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232|回复: 5

[其他] 解肌是解肌肤之邪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9-4-9 22: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肌肤,在身体表部,是表部的表面。桂枝本为解肌,是说桂枝汤本为解除肌肤上的表浅之邪,是治疗太阳中风“寒在皮肤”的脉浮缓、发热、汗自出之方。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是太阳中风由荣气弱变成荣气强了,由脉浮缓变成了脉浮紧,由“寒在皮肤”变成了“寒在骨髓”,即邪气从表部的肌肤,进入了表部的骨髓。因而仲师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常须识此”,是强调常须识别太阳中风的脉证变化,不要误用了桂枝汤。麻黄汤证脉浮紧无汗,桂枝汤证脉浮缓汗出,讲一次就记住了,为什么还要“常须识此”呢?联系24和38条,就会明白,“常须识此”,是重点强调,要常须识别太阳中风的脉证变化,“勿令误也”,不要用错了桂枝汤。如101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若邪气入内,都有可能出现柴胡证,有柴胡证,就要用柴胡汤了。
由此可知,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要密切观察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脉证变化,知晓变化了的脉证,是犯了何种错误治法,随着变化了的脉证治之。如267条曰:“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伤寒诸证,都是会变化的。中风之脉浮缓会变为脉浮紧,如38条;伤寒之脉浮紧也会变为脉浮缓,如39条。不论何种变化,是逆变还是顺变,都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上一篇:表证的四种单证
下一篇:吴茱萸汤可以鉴别安全用药量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6: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16条,须注意“汗不出”的含义。汗不出,是先前有过汗出。如桂枝汤的服法:“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经曰:“若不汗,更服;又不汗;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不是说:“若无汗,更服;又无汗;若无汗,乃服至二三剂。”可见“汗不出”和“无汗”之含义是不相同的。如35条麻黄汤证:“太阳病……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46条麻黄汤证:“太阳病,脉浮紧、无汗……麻黄汤主之。”235条麻黄汤证:“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31条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葛根汤证:“太阳病,无汗……葛根汤主之。”凡经曰“无汗”者,都是没有汗出过;而曰“汗不出”者,则是先前有过汗出。如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太阳中风,法当汗出。经曰“不汗出而烦躁者”,就是先前有过汗出,所以不说“无汗而烦躁者”,以示“中风汗出”和“伤寒无汗”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19-4-10 07: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榷:“”表部的骨髓。“”这个话的思考:

《伤寒论》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是辩寒热真假的条文。其中“”骨髓“”历代医家都认为是“”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19-4-10 07: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李老师4月3说的“”太阳病,攻下之后,其气上冲,则是误下。邪气在上焦,在表部,里气才会上冲抗邪,拒邪入里。假如邪气已经入里,则卫气自然退入里部。邪气在哪里,卫气就会在哪里抗邪。邪气在里,卫也在里,在里卫气就不会上冲到没有邪气的上焦,或表部去。“”一段话,其中“”邪气在哪里,卫气就会在哪里抗邪。邪气在里,卫也在里“”一句话。我觉得历代医家认为“”卫气“”是卫外之气,只能在表层。至于在里部抗邪,恢复脏腑功能的气,应该是正气。是脏腑之气,而不应该是行于表部的卫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13: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有关“头痛、腰痛、骨节疼痛”,是表证。如麻黄汤证之头痛、腰痛、骨节疼痛,为表证。白虎加桂枝汤证之骨节疼,也是表证,所以加桂枝。头痛,腰痛,骨节痛,皆为骨髓痛。如牙痛,就是牙髓痛。牙龈肿痛不算。

《黄帝内经》曰:“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与脑,五成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摘要:“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指卫气运行的起止点。出《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一昼夜在体内运行五十周。白天行于阳二十五周,夜晚行于阴二十五周,环周不休。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气上行。卫气从头上起始,即“气至阳而起”。顺次运行于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行于阳经二十五周后,至足部前入阴分。合夜,阴气合于脉,卫气依次运行于肾、心、肺、肝,而终止于脾,由脾而复至肾,循环不息,即“至阴而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13: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大热,反欲得衣者,不是真寒假热。真寒假热,在《伤寒论》中有明示,即“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身反不恶寒,当然不欲得衣,而不是“反欲得衣”。临床所见,真寒假热的病人面色浮红,穿衣和盖被比常人要少、要薄,时不时还想把四肢裸露出来,这就是“身反不恶寒”的表现,并不是“反欲得衣”。所以“身大热,反欲得衣者”,不是真寒假热。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不是真热假寒。真热假寒,在《伤寒论》中也有明示,即“厥深者热亦深”。热亦深,就不是身大寒。热深者就没有怕冷的感觉。厥深者是手足厥冷,而不是身体寒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20:26 , Processed in 0.07857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