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拯救中医刻不容缓、振兴中医路在何方?
----浅谈中医的优势与衰落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 温兴韬
1. 当今的中医是辉煌还是彷徨?
中医这一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理论体系、有着简便廉验特点 、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曾令多少西方学者惊叹的中华瑰宝。如今的现状究竟是辉煌还是彷徨?答案不言而喻。是什么因素造成目前这一窘境?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绝大多数乡镇都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老药工,随着自然淘汰,如今乡镇的中医药人员已寥寥无几,特别是传统型的会制作丸散膏丹、善于加工炮制鉴别的中药师已寥若星辰 。
全国很多县级中医院,已基本西化,难得能找到个别的人还在坚持搞中医。六十年代后出生的人,能真正坚持钻研中医的人已是很少了。即便是在三甲中医院情况亦不容乐观。中医人才青黄不接,真正学验具丰的中医已难以寻觅。
2012年初夏,本人被安徽省卫生厅抽调参加安徽省中医院质量检查活动。当时一位市卫生局副局长带队, 抽查安徽两市各家中医院。其情况之糟糕,令人不寒而栗。有些中医院已完全西化,很难找到中医的痕迹。即便是在一家全国著名、令我仰慕已久的中医院,除了门诊的中医氛围较好外,病房已严重西化。其中医临床诊疗规范,简单而机械,根本不能应对灵活复杂的中医临床。
特别是有位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金匮》专业的研究生,素仰慕该院。千里迢迢投奔该院,全身心投入中医的临床实践,然而却得不到院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我在检查时发现他的经方基础很扎实,专注于中医临床探索,是位难得的好苗子, 便向该院领导谈及此事。出乎意料的是,该院一位领导说:“你不晓得,这孩子怪怪的,他就认为中医能治病。”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无法相信这是一位全国著名中医院领导说的话。
在结束汇总时,这位副局长深深地感叹到:如今的中医究竟是辉煌还是彷徨?然而检查组领导为了照顾各家医院的面子,也只能高分通过。
2 中医的优势与生命力在哪?
中医是我们祖先原创的,比四大发明更重要的伟大发明。有完备的理论体系,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独特的认识,在治疗方面有卓越的临床疗效。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方面均有西医难以取代的作用。如解放初,河北发生脑膜炎大流行,西医无法控制病情,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后来还是中医大师蒲辅周亲临疫区诊查患者,选定白虎汤等方治疗,最终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中医不仅是在养生保健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疑难病杂等方面常常有西医难以比拟的效果。如感冒这一常见病,西医并无确切的治疗方法,而好的中医治疗,往往一剂可愈。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在外行人看来,似乎是西医擅长治疗的领域,其实不然。 中医治疗高血压、心衰、心肌病、心律失常、中风等,往往比西医有更确切的疗效。西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不清楚,并认为高血压不可治愈,而中医治愈的高血压比比皆是。
中医不仅是在治疗常见病、慢性病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在一些危急重症方面依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急性心绞痛,按压至阳穴疼痛可即刻缓解。
曾有一患者因胸闷气喘、难以平卧达半年,外院查为心肌病,嘱心脏移植诊疗。可一个靠低保度日的人,如何拿得出几十万来换心?后来我处求治,观其有厚朴七物汤证,五剂病情缓解,治疗数月复查心脏渐渐恢复正常,现可正常劳作。本人历年来用中药治疗的西医认为棘手的心脑血管病比比皆是。
3 国家中医政策方向有误
建国以来,国家对中医虽然有阶段性的重视 ,但总体来说还更加重视西医,在政策、人力、物力、科研等方面皆大力倾向于西医。中医院在规模上、人数、经费等方面与西医差距越来越大。中医院校在规模、招生人数、物质条件等方面更是无法与西医相比。
尤其对中医的扶持、监管非常缺乏,形式多于内容。很多中医院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些错误的管理理念 ,反而产生越管越坏的局面。一些管理层的领导,对中医的特色缺乏深刻的理解认识,套用西医的管理理念来管理中医,常常出现南辕北辙的局面。
特别是中医在诊疗模式上与西医区别很大,有其自身内在的规范,对疾病的着眼点往往与西医完全不同。如果忽视中医自身的规范,勉强用西医的诊疗规范来规范中医,结果只能是悲哀的。
另外,政府限制中小医院配制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制剂 ,导致很多原本简便廉验的特效方药不能生产应用,以至于渐渐失传。
4中医高校理论教育紊乱无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医院校里中医经典还是必修课,可目前的中医高校的理论教育非常混乱,严重西化,西医内容及其它非医学课时越来越多,中医的课时越来越少,特别是中医教材夹杂大量的西医内容,弄的不中不西。
令人痛心的是经典越来越不重视,有些院校竟然把四大经典当作选修课,在高等中医院校的学生,不能学习掌握真正的传统中医理论。中医没有了经典也就没有了根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在中医经典之中,与临床治疗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就是《伤寒杂病论》,其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临床价值,可以说是中医最高效、最简易的临床指南。这样一部被历代医家无限赞美的宝典,如今在很多高校被忽视,实在是莫大的悲哀!!!
特别是如今的中医高校教育,越来越产业化,拼命扩招。根本不考虑实际的教学资源是否充足,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只管招进来,送出去,谁管他学的是好还是坏!
尤其可悲的是,一些中青年教师,自己没有学好中医,反而在课堂上大肆诽谤中医,误导学生。很多原本热爱中医,报考中医院校的学生,往往经过几年的学习,反而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措,完全丧失了对中医的兴趣。
中医的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历年的中医继续教育学习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是西医,难得有一点原汁原味的中医。
中医高层次人才如中医硕士、博士的培养,以科研为主,而轻视临床能力的培养。培养一大批只会做实验、搞课题、写文章,却不会用中医看病的假中医。
最糟糕的就是,有些人总认为中医不规范、不科学,试图用西医来改良、规范中医。让中医科学化,规范化,所谓的科学化、规范化是最让中医致命的因素。
5中医临床教育陷于空白
中医的临床教育对学生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想将学生的理论素养转化为临床能力,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反复磨练。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 ,一些综合性医院,尚有部分优秀的老中医,随着自然的淘汰,如今已如凤毛麟角。反过来,如今的很多中医院,病房内已基本西化,只是门诊还有为数不多的中医。一般的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病房,很多学生毕业实习很难接触到真正的中医临床。常常有一些中医院校的学生,很想学好中医,却苦于找不到学习的地方,找不到有学验俱丰的好中医好老师,真的是欲学无门。
6中医科研思路严重西化
中医需要科研,但必须是在坚持中医思维前提下的科研。目前的中医科研思路多数步西医后尘,很少有遵循中医的特点。研究方法思路,大多遵循西医的思维模式 ,与中医临床严重脱节,大量的中医科研成果形同鸡肋。几十年来的中医科研成果究竟有哪几项真正可用于临床?或是推动了中医临床进步?
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基础就是中医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望闻问切四诊,中医的科研如果脱离这些,而遵循西医的理化指标,其结果自然不能与中医的临床相吻合,也就不能有效的指导中医临床。
特别是中医更强调个体化治疗,目前的临床科研设计还是纯西医的模式,根本不考虑不重视个体化。
7 中医效价不合理
西医某些治疗费用比三十年前,不知增加了多少倍。而中医的很多治疗费用却一直很低,严重挫伤中医的积极性。如阑尾炎,西医手术需数千元,甚至上万。而中医治疗往往几十元到百余元即可。本人自工作以来所治疗阑尾炎均数剂而愈,可中医治疗二十个患者的费用也抵不上西医手术治疗一个病人。骨折病人,手术费用更是昂贵,而传统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则花费极少,效价严重不成比例。
曾有一位血液病患者初在苏州某医院治疗数月,花费几十万元,病情毫无缓解。后来我处求治,诊断为阳明热证,用白虎汤加味两月而愈,费用不过千余元。疗效与费用的巨大反差令人咋舌。
如今的医保搞单病种限价,然而治疗必须是按西医的方式。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疝气等,在县级医院,用西医治疗,平均费用在三到五千左右,而好的中医治疗,往往只需要几幅中药,费用与西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本人曾治疗急性心绞痛、哮喘持续状态等,用针灸治疗,往往几分钟即缓解,费用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在目前国家尚不能对医院职工工资进行全额补助的情况下,巨大的收入差别是促使中医院西化的重要因素。
然而要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振兴中医。
8中医职称评定不合理
如今的中医职称评定问题多多,对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能力的重视非常缺乏。反而强调外语、论文、课题等。外语的水平与中医究竟有多少关系,如果连《黄帝内经》、《伤寒论》都缺乏了解的人,无论其外语水平多高,又有何用?而论文又强调要有对照组、要有统计数据等。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强调的是个体化治疗,强调的是精细化辨证治疗。怎么可以用一个方子治疗所有的病人,完全违背中医的常识。
偏偏对于中医最核心的要素—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基本功不予重视。可以说 没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没有过硬的临床能力,都是假中医。
很多有高级职称的人,其真实的中医临床水平,难以让人苟同,其疗效可想而知。对那些西化的假中医,应该去参加西医的职称评定。中医的职称评定当以考察其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水准为主。
9忽视自学与师承
古时并没有多少中医学校,很多文人自学或师承中医,成为一代良医比比皆是。国家曾于1979年开展了全国中医药人员选拔考试,如今全国很多中医骨干均是这次考试选拔产生的。如山西的李可、浙江的娄绍坤、安徽的胡国俊等。家父在这次考试中亦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却因伯父曾被错划右派受牵连未被通过。但家父的中医情怀与素养对我的中医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自学成才的中医精英,其实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培养经费。如今社会上仍有不少热爱中医、自学中医的人士,却得不得相关部门的认可。期待国家定期组织选拔考试,鼓励有志者自学中医,对自学成才者,国家应在经济、执业资格等方面予以补偿支持。
如今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师承的重视严重不足,甚至变相压抑,师承教育制度根本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尤其考试时,要考大量的西医内容,导致很多优秀的师承人才难以通过。当然适当掌握些西医的知识是有必要的,可以在已通过中医师承考试后,再予以必要的西医培训。
10被忘却的西学中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号召西学中,并很有成效。如今不少中医大师均是当年的西学中,如陈可冀等。因为西医固然有很多先进的优越的方面,但其弱点及弊端却不可忽视。很多疾病西医往往有明确的诊断,可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最简单的莫如感冒一病,西医根本没有好办法,但好的中医往往一剂而愈。特别是妊娠感冒西医更是棘手,本人治疗妊娠感冒常常一剂而愈。有很多疾病,西医往往难以明确诊断,当然也就无从治疗。常常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不明原因的腹痛等,而中医往往有很清晰的辨证分析与有效的治疗方法。
再如高血压,西医一直不清楚其发病机理,治疗措施也就差强人意。所以目前西医认为高血压是终身疾病,不可治愈,需要终身服药。本人多年的中医实践证明很多高血压病人完全可以治愈。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手段有其独特优势,尚能被西医学习借鉴,当不无裨益。
中医不仅在很多慢性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即便是某些危急重症,中医仍有相当的潜力。
所以振兴中医,大幅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可补西医的不足,形成互补优势,开创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医疗体系,将会造福更多的患者。
11急诊阵地丧失殆尽
在西医进入国门之前,急诊完全是靠中医担当的,可随着西医规模的空前扩张,急诊的阵地渐渐被西医蚕食殆尽。外行看来,似乎中医比不上西医更擅长急诊,其实不然。中医在急诊方面有很多优势,某些方面远非目前的西医可以比拟。如冠心病心绞痛,中医采用按至阳穴,疼痛可即刻缓解,比西医的任何办法来的快捷有效。本人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在治疗高热、急腹症、哮喘、心脑血管病方面,往往有比西医更快捷而显著的疗效。
12中医监管严重缺失
由于多年来中医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出现龙鱼混杂、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很多道德败坏的假中医,打着中医的旗号,招摇撞骗,坑害患者。尤其对于西医缺乏疗效的疾病 如肿瘤、乙肝病毒携带、类风湿关节炎等大事宣传鼓吹。有些已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然而却门庭若市,少有人去监管。
另外对在职的中医从业人员的中医业务水平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多中医要么完全西化,要么不思进取,滥竽充数,水平低劣不堪。
中医院的发展过分重视现代化的设备、重视手术级别,却严重忽视中医临床基本功的提高、忽视真正意义上的辨证论治、忽视中医的传统特色。当代国医大师干祖望老师对此痛心疾首,屡屡发表文章呼吁有关部门重视此事。然而究竟能引起多少高层领导的重视呢?
13中医的绩效考核机制落后
目前很多中医院仍采用类似于工厂计件式绩效考核机制,重视简单的工作量与业绩,而与临床疗效严重脱节。这样容易造成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这样水平越高,方子开的越精炼的人,绩效反而越低。削弱了医生刻苦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
其实在古代周朝时,古人即创立了非常科学的中医考核 机制,即以治愈率、有效率来考核医生,并以此来发放俸禄。
14中医思维严重弱化
目前中医所有不利因素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中医思维的严重弱化。这直接导致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能力的严重退化。不论是中医高校的教材还是各级医院的诊疗规范,大多是简单分型及对号入座的方子。还美其名曰创新,恰恰是这些无序的创新动摇中医的根本。将原本极为精细、灵活、复杂的辨证弄的简单机械僵化,临床疗效可想而知。
一见到高血压就联想到肝阳上亢,就要平肝潜阳;一见到阳痿 ,就联想到肾虚,就要补肾;一见到肌无力,就联想到气虚,就要补气。一见到糖尿病,就和消渴挂钩,就联想到阴虚内热,就滋阴清热。如此不一而足,举不胜举。
很多方面出现对经典的误解,《黄帝内经》有“治萎独取阳明”,但取阳明,并不就是补阳明。本人见过多例肌萎缩症,其中有的出现脉滑数、苔黄腻,心烦,面红目赤等症,用清热化湿的方药治疗而获效。治疗性功能障碍常常用四逆散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等获效。糖尿病则更不能同消渴划等号,有些糖尿病根本就没有消渴的症状,又如何能按图索骥套用消渴方呢?至于高血压本人用桂枝汤、真武汤、防己黄芪汤等治愈的不胜枚举。
古人常说:用药如用兵,兵无常法。再如围棋,通常来说围棋是很强调定式的,但日本一围棋大师却认为围棋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定式。
人的病情是何等复杂,个体差异之大超乎想象,临床上怎么能够采取简单的分型,机械的用方。
15 振兴中医路在何方?
振兴中医的关键,首先就是要彻底改变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评审等模式,特别是要扭转中医思维弱化的现象。要充分遵循中医自身特有的规律来管理中医, 及掌握中医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重视中医自身的理论体系与临床教育的重要性。对那些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要加以抢救性的保护,予以必要的政策倾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从新审视历年来中医政策管理方面的不足,探索更加符合中医生存发展的方式。
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视经方,创办经方医学院。中医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家学说。然而在众多的流派中,只有东汉医圣张仲景创立的经方体系是中医的最高境界,疗效可靠又简便易学。 清经方家柯芩曾言: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
《伤寒论》的灵魂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最佳的中医临床指南,几近于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本人自九五年随恩师黄煌教授系统学习经方,至今已二十年,切身体会到《伤寒论》是最严密、规范、完善、成熟、高效、简易、实用的中医临床诊疗体系。
黄教授为振兴中医、普及经方 ,多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不辞劳苦到海内外讲学,将自己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表现出一位中医大师的高尚情怀。如今已在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方人才。
在恩师的影响下, 本人带教的学生大多很快能对经方产生浓厚的兴趣,临床水平迅速提高。甚至一些非医学专业的人士亦随我学习经方,不长的时间即会掌握并运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多年的实践证明——振兴经方是振兴中医的必由之路
2014-12-1
|
评分
-
参与人数 3 | 经方币 +40 |
收起
理由
|
李小荣
| + 5 |
!! |
黄煌
| + 20 |
写得到位!希望大家转发,让更多的中医看到。 |
叮当
| + 15 |
优秀文章,支持!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证明下一篇:【转帖】Nature发文:没有医学素养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