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idim77 于 2017-6-17 14:40 编辑
作日之文 不見了 故又作也.
五臟與六腑之關係 : 陰陽
<素問.五藏別論> 曰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此五者 天氣之所生也. 其氣象天 故瀉而不藏 此受五臟之濁氣 名曰傳化之府.
五臟爲陰 六腑爲陽 : 在於人體中 五臟位深部 ; 比於五臟 六腑位淺部
(表裏) 黃色部分爲表也 此接外界也
六腑 皆爲胃腸管與小便管 此接外界也. 外界之物 必過六腑 以可入五臟也. 故五臟在深部爲陰, 六腑在淺部爲陽也. 五臟活動則生濁氣 濁氣傳六腑以排泄. 故六腑爲傳化之府. 六腑中腸胃 暫受穀食 而後排泄而不藏 故六腑又爲傳化之府. 腑者 府庫也. 暫時留物 乃空其庫 而傳送他處也. (臨時的 倉庫) 此象天也. 不藏 發散於外也. 陽也 臟者 藏也. 臟精 若精滿則流溢有餘之精 而不全空其室也. 此象地也. 藏也 收斂於內也. 陰也
人體臟腑相連 灌注氣血. 若氣血多移於臟 則氣血不足於腑, 若氣血多移於腑 則氣血不足於臟 一虛則一實 一實則一虛. 陽盛則陰虛 陰盛則陽虛者 此也. 非謂寒熱之言也. 氣血多移於陽分(六腑, 表, 經絡) 則 五臟之氣血不足(陰分之氣血不足)也.
若活動則 氣血多移於陽分(皮膚 肌肉) 而氣血減於內藏器(陰分) 若休息則 氣血多移於陰分(內藏器) 而氣血減於陽分也. 一盛一衰 一實一虛也.
中醫學 理論中 有天干合化 甲己合化土 乙庚合化金.... 天干 則 以一年 分十二干 思之 甲乙隣接 故性質類似 故 可 甲乙合 (若 3, 4月 合爲春) 然 此干合理論 則 以對待者 合之也. (若 春-秋, 冬-夏 正反對也) 其由何與??
<難經>曰 以剛柔 配合之也. 一年 時間 經過時, 夏時 夏氣剛(多) 而冬氣柔(少) 則 一盛則一虛之關係也. 臟腑之關係 如此也. 人體陽氣與陰氣亦如此也. 陰分與陽分之間 氣血相互移動 以成盛衰也.
人身 日中則氣多移於陽分 而陽氣盛(于表層 六腑 氣血循環多) 夜則 氣多移於陰分(裏) 而陰氣盛(于裏 五臟 氣血多入也)
# 此重要於學習了<傷寒論> 三陽病 則六腑與六腑之經絡病也. 三陰病 則五臟與五臟之經絡病也. 先須知此 而讀傷寒論 而硏究也.
然 多數醫家 不知三陰三陽 而 但從症候 故不能觀全體也. 又 見‘陽氣不足’字 則 爲‘熱不足’, 見‘陰不足’字 則 爲‘津液’不足. 此非也.
陽氣與陰氣者 同一氣, 同一氣血也. 以其所在之異 而分之而言也. 氣多移於表與上部及陽經 則陽氣盛 而陰氣虛而耳. 不謂熱氣多也. 陽明病之本 不爲熱也. 然 多數醫家 不知此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