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6658|回复: 14

[鉴定] 白蜜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发表于 2017-7-30 21: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17-8-12 14:48 编辑

             白蜜

     仲景方中猪肤汤、大陷胸丸等有用白蜜。白蜜就是蜂蜜,普通的天然蜂蜜,不是一种什么特别蜂蜜。蜂蜜之所以称作白蜜,与蜂蜜的结晶特性有关。

       结晶是真蜂蜜最重要特征,理论上不存在完全不结晶的天然蜂蜜。一般情况下,蜂蜜刚分离出来的是液态蜜,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不管是稀薄还是黏稠,放置一段时间或低温环境下,大多数会变成固态的结晶蜜(软结晶,即油脂状结晶,如猪油冷凝。在蜂巢中也一样),蜂蜜结晶一般颜色都会变浅淡些,多数为雪白色或淡黄色。蜂蜜结晶的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蜜源有关。蜂蜜结晶主要决定于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当蜂蜜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果糖时不易结晶,而高于果糖时易结晶,且在13——14℃时蜂蜜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粘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所以蜜放冰箱冷冻中几天,还是不会很快结晶的,只是会变稠。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如果温度持续在13-15度的情况下,90%以上的蜂蜜都会逐渐地结晶。即使蜂蜜中最不容易结晶的洋槐蜂蜜,如果长期处于平均温度13-14度左右的温度,也会结晶。而在常温下,蜂蜜结晶缓慢,多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且结晶稀松,颗粒较大。一般而言,成熟蜂蜜的结晶是整体的,不会分层(也就是一部分结晶,剩下的不结晶);结晶分层的蜂蜜或者是含水量过高,或者是添加了别的东西,或是全假蜜。结晶只是物理改变,对蜂蜜的成分和营养价值丝毫没有影响。蜂蜜结晶是由下往上结晶,结晶越多,证明天然氨基酸、活性酶、葡萄糖含量越高。结晶蜜自然解冻后,室温下一般很难化回液态(因为需要持续40—50摄氏度才会液化),波美度越高(含水量越低)越不容易液化,只是顶层会稀释出一部分,且此部分很难再结晶了。

       既然是结晶,那么结晶蜜自然断面必是肉眼可见的晶体颗粒密布状态,均匀绵密的颗粒汇聚才是典型的结晶状态。毫无颗粒的细腻,粗硬团聚且相间有液态的结晶,都是可疑的。真结晶蜜,并非都软腻,用手捻,有的细软无渣易化,有的则粗硬有沙感难化。但总的来说,蜂蜜的结晶粒绵软的较多,沙大粗硬的仅是个别现象。真正的掺假蜜或假蜜,其结果应当是不结晶或结晶松散黏度小。

       由于目前超市中出售的蜂蜜大多是品质较低的加工浓缩蜜,为追求卖相迎合消费者,其加工过程中采用了破晶核工艺,滤除了大部分的蜂蜜结晶核,因此商品浓缩蜜一般较难显示结晶。这也导致许多远离自然缺乏常识的城市人反而误会了天然蜂蜜的自然结晶,以为那是由于蜂蜜造假掺入白糖造成的,其实真正掺入白糖浆的蜂蜜反而会降低结晶的发生。而且现在蜂蜜造假一般也不用白糖了,用其他糖浆成本更低且品相更真。另外,常被人误会的可能还有纯天然蜂蜜的口感,纯原蜜口服时,会对咽喉有轻微的刺激,且喝完后略带麻辣感,后味长,这是因为纯天然蜂蜜含有大量的微生元素。一些假蜂蜜反而不会有这种不适感。吃真蜜后过段时间嘴里还会有酸的感觉,这是唾液对糖类的反应。这些有些“异常”的真蜂蜜口感,常常也会让人以真为假或心生疑虑。当然想凭口感来鉴别蜂蜜的真假也是很有难度的,除非是淫浸此物多年的真行家。目前我国蜂蜜掺假主要出现在收购和加工环节。以淀粉糖浆勾兑造假还算好的,至少无大害。还有一些更恶劣的化学方式的造假手段。那种在小农贸市场地摊上用各种道具“证明”所售为真蜜者,都是明目张胆的江湖骗子,这些年我也见多了。市场上销售的那些显得特别干净透明的、反光强的蜜也要小心,因为真蜜会含有花粉,多少显得混浊。蜂巢直接离心分离出来的原蜜一般是比较稀的,因未经浓缩,不可能象麦芽糖那样浓稠。而天然成熟封盖蜜因为黏稠一般是无法用离心机分离蜂蜜的。一般超市蜜因为经过浓缩和某些添加,才会显得浓稠。商业浓缩也要看采用什么方法,先进低温的方法浓缩营养的破坏才会小。我查看了一下大规模加工蜂蜜的专业程序,基本都要经高温的,只能让人叹息-----还能剩下多少营养呢!

     蜂蜜的结晶现象原本是鉴别真假蜂蜜的一种指征,遗憾的是如今淀粉糖浆加入10%的真蜂蜜,也可以产生结晶现象。如果造假者人为控温、添加结晶核制造结晶,也能造出逼真的蜂蜜结晶,防不胜防了。那么不会结晶的蜂蜜就不是真蜜吗?也未必。非冬天非冷藏的室温条件下,洋槐蜜、桂花蜜、龙眼蜜、枣花蜜是很难结晶的蜜(冷藏还是会的),而油菜蜜、百花蜜、椴树蜜、荆条蜜都是很容易结晶的。我国古代的蜂蜜,多采野花,且中华蜜蜂采蜜酿蜜的周期时间长,几乎跨越所有花期,其蜜无疑都是百花蜜,它是很容易结晶的。今天的商品真蜂蜜,其百花的成分都很低,因为是养殖的,需要大宗的蜜源(主要是人工大规模种植的单一作物),蜂农多随蜜源走,否则不产蜜的。不可能象古代野生蜂蜜那样真百花的。如今国内市售的真蜂蜜几乎都是浓缩蜜,浓缩蜜也会结晶,但是时间较长,且大多不能整体结晶,往往凝结于瓶底或瓶壁,略呈山峰或珊瑚状,结晶蜜与液蜜无水平分界面。

     对于普通人而言,蜂蜜的真假鉴别是很难的,流传的一些简单方法其实都不靠谱。如果只是掺假或以次充好,那难度就更高了。敢大规模造假掺假的基本都是专家,技术具有检测指标针对性。一般专业检测机构都未必能找到破绽。目前感觉这个行业问题很多且水深,举个例子,我国的洋槐蜜是上好的蜜,产量低且一惯主要用于出口,供不应求,市面上哪来的这么大量的洋槐蜜?还有什么金银花蜜、玫瑰蜜、雪莲蜜、桃花蜜、松花蜜、银杏蜜、葡萄蜜、玄参花蜜之类,要么是采不到的花蜜,要么就是有添加物的“蜂蜜制品”,不是蜂蜜。从网上反映来看,消费者普遍都不太信任蜂蜜的质量,哪怕是一些行业大牌,实际上这些大牌在政府不时抽检中也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特殊保健食品行业,毒奶粉事件之后,我觉得政府有必要重点管制和监测蜂蜜这个行业。蜂蜜造假也非中国独有。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2013年就曾发布一个“十大易造假食品黑名单”,蜂蜜就赫然在列。可见,即使在国外,蜂蜜造假掺假也依然是个让监管部门头疼的事情。

       古人也观察到蜂蜜的这种结晶性,所以他们常把蜂蜜称为白蜜。陶弘景说石蜜“色白如膏者良”。如果他说的是现采出巢就这样,那就是蜜蜂久酿储藏的陈蜜了。西晋郭璞《蜜蜂赋》:“散似甘露,凝如割肪。”《唐本草》苏敬云“今京下白蜜,如凝酥”。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云蜂蜜“盖经久则陈白而沙,新收者惟稀而黄。”李时珍则说“寇氏不知真蜜有白沙而伪蜜稀黄,但以新久立说,并误矣”。其实还是寇氏说得对。

       如今还有另一种概念的“白蜜”,特指颜色较浅的蜜。我国有一些蜜种的颜色较浅,如椴树蜜、野桂花蜜、洋槐蜜、油菜花蜜等,都有“白蜜”之称。一般颜色浅淡的蜜种,因花蜜混杂少,其气味和味道比较纯正。这类蜜结晶之后当然也是乳白的。

       《本经》中没有蜂蜜或白蜜的名称,只有“石蜜”。这个特异名称给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许正是对“石蜜”一物有所疑惑,以为非普通蜂蜜,后世本草家多谨慎地将蜂蜜分为两种:石蜜和食蜜。如汉末《吴普本草》是(石蜜)“生河源或河梁。食蜜生武都山谷”,分南北两种。陶弘景《本经集注》认为“石蜜即崖蜜也”,“木蜜呼为食蜜”。唐代陈藏器也将蜜分为寻常蜜(食蜜)和崖蜜,认为“崖蜜别是一蜂,如陶所说,出南方岩岭间,生悬崖上,蜂大如虻,房着岩窟,以长竿刺令蜜出,承取之,多者至三四石,味碱色绿,入药用胜于凡蜜。苏敬是荆襄间人,地无崖险,不知之者,应未博闻。今云石蜜,正是岩蜜也,宜改为岩字。”我分析研究后觉得,如果按两种分,石蜜和食蜜应该是两种蜂蜜。按陶弘景、陈藏器的说法以及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有南方采崖蜜的方法来看,晋唐的知识分子是知道遥远南方有一种采获艰难的优质崖蜜的。中原地区的蜂蜜主要是中华蜜蜂所产,而传说中遥远南方的那种崖蜜却是黑大蜜蜂所产,黑大蜜蜂体黑且大,是蜜蜂属中体型最大者,岩栖,裸露造巢。蜂巢多在距地面1020米高的悬崖避雨之岩石下。其主要生存于喜马拉雅山脉雪线下,故又称为喜马拉雅蜜蜂、雪山蜜蜂及岩蜂等,我国南方、西南地区也有分布。我看过一些记录片,我国西南山区、西藏、尼泊尔等地如今仍然有传统崖蜜采蜂人,采蜜过程极其惊险,但悬吊而下取蜜的方法基本一样。与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的南方采崖蜜的方法也是一样的。陶弘景云(崖蜜)“其蜂黑色似虻。”描述也是准确的,黑大蜜蜂工蜂体长17-20mm;腹部全为黑褐色。牛虻体长约 19 mm,宽约6 mm。而中华蜜蜂工蜂体长1013mm,宽4.5 mm。所以陈藏器也说(崖蜜)“蜂大如虻”。岩蜂的蜜巢是单脾,巢脾单一垂直方向半圆状,上部与岩石黏合部为贮蜜区,下部为繁殖区。而中华蜜蜂的蜜巢为多脾,多在5脾以上。野生中华蜜蜂喜欢在树洞、石洞、土洞、古坟中筑巢,悬崖岩壁下或也有,但一般不会裸露造巢,多寻洞而居,因为相对安全。养殖中蜂用木箱、土箱、砖箱就是模仿其自然居所。现在有大规模在悬崖上放置人工蜂箱养殖中蜂的,所产也号称“崖蜜”,那是另一个新商业概念。此类中蜂“崖蜜”每斤据说高达300--1500元不等,非一般人能用。我见网络上号称售卖“崖蜜”者,养的是中蜂,用的宣传图片却是野生黑大蜜蜂的悬崖蜂巢图片,误导消费者而已。古代主流本草一直沿袭“石蜜”之名,到李时珍才“今直题曰蜂蜜,正名也。”

        因为“石蜜”的名称和陶氏崖蜜之说,后世本草多认为崖蜜更优,虽然著者多不明遥远南方的真崖蜜为何物。多以为“是今诸山崖处蜜也”(《千金要方》)。之所以重崖蜜,“盖以生岩石者为良耳”(李时珍语)。道家之流,都比较看重跟石头有关的东西,玉石、五石、石菖蒲、石苇、石斛、崖蜜之类,陶云崖蜜“道家丸饵,莫不须之。”综观陶弘景论蜜,其实整体还是尚野生蜂蜜。山野石洞之蜂蜜古人之所以认为较优,大概是因为野生者长期未采成熟度高,黏稠而气味醇浓,而家养者一岁数取,则气味不足。蜜取陈,蜡取新,宋寇宗奭为古本草家中真懂蜂蜜者。

       虽然古典本草有崖蜜、食蜜之分,但不论如何,我国古代蜂蜜无疑是以中华蜜蜂所产为主,崖蜜之类奇异珍罕之物而已。陶弘景云“石蜜”“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显然是简单综合之前各《本草经》而来的说法。尚志钧校注本《本经》中“石蜜”的产地只有“生武都山谷。”武都为今甘肃陇南一带。从自然生存环境看,甘肃陇南一带无疑是中华蜜蜂的生境,非黑大蜜蜂的生境。陶弘景“石蜜即崖蜜”之说,可能是结合了传说的想像误会之论,而且真崖蜜也不是产“诸山石中”,陶氏若真知道采获崖蜜之惊险,应该也会有所记叙才合理。按《本经》所记,则古代巢居在陇南山谷山石中的蜜蜂必然是野生的中华蜜蜂。甘肃一带古代应该是一个著名的产蜜中心,野生蜜和家养蜜都产。大约成书于汉代的《范子计然》恰好也记载“白蜜,出陇西天水。”另,皇甫谧《高士传》记载,天水人姜岐(公元160年左右)隐居山林,“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人。”直到明末的《天工开物》仍云(蜜)“西北半天下,盖与蔗糖分胜”。

       各地农贸市场地摊上还常见有人兜售一种带蜂巢的“石蜜”,坚硬如石,表面还覆盖有野草、苔藓、砂石之类。据说是深山老林中的老巢蜂蜜,多年不取风吹日晒干结而成,珍罕之物,能治百病云云。其实这是江湖骗子的伎俩,不过是蔗糖的低劣制品,食之有害。蜜蜂还有吃不完的蜜吗?食物充足或缺乏,蜂王自会控制自己的蜂群数量,粮足则壮大自己的族群,反之亦然,自然之道也。若蜂群迁飞,它们会把自己的辛苦劳动的成果吃下带走的,试想就算不能全部带走,野外众多喜食蜂蜜的动物和昆虫,能放过这些美味吗?金字塔里密封的蜂蜜3000年不干,野生蜂蜜是蜂蜡密封且高度防腐的,要多少百年能干硬如石?野外无主蜂蜜又能存在几天而不被其他动物发现?如此思断可知其确假无疑。

       自然界是存在一种硬蜜,那就是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的野坝子(一种植物,唇形科)蜜,或称云南硬蜜。因其结晶态比其他结晶蜜质地硬,且贮存时间越长硬度也会加大,故名硬蜜。野坝子蜜号称为我国惟一的硬蜜。但其所谓的“硬”,不过是相对其他结晶蜜的软而言,具体不过如年糕、实豆腐般,还是随意能刀切分块的,真硬蜜也不过如此而已,何来硬如石头者?!

       真蜂蜜自古都不是便宜的货。假货也是自古就有,陶弘景就说:“例皆被添,殆无淳者,必须亲自看取之,乃无杂尔”。大概当时就懂得添加饴糖掺假了。如今国内蜂蜜的质量还是难以让人放心的。欧、美、新西兰等国家对天然蜂蜜的定义是:仅可以进行杂质过滤,不可以向其中添加任何物质,也不允许从其中移去任何物质(包括水份,即不允许浓缩)。我国的蜂蜜国家规定也是不能添加物质的,否则只能算是“蜂蜜制品”而不能称蜂蜜(购买的时候请看清楚了)。但我国原产的天然蜂蜜大多数为稀薄蜜,水分高,为利于保存需要在加工环节脱水浓缩。另外,分离出来的稀薄原蜜天然具有膨胀性,那是因为原蜜会产生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如夏天)易分解出氧气,所以未加工的稀薄原蜜在夏天摇动后会有大量的泡泡产生,且会造成溢瓶,商品蜂蜜是必须消除这一危险现象的,这也是在导致市场上很难见到没有任何加工的天然蜂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目前是养蜂大国却非养蜂强国。中国蜂蜜的整体质量比较低劣。不说假蜜。目前国内市售的真蜜主流就是人工浓缩蜜。这是由蜂场生产的非成熟蜜加工而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生产成熟蜜,成熟蜜才是真正的天然优质蜂蜜。成熟蜜是指蜜蜂采花蜜后,在蜜巢进行反复、充分酿造,使之含水量降至20%以下,双糖充分转化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且总的含量达70%以上,蜜蜂认为蜜酿造成熟了,它们就会用蜂蜡封盖蜜巢,所以成熟蜜又被称为封盖蜜。这个过程至少要一周时间。而蜜蜂未封盖的蜜是未成熟蜜,水分高,必要的营养物不全面,不充足,不稳定,也称为水蜂蜜。在我国采用现代的养蜂技术后,蜂农基本上不再生产完全成熟蜂蜜了,因蜂蜜成为封盖蜜后,取蜜必须用割蜜刀割除蜜盖,费工费事,而且因为蜂蜜粘稠或结晶,采用离心的方式已难以分离出巢脾中的蜂蜜了(分离后蜂巢还要放回蜂箱使用),这种蜂蜜只能依靠压榨方式获取。但压榨法就会大量破坏蜂巢,蜜蜂还要费时费力造新蜂巢,这无疑会降低蜂蜜的产量。所以蜂农一般不会毁巢(压榨)取蜜,即不会大量生产完全成熟的蜂蜜。有些蜂农甚至蜜蜂刚采回当天就取蜜,那是花蜜不是蜂蜜,品质如何可以想见。

     商业上获取成熟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生产巢蜜,即人工在蜂巢中放置人工巢蜜格,让蜜蜂在其中酿蜜,蜜成熟后直接取出巢蜜格包装销售,无须再分离和任何加工,且保质期更长。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当然价格较贵。欧美国家生产巢蜜的比例大。目前国内市场上也有生产销售,但比例小。养生、药用当然这种较好。不过巢蜜如要造假,感觉也不太难。

     据说考古学家曾在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发现约3300年前的没有变质的瓶装蜂蜜,这应该属于特例,称蜂蜜是唯一不会变坏的食品的说法是夸张了。天然成熟蜜是不易发酵的,在密封的情况下是可以保存多年,但其形态虽在,营养价值却会逐渐降低,一般消费者还是吃新鲜些的蜂蜜较好。蜂蜜厂家一般把蜂蜜常温保质期定为2年。家庭存放最好放冰箱冷藏。

       遗憾的是,古典所谓的蜂蜜大概也快绝迹了。中华蜜蜂作为土著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已经约7000万年。但随着1896年意大利蜜蜂、喀尼阿兰蜂的引入和近代自然环境的巨大变迁,中华蜜蜂逐渐消亡,目前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估计种群已减少到不足100万群,分布区域也由原来的成片集群分布,变为零星和分离的片状分布。尤其黄河以北地区,目前已经濒临灭绝,一般只在深山老林中还有。中蜂的这种消亡的趋势仍在持续。而意蜂不但蜂蜜产量高且易管理,还是蜜、浆、粉、胶、毒兼产的全能型理想蜂种,蜂农普遍喜欢养。意蜂也是一种竞争性非常强的物种,如果一个地区混养意蜂和中蜂,中蜂蜂群就会逐渐被消灭。我曾看过一个记录片,意蜂居然还能模仿土蜂的振翅频率混入蜂巢,对中蜂蜂王实行斩首行动,进而清除自己的竞争种群,可见其手段厉害。无奈之下,2006年我国农业部已将中华蜜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如今也在各地建立了一些中华蜜蜂保护区,以存续这个本土关键物种。目前全国饲养的中蜂大概占全国饲养蜂群总数的1/5还不到,多存在于一些南方荒野山区。

     蜜蜂的问题还不仅仅是中华蜜蜂的遭遇这么简单,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其实过去的50年间,和许多正在消失的物种一样,地球上的蜜蜂整体也一直在不断消亡减少,原因无非是人类对自然植物种群的破坏、杀虫剂、疾病和寄生虫(瓦螨之类),蜜蜂的消亡对人类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因为至少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农产品都是依靠蜜蜂来传授花粉的,而且地球上已知由昆虫授粉的开花植物约85%也依靠蜜蜂授粉,可见蜜蜂在地球生态圈中的关键。人类应对蜜蜂消亡的方法只能是更积极地保护自然环境、广泛种植各种花草以及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与我国养蜂业主要取蜜为生不同,目前世界养蜂发达国家普遍以养蜂授粉为主、取蜜为辅。美国蜜蜂授粉占蜂农收入的70%(一说90%),蜂蜜、花粉收入仅占30%。蜜蜂授粉每年为美国创造约150亿美元的农业增产效益。可见西方的蜂农普遍活得比我国的蜂农要好。欧美国家对家养蜜蜂传粉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极为重视,美国甚至投资研发授粉蜜蜂新种类。相较之下,中国的养蜂业、农业还真是很落后很多啊。

     仲景方书中,蜂蜜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一是炼蜜为丸(当然不仅仅是塑型剂);二是降解大毒:如蜜煎乌头、甘遂等,甘草粉蜜汤之粉蜜同用应该也是解误用毒药杀虫之毒(猪肤汤中粉蜜同用或是例外)。异常的是,仲景处理大毒并不用甘草,以蜜处理大毒药物可能属于比较原始的技术。

       千百年过去了,白云悠悠,江山依旧。土蜂蜜变成了洋蜂蜜,百花蜜变成了某花蜜,成熟醇蜜变成了生蜜,天然蜜变成了浓缩蜜。我国古今蜂蜜的变化也很大了。药用起来不知会有什么影响?这就不是我所能弄明白的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方币 +40 收起 理由
gugu + 20 优秀文章!
李小荣 + 2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饴糖和另外三种糖
下一篇:医苑杂谈 七二 健脾益气话健康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22: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17-7-30 22:20 编辑

翻了不少资料,才发现自己原本并不懂蜂蜜,蜂蜜也真不是容易鉴别的。以我看,很多一线销售商都不真懂蜂蜜。还是希望政府能大力净化这个市场,以让普通消费者放心安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4
发表于 2017-7-31 10: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如此专业精致的分析。真的是不看不知道越看越深奥。
试想,专业团队糊弄老百姓,那不是小菜一碟吗。怪不得有人说,在市面上买到真正的蜂蜜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假蜂蜜利润往往是真蜂蜜几十倍以上。
看来,蜂蜜养生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4
发表于 2017-7-31 10: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寄希望于政府监管,恐怕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的美好梦想。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3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30
发表于 2017-7-31 11: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妄加套用賣蜂蜜名義,對私人進行審查,無疑是違憲的
再者若套用你的思維,則所有人在某層面而言也都是賣家,那政府是否有權侵犯所有人隱私,並強迫他們做不願意做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826

积分

319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国医馆主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26
QQ
发表于 2017-7-31 12: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谢谢汤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39

积分

128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39
发表于 2017-8-1 0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洒洒这么一大篇,看过的人都没有总结一下吗?

结论:买巢蜜就可以了,那个现在无法作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014

积分

151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4
发表于 2017-8-1 1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六先生 于 2017-8-1 11:53 编辑

汤先生为蜂蜜展开这么多研究,感觉有点浪费您的精力了。。。人和蜜蜂一样,喜欢植物生产的高浓缩易吸收的能量,也就是说,糖是我们共同的兴趣所在,其他的由“天然”、“活性”带来的价值都是次要,更多是文化的臆想,勤劳勇敢的生灵、纯洁美丽的花朵。。。不论是封盖蜜还是浓缩蜜,做蜜丸都是要“炼”过的,高温之后酶分解风味物质挥发,与浓缩糖浆无二。具体到经方的蜂蜜,除了赋形作用外,有的利用高糖的渗透,有的当做药性的缓冲剂,粘膜保护,还有的润滑,更多的可能是糖类促进多巴胺分泌,和红糖水缓解痛经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11: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白蜜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17-8-1 12:59 编辑
梅六先生 发表于 2017-8-1 11:48
汤先生为蜂蜜展开这么多研究,感觉有点浪费您的精力了。。。人和蜜蜂一样,喜欢植物生产的高浓缩易吸收的能 ...

确实,蜂蜜在中药中的应用确实多是煎炼的,但此文并非专为药用而写。也为日用而写,毕竟蜂蜜入药仅占蜂蜜消费的很小部分。从陶真人的论述中,他买蜜是不要炼过的,他那一系的饵蜜可能不要炼。还有一点是,中医汤剂中除降解毒药蜜煎外,有些汤剂用蜜古代是入煎的,现在看,大概汤药低温后加入可能更好。古代丸剂炼蜜是避免变质利于保存,若改散剂用蜜水服用,用不经高温的天然蜂蜜或更好。

我研究东西爱钻牛角尖,性格使然,无奈。一个问题一般是一个系列的文章。有些因有它用,不会在论坛发或首发。例如研究经方甜物的问题,还整理古代蔗糖以外的世界各地的糖的史料,但这些就与医学没什么关系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014

积分

151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4
发表于 2017-8-1 12: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白蜜

汤一笑 发表于 2017-8-1 11:56
确实,蜂蜜在中药中的应用确实多是煎炼的,但此文并非专为药用而写。也为日用而写。从陶真人的论述中,他 ...

这样一片灰暗混沌的市场,有无活性也几乎无可验证,倒不如就用果葡糖浆,物美价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1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17-8-1 12:36 编辑

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食物品质的要求自然会提高。若对高价的天然蜂蜜的需求提高会改变行业生态的,对蜂农也有好处,也不用那么辛苦。西方对天然蜂蜜的商业定义是很高明的,直接导致巢蜜的兴起。中国网购物流的发达是个优势,个人巢蜜的消费可以越过中间制造商直接与蜂农交易的,如果兴起,对中间商是有压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014

积分

151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4
发表于 2017-8-1 14: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汤先生经方药系列考证的更新,一些古今变异不明显的品种但是很常用的,尤其作为黄煌老师的类方主药的麻黄、附子、黄芪、大黄、黄连、石膏,这些基原算靠谱的,栽培种、炮制、用量等等还是挺多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94

积分

79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94
发表于 2017-9-29 1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不知道越看越深奥!直接晕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Rank: 1

积分
38
QQ
发表于 2018-9-12 02: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致敬--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4916

积分

476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16
发表于 2019-10-8 09: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了不少功夫,搜集资料.佩服!
蜂产品在国内的农业中的地位不低,像酒行业一样,也是内行人造假的重灾区.防不胜防的,即使是经销商.我研究蜂产品二三十年了,深有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06:35 , Processed in 0.26204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