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此方用治实热性泻泄,痢疾功效卓著,已得到公认。但对“喘而汗出者”一句议论纷纷,有认为是衍文
者,有认为是原文者。
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清楚此方的作用部位,也就是五脏六腑中的哪一脏,哪一腑。就此问题试探讨如下
:
黄芩 黄连 葛根 甘草
我们看到:第一组黄芩 黄连味苦性寒,为泻,第二组葛根 甘草味甘性凉(这里很可能是生甘草)为泻
。
我们探讨方剂作用时往往采用后世单味药的主治来分析,黄连的作用是什么,葛根是治什么的...归哪一
经,综合是治什么的...这种分析方法似乎不适宜用来分析经方,那么分析经方用什么方法呢?小可认为
还应从经方来源《汤液经法》入手。
黄芩 黄连味苦寒,为泻,葛根 甘草味甘性凉为泻。
根据《汤液经法》的组方原理“苦,甘”化“咸”。
那么所化的“咸”亦为泻,泻什么呢?由经法可知:
“咸泻”之味当然泻的是“肺”。
由此可知“泻肺”所主的是:肺热。
肺热则“喘而汗出”,肺热下移大肠则“利遂不止”。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采用清肺热的方法治疗呢?我们来看《汤液经法》泻肺法的代表药:厚
朴 大黄 葶苈子,芒硝,泻肺法的代表方剂:芒硝 厚朴 大黄 枳实(咸 咸 咸 酸),他们对“喘而汗
出”有利,而对“利遂不止”不利。如果我们再看看《伤寒论》多处提示承气汤治“喘”,对承气汤主
治在肺就不难理解了。
不能直接用“咸寒泻肺”,而采用“合化泻肺”法,正是葛根芩连汤的组方之妙。擅古今未有之奇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請大家來幫忙看看這舌根苔厚,舌尖紅下一篇: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不安腿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