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498|回复: 61

经方的来源

  [复制链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3 11: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的来源很难考,几乎就是从天而降的,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返观内视说、劳动人民经验说、史前文明遗留说,没有定论。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经方的高度的,应该首先排除。

应该明确,返观内视跟老庄的道家是毫无关系的,它是出自神仙家,属于方术家的一种。《汉书·艺文志》把方术分为二大类,一是数术,一是方技。数术指五行、占卜、风水、天文历法之类,研究“天地大宇宙”;方技则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研究“人身小宇宙”。汉代张道陵(张天师)创立了“正一盟威道”,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道教的主体,跟神仙家是一脉相承的,而跟道家无关,但今天人们常混淆二者。传说张道陵自幼熟读《道德经》,博通五经,后来却感慨这些书无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改学长生之道。道教推崇老庄,只不过是攀龙附凤之举,跟《内经》附会黄帝是一样的。神仙家闭关修行中,治病和调理身体都是必要的,所以,说神仙家与经方有关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没有更直接的证据了。此外,张道陵和张仲景据说都是张良的后代,而张良的老师黄石公后来被道教纳入神谱,看来老张家一直属于方术家倒是无疑的。

民国杨绍伊也有样学样,给《伤寒论》找了个源头,编了一本《伊尹汤液经》,此书始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经方类中,名为《汤液经法》,此书大概率在班固写《汉书》时(东汉初年)就已失传,甚至到底有没有过这本书都是不确定的,这样的话,张仲景见都没见过《汤液经》,也就不可能像皇甫谧说的那样“论广汤液为十数卷”了。皇甫谧还曾说过:“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但实际上,《神农本草经》是在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商代的伊尹穿越去看汉代的书吗?可以确定《汤液经》跟伊尹没有任何关系。可叹有些学者竟然根据皇甫谧的只言片语意淫出一大堆故事。

《辅行诀》中有一个“汤液经法图”,是基于五行理论的,据此可以确定,不管《辅行诀》是否伪书,此图肯定与《汤液经法》无关,因为《汤液经法》是经方类的著作,而“汤液经法图”属于数术类或医经类。由此也可见《辅行诀》是拼凑了五行理论和仲景方的著作,成书年代不会早于最早用《内经》理论解释《伤寒论》的成无己。

总之,想通过《汤液经》和《辅行诀》来研究《伤寒论》的同学可以歇菜了;而想通过修炼内丹外丹来研究《伤寒论》的同学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不过,道教目前的情况也跟传统武术界差不多,不能想象得太美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2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鼓励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伤寒中风 何去何从
下一篇:黄巢起义将中医分为经方与时方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7-7-3 12: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愚以为过早的下定论,有可能会把自我拓展的门早早的封死了,还是多深入了解,反复重新认识更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和学术的精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2: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
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汤液这个词在汉以前是指五谷尤其是稻米煮的汤,而且这个汤很可能跟酿酒有关,而绝非药汤,药汤则属于“必齐毒药”之类。

可见,如果真有《汤液经》这本书的话,大概是跟做饭酿酒有关,而不是医学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2: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7-3 12:08
  
  愚以为过早的下定论,有可能会把自我拓展的门早早的封死了,还是多深入了解,反复重新认识更容易 ...

我一开头就说了:没有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2223

积分

698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23
发表于 2017-7-3 1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也搞不明白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仓公传以及其他史料看,上古医学多世袭家传,且多专科,而且有写诊籍的历史传统,几十代的经验有可能出经方的,这从一些享誉一方的专科医学世家的情况可以推测。我看《伤寒论》体裁就很象诊籍变化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17-7-3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经方的高度的,应该首先排除。"
  你认为是荒谬的,应该首先排除的,恰恰是唯一的来路。
地球存在五亿年,人类有两亿年。中医乃至世界各地的医学起源都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积累而来。中医由单方验方起源,逐渐积累经验而产生复方,经过两亿年的发展,才形成现在的规模。是中华文明,文化的一部分。
不说史前文明了,反观内视现在有这样的人吗?有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药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上,才能有感而悟。
  你写这篇文章,肯定医学基本功很好。你可以试试返观内视来创造一部什么经。让社会信服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13: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3 14:52 编辑

春秋时代之前不清楚。但春秋时代,医者(当然是名医了)是王官之一守,都出于世业之家,世世代代为医的,近于贵族的私人内侍之类,大多可能还负责王国的防疫之类指导工作。春秋晚期以后,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官医就开始流散民间了。大概因为这些人技术高明,也是这个时期,医学方技开始渐得民间的普遍信赖。医者也敢说信医不信巫了。当时医学流派间纷争还是很厉害的,有竞争也有交流。还有一个当时医学书籍开始流行,或者说非常流行(方技类书秦汉古墓中最多了),大大增进了交流。
    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大都对医学很感兴趣的,学医的很多(仓公传也反映了)。但当时医生的地位是很低的。象仓公的师傅可能是某派的嫡传,但他不做医生的。他把书(可能含有历代的诊籍)都交给了仓公。仓公学医是不断研究诊籍来提高的。他师傅可能给他解过一些理论疑问,但实践验证他是靠诊籍的。

    《周礼》上评判医师:“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说明分专科)。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说明肯定也有诊籍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5: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存最古老的方书《五十二病方》被认为是春秋战国之间的作品,书中以一二味药物组成的方剂为主,而且常用灸法、砭法,这点跟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情形很类似,比如用莨菪一味药治难产,用消石一味药治产后。从春秋末到东汉五六百年间,能否形成伤寒论那样的体系?不好说,但是从《五十二病方》到《伤寒论》的中间态,或传承路线,几乎是看不到的,所以我说经方几乎是从天而降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伤寒论是从《五十二病方》慢慢演化发展而来的,那也是被少数学者垄断的学问,不是民间经验的集成,而民间经验多由试错或观察动物行为得来,这样的经验严格来说是不能称为医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5: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查斯鸿 发表于 2017-7-3 13:29
"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 ...

我文中说了,“想通过修炼内丹外丹来研究《伤寒论》的同学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也就是说这不是通途,我们今天来研究伤寒论,最靠谱的还是以论解论和考据,这也是我的方法,您说我能靠内视写经书,那真是太抬举我了[s:18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8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8
发表于 2017-7-3 16: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查斯鸿 发表于 2017-7-3 13:29
"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 ...

最近发掘的商朝大墓中,一次陪葬活人总数超过万人。
用活人试方,在商朝尚巫的文化下,在巫医不分的情况下,不能说不可能。
把经方附会为商朝的伊尹创造,其背后有没有商朝用活人试药创方的可能呢?
药物的发现,来自不断的观察和试验。自古而今,无论中外,几乎没有意外。
开贴的兄弟,你满脑子想的都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17: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经方的高度的,应该首先排除。


    若不想用劳动人民可直接呼民间经验。本论题与意识形态真扯不上关系,方剂达不到经方这个高度,那么 经方来自哪里?真从天上往下掉,可能吗?我们还是听张仲景咋说吧,“博采众方”看来是取自各方,再来看这些古方的称呼,其它暂忽略不计,大小青龙,白虎,出自哪行一目了然,越婢汤的命名既不是道家,也不会是巫家,更不是以主药证候的处方,只能认定是婢女而且是越国婢女所献。这就是所谓来源。这个来源就是民间,这个高度也就是古方的高度,至于婢女所持此方来源则是另一话题。
    民间经验说,我认为是最可取的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17: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时代之前不清楚。但春秋时代,医者(当然是名医了)是王官之一守,都出于世业之家,世世代代为医的,近于贵族的私人内侍之类,大多可能还负责王国的防疫之类指导工作。春秋晚期以后,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官医就开始流散民间了。

来源:经方医学论坛: http://www.hhjfsl.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376

     ?应是奴隶制度的瓦解,笔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17: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袁桢 发表于 2017-7-3 13:01
永远也搞不明白的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17: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7-7-3 17:26 编辑

RE: 经方的来源




查斯鸿 发表于 2017-7-3 13:29
"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 ...

最近发掘的商朝大墓中,一次陪葬活人总数超过万人。
用活人试方,在商朝尚巫的文化下,在巫医不分的情况下,不能说不可能。
把经方附会为商朝的伊尹创造,其背后有没有商朝用活人试药创方的可能呢
药物的发现,来自不断的观察和试验。自古而今,无论中外,几乎没有意外。
开贴的兄弟,你满脑子想的都是什么?(gfyk 语)
来源:经方医学论坛: http://www.hhjfsl.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376


     你俩想到一块去了,相煎何急[s:188]
      很简单活人试方创方(单指上帖述语),民间是没有能力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27

积分

4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7-7-3 17: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误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7-3 18: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一切知识都是源于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然后有集大成者著述而流传。
不过古人往往会挂靠公认的名头以增强公信力,看来这个手段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而是由来已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18: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7-3 17:07
春秋时代之前不清楚。但春秋时代,医者(当然是名医了)是王官之一守,都出于世业之家,世世代代为医的,近 ...

此封建非彼封建

或用 分封制度 更不易产生歧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19: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3 19:39 编辑

出土资料还是太少,象《病方》之类真能代表当时社会医疗技术的巅峰吗?仓公能代表吗?都难说。比如记述的扁鹊就比仓公“高级”几个档次。但真实吗?难说。

出土的东西,可能象今天一样,可能也有专业著作与社会普及著作的区别。专业著作都是内传或密传的。如仓公受术;如药王说,江南诸师密而不传。

还有就是流派问题,上古各地有如繁星一样不同的文化,某些技术各地是很不均衡的,会不会有某一支文化的医疗技术是特别出色的?比如考古发现某些地区呈现惊人的颅部手术。比如《内经》论各地医术的不同。
上古很多某某氏之类,不少是某种技术特别突出的族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19: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3 19:28 编辑

如果不是在南方,桂枝汤之类绝对不是普通人能用的东西。
姜桂之类在北地属于贵价香料之类,史迁说川人有靠种此类富如王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19: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容以学 发表于 2017-7-3 18:49
此封建非彼封建

或用 分封制度 更不易产生歧义

   分封建国一直延续到帝制结束,特指春秋晚期即瓦解,难免使人疑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19: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7-3 19:46
分封建国一直延续到帝制结束,特指春秋晚期即瓦解,难免使人疑惑。

分封制之后是郡县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20: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封制

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
井田制示意图
井田制示意图
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容先生说得对。虽然分封制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结束,但性质不同了。汉代起分封与郡县并存,但以郡县为主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gfyk 发表于 2017-7-3 16:04
最近发掘的商朝大墓中,一次陪葬活人总数超过万人。
用活人试方,在商朝尚巫的文化下,在巫医不分的情况 ...

我说经方可能跟神仙家有关,其实也是以活人试方,无非这个活人就是神仙家自己,并且靠修炼把感官训练得更敏锐,以便体会药物的作用。如果说商朝用活人试药创方有可能,那神仙家这么做就更有可能了,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2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讨论不存在谁误导谁,各自发表各自看法,错了改了即可。中医有点特殊,讨论往往成了论战。五年前本人也对论战乐此不疲,如今长“姿势”了,中医永远也论不出个头绪,也就不论了。[s:188]

点评

这几句要赞一下。  发表于 2017-7-3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7-3 17:02
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经 ...

“博采众方”是说张仲景不是自创的方,并没有说来自何处哦。要说青龙白虎,神仙家正会用这样的词语。至于越婢汤是越国婢女所献,那是想当然了,这个名字有相关的考证文章,不妨查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7-7-3 20:49 编辑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7-3 17:07
春秋时代之前不清楚。但春秋时代,医者(当然是名医了)是王官之一守,都出于世业之家,世世代代为医的,近 ...

商代不清楚,但周代以下的整个先秦时代,是封建社会,层层分封,故名封建;秦以后就再也没有封建社会了,是专制社会,中央集权的,其实更像奴隶制度。教科书上是胡说的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容以学 发表于 2017-7-3 19:00
出土资料还是太少,象《病方》之类真能代表当时社会医疗技术的巅峰吗?仓公能代表吗?都难说。比如记述的扁 ...

那时候书写的能力和权利恐怕是被少数人掌握的,而且,能被用在汉墓陪葬的医书,在等级上应该是最高或接近最高的,甚至是密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20: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3 20:51 编辑
coorus 发表于 2017-7-3 20:41
那时候书写的能力和权利恐怕是被少数人掌握的,而且,能被用在汉墓陪葬的医书,在等级上应该是最高或接近 ...

不,禁方之类传承是很严密很神圣的,仓公传和内经中都有体现,仓公的师傅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懂医。没有师傅或没有专业基础,一般人是看不懂这些东西的。有医学史学者专门就先秦医学密传这个问题论述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容以学 发表于 2017-7-3 20:47
不,禁方之类传承是很严密很神圣的,仓公传和内经中都有体现,仓公的师傅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懂医。没有师傅 ...

哦,受教了。这样的话,这些医学就更像是经院的东西,既不会来自民间,也不会流传到民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20: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7-7-3 21:08 编辑
coorus 发表于 2017-7-3 20:32
“博采众方”是说张仲景不是自创的方,并没有说来自何处哦。要说青龙白虎,神仙家正会用这样的词语。至于 ...

“并没说来自何处”对呀,正因为如此才不能否定来自民间一说。
越婢之考证也是在众说不一为基点。大家都在推,都在测,都在想当然。或许再过多少年我在葭杭文集中这类推测也成依据之一[s:188]
   先生此文除“民间渠道”看法有异外,其它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21: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3 21:04 编辑

仓公的几个徒弟,他教,学部分,不是全学,且多是有基础的人,有些还学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21: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3 21:17 编辑

这里不是民间不民间的问题,关键是经验说是有可能的,传承之所以如此严密和神圣,那所传就可能是很珍贵的得之不易的东西,可能是无数的经验换来的东西。还有就是可能不是一般人能学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21: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就是难考,有时真想他就是从天上掉下来一样。从张仲景上下五百年这个世界出了多少豪杰巨著,在当时条件下简直是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3 21: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帖已经说了是民间是经验。民间渠道是一概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3 21: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3 21:37 编辑

时代再往前推,经验说也能成立。

一般人基于习惯,都把《本经》视为本草书,其实它就是一部方剂书。复方时代之前的方剂代表作。只不过它的编排是以物而不是以病为领的。蛮荒时代的初民对自然物更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3 21: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苍生大医!
经方怎么来的?看自序: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别疏略了“并平脉辨证”。并平脉辨证,是说书中所录方证,都是经过亲自临床检验的。
有人怀疑伤寒论自序是假的,可是拿不出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59

积分

37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059
发表于 2017-7-4 07: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经方的高度的,应该首先排除。"
  你认为是荒谬的,应该首先排除的,恰恰是唯一的来路。
地球存在五亿年,人类有两亿年。中医乃至世界各地的医学起源都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积累而来。中医由单方验方起源,逐渐积累经验而产生复方,经过两亿年的发展,才形成现在的规模。是中华文明,文化的一部分。
不说史前文明了,反观内视现在有这样的人吗?有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药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上,才能有感而悟。
  你写这篇文章,肯定医学基本功很好。你可以试试返观内视来创造一部什么经。让社会信服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4 08: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悲天悯人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这就是经方的来源。众方即为民间方,但是民间方不是经方。
民间方经过张仲景的博采,以古训为指导,并平脉辨证,于是有了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5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17-7-4 09: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你这个人呀,看文章只看半句就胡说!!我引用原作者的话,才批他这句话。你就说我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7-4 09: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7-3 20:30
讨论不存在谁误导谁,各自发表各自看法,错了改了即可。中医有点特殊,讨论往往成了论战。五年前本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09: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容以学对中医史比较了解,比较赞同容先生的看法。

经方可能有一个隐秘的传承,一直被少数人掌握,一般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这种经验说我比较认同,其实也符合我说的经方可能来自神仙家,而从先秦到东汉张道陵的神仙家传承也是不清楚的,当然,就算不能落实到神仙家,至少也是《艺文志》所说的方技家那些人。

到了张仲景的时候,他把一些东西讲出来了,所以在后人看来,就如从天而降。王叔和出生时,张仲景可能还在世,但王整理伤寒论时竟然已经遇到收集的困难,也不知是否维持了原貌,可能当时就有些人并不希望此书公开流传,直到唐代孙思邈都还在抱怨“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而不传”。

我不认同的是经方来自“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7-4 09: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4 08:43
由悲天悯人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这就是经方的来源。众方即为民间方,但是民间方不是经方。
...

经方产生绝不是一个简单过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7-4 1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查斯鸿 发表于 2017-7-4 09:17
你这个人呀,看文章只看半句就胡说!!我引用原作者的话,才批他这句话。你就说我一样的?
...

        你这个人呀,看文章只看半句就胡说。你咋就这么爱捡话呢。我是把11楼帖全盘粘过来说前因后果。难道你没粘过帖,这点都不清楚,粘帖还特意注明谁发表。你只看抬头是你就是你了。看清楚了再发议论,中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7-7-4 20: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7-7-4 2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3 21:49
张仲景,苍生大医!
经方怎么来的?看自序: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 ...

有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7-7-4 2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能解释一下“反观内视”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45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5
发表于 2017-7-4 2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4 22:08 编辑
溧阳龙哥 发表于 2017-7-4 20:56
有人能解释一下“反观内视”说吗

传说中神农带尝药的透明狮子   秦越人喝了上池之水 ,得到透视功能。

《奈女耆婆经》(印度 后汉安世高翻译)记药王耆婆于宫门逢一担樵小儿,遥视悉见此儿五藏肠胃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7-7-4 23: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的来源

查斯鸿 发表于 2017-7-3 13:29
"今天的意识形态可能最倾向于劳动人民经验说,但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荒谬的,民间经验医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 ...

地球的历史不是五亿年,科学家说地球有四十六亿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836

积分

21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36
发表于 2017-7-4 23: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经方是哪里来的,但是一定没有脱离过反复的民间实践,没有实践,何来的经方?中药的起源来至于动物的本能,如同郝万山老师讲的,大象生产前会主动寻觅催生树叶子吃,而催生树叶子里面就含有大量的缩宫素。大象是怎么知道要吃那个叶子呢?只能说是动物的本能。人类在文字形成之前就有了太多的动物生存本能,有了文字,才记录下来,再上升华到理论的层面。而伤寒论一定晚于经络学说的,因为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骨架,这个就无需再细说。那么经络学说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又是谁吧经络学说和中药结合起来的呢?药物的性味归经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没有定论,但是同样离不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和总结。所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绝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代人能完成的。仲景先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这些经验用文字化的东西总结出来了,而且实践了,系统化的记录下来了,这是最了不起的地方!至于有传说神农能看见自己的内脏,吃了某种药物,能看到这种药物在身体里面巡行的路径,这个我觉得只是神话故事而已,如果真有人能看见自己的内脏,那血液循环早就被发现了,那就没有经络学说什么事了。不过细细推测,也许有一种神经系统比较敏感的人,或许能感觉到自己经络的存在,再通过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形成经络学说。这种说法只是我的假想。而这种假想也不是凭空想象,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病人:自述不能喝冷水,一旦喝冷水就会觉得一股凉气从咽喉到两胁下到阴茎,上至头部的巅顶都是凉的。(这不是肝的经络循行位置吗?)所以他只能吃热东西,不敢吃凉的,苦不堪言。多处检查就医,最总结论是“癔病”! 这样的患者遇到西医真的是悲催了!后来我只用了一个吴茱萸汤,连续服用了一周,患者就痊愈了。通过这个病例可以说明,真的有人能感觉得到自己经络的存在。亦或说是通过疾病对身体特定部位造成的不适反应总结出了经络的循行走向,最终形成了经络学说。至于药物和经络学说的对应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有意或者无意中服用了某种植物或者动物,身体的特定部位出现了特殊的反应,比如服用了大黄出现了腹泻,这个人人都能感受到的,诸如此类,通过从人猿到人的数万年的总结,最终被记录到了文字,再由仲景先师这样的大智慧者在不断实践论证中记录下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实践知识,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伤寒论条文。呵呵,一切都是假设,联想,推断,欢迎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8:21 , Processed in 0.14559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