而复能生血者,非生于散,乃生于动也。血大动,则走而不能生;血不动,则止而不能生矣。川芎之生血,妙在于动也。单用一味,或恐过动而生变,合用川芎,何虞过动哉。所以为生血药中之必需,取其同群而共济也。
或问川芎妙在于动而生血,听其动可也。胡必用药以佐之,使动而不动耶?不知动则变者,古今之通义。防其变者,用药之机权。川芎得群补药,而制其动者,正防其变也。虽然,天下不动则不变,不制其动而自动者,必生意外之变,其变为可忧;制其动而自动者,实为意中之变,其变为可喜。盖变出意外者,散气而使人暴亡;变出意中者,生血而使人健旺。血非动不变,血非变不化也。
或疑川芎生血出于动,又虑其生变而制其动,则动犹不动也,何以生血之神哉?曰:不动而变者,无为而化也。川芎过动,而使之不动,则自忘其动矣。其生血化血,亦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是不动之动,正治于动也。
或疑川芎生血,而不生气,予独以为不然。盖川芎亦生气之药,但长于生血,而短于生气耳。世人见其生血有余,而补气不足,又见《神农本草》言其是补血之药,遂信川芎止补血,而不生气,绝无有用补气之中。岂特无有用之于补气,且言耗气而相戒。此川芎生气之功,数千年未彰矣,谁则知川芎之能生气乎。然而川芎生气,实不能自生也,必须佐参、术以建功,辅芪、归以奏效,不可嫌其散气而不用之也。
或疑川芎生气,终是创谈,仍藉参、术、芪、归之力,未闻其自能生气也。曰:用川芎,欲其自生气也,固力所甚难;用川芎,欲其同生气也,又势所甚易。盖川芎得参、术、芪、归,往往生气于须臾,生血于眉睫,世人以为是参、术、芪、归之功也。然何以古人不用他药以佐参、术、芪、归,而必用川芎以佐之,不可以悟生气之说哉。
或疑川芎用之于佛手散中,多获奇功,离当归用这,往往偾事,岂川芎与当归,性味之相宜耶?夫当归性动,而川芎亦动,动与动相合,必有同心之好,毋怪其相得益彰也。然而两动相合,反不全动,故不走血,而反生血耳。
或问川芎性散而能补,是补在于散也。补在散,则补非大补,而散为大散矣。不知散中有补,则散非全散。用之于胎产最宜者,盖产后最宜补,又虑过补则血反不散,转不得补之益矣。川芎于散中能补,既无瘀血之忧,又有生血之益,妙不在补而在散也。
《本草分经》:辛,温,升浮。入心包、肝,为胆之引经,乃血中气药。升阳开郁,润肝燥,补肝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和血行气,搜风散瘀,调经疗疮,治一切风木为病。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辛、微苦、微甘,气香窜,性温。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故诸家本草,多谓其能走泄真气,然无论何药,皆有益有弊,亦视用之何如耳。其特长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治脑为风袭头疼、脑为浮热上冲头疼、脑部充血头疼。其温窜之力,又能通活气血,治周身拘挛,女子月闭无子。虽系走窜之品,为其味微甘且含有津液,用之佐使得宜,亦能生血。四物汤中用川芎,所以行地黄之滞也,所以治清阳下陷时作寒热也。若其人阴虚火升,头上时汗出者,川芎即不宜用。

【现代药理研究】
1.川芎嗪能明显促进红血栓的溶解,减弱白血栓的增长趋势,对体外血栓形成也有抑制作用。川芎嗪和阿魏酸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川芎煎剂20~30g/kg剂量可使在体心脏收缩振幅增大;40g/kg剂量可使心脏停搏。川芎嗪1.24mg/kg剂量可使动物心肌收缩加强;1mg/kg•min-1给药可使犬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增强。
3.川芎水浸剂、生物碱、川芎嗪及酚性物质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脏缺血和心电图缺血性变化。川芎水提物和生物碱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的作用。
4.川芎嗪能对抗心律失常。川芎水提物与生物碱既有扩张冠脉流量的作用,又具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5.川芎嗪能扩张外周血管,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川芎浸膏、乙醇浸出液和生物碱具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6.川芎嗪对多种平滑肌痉挛与水肿均有抑制作用。
7.川芎嗪对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8.川芎有明显镇静作用。
9.川芎浸膏能有效地收缩子宫;川芎水溶性制剂可以对抗各种放射。川芎嗪还可对抗肿瘤转移;使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得到抑制。川芎对动物骨折的愈合和血肿的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可增强免疫功能。




上一篇:历代本草汇编“川楝子”
下一篇:历代本草汇编“穿山甲”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1-7-14 06: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805

积分

118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805
发表于 2011-7-14 15: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该内容是你自己的总结,还是有该书,东西确实不错,电脑上看内容太长、累人,有此书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8 20:56 , Processed in 0.20940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