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746|回复: 7

“千古疑案肾气丸”质疑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5-27 22: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读李寅先生“千古疑案肾气丸”一文,(以下简称该文)受益良多。该文认为:“此方名肾气,实阴阳双补之意也”。深得仲景立方要旨,对临床应用肾气丸很有帮助。兹据学术争鸣精神,提出两点不同意见,与李寅先生商榷。
1、肾气丸不是崔氏所创
        该文认为:肾气丸“非仲景所创,乃引用崔氏方”。这是由于不了解《金匮要略》的历史沿革所产生的错误认识。考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经西晋·王叔和将其中伤寒部分整理为《伤寒论》。杂病部分则长期不传于世,到宋代翰林学士王洙在旧简中捡得,经林亿等人校正后,把杂病部分另编为《金匮要略方论》而流传于世。林亿等人有鉴于书中“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的实际情况,因而“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这里所说的“散在诸家之方”,是指散落于诸家之方(以唐代为多),即张仲景方被后世医家应用并收录的方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后附录的崔氏八味丸,乃唐代崔知悌《崔氏篡要方》转引张仲景的方剂。对此,丹波元简在《金匮要略辑义》说的很明白:“《外台》脚气不随门载:崔氏此方凡五条。第四条云,若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即服张仲景八味丸。《旧唐书·经籍志》:《崔氏篡要方》十卷,崔知悌撰(新唐书·艺文志,崔行功撰)。所谓崔氏其人也,不知者或以为仲景收崔氏之方,故详论之”。
       综上,崔氏八味丸系崔氏转引张仲景的方剂。八味丸究系何人所创,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以前,当以张仲景为是。
2、“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不可否定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是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针对阴阳偏衰的病症所制定的治法。李寅先生对此大加否定,认为此说“貌似高深,实则谬也。”其主要论据是:假如在大队补阴药中加入少量桂枝附子就真的变成了补阳剂——。同理,根据景岳的理论,在大队补阳药中加入少许阴药是否就成了“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呢?因而断言:用于临床恐怕要误事吧?如此推理,令人难以信服。因为阴和阳虽互根互用,但毕竟属于两个概念。“阴中求阳”的方式不一定与“阳中求阴”的方式完全相同。只要符合中医的基本理论,且临床上行之有效,就不能轻易否定。张仲景的肾气丸经无数医家千百年的临床应用卓有成效,确实具有“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效果。故尤在泾说:“八味肾气丸补阴之虚,可以生气;助阳之弱,可以化火。”如此则肾气振奋,故《金匮要略》广泛用于脚气、虚劳、消渴、痰饮、转胞等阴阳两虚而偏于阳虚者。李寅先生也用肾气丸加重桂附剂量治疗肾阳虚,效佳而无弊。体现的正是“阴中求阳”的治法。




上一篇:【转帖】千古疑案肾气丸
下一篇:求教<金匮>条文解释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09-5-29 1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博学善思,什得大家学习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21: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寅先生回帖:
http://bbs.gltcm.cn/viewthread.p ... p;amp;fromuid=37153

多谢叔文先生指出我的谬误之处。
   看了先生文章,受益匪浅。先生文中引经据典,对肾气丸之来历做了详细介绍,让我茅塞顿开的同时也倍感羞愧。
正如先生所说:肾气丸乃崔氏引用张仲景而非张仲景引用崔氏。我读书读书不精、见闻不广却贸然下结论,犯下了低级错误。这个错误正如“有人说肾气丸是六味地黄丸加附子桂枝而成的”那样,颠倒了因果、本末倒置,贻笑大方了,惭愧、惭愧。
   关于先生指出的第二点,有必要做一下说明。
   我的本意,不是要否定肾气丸的功效,也不是要否定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理论,而是不认同张景岳由此而把肾气丸作为温阳祖方的观点。历代和张景岳观点一致的医家屡见,如罗谦甫《卫生宝鉴》说“温补下元第一方即本方”,《医方论》“桂附八味为治肾命虚寒之正药”。临床中遵照这种理论用本方治肾阳虚寒而不效的例子就更多了。
    正巧昨晚在QQ上有一位朋友就谈到了这个话题。他患甲亢一年半未愈,大体有肢颤、畏寒、便溏、消瘦,烦躁、喝凉茶加重等,我说根据症状可能是阳虚了,他问阳虚吃金匮肾气丸怎么不起作用啊?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我没有详细答复。其实很简单,肾气丸不能治疗真正的或者说纯阳虚,四逆汤、白通汤等才是正治。而这个患者要用实脾饮温补脾肾才行。
     本方方名肾气丸而非肾阳丸,值得深思。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内蕴元阴元阳,主藏精,精化气,既是肾气。也就是说,肾气实际上包括肾阴肾阳,此方名肾气,实阴阳双补之意也。  
关于本方的使用范围,见仁见智。但我认为,作为补肾阳的方子使用是欠妥的。张景岳虽然极力推崇本方,但他在具体使用时也有右归丸,恐怕也是认为本方中的小剂量桂附难以应付阴寒内盛之邪吧。而十补丸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鹿茸、五味子并加大了桂附剂量,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北方寒气重,阳虚的患者很多,但我基本不用本方的原药原量去治,因为以前用了效果也不好。
如果抛开经方家们“经方以不加减药物、不增减剂量为贵”观点的束缚,本方的使用就灵活多了。方中桂附小、中、大三种不同剂量有不同的功效,我将有专文讨论,届时也请多指点。

   敬佩先生这种读书入细、考据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先生的不吝赐教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请论坛里的前辈们就此给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7-4 16: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互根,并不代表阴阳的概念可以互换的,内经明言,得阳者生,可没说得阴者生。一点清阳即可生化无穷,因为阴可生阳,但是一点纯阴是会被阳气耗尽的,所以阴中可求阳,阳中求阴就祸害无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09-9-7 20: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很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9-24 19: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9

积分

53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09
发表于 2015-6-30 23: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认可楼主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积分

29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7-1 06: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肾气丸-汉传解析法(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君:附子1
臣:桂枝1,山药4,山茱萸4
佐:茯苓2
使:地黄8,泽泻3,牡丹3

属阳旦类方
附子:《神农》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桂枝:《神农》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山药:《神农》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山茱萸:《神农》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茯苓:《神农》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地黄:《神农》主治折跌绝筋, 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做汤,除寒热, 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泽泻:《神农》主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牡丹皮:《神农》主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藏,疗痈疮。

主治寒热错杂,以寒凉为主的厥阴病。针对寒凉为主的水饮,血痹,气滞,并伴随长期水饮导致津亏,血痹,血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29 , Processed in 0.26039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