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内经》),密者,就是保持阴固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使机体自身空间保持温和状态,此种状态为生命体生存的最佳状态。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难经》),亦道出了维持机体自身空间温和的重要性。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金匮要略》),此为虚寒下利,兼有表证,治疗先温其里,宜用四逆汤治疗,治疗的结果是就是使机体内里转温,一个“温”字,亦道出了疾病经过治疗后机体所达到的最佳状态,即温和状态。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此文中亦强调以复其阳的度,即厥愈足温,此时的“温”亦是机体生存的最佳状态。待阳复之后,再复其阴。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方后又云“腹中温为知”,此病阳虚不能化水,而致小便不利,有水气。气不化水,津不上承,故令渴。取方栝楼瞿麦丸,温阳利水以去病。腹中温为知,一个“温”字,也是反映出疾病治疗后达到的最佳结果,即温和状态,也就是阳密状态,其可为机体的阴固状态提供条件,为生存打好基础。 可见“温”的状态,即是治病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又是生命体生存所需的最佳状态。 本文所谓的“温法”,是使机体空间转为“温和”状态之法,因血瘀导致不温者,用活血祛瘀之法使之转温;因寒而致不温者,用温经散寒之法使之转温;因热而致不温者,用清热之法使之转温;因虚而致不温者,用补虚之法使之转温。。。 机体处于温和状态,即阳密状态后,阴不固者使之转固,如是内外调和,阴平阳秘,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