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学方药初始,面对那么多的药名很是陌生,到药房抓出的药,没两个认识的。 学习医理,学习方剂,学习药证,最后才开始认药。而到了认药的时候,却屡屡惊奇:因为相识已久!或是儿时乡村经常把玩的那个草,或是小区里天天见的那棵树!麦冬,半夏,薏仁,香附,益母草,石菖蒲,辛夷。。。 记得这些儿时常见的小草,却没几个人告诉我名字和功效。现在回乡听八十多的外婆边唠叨几个她知道的草药,但她说她知道的也不多了,她的爷爷奶奶那辈知道的多。我突然为这些草木心生怜惜:它们日日就在我们的身边,被观赏,被踩踏,甚至被作杂草铲除,却已经没有几个知道它可以救人性命的价值!只因为对草药知识的传承从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代代使用,到现在只留在了书本或中医圈内! 都说中医出自于民间,要还于民间。经方要普及,要还方于民。遥记得祖辈们不识字也会摘门前的紫苏治感冒,而现在的我读书几十年,才刚认识在屋后年年生长的小草原来叫半夏!而孩子们呢?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一岁多的孩子会玩iphone,ipad,再也不去理会路边的小草! 都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中医药是否也是如此?希望有多种途径介入孩子们的教育,不仅仅是背书,比如春游秋游,比如课外活动,比如知识讲座,甚至是兴趣班!让他们从小可以体会中医是一个原生态的医学,路边草木皆可成为救人的利器!从孩子开始了,未来才更有可能真正藏方于民,还方于民,普及经方!也为他们未来建立更好的科技、物质与生态结合的生存方式提供基础。 |