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8-9-15 11:36 编辑
法国作家雨果才华横溢,可他四十岁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发作了。看到雨果发青的脸色,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地说这颗巨星将要陨落了。但作家并不悲观,他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清晨出外散步、做操、打拳,以后跑步、游泳、爬山。正像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的“生命在于运动”,雨果的健康好转,体质增强了,他又获得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大量作品,一直活到八十四岁。人们惊叹这真是个奇迹!奇迹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
在法国历史上,他与拿破仑齐名,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他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百万人参加的盛大国葬。他逝世百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 1985年定为他的纪念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20岁开始发表作品,29岁就写出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轰动了法国文坛乃至整个世界。他就是维克多.雨果。 可是在他40岁那年,也正是他创作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的恶性发作,差点儿送了他的性命。饱受病魔折磨的他,经常脸色铁青,面庞浮肿,走起路来气喘吁吁,无法提笔创作。看见雨果发青的脸色,听到他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地说:“这颗巨星就要陨落了!” 但是,雨果并非昙花一现,他的辉煌并没有结束,他的传奇还在续写。世人在雨果60岁的时候,看到了他历时三十余年完成的传世之作《悲惨世界》。在他80岁高龄时,又完成了戏剧《笃尔克玛》的创作。在6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雨果共出版了26部诗集、12个剧本、21部理论著作和20部小说,雨果逝世于 1885年,终年84岁。人们不禁惊叹:“雨果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
有准备的人 当然,奇迹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雨果并非上天的宠儿,而是一个有准备的人。细观雨果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是如何做好充分准备,一路风雨兼程走过84个春秋的。 雨果出生于1802年,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窘困流离中度过的。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在父母离异后,雨果又跟随母亲去了巴黎。四处迁徙的生活,一方面使雨果严重营养不良,身体极度瘦弱,别一方面也使雨果未能接受到良好稳定的教育。但是在母亲的熏陶下,雨果的知识教育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在拉丁文学方面。 关于生活,雨果有不同凡响的见解。“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现实。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就是矢志不渝、诚实不欺、表里如一、心智纯正,并且对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视。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所能做到的和自己所应该做到的。生活就是理智。”这也正是雨果自己的人生座右铭。 1826年,在他24岁时,儿子夏尔出生。沃日拉尔街的夹楼已显得太拥挤,雨果一家便搬到了田园圣母街11号的一整幢住宅中。它隐蔽在浓荫护道的小径深处,是诗人真正的安居之所。屋后有一片富有浪漫情趣的花园,依傍于旁的还有一片池塘和一座乡间小桥。雨果深爱这一花园,称其为“欢乐居”。每天黄昏,雨果在工作疲劳时,就会与友人一起步行去“欢乐居”看日落。
从40到84——雨果的生命奇迹 有人如此描述他:一位温情脉脉的丈夫,慈爱安详的父亲,并且身后有一大批子弟追随。雨果的天赋中有一股吸引年轻人的磁力。从1829年起,他成了青年人眼中的大师。对于崇拜者的来信,他这样回答“我是否是诗人我不了解,但我知道其中的一位是您。” 在1831年夏季那段时间中,妻子阿黛尔对他的忠贞变成了心灵的背叛,这一状态经历了数月。“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以这样赛过海洋和天空的胸怀原谅了妻子的背叛。 人们都喜欢用“幸福、充实、欢乐”这些词来形容他。虚弱的童年的痕迹已荡然无存了,他现在精力旺盛犹如虎豹,牙齿锋利犹如猞猁,能够咬碎坚硬的桃核。他时常这样跟友人说:“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生活就是面对微笑。”他日耳曼式的机智和幽默总能给朋友带来启迪,欢笑成为他面对生活的利器。 1842年,刚满40岁的他不幸心脏病突发。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他需要这种遭遇,正是这种坎坷的遭遇才使他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面对这一不幸遭遇,他说:“用青春对抗老年,用长发对抗秃头,用热情对抗腐朽,用未来对抗过去……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古人云:“莫将身病为心病。”“肩上百斤不算重,心头四两重千斤。”病中的雨果从不悲观,他树立起乐观必胜的信心,一方面积极请医生治病,听取医生的建议,还常常带着问题查阅报刊书籍,掌握科学的养生知识,正所谓“久病成医”;另一方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他深信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他坚持每天早晨外出散步、做操,自己还独创了一套五形拳。稍好后,又开始跑步、游泳、爬山。果然,运动赋予他强大的生命力,雨果的身体逐渐康复,他以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来,并积极参加保卫祖国和民主的斗争。 从1851年起,雨果流亡到比利时,19年的流亡生涯里他一直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人民。在当时的法国,反动的统治者貌似强大,但诗人相信这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人们这样评价雨果:“有人说雨果只是一个要求进步的人,一个优秀的演说家,一个杰出的思想家,但在革命斗争中却不敢肯定他会是个勇敢的人。但是,现在雨果的所作所为让他们为自己的怀疑而羞愧……” 有一种清高的孤独,是巨人和天才所必不可少的,正是流亡的生活使他享有了这种清高的孤独。他需要用亲身的经历、真实的感受来换取内心的安宁。创作给予雨果的是内心的安宁和无尽的生命动力。《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三部优秀小说正是他在流亡时创作的。
雨果自评 雨果曾经这样评价自己说:“在我身上有四个‘我’——诗才奥林匹欧,情人赫尔曼,欢笑的玛格里亚,战斗的伊耶罗。”他自称“奥林匹欧”,是要明示他在尘世心神凌空的高尚境界;自称“赫尔曼”,是要明示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自称“玛格里亚”,是要明示自己的乐观主义心境;自称“伊耶罗”,自然是要明示自己不屈不挠的斗争豪情。或许,正是这四个人的组合,最终成就了雨果的生命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