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617|回复: 9

探讨:六经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666

积分

494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6
QQ
发表于 2019-4-8 22: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武哲先驱 于 2019-4-8 22:53 编辑

  《伤寒论》注家很多,都避免不了去回答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六经是什么?有说六经来自八纲,有六病说,有经络说,脏腑说,六经气化说……各有各的道理。
   我的观点是:六经是在方证主导下脏腑、经络、八纲、营卫、气血、三焦、气化的统一,是极其具有包容性的,但必定是要以方证去作为主导。学习中医也正是需要有这种包容性,不拘泥一家之言,唯求实效。
  六经有八纲,“表热里寒……”,“表解里未和……”,都反应了六经是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些概念的。从这个观点来看,胡老已经阐释的很到位了。
  六经有三焦,“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此热在下焦……”、“利在下焦……”皆说明,六经也是有三焦的。
  六经包含了物质,这些物质基础就是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但六经必定离不开物质基础的说法则未必尽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治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涉及的是哪个脏腑?有时候用麻黄汤来治疗神志异常性疾病,调的是哪一脏、哪一经?
…………
  什么是方证主导,就是六经本来就是人为划分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跨越六经,直接方证辨证一步到位。治疗太阳中风的桂枝汤,为什么276条又讲“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桂枝汤既可以用来治疗太阳病,也可以治疗太阴病,依据是什么?我们根据提纲证来分析:“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考桂枝既可解肌,又可健胃。同一张方子,不同的六经。是不是意味着,六经的划分依然应当以主证为依据?(其次才是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三焦气化……)外证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是太阳桂枝证,外证表现为下利,脉浮的是太阴桂枝证。更有甚者,还有外证未除,而利下不止的桂枝人参汤证,可以视作是太阳太阴合病。是不是提示了有时候可以“宁失六经,勿失方证。”《伤寒论》中也多次提到“外证”的字眼,其实就是疾病的外在表现,这是古人认识疾病的最直接方法。“外证未解,不可下也”、“阳明病,外证云何?”……
  再比如,五苓散治疗的疾病有外感发热,有小便不利,有消渴,有眩晕,有呕吐,有腹泻……包括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甚至是五官科疾病。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症候,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落实到方证上面去,那么五苓散证归属于那一经呢?
  认识粗浅,不一定对,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期待与同道探讨。









上一篇:刘绍武走出了《伤寒论》胡希恕走近了仲景爷
下一篇:【新书快递】《黄煌名医工作室经方半月谈》出版了~

13

主题

2327

积分

4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9-4-9 09: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掉到方证的坑里了。
好比:硬是指着儿子给他母亲说,先有的你的儿子,才有的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9-4-9 09: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包容是要有前提的,医学理论,大多可以同假,但不能同真,在“包容”之下,即使有真,最终也必假无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9-4-9 15: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276条又讲“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桂枝汤既可以用来治疗太阳病,也可以治疗太阴病,依据是什么?我们根据提纲证来分析:“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考桂枝既可解肌,又可健胃。

来源:经方医学论坛: http://www.hhjfsl.com/bbs/forum. ... tid=147280#lastpost
      看到了曙光,赞一个。见桂枝汤就认定解表此条则无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666

积分

494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23: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六经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9-4-9 09:10
这是掉到方证的坑里了。
好比:硬是指着儿子给他母亲说,先有的你的儿子,才有的你!
...

没有明白Q兄所举的例子含义,这里的母亲和儿子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再有,兄所言的掉到方证的坑里,我倒不这么认同。不管什么病,只要找中医看,最终必将落实到一张方子上,为什么胡老说“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其次,想请教兄在临床上面,一般是以什么思路用药?我想既然是探讨的话,大家有话就直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666

积分

494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23: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六经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武哲先驱 于 2019-4-9 23:42 编辑
coorus 发表于 2019-4-9 09:11
包容是要有前提的,医学理论,大多可以同假,但不能同真,在“包容”之下,即使有真,最终也必假无疑了。
...

C兄所言极是,前提是要有的,那就是以实效为前提,抛开临床谈理论,则是纸上谈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积分

6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19-5-26 11:39:34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仁兄,你的这段论述相比之前明显成熟了很多,但是有些我想表达一些我的看法,仲景之创伤寒以内经为基点,六经的划分源于阴阳。根据多少来分三阴三阳,不管是六气还是八卦除乾坤其他相对的说法这个我还不太懂,但是可以说量的多少是六经的划分依据。万物皆有阴阳所以你说的六经的包容性就体现在它同源于阴阳。但是所有辩证方法并不是一概而论,有的重形有的重气,六经重气脏腑重形,在六经的角度讲或许可以统领其他,但是站在脏腑角度讲它也有它的便利之处,就是我之前说的传变,最简单的知肝传脾,又比如同是水泛,不同的情况可以用壮木,益火,补土不同的方法。对于胡老来说那是他自己的行之有效的体系,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体系。

对于方证我想说,中医本就是实践得来,以方测证,以证测方都是没错的。正是如此才有了辩证的方法啊。可是我们学习是反过来的,我们是先学了理论才用了方证。这和前人的方向是反的所以那个人说什么母与子,我不评论他说的对否。但是这就是中医所体现出的哲学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但是我们作为学生想站在前人的肩上就不得不先反着走再正着走,这就是所谓的先经验和理论,后实践。六经本就是一体的源于患者的症状后归纳成理论,我们学理论后用于患者症状所以你说的方证,应该是熟练以后的相通,不能是不明就理的一步到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积分

6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19-5-26 11:58:3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位仁兄你说的太阴病。桂枝汤本身就是调营卫,就是调阴阳,营是什么就是血,调气血,就是调中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要不怎么来的小建中汤呢。这个并没有什么舍不舍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表和里怎么能分开看呢。用麻黄汤开了腠理同样也就使里邪有出路,也不会只有一个用作,一个方子本身是药的集合,不能以我们学习的角度有方才有药的组成去揣测前人用药去实践的得的方子啊。希望这位仁兄在钻研的同时不要一条路走到黑,学会变通,很多理论没有对与错,换个角度就是不同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积分

6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19-5-26 12:16:1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经的划分意义,我认为是,老张同学,他看了一堆病人和书之后觉得自己看病有了一些感悟,需要一套体系,而且他想方便教给他的学生,所以出了一本书叫伤寒论,我不知道后人为什么要强加这么多意义在上面。老张也是人,一个医生和老师,六经的意义就是方便她看病和教学生的(●°u°●)​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4

积分

426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34
发表于 2020-4-1 15: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从始至终,未见“六经”两字。乃后人解释之语,为什么要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22:33 , Processed in 0.07891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